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助力幼儿园课程制度优化的上海教研行动——基于上海市提升幼儿园课程领导力项目的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贺蓉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6,共7页
幼儿园课程制度作为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共同遵循的价值规范与行动准则,是幼儿园课程改革深度推进的核心,是提升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关键。基于十五年来上海市提升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的实践探索,本研究指出了幼儿园课程制度的困境... 幼儿园课程制度作为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共同遵循的价值规范与行动准则,是幼儿园课程改革深度推进的核心,是提升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关键。基于十五年来上海市提升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的实践探索,本研究指出了幼儿园课程制度的困境,确立相信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根本立场,总结了聚焦幼儿发展的一日生活中观察和倾听制度、帮助感知教师课程实施状态的调研制度、基于实证促进深度对话与反思的教研制度、以教师为主的班级课程实施质量自评制度、基于教师的协商式专业研修与发展支持制度等幼儿园典型课程制度,为幼儿园教师聚焦幼儿发展、自主自信实施课程创造出心理空间与实践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制度 幼儿园 课程领导力 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以“母猪饲养管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愿 狄生伟 +3 位作者 崔世泉 田亚光 林旭 白会新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1期71-75,共5页
在专业课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有效解决了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文章以“母猪饲养管理”课程思政为例,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思政元素不足的问题,从后备母猪生产、妊娠母猪生产、哺乳母猪生产... 在专业课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有效解决了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文章以“母猪饲养管理”课程思政为例,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思政元素不足的问题,从后备母猪生产、妊娠母猪生产、哺乳母猪生产教学过程中挖掘后备力量的重要性,水桶效应,发展和辩证思维,职业责任心,践行科学、认真、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心怀对动物生命的敬畏,秉承动物福利生产理念等思政元素,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案例展示、课堂讨论、视频教学等多种方式将上述思政元素以润物无声的形式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饲养管理”课程 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 三农情怀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下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学校管理与课程实践
3
作者 徐雷 宁波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94,共17页
社会情感是人面对不确定性社会的核心能力,也是世界的最新期待。本研究就国际组织对社会情感能力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模式的发展历程开展梳理。在学校管理“主阵地”层面,校长等管理者全员培训、任课教师全程教育、环境氛围全方位营造、... 社会情感是人面对不确定性社会的核心能力,也是世界的最新期待。本研究就国际组织对社会情感能力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模式的发展历程开展梳理。在学校管理“主阵地”层面,校长等管理者全员培训、任课教师全程教育、环境氛围全方位营造、家校社协同做好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管理服务。在课程实践“主渠道”方面,全面开展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提升的必修课、注重推出满足特殊学生群体需求专题预防的选修课、加强探索情感能力实践困境的研修课,多渠道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研究发现,当前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呈现由聚焦基础教育,拓展到高等教育的趋势。从系统视角探索大、中、小三学段一体化社会情感能力培养体系,用数字化技术精准赋能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管理模式,家校社三者协同发力,形成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教育联合共同体,助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感能力 学校管理 课程实践 家校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以来中国幼儿园“体育”课程名称沿革及辨析
4
作者 郎丽苹 潘小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58,共7页
课程名称的准确定位对于明确课程性质、确定课程目标、选择适宜的课程内容至关重要,它是课程健康发展的关键基础。文章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幼儿园“体育”课程名称的历史梳理,发现中国幼儿园的“体育”课程名称并非始终如一,大致经历了... 课程名称的准确定位对于明确课程性质、确定课程目标、选择适宜的课程内容至关重要,它是课程健康发展的关键基础。文章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幼儿园“体育”课程名称的历史梳理,发现中国幼儿园的“体育”课程名称并非始终如一,大致经历了依附于游戏的无明确名称课程、以“体育”之名的全国统一课程和健康领域之下名称多元化课程三大发展阶段,同时也得出,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教育实践领域,幼儿园“体育”课程的命名至今未成统一,制约了幼儿园“体育”课程的深入发展。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就我国幼儿园教育历史实践中常见的几种“体育”课程名称,如游戏、体育、体适能、户外活动等展开辨析,进而提出“体育与健康”或以“身体活动”替代幼儿园“体育”课程名称的两种构想,期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园体育教育进行深入地反思和探讨,共同推动幼儿园“体育”课程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体育课程 名称沿革 名称辨析 课程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课程治理的区域推进理路
5
作者 杨雄 詹露 杨晓萍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6,共8页
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的幼儿园课程亟须从单一的管理视角向多维立体的治理视角转变。区域推进是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手段,探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理路旨在以整体思维推进我国幼儿园课程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 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的幼儿园课程亟须从单一的管理视角向多维立体的治理视角转变。区域推进是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手段,探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理路旨在以整体思维推进我国幼儿园课程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区域治理存在治理意识薄弱、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权力分散、治理方式僵化以及治理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应从课程的整体规划、主体参与、权责分工、推进方式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着手,建构立体化的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 课程治理 区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幼儿园科技教育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与实践路径
6
作者 姜英 李枫 刘璐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89,共4页
幼儿园科技教育课程是系统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具有广延性、迭代性和综合性,实践样态则有融合、生成和体验三种基本表现形式。幼儿园科技教育课程的实践应以基于幼儿的生活情境、强调幼儿的实践操作以及亲身体验为逻辑起... 幼儿园科技教育课程是系统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具有广延性、迭代性和综合性,实践样态则有融合、生成和体验三种基本表现形式。幼儿园科技教育课程的实践应以基于幼儿的生活情境、强调幼儿的实践操作以及亲身体验为逻辑起点,通过关注科技教育课程的融合样态、重视科技教育课程的生成样态、强化科技教育课程的体验样态以及加强教师科技教育素养培养来建设高质量的幼儿园科技教育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科技教育 科技教育课程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驱动课程知识变革的特征、风险与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洪修 王萌萌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7,共9页
DeepSeek介入教育教学领域引发了课程知识生产、表达与获取等方面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为,课程知识生产主体多元化、生产方式算法化、生产原料丰富化;课程知识表达载体多模态化、内容表达关联化、表达方式非线性;课程知识获取方式... DeepSeek介入教育教学领域引发了课程知识生产、表达与获取等方面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为,课程知识生产主体多元化、生产方式算法化、生产原料丰富化;课程知识表达载体多模态化、内容表达关联化、表达方式非线性;课程知识获取方式协同化、获取内容个性化、获取效果精准化。同时,DeepSeek驱动下的课程知识还存在失范化、无序化、外包化等潜在风险。因而,DeepSeek驱动下的课程知识变革需要明确课程知识选择标准,强化知识合规性;重构课程知识组织序列,增强知识秩序性;完善课程知识管理过程,加强知识主体性;把握课程知识生成逻辑,提升知识意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课程知识变革 知识生产 知识学习 课程知识管理 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传统纹样课程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路向
8
作者 沈爱祥 马仕仙 任晓春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78,共5页
中国传统纹样作为中华文化的“衣裳”,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文化人格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体现,理应成为广大幼儿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宝贵资源。幼儿园传统纹样课程能以独特且丰富的艺术要素发展儿童的审美... 中国传统纹样作为中华文化的“衣裳”,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文化人格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体现,理应成为广大幼儿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宝贵资源。幼儿园传统纹样课程能以独特且丰富的艺术要素发展儿童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表达能力,以多样的纹样对象与表现形式拓展儿童的知识与能力范畴,以创意表达活动升华儿童的精神世界与深化儿童的经验体系。其实践应坚持儿童化、生活化、活动化、社会化,不断拓展传统纹样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纹样 幼儿园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课程改革场域:理性审辨、关系图景与要点把握
9
作者 卢瑶 李姗泽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8,共9页
我国高质量幼儿园教育的核心标志是“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百余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本土化课程改革成果。通过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经验及理论成果的理性审辨,发现当下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研... 我国高质量幼儿园教育的核心标志是“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百余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本土化课程改革成果。通过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经验及理论成果的理性审辨,发现当下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研究应回到教师、聚焦教师所处的关系网络。运用场域理论对幼儿园课程改革展开系统性、关系性的剖析,发现幼儿园教师与社会结构之间是互构关系,幼儿园课程改革场域与其他场域是相对独立且彼此依存的关系,教师群体内部是分化而共生的关系。为了构建高质量的幼儿园课程体系,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应重视对课程改革场域“自组织原则”的澄清与解读,坚持以“自我生成与完善”为前提的“交流”“借鉴”与“学习”,以教师惯习的转向为着力点推动课程改革落到实处,通过赋权增能重建融合取向的场域文化,强化课程改革的“集体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改革 高质量教育体系 关系图景 场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哲学探究课程的生成路径
10
作者 黄静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1,共6页
构建“根系·萌芽·生长”框架下的幼儿园哲学探究课程生成路径,旨在化解传统预设课程与儿童主体性发展之间的矛盾。课程通过在根系层整合传统文化智慧、多层次的环境与已有认知方式,为儿童哲学探究提供基础支持;在萌芽层以自... 构建“根系·萌芽·生长”框架下的幼儿园哲学探究课程生成路径,旨在化解传统预设课程与儿童主体性发展之间的矛盾。课程通过在根系层整合传统文化智慧、多层次的环境与已有认知方式,为儿童哲学探究提供基础支持;在萌芽层以自然现象与幼儿疑问为触发事件,运用互动工具激发幼儿思考;在生长层于动态跟踪幼儿学习的过程中,用自然评估方法让课程自主调整发展。实践表明,该路径使幼儿自主生成探究主题增加,有效促进了幼儿生态认知的深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取向 幼儿园课程 哲学探究 课程生成 双螺旋模式 生态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共生:幼儿园课程内容治理的文化愿景
11
作者 严仲连 曹文静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5,共9页
幼儿园课程治理是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而治理主体各异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则容易使课程无法有效达成预定的目标。儿童的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文化情境,坚守文化性是课程功能的时代使命。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来源不仅... 幼儿园课程治理是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而治理主体各异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则容易使课程无法有效达成预定的目标。儿童的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文化情境,坚守文化性是课程功能的时代使命。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来源不仅仅是为了传承文化,也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推动了幼儿园课程的深入发展,它让幼儿园课程内容保持着持续的活力。在幼儿园课程实践中,课程内容的选择经常出现超载、西化、丑化等现象。为破解此问题,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治理应坚持儿童本位价值观,推动课程内容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共生,强化课程内容选择过程中不同主体的多元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治理 课程内容 传统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价值、路径与保障
12
作者 徐臻 蔡志刚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87,共6页
博物馆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实施对支持幼儿主动学习、幼儿园课程创生、教师理念革新具有积极的价值。博物馆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实施包括项目活动和空间创设两种基本路径,以及馆园合作共建资源库和专业培训两种实施支架。幼儿园还需通过... 博物馆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实施对支持幼儿主动学习、幼儿园课程创生、教师理念革新具有积极的价值。博物馆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实施包括项目活动和空间创设两种基本路径,以及馆园合作共建资源库和专业培训两种实施支架。幼儿园还需通过优化与创新课程制度,保障博物馆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资源 幼儿园课程 课程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管理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3
作者 张艺 王耀 贾云洁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122-125,共4页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作为农业管理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与新农科的要求一致,要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业专业人才,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这一课程能培育更多能够科学做出农业项目投资决策的人才,提高该...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作为农业管理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与新农科的要求一致,要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业专业人才,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这一课程能培育更多能够科学做出农业项目投资决策的人才,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新农科建设的题中之意。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强、思政元素挖掘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考核评价方式不健全的问题。因此,该文提出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性教学;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方法多样化,增加课程吸引力;考核方式多元化,构建全面考核新模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管理 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 课程教学改革 思政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托幼一体化的实践路径与未来建议
14
作者 杨丽媛 张雅玲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4,共7页
托幼一体化是建构高质量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婴幼儿连续整全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托幼一体化工作在保育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体化师资配备不足、一体化课程建设滞后、资源条件配置与婴幼儿发展需求不适配等问题。公... 托幼一体化是建构高质量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婴幼儿连续整全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托幼一体化工作在保育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体化师资配备不足、一体化课程建设滞后、资源条件配置与婴幼儿发展需求不适配等问题。公办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工作有其天然优势,其工作重点应以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来支撑一体化的学习环境、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确保2~6岁婴幼儿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为促进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可进一步在深化医教养结合、建立质量标准与评估体系和推进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育 托幼一体化 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课程 一体化师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础教育新质课程体系建构
15
作者 严奕峰 丁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41-49,共9页
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引发了基础教育新质课程体系建构的现实议题。作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推动了现代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转变,要求基础教育发挥基点作用,培养新质人才。课程作为学生... 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引发了基础教育新质课程体系建构的现实议题。作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推动了现代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转变,要求基础教育发挥基点作用,培养新质人才。课程作为学生知识、思维、能力和品格培育的核心载体,承载着育人的统领作用。从育人转型出发,新质生产力呼唤基础教育新质课程体系建构。新质课程体系是开拓进取的创新创想体系,是人机协同的数字共生体系,是本土与全球融合的跨文化交流体系,是情境交融的体验式学习体系,是个性多元的素质素养体系,是数据驱动的精准服务体系。基础教育新质课程体系的建构需要依托智能学习平台,推进深度学习;架设跨界学习桥梁,引领多元教学实践;建立分层管理体制,强化政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质课程体系 智能学习平台 跨界学习桥梁 分层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涉农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天津农学院为例
16
作者 卢言红 李庆霞 陈美伊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8-50,55,共4页
当前涉农高校公共选修课普遍存在课程目标设定模糊、课程内容与产出脱节、优质课程资源不足、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选课缺乏科学性指导等问题。基于OBE理念,本研究提出以下出对策:明确以学生能力产出为导向的... 当前涉农高校公共选修课普遍存在课程目标设定模糊、课程内容与产出脱节、优质课程资源不足、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选课缺乏科学性指导等问题。基于OBE理念,本研究提出以下出对策:明确以学生能力产出为导向的目标优化与目标匹配的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创新多样化教学方法,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业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制度。通过提升公共选修课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我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人格健全和有服务社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公共选修课 课程设置 课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晓 刘亭 杨丹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86,共4页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丰富儿童的认知经验,充盈儿童的心灵。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有特殊的实践情境,在面对课程内容成人化、音乐教育内涵理解窄化以及课程开发不系统等问题时,教师应坚持基于儿童立场的音乐教育观、坚持联系视...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丰富儿童的认知经验,充盈儿童的心灵。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有特殊的实践情境,在面对课程内容成人化、音乐教育内涵理解窄化以及课程开发不系统等问题时,教师应坚持基于儿童立场的音乐教育观、坚持联系视角的音乐课程观和整合方法的音乐教学观,促进儿童在艺术、情感、认知、思维和创造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 音乐教育 音乐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价值逻辑、基本特征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秋红 陈世联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8,共8页
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加强课程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幼儿园课程建设旨在探讨现阶段学前教育内容现代化问题,其根本指向立德树人,目标指向儿童发展,现实指向园所现代化。突出中国经验、体现课程开发逻辑、追... 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加强课程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幼儿园课程建设旨在探讨现阶段学前教育内容现代化问题,其根本指向立德树人,目标指向儿童发展,现实指向园所现代化。突出中国经验、体现课程开发逻辑、追求高质量是中国式现代化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特征。课程建设实践要以体系化视角、问题导向和共同体推进为总体思路指引,聚焦文化体系、课程理念、环境创设、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保障体系等具体路径,构建出新时代高质量的现代化幼儿园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幼儿园课程 课程建设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柱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87,共9页
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实践性课程理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的开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实践性理论指导,存在缺乏实践性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实践性课程理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的开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实践性理论指导,存在缺乏实践性目标和方案、缺乏系列化框架、缺乏多样化实施途径、缺乏精细化管理机制等问题。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四个方面探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立体化”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 课程实施 课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家需求的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丽 陈文涛 +1 位作者 关文玲 孙爱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6,共8页
为推动高校应急技术及管理专业建设、加强应急救援人才培养,基于国家应急需求明确专业定位,从职业道德素养、理论知识体系、实践技术能力等方面,提出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参考《应急救援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应急救... 为推动高校应急技术及管理专业建设、加强应急救援人才培养,基于国家应急需求明确专业定位,从职业道德素养、理论知识体系、实践技术能力等方面,提出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参考《应急救援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的职业道德要求,确定专业职业素养;其次,从应急管理预防、准备、响应、恢复(PPRR)模型出发,构建覆盖应急管理全周期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然后,提出学训结合、政产研融合,共同推进应急技能培养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最后,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质量监控、人才考核体系、持续改进机制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结果表明:结合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责任属性、全周期工作内容和全灾种、多主体实际应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可以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与实务工作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培养德才兼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急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专业素养 课程体系 应急技能 实践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