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宝钢大型高炉新型炉料应用实绩与展望
1
作者 朱勇军 王臣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宝钢大型高炉面临综合入炉品位下降、渣比升高、总焦比和燃料比上升等问题。宝山基地根据自身条件,先后进行优化使用经济矿、配加金属化球团、使用钢铁循环料,并积极推进粒子钢和烧结返矿冷压块等新型炉料在大型高炉应用,取得了显著的... 宝钢大型高炉面临综合入炉品位下降、渣比升高、总焦比和燃料比上升等问题。宝山基地根据自身条件,先后进行优化使用经济矿、配加金属化球团、使用钢铁循环料,并积极推进粒子钢和烧结返矿冷压块等新型炉料在大型高炉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高炉设备改造、质量管控、高炉应对措施等方面总结了宝钢高炉应用新型炉料的经验,认为应按照高炉有害元素入炉负荷控制新型炉料的最大使用量;大型高炉在使用新型炉料时,应根据炉料特性适当调整高炉操作制度,必要时需进行工业试验或小批量生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新型炉料 块矿 金属化球团 钢铁循环料 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钢B高炉大修后提产降耗生产实践
2
作者 张越强 高鹏 +3 位作者 郝团伟 黄震环 沈龙龙 马昭斌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14,共5页
马钢B高炉大修投产后炉况波动大,稳定性欠佳,主要表现为崩料频繁、日产量偏低、燃料比偏高。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质量管理、优化装料制度、活跃炉缸,以及强化设备管理制度等措施,B高炉炉况逐步改善,提产降耗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3-12月,... 马钢B高炉大修投产后炉况波动大,稳定性欠佳,主要表现为崩料频繁、日产量偏低、燃料比偏高。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质量管理、优化装料制度、活跃炉缸,以及强化设备管理制度等措施,B高炉炉况逐步改善,提产降耗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3-12月,B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提升,燃料比降低到500kg/t以下,煤比突破150kg/t,焦炭负荷达到4.60以上,最高日产量突破10700t/d。认为在当前布料模式下,煤气流的调整要优先保证中心气流充足,在此基础上适当疏松边沿,找到两道气流分布的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况 原燃料质量 装料制度 炉缸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浇注后的强化冶炼措施
3
作者 林春山 贾国利 +3 位作者 程洪全 许佳 贾新 罗德庆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浇注后的强化冶炼措施进行了总结。2022年7月,3号高炉首次进行炉缸浇注修复,开炉后为进一步降低生铁成本,进行强化冶炼。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合理匹配送风参数、优化装料制度、提高炉顶压力、保持合理的...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浇注后的强化冶炼措施进行了总结。2022年7月,3号高炉首次进行炉缸浇注修复,开炉后为进一步降低生铁成本,进行强化冶炼。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合理匹配送风参数、优化装料制度、提高炉顶压力、保持合理的热制度及造渣制度,以及强化炉前出铁管理等措施,强化冶炼成效显著,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2023年底,3号高炉风量保持在6950m^(3)/min左右,风温1210~1230℃,炉顶压力稳定在270kPa,利用系数突破2.70t/(m^(3)·d),燃料比降至500kg/t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强化冶炼 原燃料质量 送风参数 炉顶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阳钢铁1号高炉炉墙结厚的原因及处理
4
作者 郑旭 李泽安 +3 位作者 刘继朝 王振东 范春福 王浩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2,共6页
朝阳钢铁1号高炉大修开炉后4个月出现炉墙结厚。炉墙结厚的主要原因包括:焦炭质量波动、低料线、炉顶打水枪故障、操作制度不合理、锌负荷偏高,以及结厚处理经验不足。为治理炉墙结厚采取了两个阶段的措施:第一阶段,调整高炉装料制度、... 朝阳钢铁1号高炉大修开炉后4个月出现炉墙结厚。炉墙结厚的主要原因包括:焦炭质量波动、低料线、炉顶打水枪故障、操作制度不合理、锌负荷偏高,以及结厚处理经验不足。为治理炉墙结厚采取了两个阶段的措施:第一阶段,调整高炉装料制度、冷却强度及热制度,稳定焦炭质量,减少有害元素人炉,但处理效果不理想;第二阶段,采用热洗炉技术成功处理了炉墙结厚问题,实践证明热洗炉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处理顽固性炉墙结厚问题的方法。1月24日高炉炉况恢复正常后,利用系数达2.423V(m^(3)·d),燃料比525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墙结厚 热洗炉 原燃料质量 操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钢3号高炉炉墙结厚及炉缸堆积治理实践
5
作者 范寒鑫 赵华涛 +2 位作者 杜屏 张少波 常李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沙钢3号高炉开炉后采用部分湿熄焦,冶炼期间出现炉墙结厚和炉缸堆积问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下降。主要表现为炉身中上部冷却壁温度及炉芯温度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原燃料质量下降,炉况不稳及操作应对不当。为治理炉墙结厚和炉缸堆积,采... 沙钢3号高炉开炉后采用部分湿熄焦,冶炼期间出现炉墙结厚和炉缸堆积问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下降。主要表现为炉身中上部冷却壁温度及炉芯温度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原燃料质量下降,炉况不稳及操作应对不当。为治理炉墙结厚和炉缸堆积,采取了分阶段的治理措施:首先,采用中心加焦改善煤气流分布;其次,疏松边沿消除炉墙结厚;再次,利用锰矿洗炉以恢复炉缸活性;最后,调整布料矩阵以降低燃料消耗。经过治理,高炉炉况恢复并实现稳定高产,日产量增加至6919t/d,燃料比降低至521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墙结厚 炉缸堆积 洗炉 原燃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钢钒2号高炉高比例钒钛矿冶炼技术措施
6
作者 吴亚明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攀钢钒2号高炉高比例钒钛矿冶炼条件下,炉渣黏稠,高炉冶炼难度增大。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①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提高钒钛球团矿比例至28.7%,降低钒钛烧结矿比例至70%;②提高钒钛烧结矿质量,转鼓指数提升至72.46%;③调整高炉操作制... 攀钢钒2号高炉高比例钒钛矿冶炼条件下,炉渣黏稠,高炉冶炼难度增大。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①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提高钒钛球团矿比例至28.7%,降低钒钛烧结矿比例至70%;②提高钒钛烧结矿质量,转鼓指数提升至72.46%;③调整高炉操作制度,送风制度上缩小风口面积,保持较高鼓风动能,装料制度上采用稳定边沿、开放中心的“两股气流”模式,热制度上适当降低铁水[Ti]以防炉温过高和大幅波动,造渣制度上严格控制炉渣(MgO)及(Al_(2)O_(3))含量,并控制R_(2)<1.11。2023年,高炉利用系数达2.824t/(m^(3)·d),焦比降低至408.9kg/t,煤比提高至132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高比例钒钛矿 操作制度 炉料结构 原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唐5500m^(3)高炉炉芯温度的影响因素探析
7
作者 彭政富 马天祥 +3 位作者 刘祺 王喜元 甄昆泰 李伟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6,63,共6页
炉芯温度是炉底中心区域热电偶的温度,也是评价高炉炉缸工作状态的重要参数。2023年6月—2024年6月,京唐5500m^(3)高炉炉芯温度的变化趋势整体表现为先下降、后回升。分析炉芯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①焦炭质量及有害元素对炉芯温度... 炉芯温度是炉底中心区域热电偶的温度,也是评价高炉炉缸工作状态的重要参数。2023年6月—2024年6月,京唐5500m^(3)高炉炉芯温度的变化趋势整体表现为先下降、后回升。分析炉芯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①焦炭质量及有害元素对炉芯温度的影响较大,维持合理的CRI及CSR,控制入炉有害元素负荷,有利于炉芯温度上升;②日产量及风量对炉芯温度的影响不明显,鼓风动能及风速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炉缸活性;③炉渣(FeO)、镁铝比及铁水[Mn]含量的变化,既是影响炉缸活性的因素,也是炉缸活性的表现;④煤比、焦比对炉芯温度也有影响,煤比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改善炉缸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炉芯温度 炉缸活性 焦炭质量 鼓风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钢日照2号高炉憋渣铁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8
作者 孔卓 赵善阳 +1 位作者 王在丰 芶毅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7,23,共6页
山钢日照2号高炉多次出现憋渣铁影响稳定顺行,与焦炭质量、铁口工作状态、出铁时间、倒场、炉缸侧壁温度、热制度的波动、憋铁时的操作等因素有关。通过采取提升焦炭质量及布焦质量、改进炮泥质量、优化出铁制度、优化倒场作业方式、降... 山钢日照2号高炉多次出现憋渣铁影响稳定顺行,与焦炭质量、铁口工作状态、出铁时间、倒场、炉缸侧壁温度、热制度的波动、憋铁时的操作等因素有关。通过采取提升焦炭质量及布焦质量、改进炮泥质量、优化出铁制度、优化倒场作业方式、降低炉缸侧壁温度、优化热制度、制订憋渣铁操作标准等应对措施,渣铁排放状况明显好转。铁口断漏率降低至4.4%,铁口深度合格率提升至93.7%,见渣率提升至94.2%,出铁时间逐步由123min延长至141min,出铁时间稳定率由72.2%提升至90.7%,平均出铁次数逐步下降并稳定在11.2次/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渣铁排放 憋渣铁 炮泥质量 出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唐5500m^(3)高炉超高比例碱性球团矿冶炼实践
9
作者 马成伟 安钢 +4 位作者 郭宏烈 刘胜涛 谷端跃 董相娟 王金印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随着京唐5500m^(3)高炉入炉球团矿的比例>50%,酸性球团矿难以满足冶炼造渣要求,为此开发了碱度>1.1的球团矿,目前入炉碱性球团矿的比例保持在55%左右,单座高炉最高超过70%。针对超高比例碱性球团矿冶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精料... 随着京唐5500m^(3)高炉入炉球团矿的比例>50%,酸性球团矿难以满足冶炼造渣要求,为此开发了碱度>1.1的球团矿,目前入炉碱性球团矿的比例保持在55%左右,单座高炉最高超过70%。针对超高比例碱性球团矿冶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精料方针方面,主要是改善碱性球团矿质量、稳定焦炭质量、控制碱金属负荷;在操作制度方面,主要是调整装料制度及送风制度、制订合理的热制度及造渣制度。3座高炉保持了长期稳定运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维持在较好水平,其中1号高炉焦比最低降至257kg/t,燃料比最低496kg/t,焦炭负荷最高6.18,利用系数最高2.62(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碱性球团矿 高球比 焦炭负荷 操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钢大型高炉经济炼铁技术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臧向阳 罗力 常凯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4,共7页
经济炼铁是基于系统集成的炼铁技术,运用经营理念指导炼铁生产实践,从而实现炼铁的经营目标。日钢根据自身的原燃料条件和技术经验,在新建3000m高炉时,对炉型设计充分优化,并创新性地把各系统先进技术进行集成应用,为高炉经济开炉及经... 经济炼铁是基于系统集成的炼铁技术,运用经营理念指导炼铁生产实践,从而实现炼铁的经营目标。日钢根据自身的原燃料条件和技术经验,在新建3000m高炉时,对炉型设计充分优化,并创新性地把各系统先进技术进行集成应用,为高炉经济开炉及经济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采取保障原燃料质量、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活跃炉缸、优化渣相等措施,高炉实现了经济冶炼条件下炉况长期稳定顺行,生铁成本优势明显。2023年1-8月,对比沿江沿海25家钢企同类高炉综合生铁成本,日钢大型高炉生铁成本领先82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经济炼铁 原燃料 炉型设计 煤气流分布 生铁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3号高炉高富氧冶炼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俊伟 张海滨 +3 位作者 程洪全 贾新 王荣刚 罗德庆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48,53,共5页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高富氧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富氧率由4.74%逐步提高到6.73%,对理论燃烧温度、炉腹煤气量、煤气流分布、煤气利用率等参数的影响较大。为此,操作上进行了相应调整,通过采取管控原燃料质量、调整装料制度、优化...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高富氧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富氧率由4.74%逐步提高到6.73%,对理论燃烧温度、炉腹煤气量、煤气流分布、煤气利用率等参数的影响较大。为此,操作上进行了相应调整,通过采取管控原燃料质量、调整装料制度、优化送风制度、调控热制度及改善出铁操作等措施,理论燃烧温度维持在2100℃左右,炉腹煤气量指数控制在60.5~62.5m/min,煤气利用率提高至50.7%左右。3号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稳步改善,利用系数最高达到2.54V(m^(3)·d),焦比降至320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富氧率 理论燃烧温度 炉腹煤气量 操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钢1号高炉炉墙结厚的处理及原因分析
12
作者 郑旭 李爱锋 +2 位作者 张强 金炎 李胜杰 《炼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9,共6页
2023年11月下旬,安钢1号高炉压差持续偏高,难行不断,炉墙严重结厚。通过采取调整布料矩阵、控制入炉原燃料质量、调节风量和富氧量、坐料等措施,12月12日,焦炭负荷提高至5.00,日产量达到5444/d,炉况基本恢复正常。分析认为结厚的主要原... 2023年11月下旬,安钢1号高炉压差持续偏高,难行不断,炉墙严重结厚。通过采取调整布料矩阵、控制入炉原燃料质量、调节风量和富氧量、坐料等措施,12月12日,焦炭负荷提高至5.00,日产量达到5444/d,炉况基本恢复正常。分析认为结厚的主要原因:一是入炉品位下降且大幅波动,入炉品位平均值最低降至54.84%;二是烧结矿熔滴性能下降,滴落开始温度较高,达1511℃,熔滴区间较宽,达217℃;三是块矿含粉率及水分偏高,水分达9.01%;四是锌负荷持续超标,平均值高达0.53kg/t;五是操作应对措施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墙结厚 炉况波动 原燃料质量 锌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钢5号高炉炉墙结厚的原因及炉况恢复
13
作者 张光强 韩宏松 占世梅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共4页
对梅钢5号高炉炉墙结厚的原因及炉况恢复进行了总结。5号高炉开炉以来首次炉墙结厚,主要征兆是全炉水温差下降和炉身静压力曲线值出现偏差。结厚的主要原因:一是焦炭质量劣化,入炉焦炭CRI最高上升至23.6%左右,灰分在12.5%左右;二是烧结... 对梅钢5号高炉炉墙结厚的原因及炉况恢复进行了总结。5号高炉开炉以来首次炉墙结厚,主要征兆是全炉水温差下降和炉身静压力曲线值出现偏差。结厚的主要原因:一是焦炭质量劣化,入炉焦炭CRI最高上升至23.6%左右,灰分在12.5%左右;二是烧结矿质量劣化,品位降至57.0%左右,FeO含量降至8.5%左右;三是炉渣(Al_(2)0_(3))最高上升至19.0%左右;四是入炉有害元素含量超标,锌负荷升至0.36 kg/t,碱金属负荷最高上升至3.0 kg/t;五是炉况持续恶化。通过采取发展边沿气流、提高入炉风量、提高炉温加锰矿洗炉等措施,炉况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墙结厚 炉况波动 原燃料质量 坐料 洗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钢3号高炉提产降耗的措施及成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永清 王周勇 潘玉柱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对湘钢3号高炉提产降耗的措施及成效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装料制度采用中心加焦模式,由于优质自产焦炭量不足,大量使用质量较差的外购焦炭后,日产量受到限制,焦比和燃料比较高。通过采取改善焦炭质量、优化操作制度、精细化操作等一系列... 对湘钢3号高炉提产降耗的措施及成效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装料制度采用中心加焦模式,由于优质自产焦炭量不足,大量使用质量较差的外购焦炭后,日产量受到限制,焦比和燃料比较高。通过采取改善焦炭质量、优化操作制度、精细化操作等一系列措施,3号高炉煤气流分布更合理,操作炉型更稳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逐步改善,提产降耗成效明显。2023年1-2月,3号高炉日产量上升到5600/d以上,利用系数达到3.11V(m^(3)·d),焦比降低至355kg/t,燃料比降至515kg/t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日产量 燃料比 焦炭质量 操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源闽光1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晨 《炼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0,56,共6页
罗源闽光1号高炉炉况失常,主要表现为炉内连续悬料、炉缸堆积及风口小套频繁烧损。炉况失常的原因,一方面是高炉产量与产能不匹配,长期慢风生产,炉缸不活;另一方面是原燃料质量劣化、碱金属含量高,使得炉缸堆积加剧,炉况恶化。通过采取... 罗源闽光1号高炉炉况失常,主要表现为炉内连续悬料、炉缸堆积及风口小套频繁烧损。炉况失常的原因,一方面是高炉产量与产能不匹配,长期慢风生产,炉缸不活;另一方面是原燃料质量劣化、碱金属含量高,使得炉缸堆积加剧,炉况恶化。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调整送风及装料制度、调节炉渣碱度及洗炉、控制冷却强度等措施,炉况逐渐恢复。12月1日,高炉炉墙结厚基本脱落,炉缸工作状态逐步好转;12月5日,日产量超过3000Vd,燃料比显著下降,高炉基本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况失常 炉缸堆积 原燃料质量 洗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唐3号高炉原燃料质量劣化下的提产创效措施
16
作者 苗青 王喜元 +3 位作者 李伟 庄辉 郭宏烈 王凯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27,共6页
对京唐3号高炉原燃料质量劣化下的提产创效措施进行了总结。2021年7月,由于焦煤和秘鲁球团矿粉资源紧缺,原燃料质量劣化,3号高炉炉况稳定性减弱,炉墙水温差波动增大,铁水[Si]含量呈下降趋势。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装料制度、改... 对京唐3号高炉原燃料质量劣化下的提产创效措施进行了总结。2021年7月,由于焦煤和秘鲁球团矿粉资源紧缺,原燃料质量劣化,3号高炉炉况稳定性减弱,炉墙水温差波动增大,铁水[Si]含量呈下降趋势。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装料制度、改善送风制度、稳定铁水[Si]、强化出铁管理等措施,尤其是装料制度坚持“打开中心、稳定边沿,稳定中心、照顾边沿”原则,炉况稳定性明显增强,日产量逐步提高。2022年4月,3号高炉焦比283.9kg/t,燃料比494.8kg/t,日产量12963Vd;5月,焦炭负荷达到6.01,利用系数达到2.40V(m^(3)·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炉况 原燃料质量 操作制度 日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2号高炉炉墙结厚的成因及处理
17
作者 徐慧如 肖春 +3 位作者 魏国斌 施作先 耿兴业 王彬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首钢股份2号高炉因原燃料质量变差、抗原料质量波动能力差、操作应对不及时等原因导致炉墙结厚,炉况波动时间较长。通过采取减轻焦炭负荷、调整装料制度、降低炉渣碱度、使用萤石洗炉、更换风口等措施进行处理,炉况恢复正常。认为:①当... 首钢股份2号高炉因原燃料质量变差、抗原料质量波动能力差、操作应对不及时等原因导致炉墙结厚,炉况波动时间较长。通过采取减轻焦炭负荷、调整装料制度、降低炉渣碱度、使用萤石洗炉、更换风口等措施进行处理,炉况恢复正常。认为:①当进厂焦炭质量不达标时,应及时向上反馈,以免造成生产困难;②在原燃料质量稳定性较差的条件下,应保持煤气流通路,重视中心气流的作用,提高抗外围原燃料质量波动的能力;③针对原燃料条件及其质量波动,应及时修改、制订调整措施,保证高炉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墙结厚 原燃料质量 炉况波动 洗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昌钢钒1号高炉高效低耗攻关措施
18
作者 郭庆 雷电 +2 位作者 干显 曾中兴 江工凌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38,共6页
西昌钢钒1号高炉在环保、成本、资源等日趋严峻的条件下,进行了高效低耗生产技术攻关。针对人炉品位低、渣量大、炉渣黏度大等生产特殊性,在原燃料和高炉操作制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攻关措施:提高原燃料质量主要是控制适宜的焦炭质量、停... 西昌钢钒1号高炉在环保、成本、资源等日趋严峻的条件下,进行了高效低耗生产技术攻关。针对人炉品位低、渣量大、炉渣黏度大等生产特殊性,在原燃料和高炉操作制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攻关措施:提高原燃料质量主要是控制适宜的焦炭质量、停用块矿及提高球团矿比例;高炉操作制度优化主要是合理匹配上下部操作制度、控制适宜的热制度及造渣制度,冶炼强度不宜低于1.35(m^(2)·d),适宜的[Ti]+[Si]为0.25%~0.35%。采用上述措施后,相对于2022年6-7月,2023年上半年高炉利用系数提高0.15~0.25(m^(3)·d),煤比提高10~20kg/t,燃料比下降10~15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钒钛磁铁矿 焦炭质量 操作制度 冶炼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身静压监测技术在京唐1号高炉的应用
19
作者 唐瑞峰 李远 《炼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8,23,共5页
京唐1号高炉将炉身静压差作为重要的调剂参数应用于操作过程中,形成一套通过炉身静压差变化判断炉况的操作方式。通过总结炉身静压差与高炉压差变化的一般性规律,分析炉身静压差的影响因素,监测数据变化与生产状态变化,提升了炉身静压... 京唐1号高炉将炉身静压差作为重要的调剂参数应用于操作过程中,形成一套通过炉身静压差变化判断炉况的操作方式。通过总结炉身静压差与高炉压差变化的一般性规律,分析炉身静压差的影响因素,监测数据变化与生产状态变化,提升了炉身静压监测技术对高炉生产操作的指导作用。认为:①高炉压差代表炉内整体透气性,高炉强化冶炼必须控制合理的压差,但控制过程中炉身静压差与高炉压差不能完全等同,必须综合分析判断加以利用;②改善高炉压差应该重点关注上部压差与下部压差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炉身静压差 高炉压差 操作指导 炉况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宝3200m^(3)高炉原燃料质量下降后的提产降耗措施
20
作者 陈奎 赵永平 夏万顺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共5页
邯宝3200m^(3)高炉原燃料质量下降后,中心气流不畅通,边沿气流不稳定,炉况顺行变差,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退步较多,生产成本大幅升高。通过采取提高原燃料质量、调整布料制度、优化下部操作制度、优化造渣制度及改进修复风操作等措施,... 邯宝3200m^(3)高炉原燃料质量下降后,中心气流不畅通,边沿气流不稳定,炉况顺行变差,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退步较多,生产成本大幅升高。通过采取提高原燃料质量、调整布料制度、优化下部操作制度、优化造渣制度及改进修复风操作等措施,高炉炉况顺行程度得到明显改善,风氧量水平大幅度提高,高炉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增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较大的进步。2022年11月,高炉日产量达到8705t/d,燃料比降低至507.3kg/t,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原燃料 布料制度 提产降耗 煤气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