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M的洞庭湖水系分形维数值与地质灾害关联性研究
1
作者 胡梓悦 张润鑫 +1 位作者 马悦 彭年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4-545,共12页
洞庭湖流域作为长江中游的生态屏障,其水系结构形态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耦合机制,日益成为亟须深入研究的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治理的科学命题。本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对洞庭湖水系流域分形维... 洞庭湖流域作为长江中游的生态屏障,其水系结构形态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耦合机制,日益成为亟须深入研究的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治理的科学命题。本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对洞庭湖水系流域分形维数值(D值)进行研究,并结合该地区泥石流滑坡地质灾害分布密度进行关联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洞庭湖总体水系的分形维数值为1.65,该流域地貌处于侵蚀发育阶段的壮年期,流域水系分形维数值呈递增同心圆结构分布。其中,湘江和沅江流域的分形维数值大于1.70,河网结构复杂,支流多且流量大;资水流域和澧水流域及洞庭湖环湖区的分形维数值为1.62~1.65,河网结构简单,支流较少且流量小,反映出两者在地形地貌、岩性组成和水文特征方面的显著差异。通过灾害关联性研究表明,分形维数值越高,流域水系越复杂,河流对地表的切割和岩层的侵蚀作用越显著,从而更易诱发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水系 分形维数值 地质灾害 侵蚀作用 滑坡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维数耦合支持向量机和熵权模型的滑坡易发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付泉 党光普 +6 位作者 李致博 田润青 石琳 赵鑫 王昆 石磊 吕娜娜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5-267,共13页
陕西省宝鸡市北部黄土高原滑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本研究基于分形维数,分别利用熵权模型(IOE)、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和两种混合模型即F-IOE和F-SVM对滑坡可能发生的范围进行定量预测。首先,利用179个滑坡... 陕西省宝鸡市北部黄土高原滑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本研究基于分形维数,分别利用熵权模型(IOE)、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和两种混合模型即F-IOE和F-SVM对滑坡可能发生的范围进行定量预测。首先,利用179个滑坡样本制作滑坡编录图,将70%(125个)的滑坡样本用于训练,其余30%(54个)用于测试。随后,提取12种滑坡影响因子,分别计算每个因子的信息增益率和分形维数,并使用训练数据建立4种滑坡易发性分区模型。最后,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统计学指标包括阳性预测率(PPR)、阴性预测率(NPR)和准确率(ACC)测试模型的性能,并比较模型的泛化性。结果表明,F-SVM模型在训练和测试数据集上分别得到最高的PPR、NPR、ACC和AUC值,其次是F-IOE模型。最终,F-SVM模型在所有模型中表现最优,因此,基于分形维数构建的混合模型比原始模型更具优势,可为当地滑坡防治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滑坡易发性研究 混合模型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移式滑坡演化过程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雍睿 胡新丽 +3 位作者 唐辉明 李长冬 马俊伟 宋友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18-3027,共10页
利用MTS电液伺服加载与控制系统对推移式滑坡物理模型后缘进行了分级推力加载,完成了推移式滑坡演化全过程的模拟。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滑体表面的位移和变形进行了高精度、全方位、非连续性监测。采用多重分形基本理论对监测点云数... 利用MTS电液伺服加载与控制系统对推移式滑坡物理模型后缘进行了分级推力加载,完成了推移式滑坡演化全过程的模拟。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滑体表面的位移和变形进行了高精度、全方位、非连续性监测。采用多重分形基本理论对监测点云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试验的角度探讨了推移式滑坡演化过程中位移多重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推移式滑坡变形破坏以沿滑带发生的整体滑移为主,并表现出明显的演化阶段性特征,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1)后缘压缩阶段:滑坡模型表面变形体现为后缘土体的局部前移与隆起,整体变形小,多重分形维数成降维的特征,降维过程中未发生突变、有序性好;(2)匀速变形阶段:滑坡模型表面产生了明显的位移,变形不断向前和向两侧发展,前缘、中部滑体发生隆起现象,多重分形维数表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3)加速变形阶段:滑坡模型表面体现出持续、快速、变化鲜明的整体变形特征,伴随出现滑坡模型中前部隆起带及横向、纵向的隆胀裂缝,多重分形维数成增维趋势。基于模型试验,利用FLAC3D进行了推移式滑坡演化过程的动态数值模拟,验证了滑坡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揭示了推移式滑坡演化过程中稳定性系数非线性递减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模型试验 演化 多重分维数 三维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巴东县城附近主要滑坡边界轨迹分形分维特征与滑坡稳定性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树仁 韩金良 +3 位作者 石菊松 张永双 何锋 董诚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5-460,共6页
为了探索复杂滑坡轨迹结构演化及其稳定性定量分析计算的新途径,本文利用分形分维理论,分析三峡库区巴东县城附近滑坡边界轨迹的几何分形结构,并采用盒维数法分别求得巴东县城附近11个滑坡边界轨迹的分维值,计算结果表明:每个滑坡的轨... 为了探索复杂滑坡轨迹结构演化及其稳定性定量分析计算的新途径,本文利用分形分维理论,分析三峡库区巴东县城附近滑坡边界轨迹的几何分形结构,并采用盒维数法分别求得巴东县城附近11个滑坡边界轨迹的分维值,计算结果表明:每个滑坡的轨迹结构具有其特征性的分维值,轨迹结构越复杂,结构层次越清楚,分维值越高;其中,榨房坪滑坡和黄腊石滑坡的分维值最高,分别为1.50和1.483,西壤口和谭家湾滑坡的分维值最低,分别为0.925和0.732;而黄土坡和赵树岭滑坡的分维值介于二者之间,分别为1.111和1.091.结合典型滑坡边界轨迹结构演化与滑坡稳定性关系的定性分析及前期滑坡稳定性定量计算和模拟分析,初步揭示:滑坡边界轨迹结构与稳定性是密切相关的,滑坡边界轨迹宏观扩展增值越明显,轨迹结构越复杂,分维值越高,其稳定性条件也越差,因此,分数维可作为衡量滑坡轨迹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标志;滑坡边界轨迹宏观扩展变形存在一个极限,超过这个极限滑坡的局部失稳就转化为整体滑动;而滑坡边界轨迹则记录了滑坡变形扩展现象和信息,因此,相对应地滑坡轨迹分形结构的分维值也应存在一个极值,在极值点滑坡体处于临滑状态;滑坡边界轨迹结构的极限分维值大致为1.4~1.5,此时滑坡接近于整体极限失稳状态,而分维值在1.1~1.3之间则表示滑坡处于整体稳定,局部存在潜在失稳状态,分维值小于1则表示滑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轨迹结构 分形分维 滑坡稳定性 巴东县城 黄腊石滑坡 分形结构 定性关系 三峡库区 边界 分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南江县滑坡敏感性分析与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森 许强 +3 位作者 罗博宇 王一超 刘文德 严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26,共8页
定量分析滑坡发生的敏感性,能为易发性区划、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估等提供定量依据,对研究滑坡的成灾背景、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Arc GIS技术应用"累计和分形理论"对滑坡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到各致灾因子的累计... 定量分析滑坡发生的敏感性,能为易发性区划、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估等提供定量依据,对研究滑坡的成灾背景、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Arc GIS技术应用"累计和分形理论"对滑坡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到各致灾因子的累计和分维值及滑坡发生对各致灾因子的敏感性;基于滑坡对致灾因子的敏感性绘制南江县易发性区划图,将南江县滑坡易发性等级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较低易发区、极低易发区五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空间分布 滑坡敏感性 分形 变维分形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滑坡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薛天放 杨庆 栾茂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7-350,354,共5页
在滑坡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中引入了变换分形的手段,结合哥伦比亚Chinchina地区的滑坡发育分布图,基于GIS技术对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滑坡的空间分布与坡度、岩性、土地利用类型均呈二阶累计和分形分布。通过计算得到了分维... 在滑坡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中引入了变换分形的手段,结合哥伦比亚Chinchina地区的滑坡发育分布图,基于GIS技术对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滑坡的空间分布与坡度、岩性、土地利用类型均呈二阶累计和分形分布。通过计算得到了分维值,并探讨了分维值的物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空间分布 GIS 分形 变换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滑坡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珊珊 李军杰 +2 位作者 杨龙 苑文颖 宫辉力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4-220,共7页
以"汶川地震"极端事件为时间分段点,基于ArcGIS网格法定量分析汶川地震重灾区滑坡空间分布的分形分维特征,得出汶川地震重灾区滑坡在震前和震后均具有分形特征。研究表明,汶川地震重灾区滑坡点的空间分布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自... 以"汶川地震"极端事件为时间分段点,基于ArcGIS网格法定量分析汶川地震重灾区滑坡空间分布的分形分维特征,得出汶川地震重灾区滑坡在震前和震后均具有分形特征。研究表明,汶川地震重灾区滑坡点的空间分布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结构,无特征尺度。基于分形理论的汶川地震重灾区滑坡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滑坡的敏感性、危险性及滑坡风险预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分维 汶川地震 滑坡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的分维与预测 被引量:6
8
作者 汤连生 周萃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87-91,共5页
研究了滑坡的时空分维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探索性地提出了“升维迭加性原理”.在研究滑坡实例的基础上,指出了分维与预测的关系.
关键词 滑坡 分维 预测 豪斯道夫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活动时空结构的信息维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易顺民 张首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8-51,共4页
据分形理论,系统地研究了滑坡活动时空分布的信息维(D1)特征。从滑坡活动信息维的变化特征看,在信息维的急剧变化阶段,对应着一个滑坡活动的高潮期,分维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滑坡活动的动态演化过程,降维现象可作为滑坡时间预测... 据分形理论,系统地研究了滑坡活动时空分布的信息维(D1)特征。从滑坡活动信息维的变化特征看,在信息维的急剧变化阶段,对应着一个滑坡活动的高潮期,分维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滑坡活动的动态演化过程,降维现象可作为滑坡时间预测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活动 信息维 分形 工程地质 时空结构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分维特征及其预测意义 被引量:19
10
作者 易顺民 唐辉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48-53,共6页
本文依据分形理论,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西藏樟木地区滑坡及其水系的空间分维。分析了分维的变化特征。发现滑坡高潮期前存在不同幅度的降维现象,滑坡区滑坡活动程度不同,其水系分维在不同观察尺度下变化幅度有显著的差别。探讨了分维... 本文依据分形理论,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西藏樟木地区滑坡及其水系的空间分维。分析了分维的变化特征。发现滑坡高潮期前存在不同幅度的降维现象,滑坡区滑坡活动程度不同,其水系分维在不同观察尺度下变化幅度有显著的差别。探讨了分维的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分维特征 空间分维 预测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线性构造分形统计和蚀变信息提取在桂东地区金铅锌锡多金属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1
作者 赵少杰 钱建平 陈宏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371,共8页
在桂东地区ETM+遥感影像742波段融合的基础上,进行了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解译,运用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研究区的遥感线性构造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计盒维数法求得研究区的线性构造分维值,得出该区线性构造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和分... 在桂东地区ETM+遥感影像742波段融合的基础上,进行了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解译,运用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研究区的遥感线性构造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计盒维数法求得研究区的线性构造分维值,得出该区线性构造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和分形特征,利用Surfer软件求得线性构造分维等值线图,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比值法组合提取遥感蚀变异常信息。结果表明,本区环形构造、线性构造集中区、铁染羟基异常和地球化学异常区在空间上基本重合,且呈NE、NW向点阵式分布。线性构造分维值(D)介于1.4到1.85的强构造活动带为成矿优势区域。综合分析线性构造分维等值线、遥感蚀变信息异常、区域地质和地球化学等信息、已知矿床(点)信息,确定了三级成矿远景区。其中Ⅰ级远景区3个,Ⅱ级远景区2个,Ⅲ级远景区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线性构造 环形构造 分维 蚀变信息提取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蚀变和线性构造信息提取在西藏阿里住浪矿区一带的找矿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渊 钱建平 +1 位作者 谢彪武 赵小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7,共9页
以西藏阿里住浪矿区及外围为研究对象,利用ETM+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假彩色合成、校正、去除干扰等处理;然后对影像做滤波处理,以增强区域构造信息进行线性构造解译,运用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计盒维数法求得分维值,得... 以西藏阿里住浪矿区及外围为研究对象,利用ETM+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假彩色合成、校正、去除干扰等处理;然后对影像做滤波处理,以增强区域构造信息进行线性构造解译,运用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计盒维数法求得分维值,得出该区线性构造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和分形特征;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比值法对影像进行铁染、羟基蚀变信息提取。最后综合分析线性构造分维值、遥感蚀变信息异常、区域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已知矿床(点)信息,确定5个成矿远景区,其中Ⅰ号远景区是最有前景的异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线性构造 分维 遥感蚀变信息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维分形理论的滑坡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侯威 张茜 +1 位作者 楼蓉蓉 彭少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1,共5页
为了对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的研究,以香溪河流域高阳—官庄坪段为例,基于变维分形理论对滑坡空间分布的分形模型进行了优化,定量地得到了各影响因子与滑坡空间分布之间的敏感性关系,同时对滑坡空间分布的成因进行了定性分析,结... 为了对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的研究,以香溪河流域高阳—官庄坪段为例,基于变维分形理论对滑坡空间分布的分形模型进行了优化,定量地得到了各影响因子与滑坡空间分布之间的敏感性关系,同时对滑坡空间分布的成因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与利用分形理论得到的定量敏感性关系相一致,表明优化的分形模型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空间分布 分形特征 变维分形理论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土壤粒径分形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义 侯威 +1 位作者 张茜 楼蓉蓉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2,共5页
本文从两种土壤粒径分布分形模型的推导入手,分析得出的土颗粒质量-粒径分布分形模型(模型二)仅是在土颗粒密度相同的假定条件下对土颗粒数量-粒径分布分形模型(模型一)的近似替代,并以某滑坡滑带土为例,分别运用这两种模型对该滑带土... 本文从两种土壤粒径分布分形模型的推导入手,分析得出的土颗粒质量-粒径分布分形模型(模型二)仅是在土颗粒密度相同的假定条件下对土颗粒数量-粒径分布分形模型(模型一)的近似替代,并以某滑坡滑带土为例,分别运用这两种模型对该滑带土样进行粒度分形特征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模型二计算的粒径分布分维数和相关系数均比模型一的小,其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土颗粒密度由于矿物成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模型二的计算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试样的分形特征,其原因是各粒组的各种矿物的相对含量相差不大,土颗粒的平均密度近似相等,假定条件适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粒径分布 分形模型 分维数 滑带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樟木滑坡群的分形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易顺民 唐辉明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92-397,共6页
根据分形理论,以西藏樟木滑坡群为例,详细分析了滑坡活动时空结构的信息维特征和滑动带土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滑坡活动具有很好的分形现象;滑动带土的粒度分维值一般在2~3之间,其平均值约为2.8,分维可作为描... 根据分形理论,以西藏樟木滑坡群为例,详细分析了滑坡活动时空结构的信息维特征和滑动带土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滑坡活动具有很好的分形现象;滑动带土的粒度分维值一般在2~3之间,其平均值约为2.8,分维可作为描述滑动带土粒度成分的参数。在此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群 滑坡 分析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分维在滑坡泥石流灾害区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杰 陆桂华 李海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71,共9页
以多滑坡泥石流灾害地域云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水系分形维数的空间变化来表征水系空间形态特征的差异,从而折射云南省内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程度;通过对市、县、子流域和感兴趣区四种不同的分区标准,对滑坡灾害密度、泥石流灾害密度以... 以多滑坡泥石流灾害地域云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水系分形维数的空间变化来表征水系空间形态特征的差异,从而折射云南省内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程度;通过对市、县、子流域和感兴趣区四种不同的分区标准,对滑坡灾害密度、泥石流灾害密度以及滑坡泥石流灾害总密度与它们的水系维数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且比较了分维数与切割线密度这两种方法,从统计的相关性系数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滑坡泥石流灾害区划中,分维数是一个比切割线密度优越的分区指标因子。另外,在计算水系维数时采用的矢量计盒算法,比传统的栅格计盒算法具有更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泥石流 灾害区划 分形 维数 矢量计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普格县滑坡孕灾环境因子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文坡 韩爱果 +2 位作者 任光明 杨磊 黄文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3-67,97,共6页
四川西部是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为了对滑坡孕灾环境因子的敏感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普格县境内分布的滑坡为例,基于变维分形理论、Arc GIS平台,借助累积和变换次数和分维值研究区内小、中、大型滑坡孕灾环境因子的敏感性,并引入分维值... 四川西部是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为了对滑坡孕灾环境因子的敏感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普格县境内分布的滑坡为例,基于变维分形理论、Arc GIS平台,借助累积和变换次数和分维值研究区内小、中、大型滑坡孕灾环境因子的敏感性,并引入分维值方差这一概念来度量分维值的离散程度。主要成果与结论为:(1)坡度、断裂和公路等因子对滑坡发育的影响较大,河流和起伏度等因子对滑坡发育的影响较小;(2)中型滑坡的孕灾环境因子分维值方差最大,小型滑坡次之,大型滑坡最小;(3)分维值为滑坡对孕灾环境因子的敏感性提供了定量的分析,而分维值方差为滑坡对各个孕灾环境因子敏感性程度的离散性进行了度量;(4)变维分形理论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孕灾环境因子权重提供了分形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变维分形理论 孕灾环境因子 敏感性分析 分维值 分维值方差 四川普格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达州市达川区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潇 刘婷 +2 位作者 姚昆 刘汉湖 曾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50,共7页
分析诱发滑坡灾害的原因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过程。针对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各种自然因素开展研究,通过GIS软件的分析功能,得到研究区395个滑坡灾害点与各个影响因素的叠加图。利用分形分维理论中的盒维数法研究达川区滑坡灾害点空间分布的... 分析诱发滑坡灾害的原因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过程。针对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各种自然因素开展研究,通过GIS软件的分析功能,得到研究区395个滑坡灾害点与各个影响因素的叠加图。利用分形分维理论中的盒维数法研究达川区滑坡灾害点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成果显示:达川区滑坡灾害点空间分布分维值为1. 011 9,相关系数为0. 956 4,具有较高的自相关性;按各自然因素分区统计,滑坡灾害点与深丘、低山地区,年均降水量介于1 050~1 250 mm以及植被覆盖度介于30%~60%之间的区域分形相关性都较强。因此,采用分维值划分滑坡灾害易发程度,可以更直观地描述各影响因子对滑坡灾害点影响程度并得到潜在灾害危险性分区示意图,可以为滑坡灾害的有效治理提供可视化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分形理论 分形维数 自相关性 潜在危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的巴谢河流域滑坡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桂先刚 梁收运 +2 位作者 赵红亮 陈卓 张洪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0-258,共9页
定量研究区域滑坡空间分布规律,揭示不同类型滑坡的分布格局,对预测和评价滑坡危险性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及分形理论的关联维数和盒计维数,分析了巴谢河流域黄土滑坡及黄土-泥岩滑坡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 定量研究区域滑坡空间分布规律,揭示不同类型滑坡的分布格局,对预测和评价滑坡危险性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及分形理论的关联维数和盒计维数,分析了巴谢河流域黄土滑坡及黄土-泥岩滑坡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滑坡个体关联具有多尺度分形,黄土滑坡与黄土-泥岩滑坡分别在8 km、12 km尺度上存在阈值,滑坡个体在该阈值尺度前后呈现不同的相关程度,且黄土滑坡个体空间的关联程度和聚集程度均高于黄土-泥岩滑坡;黄土-泥岩滑坡分布范围广、形态复杂,其面积展布盒计维数大于黄土滑坡;地层岩性及坡度对两类滑坡分布格局的影响较大,沟壑密度次之,起伏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分形分维 空间分布格局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瑶山西北地区构造分形与成矿预测 被引量:8
20
作者 蒋超 李社宏 +2 位作者 付嵩 谢卓麟 廖红为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5-527,共13页
本文针对大瑶山西北地区断层和石英脉热液型矿床丰富的特点,以及该区热液矿床成矿是否存在断裂构造分维临界线。采用较高标度的断裂构造分形分维分析(r=5~0.3125 km),研究矿体产状与矿区断裂产状的关系,结合Fry分析综合预测该区成矿潜... 本文针对大瑶山西北地区断层和石英脉热液型矿床丰富的特点,以及该区热液矿床成矿是否存在断裂构造分维临界线。采用较高标度的断裂构造分形分维分析(r=5~0.3125 km),研究矿体产状与矿区断裂产状的关系,结合Fry分析综合预测该区成矿潜力。研究区断裂构造分维值为D=1.6897,南北向断裂构造分维值D=1.2947,北东向断裂构造分维值D=1.4593,东西向断裂构造分维值D=1.0250,北西向断裂构造分维值D=1.2003。我们确定研究区热液矿床成矿存在断裂构造分维临界线,研究区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5000~1.8000,铅锌矿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6000~1.7400,铜矿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5000~1.7000,金矿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6400~1.8000,重晶石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6000~1.7400。矿体严格受到断裂构造的控制,主要的容矿构造为南北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该区铜矿床总体沿北东向分布,金矿沿南北向分布,铅锌矿沿南北向分布。按照矿产分布特征,我们预测了6个成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分维 Fry分析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