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油气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 |
苏培东
陆星好
徐学渊
邱鹏
李有贵
|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2
|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水质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
过仲阳
陈中原
李绿芊
宋保平
陆衍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6
|
|
3
|
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超采程度计算与分析 |
石建省
王昭
张兆吉
费宇红
李亚松
张凤娥
陈京生
钱永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6
|
|
4
|
Biot固结理论在地面沉降计算中的应用 |
陈杰
朱国荣
顾阿明
王彩会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
2003 |
28
|
|
5
|
冲洪积平原地面沉降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北京平原为例 |
周毅
罗郧
郭高轩
罗勇
雷坤超
王荣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2
|
|
6
|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驱动因素研究 |
刘桂卫
黄海军
杜廷芹
别君
陈纪涛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7
|
天津市地面沉降研究及综合治理 |
吴铁钧
崔小东
牛修俊
陈文杰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
1998 |
38
|
|
8
|
高层建筑物荷载与地下水开采叠加作用下的地面沉降特征 |
丁德民
马凤山
张亚民
王杰
郭捷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9
|
天津地面沉降区土水比论述 |
董克刚
王威
于强
周俊
陆阳
易长荣
郑玉萍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0
|
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控制三维全耦合模型研究 |
骆祖江
曾峰
李颖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3
|
|
11
|
江苏沿江开发带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三维数值模拟 |
骆祖江
张月萍
刘金宝
刘建东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07 |
10
|
|
12
|
徐水县北楼村漕河地裂缝形成机理及其演化 |
杨为民
张永双
黄晓
邱占林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3
|
太原市地面沉降的计算与预测 |
方鹏飞
朱向荣
武胜忠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4
|
土水比指标在天津沉降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董克刚
王威
于强
易长荣
周俊
|
《水资源保护》
CAS
|
2009 |
5
|
|
15
|
抽水导致区域性地面沉降中的s–lnr线性关系 |
杨建民
纪森林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16
|
基于平原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土地复垦的人工湿地规划──以徐州市九里人工湿地规划为例 |
渠俊峰
李钢
张绍良
|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
2008 |
19
|
|
17
|
超固结粘性土变形特征及可持续开采水位降的室内试验确定方法 |
王秀艳
刘长礼
张云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18
|
地下水人工回灌和停采对地面沉降控制的影响分析 |
罗勇
田芳
秦欢欢
崔文君
欧志亮
孙爱华
田苗壮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
2020 |
6
|
|
19
|
沧州市地面沉降灾害预测预警 |
骆祖江
张鑫
田小伟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20
|
沧州市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数值模拟 |
马青山
骆祖江
|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
2015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