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惰性壳层介电效应对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发光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进 于世杰 +1 位作者 胡焱清 邵起越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39-1648,共10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逐层包壳法,制备了以β-NaYF_(4)∶Yb^(3+)/A^(3+)(A=Er,Ho,Tm)为核,分别以NaLuF_(4)、NaYF_(4)、NaGdF_(4)为惰性壳层的多种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利用上转换发射光谱、发光寿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惰性壳层组分对核壳结... 采用共沉淀法和逐层包壳法,制备了以β-NaYF_(4)∶Yb^(3+)/A^(3+)(A=Er,Ho,Tm)为核,分别以NaLuF_(4)、NaYF_(4)、NaGdF_(4)为惰性壳层的多种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利用上转换发射光谱、发光寿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惰性壳层组分对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核壳结构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及Yb^(3+)发光寿命随惰性壳层呈现如下递减趋势:NaLuF_(4)>NaYF_(4)>NaGdF_(4),即三种惰性壳层对表面猝灭作用的抑制能力依次减弱;这种差异在高猝灭倾向的水性分散环境中更为显著。理论计算表明,不同壳层材料的介电常数差异可能是性能差异的关键因素,其中NaLuF_(4)相对介电常数最低,有效降低了核内活性离子与表面吸附基团的电偶极矩相互作用,抑制了非辐射能量损失。本研究揭示了惰性壳层介电特性对表面猝灭效应可能的影响,可为高亮度上转换纳米晶核壳组成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纳米晶 上转换发光 惰性壳层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Er^(3+)上转换纳米晶发光性质多维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阎龙 马崇庚 周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38-1955,共18页
近年来,高掺Er^(3+)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与传统发光材料相比,这类材料具有多波段激发、穿透能力强的激发波段、光色动态可调以及对外场刺激响应灵敏等特点,在光信息安全、温度探针、生物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 近年来,高掺Er^(3+)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与传统发光材料相比,这类材料具有多波段激发、穿透能力强的激发波段、光色动态可调以及对外场刺激响应灵敏等特点,在光信息安全、温度探针、生物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高掺杂Er^(3+)纳米晶发光性质的多维调控策略,涵盖基质组成、结构设计以及能量传递机制的深入解析,详细探讨了发光强度增强、光色调控、动力学过程调节和激发波段拓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本文还探究了外场激励对高掺杂Er^(3+)体系发光性能的调控机制,详细分析了温度、压力及金属表面电场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并从提升多光子跃迁概率和减少无辐射能量损失等角度揭示发光增强机理。最后,总结了激发模式调控高掺杂Er^(3+)上转换发光的有效方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掺Er^(3+) 上转换发光 多维调控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氛中高温退火对NaYF_4∶Yb^(3+),Er^(3+)纳米粒子上转换发光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军伟 单含 +2 位作者 贾铁昆 范翊 孔祥贵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27-1232,共6页
以柠檬酸三钠为螯合剂,采用共沉淀和水热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出尺寸为40 nm的NaYF4∶Yb3+,Er3+纳米粒子。将得到的部分样品在300℃氮气保护下退火2 h。退火前后的样品晶体结构都属于立方相,尺寸保持在40 nm左右。在980 nm光激发下,退... 以柠檬酸三钠为螯合剂,采用共沉淀和水热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出尺寸为40 nm的NaYF4∶Yb3+,Er3+纳米粒子。将得到的部分样品在300℃氮气保护下退火2 h。退火前后的样品晶体结构都属于立方相,尺寸保持在40 nm左右。在980 nm光激发下,退火后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整体强度和绿光相对发射强度明显增强。分析认为高温退火改善了纳米粒子的结晶质量并降低了纳米粒子表面有机配体的浓度,改善了样品上转换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上转换 稀土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发光强度上转换材料Y_2O_3∶Er,Yb纳米晶的制备 被引量:3
4
作者 菅文平 单桂晔 +2 位作者 贾若琨 庄家骐 白玉白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3-806,共4页
将反相乳液合成方法与水热处理方法相结合,获得Y2O3∶Er,Yb纳米晶的前驱体,经过一定温度灼烧,获得了高发光强度的上转换Y2O3∶Er,Yb纳米晶,经水热处理的纳米晶样品具有更好的晶体结构,有利于激发电子在Er离子4F9/2能级上的分布,进而导... 将反相乳液合成方法与水热处理方法相结合,获得Y2O3∶Er,Yb纳米晶的前驱体,经过一定温度灼烧,获得了高发光强度的上转换Y2O3∶Er,Yb纳米晶,经水热处理的纳米晶样品具有更好的晶体结构,有利于激发电子在Er离子4F9/2能级上的分布,进而导致红色发射强度极大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 ER YB 纳米晶 上转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掺杂KLaF4∶Er^3+/Yb^3+纳米晶上转换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海芳 王谢春 +2 位作者 郑巧 程树英 赖云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6-891,共6页
采用水热法,以乙二胺为络合剂合成了Na^+离子掺杂的六方相KLaF_4∶Er^(3+)/Yb^(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谱(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和表面吸附进行了表征;测量了不同含量Na+掺杂样品在980 n... 采用水热法,以乙二胺为络合剂合成了Na^+离子掺杂的六方相KLaF_4∶Er^(3+)/Yb^(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谱(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和表面吸附进行了表征;测量了不同含量Na+掺杂样品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射光谱和4F9/2能级的荧光寿命。结果表明:随着Na^+掺杂浓度的增加,KLaF_4∶Er^(3+)/Yb^(3+)纳米晶上转换红绿光的发光强度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红绿光发射最强强度分别为未掺Na+样品的7.3倍和5.2倍。Na^+掺杂使Er^(3+)离子周围晶场的不对称性降低和纳米晶表面吸附基团的减少是发光增强的主要原因。针对Na+掺杂样品的荧光寿命低于未掺样品的原因作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aF4∶Er^3+/Yb^3+纳米晶 Na^+离子掺杂 上转换发光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磷酸辅助的水热合成NaYF_4∶Yb^(3+),Er^(3+)纳米晶及其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军伟 孔祥贵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5-679,共5页
以氨基磷酸为螯合剂,通过共沉淀与水热法相结合,成功地制备出NaYF4∶Yb3+,Er3+纳米晶。研究结果表明:水热前后NaYF4∶Yb3+,Er3+纳米晶均为立方相结构,其颗粒大小约为80 nm。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实现了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样品的上转... 以氨基磷酸为螯合剂,通过共沉淀与水热法相结合,成功地制备出NaYF4∶Yb3+,Er3+纳米晶。研究结果表明:水热前后NaYF4∶Yb3+,Er3+纳米晶均为立方相结构,其颗粒大小约为80 nm。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实现了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样品的上转换绿红光发射带归因于Er3+的2H11/2,4S3/2→4I15/2和4F9/2→4I15/2能级的跃迁。水热处理后的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水热处理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增强。水热处理后,样品表面的有机配体的减少和样品结晶度的提高是样品上转换发光显著增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水热合成 上转换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3+)/Tm^(3+)掺杂的NaY(WO_4)_2纳米晶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慧 杨魁胜 +1 位作者 祁宁 左周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1-226,共6页
以聚乙二醇为配位剂,用水热法制备出纳米级上转换发光粉Yb3+和Tm3+共掺杂的NaY(WO4)2。研究了不同cYb/cTm对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当cYb/cTm=5∶1时,上转换发光强度最强。用XRD,SEM确定了Yb3+和Tm3+共掺杂的NaY(WO4)2是四方晶系... 以聚乙二醇为配位剂,用水热法制备出纳米级上转换发光粉Yb3+和Tm3+共掺杂的NaY(WO4)2。研究了不同cYb/cTm对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当cYb/cTm=5∶1时,上转换发光强度最强。用XRD,SEM确定了Yb3+和Tm3+共掺杂的NaY(WO4)2是四方晶系,其粒径在25~35 nm范围,且分散均匀。用980 nm半导体激光器(LD)对其进行激发,在室温下观察到了365 nm附近紫外发射峰、456 nm,476 nm附近的蓝光发射峰和648 nm附近的红光发射峰,分别对应于Tm3+离子的1D2→3H6,1D2→3F4,1G4→3H6和1G4→3F4的跃迁。根据泵浦功率与发光强度的关系得出紫外发射峰、蓝光和红光发射均为双光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上转换发光 NaY(WO4)2∶Yb3+ Tm3+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F_3∶Yb,Er纳米晶的固相合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钟诚 秦丹 +4 位作者 周婷 李涛 赖欣 毕剑 高道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采用一种简单的低温固相法制备了YF3∶Yb,Er纳米晶,重点探究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纳米晶微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和FA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达到400℃,烧结时间达到1h,即可获得正交相的YF3∶Yb,Er纳米... 采用一种简单的低温固相法制备了YF3∶Yb,Er纳米晶,重点探究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纳米晶微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和FA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达到400℃,烧结时间达到1h,即可获得正交相的YF3∶Yb,Er纳米晶;SEM分析表明:制备的YF3∶Yb,Er纳米晶呈现光滑的类球形,粒径随烧结温度升高及烧结时间增加而变大;FA结果显示:在980nm红外激光激发下,样品的可见光发射峰分别位于波长409、524、547和657nm处,其强度与烧结温度、烧结时间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F3∶Yb Er纳米晶 固相反应 稀土氟化物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0nm激发下Y2O2S:Ho3+,Yb3+纳米晶可见和红外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楠 付姚 +1 位作者 罗昔贤 邢明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083-12087,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结合固-气硫化工艺制备出六角晶系结构的类球形Y2O2S∶Ho3+,Yb3+纳米晶,平均粒径约40nm。在980nm LD激发下,系统研究了纳米晶在450~1 500nm宽波段范围内的发光特性。根据上转换(UCL)和下转换(DCL)测试结果,Y2O2S∶Ho3+,Yb3... 采用共沉淀法,结合固-气硫化工艺制备出六角晶系结构的类球形Y2O2S∶Ho3+,Yb3+纳米晶,平均粒径约40nm。在980nm LD激发下,系统研究了纳米晶在450~1 500nm宽波段范围内的发光特性。根据上转换(UCL)和下转换(DCL)测试结果,Y2O2S∶Ho3+,Yb3+纳米晶发射峰位于545,655和1180nm,分别源于5F4/5S2→5I8、5 F5→5I8和5I6→5I8辐射跃迁。Yb3+离子的掺杂可显著提高Ho3+的上转换发光效率。由于纳米晶表面吸附产生的高能振动量子显著提高了5F4/5S2→5F5和5I6→5I7多声子弛豫的发生几率,使得655nm红光发射很难得到抑制。随Yb3+浓度不断增大,Yb3+→Ho3+能量传递效率提高。这不仅可以增大5F4/5S2和5I6能级的粒子布居数,使绿光和红外光发射增强,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5I6→5I7多声子弛豫过程,间接削弱红光发射强度。但5F5能级的另一布居途径(5F4/5S2→5F5)使得Y2O2S∶Ho3+,Yb3+纳米晶的绿红光荧光分支比(IG/IR)值仅能达到3.75。当浓度高于6%(摩尔分数)时,(5F4/5S2,2F7/2)→(5I6,2F5/2)能量反传递过程导致绿光和红光发射大幅降低,而5I6能级布居数的增大却增强了红外发射强度。上述变化导致IG/IR增势减弱,红外/红光荧光分支比(IIR/IR)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2S∶Ho3+ YB3+ 纳米晶 上转换发光 下转换发光 跃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YF_5:Yb,Er纳米晶的水热合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诚 秦丹 +4 位作者 李涛 周婷 赖欣 毕剑 高道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7-160,共4页
以KBF4为氟源水热制备了BaYF5∶Yb,Er纳米晶。探究了无表面活性剂条件下水热制备BaYF5∶Yb,Er纳米晶方法中,前驱液pH值、氟源用量对所制备样品结构、形貌、粒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属于四方晶系;SEM及FA结果显示,... 以KBF4为氟源水热制备了BaYF5∶Yb,Er纳米晶。探究了无表面活性剂条件下水热制备BaYF5∶Yb,Er纳米晶方法中,前驱液pH值、氟源用量对所制备样品结构、形貌、粒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属于四方晶系;SEM及FA结果显示,在pH=10及n3+Re∶n-BF4=1∶1.25条件下制备的样品颗粒呈类球状、粒径均匀,其上转换发射强度最大。分析了水热反应作用机制,获得了无表面活性剂条件下水热制备BaYF5∶Yb,Er纳米晶的最适宜pH值及氟源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F5∶Yb Er纳米晶 水热法 稀土氟化物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YAG:Ho^3+,Yb^3+纳米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锋锋 张明熹 +2 位作者 沈毅 王少燕 Charles Christopher Sorrell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以稀土氧化物和硝酸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YAG:1%Ho3+,1%Yb3+纳米晶,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其干凝胶的合成条件。采用DTA-TG、XRD及TEM对干凝胶的合成过程、纳米晶的晶相组成及形貌进行了研究,表明干凝胶经1 200℃煅烧后形成了... 以稀土氧化物和硝酸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YAG:1%Ho3+,1%Yb3+纳米晶,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其干凝胶的合成条件。采用DTA-TG、XRD及TEM对干凝胶的合成过程、纳米晶的晶相组成及形貌进行了研究,表明干凝胶经1 200℃煅烧后形成了结晶完全的YAG相,无中间相产生。吸收光谱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分析表明,Yb3+在材料的发光过程中具有传递能量的作用,Ho3+在跃迁过程中发射出中心波长为650 nm的红色上转换荧光及540 nm的绿色上转换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YAG:Ho3+ Yb3+ 纳米晶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颗粒稀土纳米晶的三基色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剑飞 闫东 刘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可调谐发光颜色的上转换荧光纳米粒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并成功合成了结构紧凑的多层核-壳纳米颗粒。在不同波段激光的泵浦下,该颗粒中不同壳层分别产生红、绿、蓝3种颜色的上转换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三基色发光的颜... 可调谐发光颜色的上转换荧光纳米粒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并成功合成了结构紧凑的多层核-壳纳米颗粒。在不同波段激光的泵浦下,该颗粒中不同壳层分别产生红、绿、蓝3种颜色的上转换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三基色发光的颜色纯度较好,并且可以实现全色域的颜色实时调节。此外,还测试了样品发光强度与泵浦功率之间的依赖关系,用于研究其中的上转换发光机理。这种在单颗粒水平上具有全色域可调发光的紧凑核-壳结构纳米晶体在多通道生物检测及成像、超高分辨率显示器件、高端防伪应用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元素 核-壳结构纳米晶 上转换 实时颜色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Y_3F_(10):Yb^(3+),Tm^(3+),Ho^(3+)纳米晶在单一980nm辐射下的色稳定上转换白光 被引量:2
13
作者 庞涛 王玉 谢建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33-1238,共6页
利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立方相KY_3F10:15%Yb^(3+),0.5%Tm^(3+),0.2%Ho^(3+)上转换纳米晶。在980 nm激发下,获得接近等能白的上转换发光。上转换机理分析表明,蓝、绿、红光发射分别源自Yb^(3+)到Tm^(3+)和Ho^(3+)的能量传递。更重要的是... 利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立方相KY_3F10:15%Yb^(3+),0.5%Tm^(3+),0.2%Ho^(3+)上转换纳米晶。在980 nm激发下,获得接近等能白的上转换发光。上转换机理分析表明,蓝、绿、红光发射分别源自Yb^(3+)到Tm^(3+)和Ho^(3+)的能量传递。更重要的是,该上转换白光显示了良好的色稳定性。当泵浦功率由688 m W增加到1 688m W,色差仅为0.027 5。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三基色发光的功率关系比较接近;另一方面蓝光的功率关系随泵浦功率的增加逐渐减小,而绿、红光的功率关系保持不变。蓝光的饱和现象可能与激光辐射所引起的热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白光 色稳定性 KY3F10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增强β-NaGdF_4∶Yb^(3+),Tm^(3+)纳米晶近红外发光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明理 张家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67-1272,共6页
为了增强β-Na Gd F4∶Yb3+,Tm3+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克服外延增长钝化壳增大尺寸的不足,利用阳离子交换法制备核壳纳米结构,研究了样品在980 nm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性质。首先,利用高温热分解法制备了直径为10 nm的β-Na Gd F4∶Yb3+,T... 为了增强β-Na Gd F4∶Yb3+,Tm3+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克服外延增长钝化壳增大尺寸的不足,利用阳离子交换法制备核壳纳米结构,研究了样品在980 nm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性质。首先,利用高温热分解法制备了直径为10 nm的β-Na Gd F4∶Yb3+,Tm3+纳米晶;然后,将制备的纳米晶与Gd3+在油酸-十八烯混合溶液中在300℃进行交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表面Yb3+和Tm3+被Gd3+取代,钝化壳的形成抑制了内部Yb3+的表面去激发过程,增强了内部Yb3+(2F5)→Tm3+(3H5,3F2,3)的能量传递,上转换发光逐渐增强。交换30min后,Tm3+的3H4→3H6近红外发光增强达到最大,为对照样品的6.5倍,而尺寸基本保持不变。在生物成像方面,上转换纳米晶的尺寸必须与生物分子相匹配,同时发光强度要高,阳离子交换法既能增强近红外发光,又能保持原来小的尺寸,在生物成像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Gd F4∶Yb^3+∶Tm^3+纳米晶 阳离子交换 能量传递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转换发光量子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秀 车艳玲 +1 位作者 杨高岭 钟海政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7-313,共17页
光子上转换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反斯托克斯发光现象,在激光、显示、光伏、信息安全以及生物成像与诊疗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与研究较多的有机分子三重态-三重态湮灭和稀土掺杂纳米颗粒上转换发光材料相比,上转换量子点可以在宽光谱激发... 光子上转换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反斯托克斯发光现象,在激光、显示、光伏、信息安全以及生物成像与诊疗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与研究较多的有机分子三重态-三重态湮灭和稀土掺杂纳米颗粒上转换发光材料相比,上转换量子点可以在宽光谱激发范围内实现上转换发光,具有频谱吸收宽、发光效率高、近红外可吸收、能带可调、尺寸小以及稳定性高等特点,引起了领域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上转换发光的种类及机理,对近年来上转换发光量子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基于激发态吸收的半导体双量子点的类型和设计原理,探讨了上转换发光量子点在发光二极管(LED)、光电探测、生物标记、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应用潜力,特别是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量子点 能带调控 半导体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b^(3+)共掺纳米In_2O_3的制备及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少瑜 孟建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8-1142,共5页
用低温溶剂热法以乙二醇为溶剂合成了Er3+和Yb3+共掺的In2O3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漫反射光谱和上转换发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XRD和TEM结果表明,产物为纯的立方相In2O3结构,粒径约为30 nm;漫反射光谱显示了In2O... 用低温溶剂热法以乙二醇为溶剂合成了Er3+和Yb3+共掺的In2O3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漫反射光谱和上转换发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XRD和TEM结果表明,产物为纯的立方相In2O3结构,粒径约为30 nm;漫反射光谱显示了In2O3∶Er3+,Yb3+纳米晶在522、653和975 nm附近有3个吸收带;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样品发射出中心波长为525及555 nm的绿光和662 nm的红光,分别对应于Er3+的2H11/2→4I15/2、4S3/2→4I15/2和4F9/2→4I15/2跃迁;研究了Er3+和Yb3+离子的不同掺杂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确定了Yb3+和Er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均为3%;双对数曲线显示绿光和红光的发射过程均为双光子吸收过程,对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上转换 纳米晶 In2O3∶Er3+ Y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_2O_2S∶Yb,Pr(Ln=Y、La)纳米材料的上转换发光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昔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5-887,共3页
研究乙醇辅助燃烧法制备的纳米Ln2O2S∶Yb,Pr(Ln=Y、La)的上转换发光特性。Ln2O2S∶Yb,Pr纳米上转换发光材料在980nm激光泵浦下,呈现明亮的蓝绿色发光。Y2O2S∶Yb,Pr的发射光谱峰值为514nm,而La2O2S∶Yb,Pr的发射光谱峰值为508nm,属于P... 研究乙醇辅助燃烧法制备的纳米Ln2O2S∶Yb,Pr(Ln=Y、La)的上转换发光特性。Ln2O2S∶Yb,Pr纳米上转换发光材料在980nm激光泵浦下,呈现明亮的蓝绿色发光。Y2O2S∶Yb,Pr的发射光谱峰值为514nm,而La2O2S∶Yb,Pr的发射光谱峰值为508nm,属于Pr3+的3P0→3H4跃迁。这是由于Pr3+离子的5d轨道与4f轨道很接近,其f-f跃迁受Pr3+离子周围晶场环境影响很大,其上转换发光光谱在不同基质中有较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稀土硫氧化物 燃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氟化物上转换纳米晶尺寸调控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武素丽 荀文斐 张淑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45,共8页
稀土掺杂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是一类能够吸收低频率光子、发射高频率光子的反斯托克斯位移发光材料。镧系稀土氟化物NaREF4是上转换效率最高的基质材料之一。该类材料由于具有荧光寿命长、背景干扰弱、组织穿透性强、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 稀土掺杂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是一类能够吸收低频率光子、发射高频率光子的反斯托克斯位移发光材料。镧系稀土氟化物NaREF4是上转换效率最高的基质材料之一。该类材料由于具有荧光寿命长、背景干扰弱、组织穿透性强、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显示与防伪、生物荧光标记、高性能传感器等领域。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通过尺寸控制可以有效改善NaREF4材料的性能。本文详细介绍了可控地合成不同尺寸NaREF4晶体的方法和影响因素,并概述了NaREF4晶体尺寸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稀土 纳米晶体 尺寸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YF_3与GdF_3纳米晶的合成及其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锋 黄周霞 +2 位作者 马蓦 徐昌富 林建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5-810,共6页
当使用液固溶法(LSS法)制备分散性纳米晶时,将传统油酸,油酸钠/酒精反应体系中的NaOH用氨水取代时,氨水将会与油酸形成新的表面活性剂油酸铵,这样就可以合成各种超细分散性的REF,纳米(RE代表稀土元素)。在这种新的反应体系中... 当使用液固溶法(LSS法)制备分散性纳米晶时,将传统油酸,油酸钠/酒精反应体系中的NaOH用氨水取代时,氨水将会与油酸形成新的表面活性剂油酸铵,这样就可以合成各种超细分散性的REF,纳米(RE代表稀土元素)。在这种新的反应体系中,合成了平均直径小于10nm的YR和GdF,超细颗粒,X射线与透射电镜测试表明YR是正交相,而GdR是面心立方结构,空间群为Fm3m,晶格常数为0.5829nm。在980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可检测到YF3:Yb/Er在515~570nm处有较强的绿色发光峰、645~675nm处有较强的红色发光峰,呈橙色发光。YF3:Yb/Tm和GdF3:Yb/Tm样品在460-490nm处有较强的蓝色发光峰.而在800nm附近有更强的近红外发光峰。由于其超细的尺寸及红外上转换发光特性,合成的样品在生物成像、生物标签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F3/GdF3超细纳米晶 LSS法 上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离子掺杂透明的LaF_3-SiO_2纳米玻璃-陶瓷的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3
20
作者 佟鹏 赵谡玲 +1 位作者 徐征 徐叙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3-535,539,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Er3+掺杂的透明纳米LaF3-SiO2玻璃-陶瓷样品,并研究了其上转换发光性质与发光机制。研究得到了Er3+浓度对上转换发光的影响规律,拟合了上转换荧光强度与LD工作电流的关系,发现所得结果与理论值能够很好...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Er3+掺杂的透明纳米LaF3-SiO2玻璃-陶瓷样品,并研究了其上转换发光性质与发光机制。研究得到了Er3+浓度对上转换发光的影响规律,拟合了上转换荧光强度与LD工作电流的关系,发现所得结果与理论值能够很好地一致。在980nm激光二极管激发下,获得了发射波长为520、540、660nm的有效上转换发光。在较低的功率泵浦下,540nm波长的绿光波段发射最强,其发光主要过程是处于4F7/2态的Er3+离子能量大部分被弛豫到4S3/2态,再由此激发态跃迁到基态4I15/2态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上转换发光 玻璃-陶瓷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