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猕猴桃原酒发酵工艺 被引量:30
1
作者 霍丹群 王洪彬 +4 位作者 宋兴兴 刘淼 何诚 周军 侯长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9-223,共5页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RSM)对猕猴桃原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发酵后的酒精度(20℃)及总香味物质含量(g/L)做为双响应值,初始糖度、初始pH和接种量为自变量,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中心组合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RSM)对猕猴桃原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发酵后的酒精度(20℃)及总香味物质含量(g/L)做为双响应值,初始糖度、初始pH和接种量为自变量,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中心组合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并做响应面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好,在初始糖度25%、初始pH3.6、接种量0.47%条件下,验证优化工艺得到最大酒精度数(20℃)及总香味物质含量分别达到12.75°和1.42386g/L,接近于模型预测值12.80°和1.45131g/L,表明通过响应面优化的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原酒 响应曲面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沙棘果酒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范兆军 牛广财 +2 位作者 朱丹 王永苓 王长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5,共5页
以沙棘汁为原料,自选酵母菌Y23作为菌种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温度、SO2用量、接种量、发酵时间为主要因素,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沙棘果酒最优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沙棘果酒发酵最佳工... 以沙棘汁为原料,自选酵母菌Y23作为菌种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温度、SO2用量、接种量、发酵时间为主要因素,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沙棘果酒最优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沙棘果酒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8.4℃、SO2用量88mg/L、接种量12%、发酵时间9.5d,在此条件下沙棘果酒的酒精度为(11.2±0.2)%(V∶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果酒 发酵条件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黑豆米酒发酵工艺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琨毅 王琪 +2 位作者 冯雨辰 赵金松 袁华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9-183,共5页
以生料曲为糖化发酵剂,黑豆、大米为原料混合发酵进行生料酒的酿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物料比(黑豆∶大米)、料液比、接种量及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 以生料曲为糖化发酵剂,黑豆、大米为原料混合发酵进行生料酒的酿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物料比(黑豆∶大米)、料液比、接种量及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黑豆米酒最优的酿造工艺条件为物料比1∶1.5(g∶g)、料液比1∶3.0(g∶m L)、接种量2.3%、发酵时间21 d。在此条件下,黑豆米酒感官评分为91.5分,色泽玫红、透明、粮香与酒香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米酒 生料酿酒 响应面法 发酵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马铃薯为辅料的黄酒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姚立华 何国庆 陈启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8-233,共6页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以马铃薯为辅料的黄酒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得到以马铃薯为辅料酿造黄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114%(原料量的0.114%)、主发酵温度28℃、麦曲添加量14.0%...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以马铃薯为辅料的黄酒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得到以马铃薯为辅料酿造黄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114%(原料量的0.114%)、主发酵温度28℃、麦曲添加量14.0%(原料量的14.0%)、料水比1:0.7、每100g原料添加425μL糖化酶、发酵初始pH值4.0。在优化得到的发酵条件下酿造得到的以马铃薯为辅料的成品黄酒,其酒精度、酸度、色、香、味等各项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均符合国家黄酒标准GB/T13662-2000,成品酒的感官品质得到了改善,且所含游离氨基酸含量为7063.4mg/L,是普通黄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1.2-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辅料 黄酒 发酵条件 响应面方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型猕猴桃酒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16
5
作者 冯尚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75,共4页
为酿造营养型猕猴桃酒,以感官评定和维生素C(VC)保存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对猕猴桃酒发酵影响较大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SO2添加量这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后得到猕猴桃酒发酵工艺为接种量1.1‰;... 为酿造营养型猕猴桃酒,以感官评定和维生素C(VC)保存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对猕猴桃酒发酵影响较大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SO2添加量这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后得到猕猴桃酒发酵工艺为接种量1.1‰;发酵温度21℃;SO2添加量85 mg/L。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猕猴桃酒澄清透明,色泽翠绿,有典型的猕猴桃香气,感官评分为87.67,VC保存率达到85.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酒 发酵工艺 响应面优化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樱桃果酒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范兆军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5期22-25,共4页
以酒精产量为指标,对樱桃汁外观糖度、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进行响应面分析,经优化得出最适发酵条件为樱桃汁外观糖度22.6%,发酵温度26.5℃,酵母接种量5.8%。在此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12 d,产品的酒精产量是11.5%±0.2%。
关键词 樱桃果酒 发酵条件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红豆米酒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黄壹杨 刘琨毅 +1 位作者 王琪 邹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134,共5页
以生料曲为糖化发酵剂,红豆、红米为原料混合发酵进行生料酒的酿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物料比(红豆∶红米)、料液比、接种量及发酵温度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 以生料曲为糖化发酵剂,红豆、红米为原料混合发酵进行生料酒的酿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物料比(红豆∶红米)、料液比、接种量及发酵温度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红豆米酒最优的酿造工艺条件为:物料比1∶2.9(g∶g)、料液比1∶3(g∶mL)、接种量2.1%、发酵温度29℃,在此条件下红豆米酒的感官评分为90.9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米酒 生料酿酒 响应面法 发酵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和响应面法优化薏苡仁酒发酵条件 被引量:17
8
作者 邹立飞 郑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147,共6页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薏苡仁酒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Box-Behnken(BB)试验结果分别进行响应面法(RS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分析。结果表明,RSM、ANN优化发酵条件分别为薏苡仁∶糯米为1∶2(g∶g)、酵母A1接种量为4.7%、温度为31.7...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薏苡仁酒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Box-Behnken(BB)试验结果分别进行响应面法(RS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分析。结果表明,RSM、ANN优化发酵条件分别为薏苡仁∶糯米为1∶2(g∶g)、酵母A1接种量为4.7%、温度为31.7℃、初始pH为3.0;薏苡仁∶糯米为1∶1.9(g∶g)、酵母A1接种量为4.2%、温度为28.1℃、初始pH为3.0,ANN、RSM分别在其最优条件下的实际值和预测值都基本一致。ANN、RSM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R)、决定系数(R2)、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0.9945、0.9889、0.0117、0.1084、0.0722、0.4863%和0.9836、0.9675、0.0289、0.1701、0.1437、0.9857%。ANN具有更高拟合能力和准确性,拟合效果更好,更适合应用于薏苡仁酒发酵条件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响应面法 薏苡仁酒 发酵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米奶酒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正军 缪佳成 +4 位作者 徐爽 夏燕 沈艳 汪江波 徐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9-194,共6页
该试验以脱脂奶粉和糯米为原料进行米奶酒发酵,以米奶酒总酸、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米奶酒最佳发酵条件为脱脂奶粉添加量9.0 g/100 m L、米酒添加量63.0%(V/V)、乳酸菌接... 该试验以脱脂奶粉和糯米为原料进行米奶酒发酵,以米奶酒总酸、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米奶酒最佳发酵条件为脱脂奶粉添加量9.0 g/100 m L、米酒添加量63.0%(V/V)、乳酸菌接种量9.0%(V/V)。在此条件下,米奶酒总酸为5.07 g/L,酒精度为9.03%vol,感官评分为82.3分,米奶酒呈乳白微黄,色泽均匀且有光泽,味道奶香浓郁,兼具米酒香和发酵乳香,口感上奶香与酒味协调,酸甜适中,酒体丰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奶酒 乳酸菌 响应面法 发酵条件优化 感官品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