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韩爽 马晓冉 +5 位作者 金鑫 牛义 张盛林 陈国康 郑阳 马冠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40,共9页
魔芋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工、食品保健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随着魔芋种植年限的增加,魔芋软腐病、白绢病等土传病害逐年加重,导致魔芋品质降低、产量下降,严重限制了魔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魔芋病... 魔芋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工、食品保健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随着魔芋种植年限的增加,魔芋软腐病、白绢病等土传病害逐年加重,导致魔芋品质降低、产量下降,严重限制了魔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魔芋病害发生、危害和绿色防控的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近10年来在魔芋健康栽培、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抗病育种等绿色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生防微生物、微生物抑菌代谢产物以及植物源抑菌物质等生防因子在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防治中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制定安全高效的魔芋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白绢病 生物防治 绿色防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魔芋软腐病原真菌分离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竹梅 董坤 +6 位作者 张延安 高永 陈弘 方萍萍 雷红仙 卢小倩 褚洪龙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344,共12页
魔芋软腐病是魔芋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也是限制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已有报道魔芋软腐病主要由细菌引起,鲜有真菌引起魔芋球茎软腐发病的报道。为明确云南曲靖市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的病原种类和侵染特征,... 魔芋软腐病是魔芋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也是限制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已有报道魔芋软腐病主要由细菌引起,鲜有真菌引起魔芋球茎软腐发病的报道。为明确云南曲靖市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的病原种类和侵染特征,该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云南曲靖市的花魔芋病样进行了真菌的分离,通过形态学结合基于ITS与LSU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对分离真菌进行鉴定,并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对鉴定出的病原真菌同魔芋软腐病原细菌进行了双回接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从形态学和分子水平鉴定了轮纹镰刀菌(Fusarium concentricum)、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F.ambrosium 3种镰刀菌,1种毛霉属真菌(Mucor sp.),1种根霉属真菌(Rhizopus sp.),1种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和1种粉红螺旋聚孢霉属真菌(Clonostachys sp.)。(2)统计分析发现,轮纹镰刀菌的相对丰度最高,为45.45%。(3)柯赫氏法则检测发现轮纹镰刀菌具有致病性。(4)轮纹镰刀菌和病原细菌胡萝卜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双接种魔芋球茎发现软腐病发病更快,病变组织重量显著高于单接种轮纹镰刀菌或果胶杆菌处理。综上表明,魔芋软腐病可能是由真菌和细菌复合侵染引发。该研究结果为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魔芋 软腐病 病原真菌 系统发育分析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刺槐对魔芋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软腐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斐 刘欢 +5 位作者 李川 崔鸣 魏梦琳 丁龙飞 刘斌 段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5-766,共12页
为研究间作刺槐对魔芋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软腐病的关系,以深入理解特定作物间作模式下的根际微生态特征。本试验设置塑料膜全隔(单作)、尼龙网网隔(半间作)和无隔(间作)3种刺槐‖魔芋根系分隔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实时定... 为研究间作刺槐对魔芋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软腐病的关系,以深入理解特定作物间作模式下的根际微生态特征。本试验设置塑料膜全隔(单作)、尼龙网网隔(半间作)和无隔(间作)3种刺槐‖魔芋根系分隔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不同处理魔芋根系和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组成和土壤氮循环相关基因表达丰度。结果表明,魔芋根系和根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指数均随着根系互作加强而明显提高。无隔处理根际细菌群落β多样性与全隔处理有明显差异。戴沃斯菌属(Devosia)、极地所菌属(Pricia)、藤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及溶杆菌属(Lysobacter)相对丰度值在所有处理根系和土壤中均较大;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ospora)相对丰度在网隔处理土壤中最高;链霉菌属、根瘤菌属(Rhizobium)和溶杆菌属相对丰度在网隔和无隔魔芋根系和土壤中较大。与全隔相比,无隔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氮循环相关固氮酶基因(nifH)、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S)、氧化亚氮还原酶基因(nosZ)和氨单加氧酶基因(AOA amoA)拷贝数。无隔和网隔处理魔芋软腐病病情指数较全隔处理分别降低100.0%和50.0%~100.0%。综上,间作刺槐通过增加魔芋根际细菌多样性改变了群落结构,并增加了有益细菌丰度和氮循环相关基因拷贝数,从而降低了软腐病的发病率。本研究结果对通过间作等农业措施修复魔芋农田的土壤微生态和防控土传病害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软腐病 刺槐 间作 细菌群落结构 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软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GFP标记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露 刘永翔 +3 位作者 任秀秀 丁海兵 何天久 刘作易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为了解贵州魔芋软腐病的致病病原,对取自贵州台江县的魔芋软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回接和鉴定。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16个菌株中发现1株病原菌能引起魔芋软腐病,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为菊欧文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 为了解贵州魔芋软腐病的致病病原,对取自贵州台江县的魔芋软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回接和鉴定。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16个菌株中发现1株病原菌能引起魔芋软腐病,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为菊欧文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通过化学转化法,成功获得了病原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工程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鉴定 GF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细菌13-1对魔芋软腐病的控制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吴亚鹏 姬广海 +2 位作者 陈云兰 卢俊 董坤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生防菌13-1是溶杆菌属Lysobacter的一类极具生防潜力的新型生防细菌。本试验从拮抗作用、定殖特性、营养竞争三方面来研究其生防机理。结果表明,生防菌13-1能对不同致病力的魔芋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产生拮抗作... 生防菌13-1是溶杆菌属Lysobacter的一类极具生防潜力的新型生防细菌。本试验从拮抗作用、定殖特性、营养竞争三方面来研究其生防机理。结果表明,生防菌13-1能对不同致病力的魔芋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产生拮抗作用;能在魔芋根部、根际土等生态位点定殖,定殖量维持在10^3-10^6cfu/g,定殖时间长达42d,表现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同时该菌株与魔芋软腐病菌具有46.88%的营养物质利用相似性,具有一定的营养竞争关系。两年田间防效结果显示,在2005、2006年对照病情指数分别为38.68和61.66的情况下,生防菌13-1对魔芋细菌性软腐病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79.16%和54.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杆菌 魔芋软腐病 营养竞争 定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魔芋软腐病菌多基因分子鉴定及其致病力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黄露 周兵正 +5 位作者 安星宇 王莉爽 姚令 陈小均 何海永 吴石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为明确贵州魔芋软腐病菌种类、致病力及分布特点,采用组织分离法对贵州主要魔芋种植区软腐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对icdA,mdh,mtlD,proA,rpoS等5个管家基因进行了扩增、序列测定,分别用单基因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对病菌进行鉴定,同时采... 为明确贵州魔芋软腐病菌种类、致病力及分布特点,采用组织分离法对贵州主要魔芋种植区软腐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对icdA,mdh,mtlD,proA,rpoS等5个管家基因进行了扩增、序列测定,分别用单基因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对病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组织块接种方法测定了不同菌株的致病力。通过组织分离法共分离魔芋软腐病菌株47株;采用5个管家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将病菌分别鉴定为海芋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胡萝卜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和方中达迪基氏菌Dickeya fangzhongdai 3个种,其中海芋果胶杆菌P.aroidearum为贵州魔芋软腐病主要致病菌,占分离菌株的70%,广泛分布在多个地区;其次为方中达迪基氏菌D.fangzhongdai,占分离菌株的28%,也普遍存在于贵州各魔芋种植区;胡萝卜果胶杆菌P.carotovorum最少,占分离菌株的2%。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间致病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海芋果胶杆菌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差异较大,低、中、高致病力菌株都有,方中达迪基氏菌差异较小,仅有中、高致病力菌株。本研究确定了贵州魔芋软腐病菌种类、致病力及在贵州的分布特点,首次报道了海芋果胶杆菌、方中达迪基氏菌是贵州魔芋软腐病的主要病原菌,进一步加深了对魔芋软腐病及其发生流行的认识,为软腐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病原鉴定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球包衣剂防治魔芋软腐病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群辉 何翔 +7 位作者 杨佩文 毕云青 张庆 曾波 任思宇 施竹凤 杨明英 谢美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318,共6页
【目的】明确一种魔芋种球包衣剂的防病促生效果,为魔芋产业的绿色稳定发展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设置6个不同处理,魔芋播前对其种球进行预处理,定期考察使用种球包衣剂对魔芋出苗率、生长性状、产量、软腐病发病率及植株... 【目的】明确一种魔芋种球包衣剂的防病促生效果,为魔芋产业的绿色稳定发展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设置6个不同处理,魔芋播前对其种球进行预处理,定期考察使用种球包衣剂对魔芋出苗率、生长性状、产量、软腐病发病率及植株死亡率的影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y PCR, RT-qPCR)技术,对土壤中的魔芋软腐病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使用种球包衣剂能有效提高魔芋的出苗率、产量并促进植株生长,软腐病的发病率及植株的死亡率均表现:固型种球包衣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固型种球包衣剂>液型种球包衣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液型种球包衣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CK。RT-qPCR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魔芋软腐病菌的最低检测浓度为5×10^4 CFU/mL。【结论】使用种球包衣剂能有效减少魔芋软腐病菌的数量,显著降低魔芋软腐病的发病率和植株死亡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种球包衣剂 RT-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魔芋根表土壤优势细菌鉴定及其抗病促生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何斐 张忠良 +2 位作者 崔鸣 王东胜 薛泉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83,共9页
为探索健康魔芋根表土壤优势细菌有无抗病促生作用,采用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优势细菌B18和B17的分类地位;通过皿内拮抗和甜瓜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优势细菌对魔芋软腐病菌的拮抗和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优... 为探索健康魔芋根表土壤优势细菌有无抗病促生作用,采用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优势细菌B18和B17的分类地位;通过皿内拮抗和甜瓜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优势细菌对魔芋软腐病菌的拮抗和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优势细菌对魔芋软腐病的防病促生作用。结果表明:(1)经鉴定,2株优势细菌B18和B17分别为放射型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其无细胞发酵滤液对4种软腐病菌均有皿内拮抗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促生活性。其中,放射型根瘤菌104倍、苏云金芽孢杆菌10倍无细胞发酵滤液稀释液对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2)放射型根瘤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悬液分别单接或与软腐病菌混接对盆栽魔芋软腐病的相对防效为17.0%~60.0%。(3)2株优势细菌分别单接或与软腐病菌混接能显著提高盆栽魔芋叶片光合作用,促进枝长和地径增加,亦能提高盆栽魔芋球茎鲜质量和根茎数量。由此可知,放射型根瘤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促生、抗魔芋软腐病能力;通过作物健株与病株根际微生物区系比较确定健株优势微生物,可快速筛选具有实际效果的防病促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腐病 优势细菌 放射型根瘤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 微生物区系 魔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软腐病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小芳 张海燕 +2 位作者 王永吉 魏兰芳 姬广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76-1581,共6页
【目的】魔芋软腐病是魔芋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细菌性病害,严重威胁着魔芋产量。【方法】本实验拟利用血清学技术建立快速检测魔芋细菌性软腐病菌的方法。【结果】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和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06CFU/m L和1∶10000... 【目的】魔芋软腐病是魔芋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细菌性病害,严重威胁着魔芋产量。【方法】本实验拟利用血清学技术建立快速检测魔芋细菌性软腐病菌的方法。【结果】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和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06CFU/m L和1∶10000;病原菌检测灵敏度为103CFU/m L;抗血清与其它细菌标准菌株的交叉反应结果均呈阴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将该方法检测了24份魔芋种球、病土和带病植株,检出率高达91.67%。【结论】该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魔芋软腐病原菌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p.c.c.),为生产上魔芋种球快速检测软腐病菌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软腐病 细菌性病害 血清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根域优势真菌鉴定和化感作用及其生防放线菌的筛选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斐 张忠良 +1 位作者 崔鸣 薛泉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7-167,共11页
【目的】探索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大量存在的优势真菌F3和F8是否具有致病性和化感活性;筛选针对该优势真菌及魔芋软腐病原细菌的高效广谱生防放线菌。【方法】从魔芋健株和病株中分离F3和F8菌株,根据菌落形态及rDNA-ITS序... 【目的】探索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大量存在的优势真菌F3和F8是否具有致病性和化感活性;筛选针对该优势真菌及魔芋软腐病原细菌的高效广谱生防放线菌。【方法】从魔芋健株和病株中分离F3和F8菌株,根据菌落形态及rDNA-ITS序列分析对2株真菌进行鉴定;离体侵染法测定菌株对魔芋球茎及胡萝卜离体组织的致病性;测定真菌粗毒素溶液对甜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活性;采用琼脂块和发酵滤液法筛选能拮抗优势病原真菌和魔芋软腐病原细菌的生防放线菌。【结果】1在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中存在大量的F3和F8,经鉴定,2株真菌分别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其发酵粗滤液对魔芋离体球茎及胡萝卜有致病性,其粗毒素溶液能抑制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筛选得到6株对优势病原真菌镰刀菌和魔芋软腐病原细菌均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放线菌。【结论】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大量存在的优势真菌腐皮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具有致病性和化感抑制活性,是魔芋软腐病发生时的复合侵染有害菌之一;以2株镰刀菌为靶标菌筛选到的6株生防放线菌对魔芋软腐病株根域大量存在的优势有害真菌及软腐病原细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腐皮镰刀菌 尖孢镰刀菌 化感作用 复合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草本植物控制魔芋软腐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祥伍 彭磊 +4 位作者 周玲 卢俊 王莹 李雪娇 周雯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0-582,共3页
植物多样性对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此试验通过对农田草本植物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设5个杂草处理。处理A:草高于魔芋后清除1次杂草;处理B:7、8月各清除1次杂草;处理C:将高于魔芋的杂草在低于魔芋叶片处剪... 植物多样性对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此试验通过对农田草本植物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设5个杂草处理。处理A:草高于魔芋后清除1次杂草;处理B:7、8月各清除1次杂草;处理C:将高于魔芋的杂草在低于魔芋叶片处剪断;处理D:杂草自然生长;CK:没有杂草,即随时除净杂草。研究农田草本植物对魔芋软腐病的控制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B的控病、增产效果最好。处理A、B、C防控魔芋软腐病的效果与处理D相比,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处理A、B的产量与处理D相比,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处理A、B的产量与CK相比,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CK的产量与处理D相比,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魔芋白绢病和细菌软腐病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圣梅 王就光 +1 位作者 刘琴乐 周文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24-126,共3页
魔芋宜在海拔250—3000m山区生长,但据洞庭湖区(海拔30m左右)汉寿县在意大利杨林间种植表明,这不仅不影响林木生长,且由于增收魔芋,每年每亩林地还可增加经济收入千元。当前,该地生产上由于出现白绢病和细菌软腐病,常招致减产。在搞清... 魔芋宜在海拔250—3000m山区生长,但据洞庭湖区(海拔30m左右)汉寿县在意大利杨林间种植表明,这不仅不影响林木生长,且由于增收魔芋,每年每亩林地还可增加经济收入千元。当前,该地生产上由于出现白绢病和细菌软腐病,常招致减产。在搞清上述两种病害病原、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杀菌药剂筛选的基础上,特再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和综合防治示范,兹将结果简报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白绢病 细菌软腐病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内生拮抗菌的定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海丽 陈磊 乐超银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3-616,共4页
采用抗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软腐病的内生芽孢杆菌BS-8发酵液灌根魔芋植株,定期测定该内生拮抗菌在魔芋叶片中的定殖情况。根据该内生菌16S rRNA特异性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定期4次采样,提取魔芋叶片DNA,通过SYBR Green I... 采用抗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软腐病的内生芽孢杆菌BS-8发酵液灌根魔芋植株,定期测定该内生拮抗菌在魔芋叶片中的定殖情况。根据该内生菌16S rRNA特异性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定期4次采样,提取魔芋叶片DNA,通过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该内生拮抗菌在魔芋叶片中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经内生拮抗菌灌根培养的魔芋叶片中芽孢杆菌数量均明显大于对照,该内生芽孢杆菌能大量定殖在魔芋叶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软腐病 内生拮抗菌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遮阴度对魔芋软腐病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敏 冯小俊 胡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856-4857,4866,共3页
通过调节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玉米(Zea mays L.)套作的种植密度来控制遮阴度,研究了不同遮阴度对魔芋软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时玉米的种植密度在18 000~22 500株/hm2,魔芋的种植密度为37 500~45 000株/hm2时可显著... 通过调节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玉米(Zea mays L.)套作的种植密度来控制遮阴度,研究了不同遮阴度对魔芋软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时玉米的种植密度在18 000~22 500株/hm2,魔芋的种植密度为37 500~45 000株/hm2时可显著降低魔芋软腐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软腐病 遮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堰市魔芋软腐病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巍 肖能武 +2 位作者 兰玉梅 龚世飞 郭元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81-84,共4页
综述国内外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软腐病研究进展情况,针对十堰市魔芋产业发展中绿色防控魔芋软腐病的技术提出建议。
关键词 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 软腐病 生长环境 绿色防控 十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软腐病防治综述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鑫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174-175,共2页
阐述了魔芋软腐病的防治策略,包括化学、物理、生物防治,以为防治魔芋软腐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盆栽法筛选魔芋抗软腐病品种
17
作者 陈国华 乐超银 邵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2,共2页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从84株健康魔芋中筛选到2株对魔芋软腐病具有抗性的个体。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盆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对魔芋根际微生物区系和软腐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佳欣 刘芳 +3 位作者 吴三林 龚明福 张娅 罗燕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对魔芋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其与魔芋软腐病发生的关系,为利用土壤微生态控制魔芋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魔芋在4个海拔高度(610、913、1205和1518 m)和4个生长时期(幼苗期、换头期、...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对魔芋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其与魔芋软腐病发生的关系,为利用土壤微生态控制魔芋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魔芋在4个海拔高度(610、913、1205和1518 m)和4个生长时期(幼苗期、换头期、块茎膨大期和块茎成熟期)软腐病发病率及其根际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总量和微生物多样性,应用DPS 7.05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同一海拔的不同时期,随着魔芋的生长,魔芋软腐病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以块茎膨大期软腐病发病率最高;同一时期不同海拔高度,总体趋势为随着种植海拔的增加,软腐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随着魔芋的生长和发育,4个生育时期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即幼苗期>换头期>块茎成熟期>块茎膨大期;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魔芋根际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均相应增加;海拔对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适当增加种植区海拔能有效调节魔芋根际微生物区系,是控制魔芋软腐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海拔 土壤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RAPD技术对云南省魔芋软腐病菌系进行类群划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珍 唐嘉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83-787,共5页
引起魔芋发生病害的病菌有很多种,其中软腐病是对云南魔芋生产和产量影响最为严重的病害。本试验运用RAPD技术对从云南省部分地区采集并分离得到的26个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从而对所分离得到的病菌进行病菌类群的初步划分。用已筛... 引起魔芋发生病害的病菌有很多种,其中软腐病是对云南魔芋生产和产量影响最为严重的病害。本试验运用RAPD技术对从云南省部分地区采集并分离得到的26个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从而对所分离得到的病菌进行病菌类群的初步划分。用已筛选出的7条引物对26个菌进行RAPD扩增后,发现7条随机引物共得到64条电泳带。在71.8%的相似水平上,将其分成3个类群:a,b和c。c组是SM-2(嵩明);b组为HZ-2(会泽)和CYA(姚安县);其余的为a组。a组在73.0%的相似水平上,又分为a1和a2两个亚组。RAPD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种内明显的分化,且与形态鉴定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遗传多样性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软腐病药、肥综合防控效果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传清 吴金平 +5 位作者 郭兰 洪家玉 兰敢生 吴惠生 张德才 胡中立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405-4406,4410,共3页
用细菌特克、NEB、那氏778诱导剂、正大营养宝等药剂和肥料对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防控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就单药剂和肥料而言,对软腐病防效最好的是那氏778诱导剂,其次是NEB,而正大营养宝和细菌特克效果差不多;... 用细菌特克、NEB、那氏778诱导剂、正大营养宝等药剂和肥料对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防控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就单药剂和肥料而言,对软腐病防效最好的是那氏778诱导剂,其次是NEB,而正大营养宝和细菌特克效果差不多;就复合剂型而言,最好的是那氏778诱导剂+NEB+细菌特克,其次为那氏778诱导剂+细菌特克+正大营养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软腐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