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nguistic Reflection on the Online Catchword of Appreci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age-based Language Model and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1
作者 HE Xiang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39-139,共1页
Language is a special social phenomenon and is always on the changing proc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During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language, new language varieties will continuously emerge due to the change... Language is a special social phenomenon and is always on the changing proc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During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language, new language varieties will continuously emerge due to the changes of som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Cyber language is universally accepted as one type of the social language varieties. Basically, cyber language can be treated 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s’ cognition, social culture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s. Thus it is safe to say that cyber language is always undergoing a dynamic evolving process. With the usage-based language model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Appreciation to explore the complex, dynamic and nonlinear development of cyber language from the angle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grammaticalization and functional adaption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Appreciation is experiencing adaptively a semantic connotations development and a process of grammatical functions expansion as well.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yber language is a novel and trendy social language phenomenon. Network language can achieve its process and evolution under the huge impact of social changes and social promotions. When faced with the changing surroundings, cyber language itself enjoys a timely adaption and responsive development to keep up with the new environments, which reflect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namely, language chang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age-based language Model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the expression of aPPRECIaTION cyber language language 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S的语言迁移的生成过程探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迪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79,118,共6页
语言迁移是一个非线性、动态的、不断演化的复杂系统。在CAS的视域下,语言迁移过程是由随机盖然性、因果决定性与主体意向性共同作用而生成的。因此,语言迁移可定义为学习者以主体意向性为指向,通过因果决定性的IF-THEN规则对目标语与... 语言迁移是一个非线性、动态的、不断演化的复杂系统。在CAS的视域下,语言迁移过程是由随机盖然性、因果决定性与主体意向性共同作用而生成的。因此,语言迁移可定义为学习者以主体意向性为指向,通过因果决定性的IF-THEN规则对目标语与母语或已习得的知识进行调配,减少随意盖然性的频率,从而降低语言负迁移的产生,增加语言正迁移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Cas) 语言迁移 生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和协同在母语及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语言复杂自适应系统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原苗苗 高跟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7-141,共5页
从语言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本文阐释了互动和协同在母语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强调二者的有力结合是儿童普遍习得母语的必然。与年龄增长相伴的人类互动本能的减弱及个人互动和协同经历的差异,造就了成人二语习得中的个体差异... 从语言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本文阐释了互动和协同在母语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强调二者的有力结合是儿童普遍习得母语的必然。与年龄增长相伴的人类互动本能的减弱及个人互动和协同经历的差异,造就了成人二语习得中的个体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需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以增强二语学习者的互动欲望;同时为确保语言的精确性及恰当性,在不同学习阶段,应有条件地限制二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 协同 复杂自适应系统 语言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非常规动宾搭配理解层级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琼 周保国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6,共6页
本文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二语学习者理解汉语非常规动宾搭配过程进行考察,对汉语动宾搭配提出了新的分类,对二语学习者理解这一结构的难易层级进行了划分,对影响学习者理解这一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通过实证调查对所提出的假设... 本文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二语学习者理解汉语非常规动宾搭配过程进行考察,对汉语动宾搭配提出了新的分类,对二语学习者理解这一结构的难易层级进行了划分,对影响学习者理解这一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通过实证调查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汉语非常规动宾搭配的形成及理解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复杂度、使用频度及文化背景因素对学习者理解这一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最后,以此为据对与该结构相对应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非常规动宾搭配 二语学习者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理解层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适应系统语言观与二语习得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栋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6期52-59,共8页
复杂适应系统语言观认为社会交际性是语言的基本功能,语言结构和知识由人际互动与一般认知过程共同塑造。语言使用模式深刻影响语言习得、使用和演变过程,这些过程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同一复杂适应系统的不同面向。语言结构涌现于经验、... 复杂适应系统语言观认为社会交际性是语言的基本功能,语言结构和知识由人际互动与一般认知过程共同塑造。语言使用模式深刻影响语言习得、使用和演变过程,这些过程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同一复杂适应系统的不同面向。语言结构涌现于经验、社会交往和认知机制的相互作用。本文拟从语言的社会交际性、基于使用的语法以及语法化演进揭示复杂适应系统语言观内涵及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复杂适应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语言观 二语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新生词“点赞”的研究——基于使用语言模型及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何享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5-57,共13页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变体,是一个由认知、文化和使用三者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适应系统,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本文以网络新生词"点赞"为研究对象,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变体,是一个由认知、文化和使用三者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适应系统,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本文以网络新生词"点赞"为研究对象,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基于使用"的语言观为基础,对"点赞"表达从意义建构、语法化以及语用适应3个维度对网络语言复杂、动态、非线性的发展过程展开探讨。研究表明:网络新生词"点赞"处于一个语义不断深化、语法功能不断拓宽的动态适应发展过程中。本文认为:网络语言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语言现象,社会发展对网络语言具有极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网络语言遵循在使用中发展、在社会互动中动态地适应和演化的规律。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语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语言模型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点赞 网络语言 语言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产品数据管理的适应性模型研究
7
作者 武园浩 田凌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8-213,共6页
为了能够满足复杂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不断迭代变化的产品数据管理需求,建立了面向复杂产品数据管理的适应性模型(APDM),给出了该模型的元模型的形式化定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模型的以产品结构为中心的领域模型表达框架,并以产品结构管理... 为了能够满足复杂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不断迭代变化的产品数据管理需求,建立了面向复杂产品数据管理的适应性模型(APDM),给出了该模型的元模型的形式化定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模型的以产品结构为中心的领域模型表达框架,并以产品结构管理和文档版本演化为例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良好的表达能力与灵活性。设计了复杂产品适应性数据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中性文件的异构系统产品数据交换接口,完成了适应性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并通过在集成电路装备研发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产品 数据管理 适应性模型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异构系统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