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压烧结温度对Ti(C,N)基金属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平平 叶金文 +2 位作者 刘颖 邹洪伟 杨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24-1726,1730,共4页
采用低压烧结技术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通过SEM与XRD观察了不同烧结温度下合金的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并对比了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的显微结构以黑芯/白环结构为主,物相中仅存在(Ti、W、Mo、Ta)(C,N)和Ni/Co固溶体;随着烧... 采用低压烧结技术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通过SEM与XRD观察了不同烧结温度下合金的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并对比了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的显微结构以黑芯/白环结构为主,物相中仅存在(Ti、W、Mo、Ta)(C,N)和Ni/Co固溶体;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合金组织逐渐均匀化,抗弯强度和硬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1450℃时,合金综合性能最佳,抗弯强度为1774MPa,维氏硬度为168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基金属陶瓷 低压烧结 显微结构 物相分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原位自生Ti(C,N)陶瓷涂层的热力学理论及工艺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玉玲 姚文明 +1 位作者 刘君宾 张赫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65-1169,共5页
利用500 W脉冲YAG激光作为辐射源,纯氮气作为氮化元素,粒度为20μm的钛粉和石墨粉为预涂粉末,采用激光熔覆原位自生的方法,在Ti-6Al-4V表面制备出优良的Ti(C,N)陶瓷涂层.通过热力学分析,并结合XRD分析方法,研究了原位自生Ti(C,N)的反应... 利用500 W脉冲YAG激光作为辐射源,纯氮气作为氮化元素,粒度为20μm的钛粉和石墨粉为预涂粉末,采用激光熔覆原位自生的方法,在Ti-6Al-4V表面制备出优良的Ti(C,N)陶瓷涂层.通过热力学分析,并结合XRD分析方法,研究了原位自生Ti(C,N)的反应机理以及工艺参数(包括脉冲频率、脉冲宽度、扫描速度等)对原位自生Ti(C,N)陶瓷涂层的影响.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激光辐射条件下,可原位生成以Ti(C,N)为主的陶瓷涂层.XRD分析表明,合适的工艺组合为:氮气压强为0.4 MPa,离焦量为15 mm,扫描速度在2.0~4.0 mm/s之间,脉冲频率为15 Hz,脉宽在3.0 ms左右.涂层的主要成分是TiC0.3N0.7以及Ti N或Ti N0.3.研究结果表明,熔覆层内以枝晶组织为主,分布比较均匀,原位生成的陶瓷层与基底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原位自生 TI(c n) 陶瓷涂层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MBR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脱氮因素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志江 戴捷 +4 位作者 刘文 张利 王吉松 张业中 龚银香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2354-2357,共4页
采用A/O-MBR工艺处理低C/N(3-5)生活污水,考查溶解氧(DO)、水力停留时间(HRT)及回流比(R)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并对处理过程进行全氮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NH4+-N去除率在95%以上,但TN去除率最高仅为66%,TN去除在DO=2-3 mg/L、HRT... 采用A/O-MBR工艺处理低C/N(3-5)生活污水,考查溶解氧(DO)、水力停留时间(HRT)及回流比(R)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并对处理过程进行全氮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NH4+-N去除率在95%以上,但TN去除率最高仅为66%,TN去除在DO=2-3 mg/L、HRT=9 h及R=300%时分别出现峰值,缺氧段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好氧段。对处理过程的全氮分析表明,28-32℃水温条件下,系统亚硝化率(NO2-/TN)保持在3%以下的低比率,说明短程硝化反硝化作用可以忽略,TN去除主要依赖硝化反硝化;控制DO=2-3 mg/L、HRT=9 h,系统好氧池硝化率(NO3-/TN)维持在61%-90%之间,缺氧池硝化率随R增加逐渐上升,在R=300%时达到高点76%;控制DO=2-3 mg/L、R=300%,缺氧池硝化率也在HRT=9 h时达到高点。结果表明,A/O-MBR工艺维持TN去除效果的先决条件是缺氧池达到足够的硝化率。由于反硝化细菌是典型的异养菌,TN去除不够理想主要源于进水碳源相对缺乏。除了增加碳源的传统措施外,提高TN去除率应更多地关注工艺条件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MBR c/n 硝化反硝化 全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N)基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2
4
作者 晏鲜梅 熊惟皓 +1 位作者 杨勇 郑立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8-240,246,共4页
利用热等静压技术高温高压的特点,在金属陶瓷的基体上获得了硬质梯度涂层。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N化后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高温高压N化能在表面形成硬质梯度薄膜,表... 利用热等静压技术高温高压的特点,在金属陶瓷的基体上获得了硬质梯度涂层。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N化后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高温高压N化能在表面形成硬质梯度薄膜,表面区域N的活度梯度是促使各合金元素迁移形成氮化表面层特征组织的最终驱动力。表面硬度和心部韧性提高,并且硬度由表及里逐渐减小,这是由于高温高压氮化处理使材料中的孔洞闭合,微裂纹和缺陷的减少使得材料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基金属陶瓷 高温高压氮化 组织 分析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β-CTX和N-MID水平的双标记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毛骞 陈翠翠 +3 位作者 梁焕坤 刘鹏娥 钟树海 李来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0-776,共7页
目的:研制一种检测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和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水平的双标记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方法(TRFIA)并评价其检测性能。方法:将抗β-CTX和N-MID的4E5和2B7单克隆抗体(MAb)作为包被抗体包被在96孔培养板,采用铕离子(Eu... 目的:研制一种检测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和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水平的双标记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方法(TRFIA)并评价其检测性能。方法:将抗β-CTX和N-MID的4E5和2B7单克隆抗体(MAb)作为包被抗体包被在96孔培养板,采用铕离子(Eu^(3+))和钐离子(Sm^(3+))分别标记2G6和5A3 MAb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TRFIA分析法并制备成试剂盒。通过试剂盒的灵敏度、准确度(稀释回收率)、特异性、精密度、稳定性和临床样本比对等实验评价其检测性能。结果:制备的双标记TRFIA试剂盒对β-CTX的检测灵敏度为0.025μg·L^(-1),线性范围为0.025~5.000μg·L^(-1),对N-MID的检测灵敏度为0.5μg·L^(-1),线性范围为0.5~200.0μg·L^(-1)。β-CTX平均稀释回收率为102.13%,N-MID平均稀释回收率为103.02%,与其他常见骨检测指标无明显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强。β-CTX批内变异系数(CV)为5.81%~7.82%,批间CV为5.97%~8.02%;N-MID批内CV为6.05%~8.32%,批间CV为6.14%~8.56%;TRFIA试剂盒可在4℃稳定保存6个月,37℃稳定保存7 d。结论:建立的双标记TRFIA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高准确率和方便快捷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临床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胶联降解产物 n端中分子片段 骨质疏松症 双抗体夹心 双标记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材料分析技术及其在Ti(C,N)陶瓷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文俊 郑勇 游敏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简要地介绍了晶体村料研究中常用分析测试技术的原理及特点,总结和分析了X射线衍射(XRD)、电子显微分析(EMA)、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热分析等分析测试技术在Ti(C,N)基金属陶瓷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分析测试技术在陶瓷材料研究中的... 简要地介绍了晶体村料研究中常用分析测试技术的原理及特点,总结和分析了X射线衍射(XRD)、电子显微分析(EMA)、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热分析等分析测试技术在Ti(C,N)基金属陶瓷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分析测试技术在陶瓷材料研究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材料 分析测试技术 TI(c n)基金属陶瓷 应用 X射线衍射 电子显微分析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N_2O—C_2H_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锈钢材料中硅含量
7
作者 薛光荣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61,共5页
运用N2 O—C2 H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锈钢材料中的硅含量。介绍硅的最佳测定条件以及线性范围的浓度 ,在样品测定中对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实验表明 :N2 O—C2 H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高、干扰小、选择性和重现性好 ,步... 运用N2 O—C2 H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锈钢材料中的硅含量。介绍硅的最佳测定条件以及线性范围的浓度 ,在样品测定中对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实验表明 :N2 O—C2 H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高、干扰小、选择性和重现性好 ,步骤简单、操作容易、分析周期短。测定样品含硅量 1 0 μg/mL~ 60μg/mL(n=6)时 ,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 1 .0 % ,标准加入回收率均为 97.0 %~ 1 0 3.0 % (n =6) ,适用于不锈钢材料中硅含量的测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材料 含量 测定 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回收率 空间电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c-Jun氨基末端激酶基因的克隆、表达谱及对UV-A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小飞 孟建玉 +1 位作者 赵晓超 张长禹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7-417,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和表达模式分析,探讨该基因在棉铃虫生长发育及响应UV胁迫方面的作用。【方法】利用RT-PCR与RACE技术克隆棉铃...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和表达模式分析,探讨该基因在棉铃虫生长发育及响应UV胁迫方面的作用。【方法】利用RT-PCR与RACE技术克隆棉铃虫JNK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卵、1-6龄幼虫、蛹、雌雄成虫)、成虫不同组织(去除触角和复眼的头、胸、腹、触角、复眼、足、翅、中肠、卵巢)中及雌成虫在UV-A照射不同时间(0, 30, 60, 90, 120和150 min)下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克隆获得一个棉铃虫JNK基因并命名为HaJNK(GenBank登录号:MH719009),其cDNA序列全长为2 431 bp,开放阅读框(ORF)长1 191 bp,编码39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为45.01 kD,等电点为6.35,无跨膜结构,无信号肽。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棉铃虫HaJNK与其他昆虫JNK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发育阶段表达分析表明,HaJNK在棉铃虫卵期表达量最高;组织特异性分析显示该基因在成虫复眼、胸部及卵巢部位特异性表达。UV-A照射能诱导棉铃虫雌成虫体内HaJNK的表达,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照射60 min时表达量达到峰值。【结论】HaJNK在棉铃虫不同龄期、成虫不同组织和UV-A照射不同时间的雌成虫中差异表达,提示其在响应UV-A胁迫的分子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c-JUn氨基末端激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UV-A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土壤C∶N∶P化学计量及微生物呼吸对氮沉降响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杨乃瑞 胡玉福 +8 位作者 舒向阳 曾建 张祥林 申屠瑜程 何佳 程琪 李杰 李智 余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共12页
为了全面揭示全球草地土壤C∶N∶P化学计量和微生物呼吸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共收集整理了国内外92篇公开的文献资料,采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分析了氮沉降对草地土壤C∶N∶P化学计量和微生物呼吸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氮... 为了全面揭示全球草地土壤C∶N∶P化学计量和微生物呼吸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共收集整理了国内外92篇公开的文献资料,采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分析了氮沉降对草地土壤C∶N∶P化学计量和微生物呼吸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氮沉降速率、试验周期和气候条件下各指标对氮沉降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氮沉降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7.1%)、有效氮(36.3%)、铵态氮(51.3%)、硝态氮(98.1%)和微生物量C∶P(53.6%),但显著降低了土壤pH(-5.9%)、微生物量氮(-11.5%)和微生物量磷(-19.4%);随着氮沉降速率的提高,土壤全氮(4.1%)、土壤N∶P(10.6%)、可溶性有机氮(41.8%)、铵态氮(31.3%)和硝态氮(20.8%)的效应值均显著增加,而土壤pH(-5.8%)、微生物量碳(-13.2%)、微生物量氮(-11.5%)、微生物量磷(-18.0%)、微生物量C∶P(-26.5%)和微生物呼吸(-10.6%)的效应值显著降低;随着试验周期的增加,土壤铵态氮(22.8%)的效应值显著增加,而土壤pH(-2.5%)、微生物量碳(-12.2%)、微生物量氮(-21.4%)和微生物呼吸(-25.3%)的效应值显著降低。另外,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影响微生物呼吸对氮沉降的响应,而对土壤和微生物碳氮磷对氮沉降的响应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草地 碳氮磷化学计量 整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动态稀释功能的EA-IRMS联机系统在δ^(13)C和δ^(15)N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孟宪菁 杨斌 +4 位作者 李安 贾晓艺 朱湘 马潇 尹松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6-753,共8页
自然界的样品中C、N元素含量或C/N变化极大,以往的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EAIRMS)大多采用固定比例稀释样品气,不仅需要预先了解样品中元素含量及C/N等信息,还需要精确控制取样量。为了提高样品分析效率,本实验初步建立了具有... 自然界的样品中C、N元素含量或C/N变化极大,以往的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EAIRMS)大多采用固定比例稀释样品气,不仅需要预先了解样品中元素含量及C/N等信息,还需要精确控制取样量。为了提高样品分析效率,本实验初步建立了具有动态稀释功能的EA-IRMS联机系统,快速分析有机碳、总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 C和δ^(15) N)。结果表明,该联机系统与传统的固定比例稀释方法的δ^(13) C和δ^(15) N测定结果一致性较好(p>0.05)。对于C/N差异较大或难以精确称重的9种样品,该联机系统的δ^(13) C和δ^(15) N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通过动态稀释,δ^(13) C和δ^(15) N的测定精度分别为0.07‰~0.32‰和0.05‰~0.27‰。该联机系统在不同时间(间隔45天)的测定结果再现性良好(p>0.05),δ^(13) C和δ^(15) N的测定偏差分别小于0.2‰和0.3‰。结合动态稀释功能的EA-IRMS,无需精确控制样品质量,省时、省力,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EA-IRMS) δ13c δ15n 元素含量 碳氮比 固定比例稀释 动态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R研究HDI与水的加成产物N-100结构 被引量:10
11
作者 罗善国 谭惠民 +4 位作者 张建国 吴亦洁 景凤英 孝延文 裴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用NMR研究了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与水的加成产物N-100的结构.结果表明:N-100中含有脲基、缩二脲基、双缩二脲基、三聚体异氰脲基、异氰酸酯和氨基等基团,是一种以氢原子为交联点、胺和异氰酸酯为端基的具有复杂网络结构的多异氰酸... 用NMR研究了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与水的加成产物N-100的结构.结果表明:N-100中含有脲基、缩二脲基、双缩二脲基、三聚体异氰脲基、异氰酸酯和氨基等基团,是一种以氢原子为交联点、胺和异氰酸酯为端基的具有复杂网络结构的多异氰酸酯.一维核磁谱及二维化学位移相关谱不但分辨出4种羰基,还确定了氮上5种不同取代结构的分子链连接情况.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准确地定量描述了N-100的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00 nMR HDI 加成反应 多异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紫拟青霉NH-PL-03菌株的培养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芳 刘波 +3 位作者 黄素芳 史怀 刘芳 陈家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9,共5页
跟踪检测了淡紫拟青霉NH PL 03菌株液体培养过程中D(620nm)值、pH值、菌丝干重、产孢量以及基质消耗 (碳、氮)等培养参数,对培养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该菌株的培养阶段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菌丝干重、产孢量、D(620... 跟踪检测了淡紫拟青霉NH PL 03菌株液体培养过程中D(620nm)值、pH值、菌丝干重、产孢量以及基质消耗 (碳、氮)等培养参数,对培养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该菌株的培养阶段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菌丝干重、产孢量、D(620nm)值分别与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生理特性主成分;基质消耗 (C、N)与产物生成呈显著相关;当λ=2. 582时,可将淡紫拟青霉菌株NH PL 03培养过程分为 4个阶段,第 1阶段为适应期,培养时间为 1 -2d,菌的培养参数变化不大;第 2阶段为生长期,培养时间为 3-5d,菌体开始生长,D(620nm)值上升,pH值下降,菌丝和产孢量增加;第 3阶段为对数期,培养时间为 6-7d,D(620nm)值、pH值上升,菌丝和产孢量急剧增加; 8d后进入稳定期 (第 4阶段 ),D(620nm)值、pH值趋于稳定,菌丝干重和产孢量达到峰值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孢量 干重 菌丝 淡紫拟青霉 菌株 培养特性 基质 PL 稳定期 培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水生 张超 桂水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为了研究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动力特性,参照南昌市朝阳大桥非通航孔桥,制作了三跨单箱两室PC连续波形钢腹板试验梁,并对模型桥和实桥进行动力测试。分别利用自互功率谱法和传递率法对动力特性进行分析,识别了试验梁前四阶模态... 为了研究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动力特性,参照南昌市朝阳大桥非通航孔桥,制作了三跨单箱两室PC连续波形钢腹板试验梁,并对模型桥和实桥进行动力测试。分别利用自互功率谱法和传递率法对动力特性进行分析,识别了试验梁前四阶模态参数和实桥前七阶模态参数;同时利用ANSYS程序建立实桥和模型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因实桥两幅之间横向工字钢连接,导致实桥理论和实测扭转1阶频率相差较大外,实桥各阶理论与实测频率相差较小,振型一致;试验梁低阶频率理论值与实测值能较好吻合。研究设计制作的波形钢腹板缩尺试验梁及测试结果正确,试验梁能较好体现实桥动力特性;传递率法可较好识别该类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 单箱多室 模型实验 动力特性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土壤碳氮磷交互研究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洪猛 王慎强 +1 位作者 赵旭 汪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2-690,共9页
为探究土壤碳、氮、磷领域的国际研究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本文对1990—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的7757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共被引文献、国家、机构、作者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土... 为探究土壤碳、氮、磷领域的国际研究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本文对1990—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的7757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共被引文献、国家、机构、作者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土壤碳、氮、磷领域研究经历平稳期、缓慢增长期及快速增长期3个阶段,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土壤碳、氮、磷领域在研究方向上经历了养分和产量管理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再到以微生物和土壤质量管理为主要方向的转变趋势;对农业中添加有机物质、生物质炭等部分替代化学肥料,降低农业碳排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积极推进。中国在该领域发文数量最多,有力推动了土壤碳、氮、磷交互研究的发展,国际间合作交流密切;美国发文数量第二且中介中心性最高,在该领域影响力最强。目前,以土壤微生物过程耦合土壤碳、氮、磷计量比为主要的研究热点,研究分支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氮、磷 cITESPAcE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承载、高精度工作台C轴消隙机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伟顺 邵中喜 +1 位作者 卜明珠 郭逸波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7,共3页
介绍一种大承载、高精度工作台C轴技术,对C轴进给结构原理及实际达到的精度进行分析及实验,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提高措施。
关键词 大型回转工作台c轴精密进给 消隙技术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污水资源化应用性能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静 柏松 +3 位作者 谢光杰 罗玲 黄治国 卫春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酿酒污水因其有机物浓度高而难以高效处理,但城镇污水处理厂面临着因有机物不足而导致的低碳氮比(C/N)污水反硝化效果差的问题。因此,该实验考察了以酿酒污水作为碳源强化低C/N污水的亚硝酸盐氮(NO3--N)去除效果,对水力停留时间(HRT)进... 酿酒污水因其有机物浓度高而难以高效处理,但城镇污水处理厂面临着因有机物不足而导致的低碳氮比(C/N)污水反硝化效果差的问题。因此,该实验考察了以酿酒污水作为碳源强化低C/N污水的亚硝酸盐氮(NO3--N)去除效果,对水力停留时间(HRT)进行了优化,并对关键微生物和技术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HRT为12~36 h、酿酒污水和低C/N污水体积比500∶1、进水总氮(TN)19.7 mg/L的条件下,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OD)、TN、NO3--N浓度可以满足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HRT优化过程造成了菌群差异,其中食酸菌属(Acidovorax)是同步去除COD和NO3--N的主要异养反硝化菌属。此外,致病和移动元件表型富集表明,在HRT为12 h时微生物致病和传播综合风险最低。综上,酿酒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可行的,并且HRT为12 h是最高效、安全的技术参数。研究可为酿酒污水处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污水 c/n污水 微生物特性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硫黄/硫铁矿自养反硝化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明星 张捍民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5,共8页
为了解决异养反硝化处理低n(C)/n(N)废水需外加有机碳源和硫黄自养反硝化硫酸盐产量较高的问题,启动了短程硫黄/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并探究其脱氮性能,通过批式试验考察了n(S)/n(N)、初始pH、硫铁矿和石灰石等因素对脱氮性能的影响.... 为了解决异养反硝化处理低n(C)/n(N)废水需外加有机碳源和硫黄自养反硝化硫酸盐产量较高的问题,启动了短程硫黄/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并探究其脱氮性能,通过批式试验考察了n(S)/n(N)、初始pH、硫铁矿和石灰石等因素对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程硫黄自养反硝化总氮(TN)去除率稳定在96%以上,比完全硫黄自养反硝化的实际硫酸盐产量减少大约40%.在氮容积负荷(以NO_(2)^(-)-N计)为0.40 kg/(m^(3)·d)时,短程硫铁矿自养反硝化的TN去除率高达98%,进一步解决了以S^(0)为电子供体时硫酸盐产量较高的问题.短程硫黄自养反硝化在n(S)/n(N)=2.5、初始pH=8时脱氮效果较好;FeS_(2)+NaHCO_(3)组合脱氮效果最好;CaCO_(3)在减少出水中硫酸盐产量和碱度缓释方面具有优势.Thiobacillus是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的主要功能菌属,相对丰度在13.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黄 硫铁矿 短程硫自养反硝化 n(c)/n(n)废水 微生物群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型深水导管架疲劳损伤精准分析技术
18
作者 王琳 丁果林 +1 位作者 柴俊凯 付志国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79-186,共8页
深水级导管架具有典型超大X撑、4腿结构,同时由于装船、运输、下水扶正等安装方案定制设计的下水桁架,结构整体刚度降低,面临工作水深较大、环境恶劣、动力响应明显等特点,其疲劳特性及可靠性问题也更加突出。基于谱疲劳分析方法计算原... 深水级导管架具有典型超大X撑、4腿结构,同时由于装船、运输、下水扶正等安装方案定制设计的下水桁架,结构整体刚度降低,面临工作水深较大、环境恶劣、动力响应明显等特点,其疲劳特性及可靠性问题也更加突出。基于谱疲劳分析方法计算原理,采用精准化建模、精准化传递函数计算频率,细化不同区域应力集中系数,细化不同区域S-N曲线,同时基于更为精准的疲劳安全系数选取原则,采用Miner疲劳累计损伤理论进行疲劳损伤精准分析,进一步提高了深水导管架的结构疲劳安全,促进了深水导管架向更加精细化设计方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X撑 下水桁架 谱疲劳 疲劳损伤精准分析 应力集中系数 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兰考矮早八幼穗分化和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天财 徐丽娜 +2 位作者 冯伟 盛坤 朱云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4-198,共5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大穗型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主茎、分蘖Ⅰ、分蘖Ⅱ分蘖成穗、碳氮代谢的变化及其种植密度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小花分化期,主茎与分蘖幼穗分化进程差异很小,之后差距增大,且随密度增加分蘖的幼穗分化更加滞后。...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大穗型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主茎、分蘖Ⅰ、分蘖Ⅱ分蘖成穗、碳氮代谢的变化及其种植密度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小花分化期,主茎与分蘖幼穗分化进程差异很小,之后差距增大,且随密度增加分蘖的幼穗分化更加滞后。262.5×104苗/hm2密度下,可溶性糖含量及碳氮比优势明显,不同茎蘖间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主茎>分蘖Ⅰ>分蘖Ⅱ。随密度增大氮含量降低,不同茎蘖间差异较小。表明在幼穗发育过程中,主茎竞争优势易引起分蘖碳素营养不良和碳氮失调,导致主茎与分蘖的差距拉大,影响分蘖成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大穗型 种植密度 幼穗分化 碳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肥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相关参数的变化与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利民 邱珊莲 +3 位作者 林新坚 黄东风 李卫华 邱孝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930-5936,共7页
通过闽东地区茶园培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量碳占溶解有机碳的比值和微生物熵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其他土壤参数、茶叶理化性状的相关性。试验设6个处理:全量化肥(C),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CO)1/2)... 通过闽东地区茶园培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量碳占溶解有机碳的比值和微生物熵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其他土壤参数、茶叶理化性状的相关性。试验设6个处理:全量化肥(C),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CO)1/2),全量有机肥(O),全量化肥+豆科绿肥(CL),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CO)1/2L)和不施肥(CK)。研究结果显示:(CO)1/2L、CL和O等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比CK增加了1.87、1.26、1.49倍,微生物量氮增加了2.18、1.32、1.70倍,而处理C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分别减少了0.46、0.59倍;微生物量碳占溶解有机碳的比值大小顺序为O>(CO)1/2L>CL>(CO)1/2>CK>C。可见,该区处理O和(CO)1/2L的培肥效果较佳。相关分析发现,微生物量碳及其占溶解有机碳的比值分别和土壤脲酶、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水量、阳离子交换量等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它们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价茶园土肥力变化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肥模式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熵 相关参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