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剪胀特性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建新 杨寒冰 +3 位作者 陈朋朋 丁鑫昱 王亚楠 刘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173,共10页
为推广大粒径骨料沥青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究了相同配合比,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大粒径骨料沥青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剪胀特性,在剪切大变形条件下(轴向应变ε_(a)=30%)对最大粒径D_(max)分别为26.5、31.5、37.5 mm沥青混凝土进行... 为推广大粒径骨料沥青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究了相同配合比,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大粒径骨料沥青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剪胀特性,在剪切大变形条件下(轴向应变ε_(a)=30%)对最大粒径D_(max)分别为26.5、31.5、37.5 mm沥青混凝土进行了静三轴试验研究,为进一步比较D_(max)分别为19、37.5 mm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差异性,基于未考虑心墙和堆石体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对新疆某典型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骨料粒径增大,沥青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由软化型转为硬化型;相同围压条件下,大粒径骨料(D_(max)>19 mm)沥青混凝土的切线模量E_(t)低于D_(max)=19 mm沥青混凝土,围压增加时,D_(max)=37.5 mm沥青混凝土的最大偏应力、最大体应变相较于D_(max)=19 mm沥青混凝土都有所下降,适当增大最大骨料粒径可以减弱剪胀性;提出了初始物理参数(围压、不同最大粒径)计算相变应力比M_(pt)的表达式,可作为大粒径沥青混凝土剪缩剪胀转化的判断依据,M_(pt)越大,剪胀性越强;大粒径沥青混凝土心墙沉降率、最大小主应力和最大大主应力均几乎无差异。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大粒径沥青混凝土在高应力、深厚覆盖层条件的高坝工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径沥青混凝土 静三轴试验 相变应力比 剪胀特性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离析特性
2
作者 杨寒冰 何建新 +2 位作者 杨武 杨志豪 刘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602-5608,共7页
为探究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的离析特性,开展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首先,对室内配制的沥青混凝土试样的密度比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其次,基于一元方差理论对现场不同工况下钻取的骨料最大粒径37.5 mm的沥青混凝土芯样上、下部的密度... 为探究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的离析特性,开展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首先,对室内配制的沥青混凝土试样的密度比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其次,基于一元方差理论对现场不同工况下钻取的骨料最大粒径37.5 mm的沥青混凝土芯样上、下部的密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对不同工况下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芯样上、下部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心墙沥青混凝土离析影响相对较大的因素是骨料最大粒径,其次是试验温度,最小的是沥青用量,且心墙沥青混凝土离析的倾向性随骨料粒径增大、沥青用量增大和试验温度升高而增大。不同工况下成型的骨料最大粒径37.5 mm的沥青混凝土的离析倾向性由大到小分别是:工况二初碾温度145℃、摊铺厚度30 cm,工况一初碾温度130℃、摊铺厚度30 cm,工况三初碾温度145℃、摊铺厚度40 cm和工况四初碾温度130℃、摊铺厚度40 cm;其自身的离析倾向性会随着摊铺厚度的增大、初碾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上述4种工况下成型的骨料最大粒径37.5mm的沥青混凝土的芯样上、下部的马歇尔稳定度、马歇尔流值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差异均在6%以内,均匀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 离析 现场碾压试验 极差分析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湿化和流变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安全性评价
3
作者 张逸超 胡洪林 +3 位作者 雷显阳 毛航宇 鲍利发 王柳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2,176,共7页
为评价全风化花岗岩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安全性,考虑坝基全风化层及筑坝料的湿化和流变特性,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开展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和心墙的应力和变形值均在合理范围内,在全风化层上采用沥青混... 为评价全风化花岗岩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安全性,考虑坝基全风化层及筑坝料的湿化和流变特性,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开展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和心墙的应力和变形值均在合理范围内,在全风化层上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考虑全风化层和筑坝料的湿化和流变变形后,坝体和心墙的应力变形规律更符合工程实际,计算结果可以更加合理地评价大坝安全性;左岸全风化层对左岸心墙与基座接触部位的应力水平、沿岸坡向错动变形有较大影响,建议加强对左岸心墙与基座接触部位的界面错动、心墙应力变形及心墙下游坝基和坝体内部孔压的安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全风化花岗岩 湿化 流变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防渗墙塑性损伤的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应力渗流分析
4
作者 林恒星 邹浩 +2 位作者 冯先伟 孙继文 李文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6,87,共6页
深厚覆盖层上建坝常采用混凝土防渗墙作为防渗结构,常规有限元分析对混凝土防渗墙通常采用线弹性本构,导致防渗墙易出现应力超限现象,而实际上,应力超限后混凝土防渗墙会发生塑性损伤,应力会释放并重新分布,因此线弹性模型计算的防渗墙... 深厚覆盖层上建坝常采用混凝土防渗墙作为防渗结构,常规有限元分析对混凝土防渗墙通常采用线弹性本构,导致防渗墙易出现应力超限现象,而实际上,应力超限后混凝土防渗墙会发生塑性损伤,应力会释放并重新分布,因此线弹性模型计算的防渗墙应力不符合实际情况。依托某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混凝土防渗墙分别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和线弹性本构,研究对比防渗墙损伤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应力和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塑性损伤本构后,防渗墙应力出现重分布,拉压应力有所下降,最大拉应力减小了7.00 MPa,最大压应力减小了3.32 MPa;大坝整体的总水头、压力水头和渗漏量变化不大,防渗墙损伤区域的渗透坡降减小,防渗墙的渗漏量因损伤增大了246.21%,大坝整体的渗漏量仅增大了1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三维有限元模型 防渗墙 应力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寨水库料场爆破方案设计及评价
5
作者 崔海涛 郭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1-187,共7页
结合工程实例,对鸭寨水库工程的坝体石方料开采以及爆破方案进行简要阐述。鸭寨水库沥青心墙土石坝工程区位于贵州省三都县,坝体石料开采条件较差。为满足施工工期,提高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根据钻孔揭露地层岩性,采用浅孔与中深孔... 结合工程实例,对鸭寨水库工程的坝体石方料开采以及爆破方案进行简要阐述。鸭寨水库沥青心墙土石坝工程区位于贵州省三都县,坝体石料开采条件较差。为满足施工工期,提高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根据钻孔揭露地层岩性,采用浅孔与中深孔爆破法相结合的爆破方案,自上而下、分层台阶式施工。通过爆破效果原因分析以及对爆破参数和措施进行改进,有效解决了爆破石料级配不连续的问题。总结和积累的相关施工经验,对推动原岩节理和软弱夹层岩体爆破技术管控措施的改进、土石坝料场等类似工程的爆破方案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料场开采 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 台阶爆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波不同入射方位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响应特性及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飞 宋志强 +2 位作者 刘云贺 李闯 胡安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3-1054,共12页
地震波空间斜入射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和坝体的破坏模式及安全评价的研究存在较大不足。考虑SH波入射方位角的空间任意性,基于波场叠加原理构建了地基边界上的非一致自由场,建立了SH波三维空间斜入射下的波动输入方法;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 地震波空间斜入射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和坝体的破坏模式及安全评价的研究存在较大不足。考虑SH波入射方位角的空间任意性,基于波场叠加原理构建了地基边界上的非一致自由场,建立了SH波三维空间斜入射下的波动输入方法;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沥青混凝土瞬时抗拉强度随应变速率变化的经验公式,提出了依据瞬时拉应力和瞬时抗拉强度判别单元抗拉破坏的心墙安全评价方法;分析了入射方位角对过渡料与心墙之间的位错、心墙应力的影响规律,开展了坝体单元抗剪破坏评价,明确了不同入射方位下心墙和坝体的抗震薄弱部位。结果表明:地震波振动方向平行于水流向是过渡料位错、心墙拉应力和坝体局部动剪切破坏的最不利激振方位。与振动方向平行于坝轴向相比,振动方向平行于水流向时过渡料水平向脱开和竖直位错分别增大19.25倍和2.19倍,心墙最大拉应力增加1.8倍,上游坝坡单元发生动剪切破坏的深度加深。相对本文提出的心墙抗拉破坏判别方法,传统判别方法会导致心墙的破坏程度被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 入射方位 位错 心墙抗拉破坏 坝体抗剪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座高度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受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姚夏繁 赵二峰 娄一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2,84,共5页
为研究不同基座高度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受力特性的影响,采用邓肯-张E-B模型作为坝体及心墙的本构模型,对大坝施工和蓄水过程进行模拟,并依据基座与心墙的高度关系拟定5种计算方案,对比不同基座高度下堆石体和心墙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 为研究不同基座高度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受力特性的影响,采用邓肯-张E-B模型作为坝体及心墙的本构模型,对大坝施工和蓄水过程进行模拟,并依据基座与心墙的高度关系拟定5种计算方案,对比不同基座高度下堆石体和心墙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基座越高,大坝堆石体竖向位移及第一、三主应力越小,而心墙第一、三主应力越大,竖向位移则随基座增高而减小。在此基础上,利用熵值法构建了基座影响定权模型,量化了基座高度变化对大坝不同部位的影响程度:基座高度变化对心墙的影响(权重56.06%)最显著,建议工程设计和安全评价需要考虑基座高度发生变化时对心墙第一主应力状态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心墙基座 有限元分析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非平稳随机地震动响应分析
8
作者 王宗凯 宋志强 刘云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8-308,共11页
由于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是我国西南强震区深厚覆盖层场地的优选坝型,然而对于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非平稳随机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安全评价研究尚有不足。采用改进的Clough-Penzien功率谱结合随机函数,充分考虑地震动频率与强... 由于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是我国西南强震区深厚覆盖层场地的优选坝型,然而对于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非平稳随机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安全评价研究尚有不足。采用改进的Clough-Penzien功率谱结合随机函数,充分考虑地震动频率与强度的非平稳特征,生成了一系列与反应谱拟合的非平稳随机地震动集合,以某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为例,对其坝顶水平加速度及竖向永久变形等响应的均值及变化范围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及分布检验,揭示了覆盖层与坝体响应均值及变异性沿高程变化规律,并通过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展示了坝顶水平加速度概率密度沿时间的演化过程,同时对生成的55条非平稳随机地震动进行调幅,结合多条带分析法易损性分析方法开展了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非平稳随机地震动易损性分析,给出了以震陷率为破坏等级控制指标的坝体易损性曲线,为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抗震安全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深厚覆盖层 非平稳随机地震动 动力响应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特性研究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9
9
作者 饶锡保 程展林 +2 位作者 谭凡 张伟 黄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1-57,共7页
沥青混凝土由于良好的防渗性能与变形适应性,在土石坝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工程特性有别于常规混凝土与一般岩土体,包括温度敏感性、耐久性、抗震特性、抗水力劈裂特性等。为突破沥青混凝土心墙坝150m坝高的技术瓶颈,解决深厚覆... 沥青混凝土由于良好的防渗性能与变形适应性,在土石坝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工程特性有别于常规混凝土与一般岩土体,包括温度敏感性、耐久性、抗震特性、抗水力劈裂特性等。为突破沥青混凝土心墙坝150m坝高的技术瓶颈,解决深厚覆盖层、高寒、强震等条件下直接修建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筑坝技术难题,消除热沥青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长江科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三峡茅坪溪防护坝、黄金坪水电站、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及Karot水电站等沥青混凝土心墙进行了系统研究,研制了静力、动力、蠕变三轴温控装置,并很好地应用到科研,在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特性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在总结水工沥青混凝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的5个关键问题,以及长江科学院在沥青混凝土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可为类似复杂条件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 温度敏感性 耐久性 抗震特性 抗水力劈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覆盖层上土石坝心墙与防渗墙连接型式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沈振中 田振宇 +1 位作者 徐力群 甘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945,共7页
深厚覆盖层上建造的土石坝常采用封闭式防渗系统。当心墙坝防渗系统坝体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基采用封闭式防渗墙时,心墙混凝土基座、防渗墙与相邻土体之间将产生不均匀沉降,易引起基座混凝土断裂和坝壳及覆盖层土体剪切破坏。针对心... 深厚覆盖层上建造的土石坝常采用封闭式防渗系统。当心墙坝防渗系统坝体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基采用封闭式防渗墙时,心墙混凝土基座、防渗墙与相邻土体之间将产生不均匀沉降,易引起基座混凝土断裂和坝壳及覆盖层土体剪切破坏。针对心墙坝坝体心墙与坝基防渗墙合理的连接型式问题,结合某水库工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研究了心墙基座与防渗墙不同连接型式下坝体与坝基的变形和应力。通过坝体和坝基的变形协调分析以及心墙基座和防渗墙的应力分析,推荐了合理的连接型式,即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坝基采用封闭式防渗墙时,宜采用心墙基座与防渗墙间预留空隙的连接型式,其空隙大小与坝基覆盖层厚度及其力学特性以及防渗墙弹性模量有关,需经计算分析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覆盖层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封闭式防渗墙 连接型式 非线性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砾石骨料的心墙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何建新 朱西超 +1 位作者 杨海华 王文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采用砾石骨料的心墙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能,以砾石骨料为原材料制备沥青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水稳定试验、浸水及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和改进的冻融劈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稳试件的水稳定系数为0.99,满足规范大于0.90的要求;... 为进一步研究采用砾石骨料的心墙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能,以砾石骨料为原材料制备沥青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水稳定试验、浸水及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和改进的冻融劈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稳试件的水稳定系数为0.99,满足规范大于0.90的要求;浸水及真空饱水试件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其残留稳定度有所下降,浸水试件及真空饱水试件残留稳定度最大下降率分别为1.4%、3.9%,下降不明显。劈裂抗拉强度比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有所下降,劈裂抗拉强度比最大下降率为5%;冻融劈裂试件密度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略有下降,下降值在0.2%~0.9%之间,但孔隙率仍能满足规范中不大于2%的要求,可以看出心墙沥青混凝土在恶劣试验条件下水稳定性仍然是有保证的。为完善心墙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试验方法及砾石骨料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骨料 心墙沥青混凝土 水稳定性 劈裂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心墙与基座模型抗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孔宪京 许诏君 +2 位作者 邹德高 徐斌 周晨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9-564,共6页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心墙与基座的连接型式对坝体防渗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心墙与基座的两种不同接头型式(弧形和水平接头),精心设计了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振动台模型类比试验,利用高速高清相机记录整个振动过程,采用PIV图...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心墙与基座的连接型式对坝体防渗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心墙与基座的两种不同接头型式(弧形和水平接头),精心设计了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振动台模型类比试验,利用高速高清相机记录整个振动过程,采用PIV图像分析方法研究两种接头型式心墙与基座间的错动、心墙的倾斜以及接头处防渗性能的差别.采用动力有限元法对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印证.结果表明:弧形接头沥青玛蹄脂层的错动比水平接头的小,而心墙倾斜度比水平接头的稍大;随着沥青玛蹄脂层厚度的增加和心墙两侧压力差的增加,错动和倾斜逐渐增大.数值模拟分析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定性上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 接头型式 模型试验 错动 防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填料对心墙沥青混凝土长期水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何建新 杨武 +1 位作者 杨耀辉 游光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62,共4页
以优选的心墙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为基础,分别采用质量分数为12%的石灰石粉、6%水泥+6%石灰石粉、12%水泥作为填料配制沥青混凝土试件,研究水泥填料对采用天然砾石骨料的心墙沥青混凝土长期水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2%石灰石粉... 以优选的心墙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为基础,分别采用质量分数为12%的石灰石粉、6%水泥+6%石灰石粉、12%水泥作为填料配制沥青混凝土试件,研究水泥填料对采用天然砾石骨料的心墙沥青混凝土长期水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2%石灰石粉为填料的沥青混凝土水稳定系数随浸水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减小,且在浸水75 h后水稳定系数降至0.88,已不满足心墙沥青混凝土水稳定系数大于或等于0.90的要求;采用12%水泥、6%水泥+6%石灰石粉为填料的沥青混凝土水稳定系数随浸水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且在浸水375 h后达到最大,分别为1.02和0.98,在浸水1 500 h后水稳定系数仍然能够满足规范要求;用水泥替代部分石灰石粉作填料也可有效改善心墙沥青混凝土的长期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填料 心墙 沥青混凝土 水稳定系数 长期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墙沥青混凝土配制中砾石骨料酸碱性判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耀辉 何建新 王怀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7-120,共4页
随着沥青混凝土配制技术及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天然砾石骨料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中,砾石骨料的酸碱性判定方法有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砾石骨料进行酸碱性评价是设计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前提。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研究了... 随着沥青混凝土配制技术及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天然砾石骨料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中,砾石骨料的酸碱性判定方法有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砾石骨料进行酸碱性评价是设计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前提。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研究了岩相法、SiO2含量法、碱度模数法、碱值法这四种酸碱性判定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同一种岩石选择不同的判定方法有可能得出不同的判定结果,提出工程实践中应先采用岩相法初步判定砾石骨料的酸碱性,然后采用SiO2含量法和碱值法进行综合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墙沥青混凝土 砾石骨料 酸碱性 判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谷形状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变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超 党发宁 +1 位作者 薛海斌 任劼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62,共9页
将河谷形状与堆石材料的力学特性联系起来,定义了河谷宽度系数、河谷边坡陡缓系数和河谷非对称系数等3个动态参数来描述河谷形状。利用新定义的河谷形状参数研究其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河谷宽度直接影响沥青混凝... 将河谷形状与堆石材料的力学特性联系起来,定义了河谷宽度系数、河谷边坡陡缓系数和河谷非对称系数等3个动态参数来描述河谷形状。利用新定义的河谷形状参数研究其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河谷宽度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心墙底部应力拱效应的强弱,河谷宽度系数越小,狭窄河谷地形导致的应力拱效应越明显,从而可能诱发心墙水力劈裂;河谷边坡的陡缓影响沥青混凝土心墙两侧拉应力的分布规律和量值大小,河谷边坡陡缓系数增大,沥青混凝土心墙左右两侧的拉应力区范围变小但量值增大;沥青混凝土心墙两侧的沉降差随河谷非对称系数的增大而明显增加,据此初步给出了区分河谷对称性的界限值;河谷形状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三向位移均会产生一定约束作用,河谷宽度对坝体位移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形状参数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变形特性 应力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涂幸 李守义 +2 位作者 李炎隆 王国辉 任洁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5,185,共6页
基于邓肯-张E-B非线性模型,对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该坝在竣工期及蓄水期坝体与心墙的应力变形特性,得到不同时期坝体、心墙的应力、变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竣工期及蓄水期坝体最大沉降值出现在约1/2坝高处;... 基于邓肯-张E-B非线性模型,对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该坝在竣工期及蓄水期坝体与心墙的应力变形特性,得到不同时期坝体、心墙的应力、变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竣工期及蓄水期坝体最大沉降值出现在约1/2坝高处;坝体沿水平位移方向上游部分呈现向上游变位的趋势,坝体下游部分呈现向下游变位的趋势;坝体大、小主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心墙的最大沉降值出现在大约1/2墙高处;心墙沿坝轴线位移左右岸分别产生向河床中部的位移;心墙大、小主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心墙基本全部受压,仅在左右岸与基座接触处出现小范围的拉应力区;蓄水期心墙在任意高程处的竖向应力均大于同点的上游水压力,故心墙发生水力劈裂的可能性很小。建议设计时应在上下游坝坡采取必要的护坡措施,施工时保证上下游坝坡附近坝体的压实质量;由于左岸岸坡太陡,与混凝土垫座相接的部位出现较大的拉应力,应进行相应的开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 堆石坝 应力变形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材料配合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闫小虎 姚新华 +1 位作者 王晓军 杨华全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3-148,共6页
传统观念认为:水工沥青混凝土防渗结构中,碱性骨料可以与沥青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化学吸附,有很好的黏附性;酸性骨料与沥青主要是物理吸附作用,与沥青的黏附性和耐久性无法保证,在长期浸水作用下,沥青膜易被水逐渐置换而从骨料表面剥离... 传统观念认为:水工沥青混凝土防渗结构中,碱性骨料可以与沥青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化学吸附,有很好的黏附性;酸性骨料与沥青主要是物理吸附作用,与沥青的黏附性和耐久性无法保证,在长期浸水作用下,沥青膜易被水逐渐置换而从骨料表面剥离,从而导致结构破坏。奴尔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内有丰富的酸性天然砂砾石料,距坝址较近,便于开采,但其附近没有碱性骨料料场。依托奴尔水利枢纽工程,采用人工灰岩骨料及天然砂砾料2种骨料,进行了室内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性能试验研究,提出了级配指数r=0.40、填料F=12%、人工灰岩骨料沥青含量B=6.9%和天然砂砾石骨料沥青含量B=6.0%优选配合比,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混凝土配合比 奴尔水利枢纽 天然砂砾石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心墙性态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相峰 唐新军 胡小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5,93,共5页
采用邓肯-张模型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应力与变形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温度和沥青用量对不同坝高情况下心墙工作性态的影响。发现在坝高较低时,心墙温度、沥青用量对心墙工作性态的影响很小;在高坝情况下... 采用邓肯-张模型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应力与变形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温度和沥青用量对不同坝高情况下心墙工作性态的影响。发现在坝高较低时,心墙温度、沥青用量对心墙工作性态的影响很小;在高坝情况下,心墙温度、沥青用量对心墙位移的影响较小,但对心墙应力极值和应力水平极值的影响则较为明显。另外,通过对不同覆盖层厚度下心墙工作状态的分析,发现当覆盖层厚度较大时,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位移及应力水平极值明显大于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墙 沥青用量 温度 覆盖层厚度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中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本构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特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红艳 白长青 +1 位作者 王文进 余梁蜀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9-715,共7页
针对土石坝静力分析中常见的三种本构模型,即Duncan E-μ、Duncan E-B和双屈服面模型是。以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心墙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和过渡料、混凝土基础间的接触关系,采用接触单元模拟... 针对土石坝静力分析中常见的三种本构模型,即Duncan E-μ、Duncan E-B和双屈服面模型是。以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心墙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和过渡料、混凝土基础间的接触关系,采用接触单元模拟相互间的变形和应力协调,对心墙和坝体的变形和应力应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坝体应力,三种模型计算结果无论是极值还是分布都比较一致。对坝体和心墙变形,三种模型的沉降量分布是一致的,但Duncan E-μ和E-B模型求得的最大沉降量更接近实际观测值;在心墙应力分析中,双屈服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较均匀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沥青混凝土心墙 本构模型 Duncan模型 双屈服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茅坪溪防护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变形监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荣冠 朱焕春 +1 位作者 周创兵 刘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2,共3页
在对茅坪溪防护坝施工期沥青混凝土心墙进行安全监测时 ,对心墙应变、应力、变形及温度状态等观测资料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探讨。目前监测结果为 :心墙底部压应力测值增长与心墙高程升高关系协调。心墙不同高程处的应变主要受温度、上部... 在对茅坪溪防护坝施工期沥青混凝土心墙进行安全监测时 ,对心墙应变、应力、变形及温度状态等观测资料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探讨。目前监测结果为 :心墙底部压应力测值增长与心墙高程升高关系协调。心墙不同高程处的应变主要受温度、上部荷载及两侧过渡料性质影响 ,从测值分析 ,心墙中上部应变随高程升高其值增长较快。心墙与过渡料间位错变形为 -0 .3 2~ -3 2 .95mm ,反映心墙压缩变形大于两侧过渡料沉降变形 ,且心墙中部变形较上下部变形要大。底部心墙与基座间水平变形为 -1.85~ 17.89mm ,变形初期主要受施工影响 ,后期施工对其影响较小 ,总体变形稳定。分析表明心墙现阶段变形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沥青混凝土心墙 施工期 变形监测 三峡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