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Method and Groundwater Model for Water Rights Management in Haihe River basin
1
作者 Lijuan Xue~1,Xinjun Zhu~(1,2),Songqiu Bo~3,Jianxin Li~3,Wei Li~3,Wei Yang~1 1.Tianjin Lonwin Network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Tianjin 300181,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Beijing 100101,China 3.Haihe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of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Tianjin 300170,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6-26,共1页
Groundwater is an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 in Haihe River basin,North China.The number of aquifers that appear to be declining under conditions of groundwater overdraft is increasing.To effectively manage the water re... Groundwater is an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 in Haihe River basin,North China.The number of aquifers that appear to be declining under conditions of groundwater overdraft is increasing.To effectively manage the water resources,there is a strong scientific need to analyze the net use of this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 and to quantify the water rights allocation for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future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GROUNDWATER model water RIGHTS NET GROUNDWATER use Haihe RIVER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TUDY OF SOIL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REMOTELY SENSED DATA FOR A CATCHMENT ON THE LOESS PLATEAU
2
作者 Li Rui, Li Bichen, Ma Xiaoyun (Northwesterng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cademia Sinica and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遥感信息》 CSCD 1990年第A02期41-42,共2页
The Soil Conservation Monitorins Information System (SCM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oriented to soil erosion contro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utiliz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for a small watershed (about 10 sq.... The Soil Conservation Monitorins Information System (SCM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oriented to soil erosion contro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utiliz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for a small watershed (about 10 sq. km.) on the Loess Plateau. It sums up Remote sensing (R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Expert System (ES) and consists of a integrated system. As a basic level information system of Loess Plateau, its perfection and psreading will bring about a great advance in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oess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MIS A STUDY OF SOIL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remoteLY SENSED DATA FOR A CATCHMENT ON THE LOESS PLATEAU gis d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和IDRISI的荆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3
作者 杨木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55-62,共8页
以湖北省荆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马可夫模型、生态足迹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19—2021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驱动因素、影响效应和未来趋势,为该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 以湖北省荆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马可夫模型、生态足迹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19—2021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驱动因素、影响效应和未来趋势,为该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荆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显著的是建设用地和裸地,体现了该市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是耕地、湿地和水域减少,而林地和草地增加,体现了该市生态化水平的提高。②荆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和政策制度,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土地利用需求和供给,促进了建设用地的扩张,抑制了耕地、湿地和水域的保持,有助于裸地的改善,支持了林地和草地的增加。科技进步也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它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质量,改善了裸露地表覆盖状况,促进了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③荆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方面,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耕地、湿地和水域等重要资源的减少,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建设用地等高耗能资源的增加,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负荷和压力。这些影响导致了荆州市生态足迹的增加和生态承载力的减少,造成了生态赤字的扩大和生态失衡的加剧。④荆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一方面,土地利用变化促进了建设用地的增加,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增强了城市的功能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土地利用变化抑制了耕地、湿地和水域的保持,降低了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和后盾。这些影响表明荆州市在研究期间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协调好城乡之间的关系和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州市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监测 驱动因素 影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在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琼 聂洪峰 +2 位作者 吕杰堂 洪顺英 周英杰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5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建立全国性的矿产资源开发状况数据库系统,以山西省晋城市和江西省崇义县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动态监测成果为基础,通过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管理,建立了具有浏览编辑、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及动态监测等特点... 为建立全国性的矿产资源开发状况数据库系统,以山西省晋城市和江西省崇义县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动态监测成果为基础,通过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管理,建立了具有浏览编辑、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及动态监测等特点的空间数据库系统。本文就建立这一数据库系统的技术方法、设计思路、系统组成和GIS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数据库 矿产资源 遥感 监测 SDE ORA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安徽省干旱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盛绍学 马晓群 +1 位作者 荀尚培 朱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157,共7页
总结了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以NOAA/AHVRR资料为主要信息,结合下垫面资料,对安徽省区域内干旱发生的动态变化、空间分布、危害程度等进行监测与评估的技术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遥感监测 评估 干旱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研究——以贵州省(原)安顺市为例 被引量:31
6
作者 周斌 杨柏林 +1 位作者 洪业汤 何延波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21,共9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GIS的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模型的组成、各参数因子的算式算法 ,以及该模型在贵州省 (原 )安顺市的应用结果。模型是以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RUSLE)为核心 ,在GIS中建立模型各因子空间数据 ,并通过PAMAP对它们进行综...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GIS的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模型的组成、各参数因子的算式算法 ,以及该模型在贵州省 (原 )安顺市的应用结果。模型是以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RUSLE)为核心 ,在GIS中建立模型各因子空间数据 ,并通过PAMAP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原 )安顺市年平均土壤流失总量为 86777吨 ,平均侵蚀模数为 4 0 9.4t/km2 ·a;轻度以上侵蚀面积 72 .7km2 ,强度以上侵蚀面积 53 .2km2 (含剧烈侵蚀面积 3 0 .9km2 )。其平均侵蚀模数与以往实测调查结果相比有 97.5%的一致性 ,表明该方法在贵州省岩溶地区的水土流失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定量监测 岩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RS的县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磊 李小娟 崔伟宏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32,共5页
该文在遥感技术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支持下 ,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系统 ,以便快速、准确、经济地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并对土地利用的时空数据 ,包括空间数据和专题属性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和显示 ,为土地管理部... 该文在遥感技术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支持下 ,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系统 ,以便快速、准确、经济地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并对土地利用的时空数据 ,包括空间数据和专题属性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和显示 ,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先进的管理工具、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监测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gis RS 空间数据 土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动态分析 被引量:56
8
作者 王宏伟 张小雷 +1 位作者 乔木 缪燕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5-221,共7页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工作,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的前提和基础。借助GIS技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利用2002和2004年遥感监测数据,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从生物...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工作,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的前提和基础。借助GIS技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利用2002和2004年遥感监测数据,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从生物丰度、植被盖度、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负荷5个方面,对伊犁河流域8县1市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县级行政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为均衡,均处于一般等级水平,其中流域上游的新源县、巩留县和特克斯县相对较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干旱区的适用性,比较分析2年期间不同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的土地覆盖变化,数据表明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局部有所改善、总体缓慢退化"的趋势,并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流域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监测 gis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监督数字化分类与GIS在土地沙漠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毛晓利 赵鹏祥 +2 位作者 王得祥 李卫忠 刘淑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9,共4页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沙漠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和遥感图像计算机监督数字化自动分类的理论和方法,对遥感图像计算机非监督自动分类的精度做了检验。对调查区土地沙漠化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91年到1997年间该区土地沙漠化...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沙漠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和遥感图像计算机监督数字化自动分类的理论和方法,对遥感图像计算机非监督自动分类的精度做了检验。对调查区土地沙漠化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91年到1997年间该区土地沙漠化趋势有所减弱,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非监督分类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的全国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赵晓丽 张增祥 +1 位作者 刘斌 王长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32,共4页
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是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阐述了在遥感和 GIS技术支持下采用人机交互判读分析进行全国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的方法和工作程序。在全国第 2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分类系统不变的基础上 ,通过两期遥感信息的比较... 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是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阐述了在遥感和 GIS技术支持下采用人机交互判读分析进行全国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的方法和工作程序。在全国第 2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分类系统不变的基础上 ,通过两期遥感信息的比较、人机交互解译土壤侵蚀动态图斑、矢量图编辑、面积汇总的全数字方式 ,完成 1995— 2 0 0 0年 1∶ 10万比例尺的全国土壤侵蚀动态遥感监测与数据库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土壤侵蚀 动态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和GIS技术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体系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登荣 朱建丽 徐鹏炜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77-582,共6页
综合考虑影响水土流失的降雨量、土壤可蚀性、坡度、植被覆盖率、土壤流失容许量和保护因子等 ,笔者提出建立基于 GIS和遥感技术的水土流失反演分析模型 ,实现水土流失的动态和快速监测预报 .技术要点如下 :1)遥感技术能实现高精度的植... 综合考虑影响水土流失的降雨量、土壤可蚀性、坡度、植被覆盖率、土壤流失容许量和保护因子等 ,笔者提出建立基于 GIS和遥感技术的水土流失反演分析模型 ,实现水土流失的动态和快速监测预报 .技术要点如下 :1)遥感技术能实现高精度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现状制图 ,可满足中长期水土流失变化监测预报的数据要求 . 2 )利用气象卫星数据可实现对雨量的短期预报监测 ,进而实现水土流失的短期快速预报和监测 . 3)在 GIS支持下 ,利用土壤背景和数字地形模型可实现水土流失潜在可能性分析 . 4 )利用 GIS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可实现基于像素的地面逐点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卫星遥感技术 gis技术 降雨量 土壤可蚀性 植被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成效监测 被引量:43
12
作者 李登科 卓静 孙智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0-126,F0004,共8页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SPOT VEGETATION数据从宏观上反映近年来植被覆盖所发生的变化;利用TM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状况、植被覆盖度,与DEM数据叠加分析计算坡耕地面积、土壤侵蚀强度,研究退耕还林前后的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坡耕地...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SPOT VEGETATION数据从宏观上反映近年来植被覆盖所发生的变化;利用TM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状况、植被覆盖度,与DEM数据叠加分析计算坡耕地面积、土壤侵蚀强度,研究退耕还林前后的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坡耕地面积和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较细致地揭示陕西省吴起县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的所取得的实效。结果表明,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吴起县域版图在遥感影像逐渐显现、越来越清晰,植被覆盖增加极为显著,高覆盖植被面积在逐年增加,低覆盖植被面积在逐年减少,植被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周围区域。与1997年相比,到2007年该县有75.15%耕地不再耕种,退出的耕地主要变为草地、林地和果园;林草覆盖率增加显著,由1997年的37.06%提高到2007年的80.60%;大于25°的坡耕地80%~90%实现了退耕;土壤侵蚀强度总体上降低,极强度、剧烈的高等级土壤侵蚀面积由1997年占国土总面积的42.52%下降到2007年的17.35%,但形势仍然严峻,需继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建设 遥感监测 地理信息系统 植被 土地利用 土壤侵蚀 吴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动态监测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晓丽 刘佳福 +1 位作者 龚威平 孙越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86,共6页
在城镇规划中,动态监测能有效地监测到区域地理信息和数据的变化,掌控城乡建设情况。具备强大的空间监测和分析功能的遥感与GIS技术为动态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基于此,运用动态监测,对吉林省2001年~2007年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分... 在城镇规划中,动态监测能有效地监测到区域地理信息和数据的变化,掌控城乡建设情况。具备强大的空间监测和分析功能的遥感与GIS技术为动态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基于此,运用动态监测,对吉林省2001年~2007年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分配、交通设施配置、城镇空间发展与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进行监测和分析,对城镇规划的实施起到监督和反馈的作用,提高了城镇规划管理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城镇体系 动态监测 遥感 G I S 空间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退耕还林工程区林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朝俊 胡庭兴 +1 位作者 刘波 赖家明 《遥感信息》 CSCD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以天全河流域中、下游为研究区域,应用分类后检测的方法,利用1997年和2003年的SPOT与TM融合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专家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对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提取变化信息。研究表明:1997-2003年研究区域... 以天全河流域中、下游为研究区域,应用分类后检测的方法,利用1997年和2003年的SPOT与TM融合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专家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对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提取变化信息。研究表明:1997-2003年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耕地大量减少。林地增多量大;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大,耕地动态度为-5.1%,林地动态度为0.9%,建筑地动态度最高;研究区域退耕还林地的来源主要是耕地,来源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退耕还林 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GIS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玉霞 杨武年 +1 位作者 邵怀勇 简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3-66,共4页
以TM和CBERS-02图像为遥感数据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2000~2004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定量的变化分析;并对研究区4年间的土地利用/覆盖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加以分析,阐明这种变化的外在表象... 以TM和CBERS-02图像为遥感数据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2000~2004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定量的变化分析;并对研究区4年间的土地利用/覆盖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加以分析,阐明这种变化的外在表象,即林地、城镇用地、水域的增加和耕地、草地、未利用土地的减少;同时,探讨了这种变化的内在驱动力主要为人口增长、工业发展、政策导向等。研究成果为准确分析四川省土地利用状况和环境变化趋势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为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土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分析 动态监测 遥感 gis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黄淮海平原旱灾遥感监测研究——作物缺水指数模型的实现 被引量:43
16
作者 申广荣 田国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研究黄淮海平原旱灾监测中作物缺水指数模型实现的方法 ,特别是以与遥感图象相同的分辨率来计算作物缺水指数采取的对气象数据的处理 ,以及在 GIS的支持下 ,对矢量格式的地形图及遥感图象的不同处理 ,以实现图象、图形、数据的一体化。... 研究黄淮海平原旱灾监测中作物缺水指数模型实现的方法 ,特别是以与遥感图象相同的分辨率来计算作物缺水指数采取的对气象数据的处理 ,以及在 GIS的支持下 ,对矢量格式的地形图及遥感图象的不同处理 ,以实现图象、图形、数据的一体化。从而得到所需的研究区旱情分布图等不同形式的结果。实时监测表明 :本方法精度高 ,可靠性强 ,基本上达到了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缺水指数 gis 遥感监测 线性插值 旱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监测城镇用地的扩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房世波 潘剑君 +1 位作者 陈巍 姜小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15-118,共4页
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假彩色合成、IHS融合及其关键技术、差值比值综合处理和缓冲区分析等遥感与GIS技术 ,对南京市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动态监测。充分利用了TM多光谱影像和SPOT全色光影像的光谱信息。在利用多源遥感影像实现计算机自动... 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假彩色合成、IHS融合及其关键技术、差值比值综合处理和缓冲区分析等遥感与GIS技术 ,对南京市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动态监测。充分利用了TM多光谱影像和SPOT全色光影像的光谱信息。在利用多源遥感影像实现计算机自动解译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发现南京城镇的扩展速度加快与道路建设的发展具有同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gis技术 城镇 用地扩展监测 IHS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黄淮海平原旱灾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申广荣 田国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8-191,共4页
干旱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严重影响并限制着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该文主要研究利用遥感技术资料,基于GIS技术,通过作物缺水指数模型监测旱情的方法。在黄淮海平原进行的实时监测表明,各种形式的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 干旱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严重影响并限制着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该文主要研究利用遥感技术资料,基于GIS技术,通过作物缺水指数模型监测旱情的方法。在黄淮海平原进行的实时监测表明,各种形式的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此方法可用于平原旱灾实时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缺水指数 旱灾 遥感监测 gis 黄淮海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GIS在内陆湖泊水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瑞民 王学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4,28,共5页
: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的综合应用在许多研究领域广泛推广并日渐成熟 ,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将 RS、GIS相结合 ,综合应用于内陆湖泊水质的监测和分析 ,充分体现了其快速、经济、高效的强大优势。本文首先回顾了一般监测... :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的综合应用在许多研究领域广泛推广并日渐成熟 ,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将 RS、GIS相结合 ,综合应用于内陆湖泊水质的监测和分析 ,充分体现了其快速、经济、高效的强大优势。本文首先回顾了一般监测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 ,主要讨论了 RS、GIS的特点及在内陆湖泊监测和分析中的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湖泊 RS gis 水质监测 遥感信息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技术的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海霞 冯仲科 +1 位作者 高守英 张秋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85-189,共5页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有利于准确、及时地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该文以济南市遥感影像、地形图、土地利用图为基础资料,利用ERDAS软件对济南市1995、2000和2005年三期的TM影像进行校正、重采样、增强、分类等处理,得到济南市...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有利于准确、及时地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该文以济南市遥感影像、地形图、土地利用图为基础资料,利用ERDAS软件对济南市1995、2000和2005年三期的TM影像进行校正、重采样、增强、分类等处理,得到济南市土地利用信息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水体、耕地、林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但是下降的速度在减缓;城镇交通用地增加最快;未利用土地面积有所增加,但是耕地、草场退化趋势已经得到遏制;济南市的土地利用正在日趋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土地利用变化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