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GM高温堵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培培 王健 +4 位作者 庞启强 刘彦成 孟建勋 范伟 鲁光亮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4-278,共5页
魔芋葡甘露聚糖(KGM)是魔芋粉的主要成分,是已知植物胶中黏度最大的天然高分子多糖,韧性强、具有独特的凝胶性能。通过组分用量优选得到了KGM堵剂最佳配方:粗品KGM 6.0 g/L+聚合物HPAM(M=2500×104,HD=25%)1500 mg/L+增强剂1... 魔芋葡甘露聚糖(KGM)是魔芋粉的主要成分,是已知植物胶中黏度最大的天然高分子多糖,韧性强、具有独特的凝胶性能。通过组分用量优选得到了KGM堵剂最佳配方:粗品KGM 6.0 g/L+聚合物HPAM(M=2500×104,HD=25%)1500 mg/L+增强剂1.0%(体积分数)+硫脲100 mg/L。该优化配方堵剂热稳定性良好,在110℃下老化60 d后的胶体强度为G级,成胶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90~120℃的性能十分稳定。岩心封堵实验表明,随着堵剂注入量的增加,岩心封堵率提高,最高可达99%以上。对多孔介质的封堵率随堵后注水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该堵剂具有可被驱动性,泵入速度增大则突破压力与突破压力梯度越高。岩心注水冲刷50PV后的封堵率大于90%。KGM堵剂只封堵出水层,不封堵出油层,便于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露聚糖 调剖堵水剂 配方研究 高温油藏 封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硫酸法制备魔芋葡甘聚糖硫酸酯(KGMS) 被引量:2
2
作者 熊波 彭述辉 +4 位作者 王志江 林政 王丽霞 庞杰 姚闽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225,共4页
以魔芋葡甘聚糖(KGM)为研究对象,采用浓硫酸法制备魔芋葡甘聚糖硫酸酯(KGMS)。控制浓硫酸与正丁醇总体积为10mL,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浓硫酸与正丁醇体积比、反应时间和KGM质量为自变量,KGMS取代度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 以魔芋葡甘聚糖(KGM)为研究对象,采用浓硫酸法制备魔芋葡甘聚糖硫酸酯(KGMS)。控制浓硫酸与正丁醇总体积为10mL,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浓硫酸与正丁醇体积比、反应时间和KGM质量为自变量,KGMS取代度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取代度的影响,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浓硫酸与正丁醇体积比为3.22∶1、反应时间为33min、KGM质量为0.59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KGMS的平均取代度为0.93。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经过酯化后KGM在1257cm-1和814cm-1处形成新的吸收峰,为S=O和C-O-S键的特征吸收峰,说明KGM硫酸酯化成功,制备获得的产物为KG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硫酸法 魔芋葡甘聚糖硫酸酯 红外光谱分析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和KGM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柳 吴霞琴 +4 位作者 后雯璟 顾林飞 王荣 郭晓明 章宗穰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4-307,共4页
将血红蛋白固定在用室温离子液体和魔芋葡甘聚糖(KGM)水凝胶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其循环伏安扫描显示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电流峰,克式量电位(-0.38V,vs.SCE)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负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斜率为51 mV/pH,表明在离子液体和KGM共... 将血红蛋白固定在用室温离子液体和魔芋葡甘聚糖(KGM)水凝胶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其循环伏安扫描显示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电流峰,克式量电位(-0.38V,vs.SCE)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负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斜率为51 mV/pH,表明在离子液体和KGM共同修饰的电极上包埋在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中的血红蛋白发生了直接可逆的电子传递反应,并伴随有一质子的迁移过程.此外,还考察了该血红蛋白修饰电极对O2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魔芋葡甘聚糖 血红蛋白 直接电化学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发酵探究KGM和KOS与不同胃肠段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琪 孙瑞 +2 位作者 贾晓倩 张阳 钟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2,共8页
不同胃肠段微环境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与膳食纤维的相互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该文为探究魔芋葡甘聚糖(konjacglucomannan,KGM)和魔芋葡甘低聚糖(konjac oligosaccharides,KOS)与不同胃肠段微环境的影响,分别以KGM和KOS为碳源,采用YCF... 不同胃肠段微环境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与膳食纤维的相互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该文为探究魔芋葡甘聚糖(konjacglucomannan,KGM)和魔芋葡甘低聚糖(konjac oligosaccharides,KOS)与不同胃肠段微环境的影响,分别以KGM和KOS为碳源,采用YCFA培养基培养不同胃肠段微生物,同时做葡萄糖(glucose)和不加碳源的空白对照,测定不同发酵液pH值、黏度、菌落总数、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datty acids,SCFAs)、总糖及还原糖含量。与对照相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添加KGM和KOS的发酵液pH降低,SCFAs含量增加,菌落总数增加;KGM显著增加胃及小肠发酵液黏度,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略有降低,大肠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KGM和KOS可调节不同胃肠段发酵液环境,增加微生物数量及代谢产物含量,从而更有利于机体健康,为KGM和KOS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胃肠段微环境 魔芋葡甘聚糖 魔芋葡甘低聚糖 体外模拟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GM膜透湿性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韦巧艳 柳富杰 +1 位作者 成清岚 覃逸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8期194-197,共4页
以魔芋葡甘露聚糖(KGM)为原料制备KGM膜。以其透湿性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分别研究KGM浓度、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对KGM膜水蒸气透过系数(WVP)的影响,从而得出制备KGM膜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KGM浓度和加热时间对... 以魔芋葡甘露聚糖(KGM)为原料制备KGM膜。以其透湿性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分别研究KGM浓度、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对KGM膜水蒸气透过系数(WVP)的影响,从而得出制备KGM膜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KGM浓度和加热时间对膜水蒸气透过系数的影响显著,KGM膜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KGM浓度0.55%、加热温度58.14℃、加热时间39.51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KGM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0479g·mm/(m2·h·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露聚糖(kgm) 透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接枝聚丙烯酸敷料对糖尿病皮损治疗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陈泫锦 罗凌鹏 +2 位作者 张闯年 孔德领 李宸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449-456,共8页
目的探究魔芋葡甘聚糖(KGM)接枝聚丙烯酸(AA)敷料对糖尿病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KGM-AA)敷料,进行吸水性实验检测KGM-AA敷料的吸水性能与黏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冻干后结构及形态。将KGM-AA水凝胶... 目的探究魔芋葡甘聚糖(KGM)接枝聚丙烯酸(AA)敷料对糖尿病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KGM-AA)敷料,进行吸水性实验检测KGM-AA敷料的吸水性能与黏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冻干后结构及形态。将KGM-AA水凝胶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体外共培养24 h后,进行细胞活死染色及CCK-8检测,探究细胞的活性及生长状况。将血管内皮细胞接种到KGM、KGM-AA和空白对照上,于接种后第2、4、6、8小时时间点观察血管形成情况。通过小鼠腹腔注射STZ造糖尿病模型,当随机血糖连续2次大于11.1 mmol/L即造模成功。将所获得的高血糖糖尿病小鼠于颈后处制造直径为1 cm圆形伤口并随机分为3组,一组为不做处理空白对照组,另2组分别用KGM及KGM-AA敷料对小鼠创面进行治疗,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于创伤后第7、14天时取伤口处皮肤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伤口愈合及炎症、增生等情况。结果KGM-AA敷料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吸水后的KGM-AA呈现均匀的多孔结构,孔径均大于10μm。与小鼠L929共培养后发现,细胞成功进入吸水形成的凝胶内部,细胞存活率大于95%,可以为细胞附着提供良好的环境且对细胞生长及活性无显著影响。成管实验结果显示,与KGM相比,接种6 h左右KGM-AA组血管数量明显多于KGM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该差异一直维持到接种后的第10小时。体内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创口用KGM-AA敷料处理过的高血糖小鼠在治疗7 d时创面皮肤比未接受治疗组更加完整。结论KGM-AA敷料吸水性及生物相容性良好,吸水后形成均匀多孔结构,形成保护膜的同时为细胞附着提供了良好生长条件,同时表现出良好的促进血管生成特性和潜在的调节皮肤损伤能力,是理想的伤口敷料和细胞递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聚丙烯酸 糖尿病 皮肤损伤 生物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及其衍生物肠道益生性的体外发酵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秦清娟 邓利 +2 位作者 徐小青 王小燕 钟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17-220,共4页
目的:评价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及其衍生物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D-KGM)、魔芋葡甘露低聚糖(konjac oligosaccharide,KOS)的肠道益生性。方法:分别以1 g/100 m L的KGM、KOS和D-KGM为碳源,通过小鼠盲肠内容物体外厌氧发... 目的:评价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及其衍生物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D-KGM)、魔芋葡甘露低聚糖(konjac oligosaccharide,KOS)的肠道益生性。方法:分别以1 g/100 m L的KGM、KOS和D-KGM为碳源,通过小鼠盲肠内容物体外厌氧发酵,测定发酵液的pH值、微生物和短链脂肪酸,评价肠道益生效果。结果:与阳性对照组(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相比,KGM和KOS发酵液pH值明显降低,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和乳酸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肠道潜在致病菌(大肠杆菌、梭状杆菌、拟杆菌)的增殖不明显,而D-KGM发酵液中pH值、肠道微生物、SCFAs与阴性对照组(不含碳源)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KOS和KGM具有显著的肠道益生性,而D-KGM没有肠道益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魔芋葡甘低聚糖 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 肠道益生性 体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与乳清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谢建华 谢丙清 +3 位作者 庞杰 张民 林常青 张桂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103,共6页
以魔芋葡甘聚糖和乳清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溶胀平衡的数学分析方法,计算偏摩尔自由能的变化,预测溶胀平衡参数。利用流变学实验分析魔芋葡甘聚糖-乳清蛋白的流体行为和黏弹特性。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与乳清蛋白比例7∶3(m/m)以上时,... 以魔芋葡甘聚糖和乳清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溶胀平衡的数学分析方法,计算偏摩尔自由能的变化,预测溶胀平衡参数。利用流变学实验分析魔芋葡甘聚糖-乳清蛋白的流体行为和黏弹特性。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与乳清蛋白比例7∶3(m/m)以上时,其混合凝胶的动态模量基本不随应力变化,且温度对其模量影响不明显,这说明体系达到溶胀平衡;魔芋葡甘聚糖与乳清蛋白比例低于7∶3时,体系稳定性随乳清蛋白比例增加而降低。频率扫描和溶胀行为分析进一步表明,魔芋葡甘聚糖与乳清蛋白比例在7∶3以上时,其混合体系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乳清蛋白 溶胀平衡 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聚糖酶分级降解魔芋葡甘聚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陶兴无 杨海娇 +1 位作者 余勇 付维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9-141,共3页
对β-葡聚糖酶分级降解魔芋葡甘聚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葡聚糖酶降解KGM的效果优于纤维素酶;用β-葡聚糖酶分级降解,可以基本控制降解产物的分子量范围;用不同浓度乙醇溶液对降解产物进行分级沉淀,对不同分子量的降解产物也... 对β-葡聚糖酶分级降解魔芋葡甘聚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葡聚糖酶降解KGM的效果优于纤维素酶;用β-葡聚糖酶分级降解,可以基本控制降解产物的分子量范围;用不同浓度乙醇溶液对降解产物进行分级沉淀,对不同分子量的降解产物也有一定的分离纯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露聚糖(kgm) 分级降解 Β-葡聚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理化性质及化学改性现状 被引量:40
10
作者 李娜 罗学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8-191,共4页
主要综述了魔芋葡甘聚糖的理化性质和近年来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魔芋葡甘聚糖具有流变性、增稠性、凝胶性和水溶性。化学改性主要有氧化、交联、酯化和接枝共聚。此外对其未来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接枝共聚 交联 酯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抗醉解酒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连姬 邓利玲 +3 位作者 罗嘉妮 张帅 邓利 钟耕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6-161,共6页
以不同剂量的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灌胃昆明种小鼠,采用56%vol红星二锅头灌胃方法进行造模,研究KGM对小鼠的抗醉解酒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中(240mg/kg)、高(400 mg/kg)剂量组可有效延长醉酒潜伏期,显著缩短醉酒小鼠... 以不同剂量的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灌胃昆明种小鼠,采用56%vol红星二锅头灌胃方法进行造模,研究KGM对小鼠的抗醉解酒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中(240mg/kg)、高(400 mg/kg)剂量组可有效延长醉酒潜伏期,显著缩短醉酒小鼠的睡眠时间和醒酒时间,且高、中剂量组的血清乙醇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小鼠,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和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P450)含量均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小鼠胃黏膜组织和血清中丙二醛(Methane dicarboxylic aldehyde,MDA)含量显著降低,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一氧化氮(Nitric Monoxide,NO)含量、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PGE2)含量显著升高。其解酒机理:(1)可能是其抑制酒精的吸收,降低血清中乙醇浓度;(2)小鼠胃黏膜和血清中MDA含量的降低,SOD活力、NO和PGE的升高减轻了酒精对胃黏膜的损伤,并提高了肝脏中ADH、ALDH、P450含量,通过乙醇脱氢酶和乙醇氧化酶系统加速酒精代谢,发挥其防醉解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露聚糖 抗醉解酒 作用机理 动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可食膜配方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艳 张媛 +1 位作者 徐小青 钟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0-336,共7页
本文以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CMK)、魔芋葡甘聚糖(KGM)、甘油和明胶为原料制备可食膜。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CMK、KGM、明胶和甘油用量作为自变量,分别以抗拉强度TS(Y_1),断裂伸长率E(Y_2),热封强度SS(Y3)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 本文以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CMK)、魔芋葡甘聚糖(KGM)、甘油和明胶为原料制备可食膜。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CMK、KGM、明胶和甘油用量作为自变量,分别以抗拉强度TS(Y_1),断裂伸长率E(Y_2),热封强度SS(Y3)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原料配比,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CMK用量为1.42%,KGM用量为0.25%,明胶用量为0.33%,甘油用量为0.23%时所得复合膜的性能最好,此条件下可食膜TS、E、SS的预测值分别为10.58 MPa、20.24%、4.36 N/15 mm,验证值为(10.37±0.61)MPa、19.98%±0.92%、(4.35±0.15)N/15 mm与之接近,优化结果可靠。优化后膜的热封性得以改善,有利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 魔芋葡甘聚糖 可食膜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多糖及其在茶汤中的流变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龚加顺 刘佩瑛 +1 位作者 刘勤晋 区少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6,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魔芋多糖(KGM)及其添加到茶汤中的流变学特性。结果分析表明:KGM含量≥0.100%以上时,其水溶液和魔芋茶汤的流变类型均属非牛顿型流体(n<1),且为假塑性液体。在KGM含量为0.100%、0.150%和0.200%时,其水溶液和魔芋茶汤的... 本试验研究了魔芋多糖(KGM)及其添加到茶汤中的流变学特性。结果分析表明:KGM含量≥0.100%以上时,其水溶液和魔芋茶汤的流变类型均属非牛顿型流体(n<1),且为假塑性液体。在KGM含量为0.100%、0.150%和0.200%时,其水溶液和魔芋茶汤的稠度系数K值和流动特性指数n值分别为,K值:1.189×10-2,2.778×10-2,1.583×10-1(KGM);5.851×10-3,9.75×10-3,2.824×10-2(魔芋茶汤);n值:0.9388,0.8897,0.7229(KGM);0.9584,0.9554,0.9048(魔芋茶汤)。而KGM含量小于0.100%(如0.075%、0.050%)时,则属牛顿型流体(n≈1),首次明确了KGM水溶液和魔芋茶汤的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的临界浓度,为魔芋多糖作为饮料稳定剂奠定了理论基础。实验结果还表明,KGM含量相同的魔芋茶汤粘稠度较KGM水溶液的小,更易流动,因而更接近牛顿流体,而KGM水溶液则偏离牛顿流体。另外,在相同KGM含量下,魔芋茶汤的触变性粘度比KGM流体的小,并且很小的温度变化即可导致流体较大的粘度变化,魔芋茶汤的表观活化能只有1.0737kcal/mol。这表明KGM在稀溶液中的物理状态极易受温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多糖 茶汤 流变学特性 饮料 稳定剂 稀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魔芋葡甘露聚糖 被引量:11
14
作者 谢小波 李桂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魔芋中葡甘露聚糖 (KGM)的含量。色谱柱为 Spherisorb-NH2柱 ,柱温 40°C,流动相为乙腈 -Na H2 PO4 (0 .0 1 2 mol/ L) (4∶ 1 ,V/ V) ,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 KGM水解液中的甘露糖 (M)和葡萄糖 (G)。KGM参比样品...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魔芋中葡甘露聚糖 (KGM)的含量。色谱柱为 Spherisorb-NH2柱 ,柱温 40°C,流动相为乙腈 -Na H2 PO4 (0 .0 1 2 mol/ L) (4∶ 1 ,V/ V) ,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 KGM水解液中的甘露糖 (M)和葡萄糖 (G)。KGM参比样品的回收率为 96.3 %。用 M、G的标准品测定魔芋精粉中 KGM的含量为 5 8.5 % ,KGM分子中甘露糖和葡萄糖的摩尔比值为 1 .60。本方法可用于魔芋生产以及其他产品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魔芋精粉 葡甘露聚糖 甘露糖 葡萄糖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低聚糖作为新食品原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冯莉 刘瑞雪 张波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3-157,共5页
魔芋多糖是魔芋的主要成分,魔芋低聚糖是魔芋多糖经过酶、酸、辐照等多种方法降解得到的寡糖。魔芋低聚糖作为新食品原料在食品及保健食品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与魔芋多糖相比,魔芋低聚糖具有优良的性能,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保鲜食品... 魔芋多糖是魔芋的主要成分,魔芋低聚糖是魔芋多糖经过酶、酸、辐照等多种方法降解得到的寡糖。魔芋低聚糖作为新食品原料在食品及保健食品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与魔芋多糖相比,魔芋低聚糖具有优良的性能,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保鲜食品,同时也适用于多种低脂食品的加工和制作,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有利于人体健康。另外,魔芋低聚糖作为功能因子,对机体有多方面的保健功效,有望用于保健食品行业,来改善人体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血脂等。总之,魔芋低聚糖是一种理想的食品原料或者食品添加剂。本文从魔芋低聚糖的制备,在食品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等方面对魔芋低聚糖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魔芋多糖 魔芋低聚糖 食品 功能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制备魔芋葡甘聚糖-大豆分离蛋白混合凝胶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晓萍 张亚宁 +2 位作者 樊巧 陈厚荣 张甫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0,共7页
为提高多糖-蛋白混合物稳定性,改善彼此性能并探究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多糖-蛋白混合凝胶成型及性能的影响,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和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为试材,制成KGM-SPI混合凝胶,研究制备工... 为提高多糖-蛋白混合物稳定性,改善彼此性能并探究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多糖-蛋白混合凝胶成型及性能的影响,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和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为试材,制成KGM-SPI混合凝胶,研究制备工艺对其凝胶强度和持水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取KGM-SPI总质量分数、KGM与SPI配比、KCl浓度和Ca(OH)_2添加量为自变量,凝胶强度为响应值,建立混合凝胶强度的二次回归方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制备条件为:KGM-SPI总质量分数4.5%、KGM与SPI配比3∶1、KCl浓度0.13 mol/L、Ca(OH)_2添加量0.15%。此条件下混合凝胶强度验证值为2.758 N,与预测值2.779 N相近。通过对优化前后凝胶质构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均证实优化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大豆分离蛋白 混合凝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葡甘聚糖铝凝胶球氟离子吸附材料及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碧 李囿霖 廖立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用Al2(SO4)3溶液与羧甲基葡甘聚糖反应制得新型吸附材料———羧甲基葡甘聚糖铝凝胶球,用扫描电镜表征了微球结构,测定了微球机械强度。研究了微球对氟离子的吸附性能,分别考察了铝离子浓度、羧甲基葡甘聚糖浓度、吸附时间、pH值、氟离... 用Al2(SO4)3溶液与羧甲基葡甘聚糖反应制得新型吸附材料———羧甲基葡甘聚糖铝凝胶球,用扫描电镜表征了微球结构,测定了微球机械强度。研究了微球对氟离子的吸附性能,分别考察了铝离子浓度、羧甲基葡甘聚糖浓度、吸附时间、pH值、氟离子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同时用红外光谱初步表征了微球的结构。结果表明,293 K时,微球对氟离子的吸附在6 h达平衡,当羧甲基葡甘聚糖质量浓度为1.2%,铝离子质量浓度为2.0%,氟离子浓度为90.50 mg/L时,吸附量为47.02 mg/g。根据不同温度下铝凝胶球吸附氟离子的等温线,计算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同时用Freundlich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发现该方程适用于所研究的吸附体系。该体系为自发放热过程,体系熵减少,降温有利于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甘聚糖 羧甲基化 铝凝胶球 氟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不可逆凝胶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丽霞 庞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87-391,共5页
凝胶属亚稳体系,提高凝胶热稳定性是食品科学基础研究中的瓶颈问题。本文综述了魔芋葡甘聚糖(KGM)不可逆凝胶研究进展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KGM非碱不可逆凝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凝胶 凝胶机制 热不可逆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明胶复配胶液表观粘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好 汪秀妹 +3 位作者 庞杰 冯瑞 薛丽华 赵菲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21,共4页
该文研究了胶液浓度、pH、剪切速率对魔芋葡甘聚糖及明胶溶液表观粘度影响,并将两者进行复配,研究了pH、复配胶溶液浓度、复配比例对复配胶液表观粘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和明胶溶液表观粘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随pH增高呈现... 该文研究了胶液浓度、pH、剪切速率对魔芋葡甘聚糖及明胶溶液表观粘度影响,并将两者进行复配,研究了pH、复配胶溶液浓度、复配比例对复配胶液表观粘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和明胶溶液表观粘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随pH增高呈现出先升后降趋势。魔芋葡甘聚糖溶液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升高而降低,并表现出了剪切变稀假塑性。明胶溶液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趋于稳定。复配胶液表观粘度随魔芋葡甘聚糖所占比例增加而增大,随复配胶液浓度变大而变大,随pH增加先升后降;在总胶浓度为2%、魔芋葡甘聚糖与明胶为7∶5的配比、pH=8情况下,复配胶液表现出较好流动性,且形成富有弹性和咀嚼性凝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明胶 复配 表观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性珠芽魔芋葡甘聚糖可食膜配方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利玲 吴雨 +2 位作者 秦清娟 王俏 钟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13-119,共7页
采用珠芽魔芋精粉为原料,经羧甲基化改性得到羧甲基珠芽魔芋葡甘聚糖(CMK)。利用CMK为成膜基料,制备热敏性可食膜。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CMK用量、CMK与魔芋葡甘聚糖(KGM)的配比、增强剂海藻酸钠最适用量、增塑剂甘油最适用量、干燥温度... 采用珠芽魔芋精粉为原料,经羧甲基化改性得到羧甲基珠芽魔芋葡甘聚糖(CMK)。利用CMK为成膜基料,制备热敏性可食膜。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CMK用量、CMK与魔芋葡甘聚糖(KGM)的配比、增强剂海藻酸钠最适用量、增塑剂甘油最适用量、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对可食膜抗拉强度(TS)、断裂伸长率(E)、水蒸气透过系数(WVP)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确定最佳成膜条件,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CMK用量1.60%~1.62%、KGM用量0.08%~0.09%、海藻酸钠用量0.31%~0.33%、甘油用量0.46%~0.47%、最适干燥温度70℃、时间5.0h的条件下,热敏性可食膜的TS在53.78MPa以上有95%的可能,且所得的数学模型对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魔芋 魔芋葡甘聚糖 热敏性可食膜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