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8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被引量:2
1
作者 MA Qian WU Weiwei +2 位作者 LIU Yexin LIANG Zhou KOU Lingz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1期105-119,共15页
This paper employs system dynamics to explore how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ffect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 This paper employs system dynamics to explore how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ffect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has positive impact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Moreover, the leading synergy processes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different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ages are different.This paper deepens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achiev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also provides useful guidance for firms to implement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logy management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ystem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ration of dynamically perfused functional vascular network system within hydrogel using3D bio-printing technology 被引量:1
2
作者 Vivian K.Lee Seung-Schik Yoo +1 位作者 Peter Vincent Guohao Dai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11,共3页
Introduction:3D bio-printing technology<sup>[1-3]</sup>(Figure 1)capable of dispensing live cells,soluble factors,and phase-changing hydrogel in a desired pattern,has great potential in creating 3D tissu... Introduction:3D bio-printing technology<sup>[1-3]</sup>(Figure 1)capable of dispensing live cells,soluble factors,and phase-changing hydrogel in a desired pattern,has great potential in creating 3D tissue.However,maintaining the viability of a thick tissue structure during tissue growth and maturation is challenging due to lack of adequate vascular perfusion.In a simple tissue model w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L PRINTING PERFUSION dynamically challenging VIABILITY maintaining DESIRED thick capa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领域动态能力研究综述——基于LDA主题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马鸿佳 肖彬 韩姝婷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4,共12页
VUCA时代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动态能力已成为组织长期生存、发展及应对动荡环境的关键能力。先前的动态能力研究大多基于成熟企业,创业企业由于年龄、规模劣势,更易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更具灵活性的创业企业动态能力可能具备特殊性... VUCA时代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动态能力已成为组织长期生存、发展及应对动荡环境的关键能力。先前的动态能力研究大多基于成熟企业,创业企业由于年龄、规模劣势,更易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更具灵活性的创业企业动态能力可能具备特殊性。然而,尽管学术界对创业领域动态能力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但相关研究较为零散,且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因此,本研究以创业领域动态能力的352篇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LDA主题模型聚合出15个主题,结合人工编码及LDAvis可视化工具确定了内涵和微观基础、前因、边界条件和结果四个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主题的关键中英文文献进行系统化梳理,构建了创业领域动态能力的综合研究框架,结合该框架呼吁学者进一步关注超越组织层面的动态能力研究,探索数据驱动的创业企业动态能力研究及拓展创业领域的动态能力研究方法、数据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领域 动态能力 主题模型 文献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过程研究——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国军 李林蔚 +1 位作者 王荷 李浩铭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5,共16页
数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搭建行之有效的数据中台,既是解决传统服务型企业前台业务与后台业务脱节之现实问题,也是数字化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文章采用探索性单案例方法,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为例,深度剖析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 数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搭建行之有效的数据中台,既是解决传统服务型企业前台业务与后台业务脱节之现实问题,也是数字化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文章采用探索性单案例方法,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为例,深度剖析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过程。研究发现:第一,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主要涵盖技术与业务两条行为路径,包含业务数据收集与技术数据交换、技术与业务数据整合、技术服务业务下的业务与技术数据调整等3个步骤;第二,技术探索与业务整合行为形成了技术动态能力和业务动态能力,根据技术与业务的新旧程度,这些能力进一步细分为旧技术不足感知能力、新技术获取能力、旧业务重组能力、新业务感知能力等10个类别;第三,数据中台搭建过程遵循“战略-行为-能力”框架,能力反哺战略行为是有效搭建数据中台的动力机制。据此,文章提出了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过程模型,为传统服务型企业数字化战略提供了有益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台搭建 技术与业务 动态能力 传统服务型企业 白天鹅宾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产要素对ICT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志强 李昭漫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3,共12页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下,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受制于供应链韧性,不断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是企业增强供应链韧性的有效途径。以2018-2...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下,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受制于供应链韧性,不断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是企业增强供应链韧性的有效途径。以2018-2022年ICT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选取新型生产要素代理变量,构建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揭示新型生产要素对ICT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据要素、管理要素对ICT制造业供应链韧性呈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要素、技术要素呈显著负向影响,当组合作用时数据要素和知识要素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即数据要素水平普遍提升时,知识悖论风险对供应链韧性的负面影响受到一定程度抑制;(2)ICT制造业产业上下游企业供应链韧性存在显著差异,下游企业供应链韧性优于上游企业,且新型要素对上下游供应链韧性具有不同作用;(3)产业地区间竞争格局分化明显,新型要素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据此,提出如下建议:促进各要素间协同应用,加强安全管理;促进上下游供应链伙伴间沟通合作,深化供应链各环节协同配套;鼓励中西部地区ICT制造业企业发展,引导新型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双向流动,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产要素 ICT制造业 供应链韧性 资源基础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管理学逻辑与核心命题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速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9,共18页
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是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一种组织形态,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以民营企业为载体的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有着... 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是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一种组织形态,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以民营企业为载体的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有着特殊的管理学内涵,也有着环境共演性和制度依赖性。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需要具备“立得牢”“放得活”“管得住”“担得起”“撑得稳”“落得地”的功能,影响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度原因是与正式制度变迁不同步的非正式制度以及制度执行。为此,需要解决制度同步性不足、制度效能一致性不足和制度功能误用等问题,建立健全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公平性的基础性制度,提升民营企业发展能力的支持性制度,维护民营企业发展健康性的规范性制度,坚定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保障性制度,以及相应的有效、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并保障与正式制度基本同步的非正式制度供给。在制度的影响下,民营企业的动态能力具有灵活性、市场性、营利性、战略性以及自发的生态性等整体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的性质 动态能力 环境共演性 制度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应用能否促进产学研合作——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常洪 王海艳 郭嘉琦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8-47,共10页
基于2016—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开放悖论视角考察企业区块链应用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并结合非正式制度和动态能力理论剖析信任的中介作用以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企业区块链应用能促进产学研合作,... 基于2016—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开放悖论视角考察企业区块链应用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并结合非正式制度和动态能力理论剖析信任的中介作用以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企业区块链应用能促进产学研合作,且在大企业、国有企业和衰退期企业中更为显著;②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区块链应用主要通过信任增强效应,推动产学研合作;③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借助区块链不仅可以构建陌生人关系网络内的信任机制,而且在熟人关系网络中更能实现情感信任与数字信任的双重加固,从而有力助推产学研合作;④吸收能力能增强企业区块链应用与产学研合作之间的关系,且该调节作用部分通过信任增强效应实现。研究结论为数字化时代下区块链应用驱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应用 产学研合作 开放悖论 非正式制度视角 动态能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互联网平台演化机制研究——基于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蒋石梅 石佳钰 曹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7,共12页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整合行业资源、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载体。以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致景科技为研究对象,开展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将其发展阶段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基于“因素—过程—结果”逻辑,从动态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视...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整合行业资源、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载体。以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致景科技为研究对象,开展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将其发展阶段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基于“因素—过程—结果”逻辑,从动态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视角探究产业互联网平台演化机制。研究发现:(1)内部“管理者知识经验、管理者认知、企业资源能力”和外部“市场需求、区位优势、市场竞争、技术变革、政策支持”是重要影响因素;(2)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共演为过程机制,动态能力通过提升企业对内外部机会的敏锐程度和对内外部资源的统筹程度驱动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会驱动动态能力升级;(3)动态能力经历了认知维度“机会感知能力、机会探索能力、机会开发能力”和行为维度“资源拼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资源重构能力”的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经历了“效率型、新颖型、锁定型”的演化;(4)“平台构建、垂直延伸、纵横向扩张”为结果路径。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研究情境,丰富产业互联网平台演化研究,为其它企业构建与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互联网平台 动态能力 商业模式创新 案例研究 致景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效应检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明贵 徐士琪 严杉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6-171,共6页
文章构建了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新质生产力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选取2011—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 文章构建了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新质生产力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选取2011—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主要通过增强企业动态能力(感知学习能力、知识创造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来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及高科技企业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数字化 企业新质生产力 动态能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动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蕾 贾乐怡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共19页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的数字赋能过程,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力要素、动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产生赋能作用。采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的数字赋能过程,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力要素、动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产生赋能作用。采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水平,显著增强了企业的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动态能力(这些能力的增强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供应链外部、内部和整体整合水平(这些整合水平的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即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赋能生产力三要素、动态能力、供应链整合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制造业、非高技术行业、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创新能力较强地区更强。因此,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重视生产力要素、动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的数字化提升,以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数字化转型 企业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 供应链整合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赋权—平台增能:数字政务服务中公民合作生产行为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玉琼 蒋亚琴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9,M0005,共17页
政民合作是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数字政务服务供给的前提,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是构建这一合作关系的重要路径。基于浙江政务服务网的案例分析发现,数字政务服务供给全过程都存在公民合作生产行为,这是政府通过“制度赋权—平台增能”推动公... 政民合作是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数字政务服务供给的前提,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是构建这一合作关系的重要路径。基于浙江政务服务网的案例分析发现,数字政务服务供给全过程都存在公民合作生产行为,这是政府通过“制度赋权—平台增能”推动公民行为“动力—能力”演化的结果。在数字政务服务设计、提供与评价等服务供给的不同情境中,出现了数据留痕型、数据应用型、体验反馈型等3种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模式。不同模式下公民的行为动力与行为能力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同,并在主体范围、行为方式、资源投入、行为价值等方面有所差异。而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是制度赋权与平台增能互构的结果。制度赋权为公民行为注入了外源动力,塑造出公民参与数字政务服务供给的不同场境,而与之相适配的服务平台设定了公民行为的能力要求,并影响公民行为的内生动力,由此实现公民合作生产行为“动力—能力”的内部转化。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打破了专业生产范式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之间单向度的“供给—消费”关系,是对数字政务服务领域中主体合作关系的完善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民合作 数字政务服务供给 公民合作生产行为 制度赋权 平台增能 动力—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型智造企业协同制造生态构建研究——基于捷配科技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12
作者 吴群 陈倩 李梦晓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6,共12页
平台型智造企业是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有机融合的新兴制造企业业态,是构建协同制造生态的关键主体。本研究以平台型智造企业的典型代表捷配科技为案例对象,以“动态能力—典型模式”为主线,剖析其协同制造生态构建过程。研究发现:(1)平... 平台型智造企业是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有机融合的新兴制造企业业态,是构建协同制造生态的关键主体。本研究以平台型智造企业的典型代表捷配科技为案例对象,以“动态能力—典型模式”为主线,剖析其协同制造生态构建过程。研究发现:(1)平台型智造企业协同制造生态构建在蓄势、成形和赋能阶段分别表现出机会识别与资源拼凑、机会探索与资源编排、机会开发与资源协奏的动态能力;(2)平台型智造企业在不同动态能力的推动下分别采取了“自营工厂+电商平台”“自营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工厂”“自营数字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数字工厂”的典型模式,最终形成了协同制造生态。本研究从动态能力视角拓展了平台型智造企业研究范畴,揭示了平台型智造企业构建协同制造生态的过程,为我国制造企业向平台化、智能化和协同化发展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智造企业 协同制造 生态构建 动态能力 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关系——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13
作者 马丽仪 车莹 陈柏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6,共14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成为当前中小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路径。以动态能力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展开研究。以12984份观测样本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成为当前中小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路径。以动态能力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展开研究。以12984份观测样本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动态能力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在此过程中,影响效应从强到弱依次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环境不确定性在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制造业企业以及中型企业的创新绩效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中小企业创新绩效 动态能力 环境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赋能绿色创新的效果与机制研究
14
作者 王竞达 曹畅 曹碧茹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97,共17页
“双碳”战略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背景下,工业互联网日益成为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基于2015—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建... “双碳”战略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背景下,工业互联网日益成为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基于2015—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建设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且对绿色发明专利和非发明专利均具有正向的促进效果。机制分析表明,工业互联网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与绿色协同创新能力两条路径发挥作用。进一步异质性检验显示,该促进效应在环境规制强、环境信息披露充分、公众环境关注度高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的企业与地区更为显著。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感知—获取—转型”的分析框架,为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学理支持,也为“双碳”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如何通过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绿色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制造业企业 企业绿色创新 动态能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C视角下高管警觉性对企业跨界创新的影响
15
作者 奉小斌 雷杰 +1 位作者 肖博文 沈珂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69,共16页
动态环境下,企业高管通过综合对内外部环境的扫描、捕捉与评估来激发跨界创新,这一过程中高管对资源和机会的警觉性如何发挥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动态竞争理论的“意识-动机-能力(awareness-motivation-capability,AMC)”框架,探讨... 动态环境下,企业高管通过综合对内外部环境的扫描、捕捉与评估来激发跨界创新,这一过程中高管对资源和机会的警觉性如何发挥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动态竞争理论的“意识-动机-能力(awareness-motivation-capability,AMC)”框架,探讨了高管警觉性对企业跨界创新的影响,以及绩效落差与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以2012—2023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实证样本,研究发现:①高管机会警觉性和资源警觉性均有利于企业跨界创新;②绩效落差和动态能力增强了高管机会警觉性和资源警觉性对企业跨界创新的影响;③高管警觉性对企业跨界创新的影响效果在不同科技属性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跨界创新的前因研究,并为企业跨界创新决策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创新 机会警觉性 资源警觉性 绩效落差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何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基于嘉拓智能的纵向案例研究
16
作者 范旭 王本业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04,共10页
新能源产业兴起开启的机会窗口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但企业在机会窗口下实现技术追赶的国产替代实践演化路径仍不明确。基于这一问题研究,本文以嘉拓智能为对象展开纵向案例研究,力图揭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国产... 新能源产业兴起开启的机会窗口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但企业在机会窗口下实现技术追赶的国产替代实践演化路径仍不明确。基于这一问题研究,本文以嘉拓智能为对象展开纵向案例研究,力图揭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的演化路径。研究发现:①嘉拓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实践经历了“技术起步阶段-创新追赶阶段-技术跨越阶段”三阶段跃迁式的技术演化路径;②嘉拓国产替代的机会窗口以“技术窗口-制度窗口-需求窗口”次序打开,并通过“感知-捕获-重构”的逻辑响应在不同机会窗口下实现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实践。本文基于“机会窗口-动态能力”的关联视角,是对国产替代理论的有益拓展,也能为科技封锁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实践上提供经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替代 关键核心技术 机会窗口 动态能力 “小巨人”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能力、战略柔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双元创新战略导向的调节作用
17
作者 王树祥 王莉雅 国凯琪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2,共14页
基于动态资源基础理论,深入探究数字平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战略柔性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和双元创新战略导向的调节作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对322份问卷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平台集... 基于动态资源基础理论,深入探究数字平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战略柔性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和双元创新战略导向的调节作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对322份问卷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平台集成能力与数字平台重构能力均积极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战略柔性分别在数字平台集成能力、重构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利用式创新战略导向和探索式创新战略导向分别正向调节战略柔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而双元平衡战略导向在战略柔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得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前因构型的两类组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能力 创新绩效 战略柔性 双元创新战略导向 动态资源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能力视角下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fsQCA与回归分析的双重证据
18
作者 刘崇瑞 刘旭然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3,共11页
数字时代如何提升政府数据开放绩效,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成为学界和业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引入动态能力理论构建政府数据开放“能力-绩效”分析框架,基于2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与回归分析,探究了... 数字时代如何提升政府数据开放绩效,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成为学界和业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引入动态能力理论构建政府数据开放“能力-绩效”分析框架,基于2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与回归分析,探究了不同维度动态能力及其相互作用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设计能力、技术同化能力与数据提供能力等能力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上述能力无法独立构成政府数据开放高绩效的必要条件,而是通过相互作用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发挥联动影响,形成三条影响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路径,分别是机会感知型、综合驱动型、快速响应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开放绩效 动态能力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对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帅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56,共15页
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对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有助于汽车制造业抵御风险、化危为“绩”。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利用2012—2023年我国沪深A股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 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对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有助于汽车制造业抵御风险、化危为“绩”。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利用2012—2023年我国沪深A股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对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对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主要通过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以及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有效提升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韧性。企业市场地位在人工智能技术对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中发挥调节效应,汽车制造企业市场地位的提升能够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对其供应链韧性的正向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规模较小、非国有以及处于生命周期成长期的汽车制造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对规模较大、国有企业以及处于生命周期成熟期的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基于此,汽车制造企业应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寻求跨界合作,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强化供应链韧性建设。激发团队创新活力,加强培训与研讨,优化企业组织结构,重视动态能力培养,搭建技术融合桥梁。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汽车制造企业市场地位,驱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赋能。倡导差异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策略,加速智能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供应链韧性 汽车制造业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人工智能战略退出是否抑制了新质生产力?--基于PSM-多时点DID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轩铭 陆彬 +1 位作者 王振华 李佳楠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5,共14页
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引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支柱技术。尽管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人工智能战略可视为一项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成长性期权,但部分企业却终止人工智能战略,进而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 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引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支柱技术。尽管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人工智能战略可视为一项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成长性期权,但部分企业却终止人工智能战略,进而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人工智能战略退出显著抑制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累积水平和数据要素利用水平高的企业,该抑制作用更强。机制分析显示,企业的吸收能力、适应能力、整体动态能力以及资源配置效率在人工智能战略退出抑制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拓展性分析表明,正式制度因素中创新补助缓解人工智能战略退出的抑制作用,而政府补助则放大该抑制作用;非正式制度因素中儒家文化和红色文化缓解人工智能战略退出的抑制作用,而合作文化和竞争文化则放大该抑制作用。本文揭示了企业人工智能战略退出对新质生产力的抑制作用,为企业战略规划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企业战略 动态能力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