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660km间断面附近波速结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叶玲玲 李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46,282,共10页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西北太平洋和达-贝尼奥夫俯冲带前缘,其深部速度结构对理解板块俯冲行为以及地幔物质的交换有重要意义.利用区域三重震相模拟方法,对中国地震观测台网记录到的两个深源地震P波和SH波波形数据,进行了相对到时和波形的拟...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西北太平洋和达-贝尼奥夫俯冲带前缘,其深部速度结构对理解板块俯冲行为以及地幔物质的交换有重要意义.利用区域三重震相模拟方法,对中国地震观测台网记录到的两个深源地震P波和SH波波形数据,进行了相对到时和波形的拟合,获得了我国东北地区660km间断面附近波速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下方的间断面没有发生明显下沉,间断面之上存在一个厚约130km的高速层,这可能对应了俯冲并滞留在间断面之上的西北太平洋板块;地幔过渡带整体呈现出S波低速异常和较高的vP/vS值,可能暗示了地幔转换带内含有较高的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震相 660 km间断面俯冲板块s波低速异常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东部滞留板块下方低速异常的地震三重震相探测 被引量:8
2
作者 崔辉辉 周元泽 +2 位作者 石耀霖 王晓冉 李国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09-1320,共12页
本文基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交界地区发生于2011年5月10日的一个深源地震的P波宽频带波形资料,研究了华北克拉通东部660km间断面附近的P波速度结构.通过一维射线追踪拟合P波三重震相的相对到时,并进行观测波形与理... 本文基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交界地区发生于2011年5月10日的一个深源地震的P波宽频带波形资料,研究了华北克拉通东部660km间断面附近的P波速度结构.通过一维射线追踪拟合P波三重震相的相对到时,并进行观测波形与理论地震图的对比,发现华北克拉通东部660km间断面下沉约15~20km,其上方存在厚度约115~120km的高速异常,P波速度升高1.5%~2.0%,应为滞留的太平洋俯冲板块;660km间断面下方存在局部的低速异常,P波速度降低0.6%~0.9%,该异常可能与滞留板块从其底部向下地幔顶部脱水或坍塌进入下地幔深处滞留体的脱水有关,也可能与板块深俯冲及板块碎片崩塌所引起的地幔热物质上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三重震相 660km断面 低速异常 下地幔顶部 板块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