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p-section concrete beams under contact explosion and close-in explosion conditions 被引量:5
1
作者 Zhen Li Yan Liu +2 位作者 Jun-bo Yan Wen-li Yu Feng-lei Hu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40-549,共10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explosive breaching of p-section concrete beams. Twenty three p-section concrete beams with a 100 cm length were tested. TNT charges were placed at 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explosive breaching of p-section concrete beams. Twenty three p-section concrete beams with a 100 cm length were tested. TNT charges were placed at three positions: contact detonation in the center, contact detonation above the web and close-in detonation in the center.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breach parameters of the panels were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diameter of the ejection crater, spalling crater and breach hole created by the charge deton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predict values obtained by the analytical models proposed by McVay, Morishita and Remennikov. A modified breach with crater limit line and breach without crater limit line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maximum cross-sectional destruction area ratio(MCDAR) valu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amage degree. The maximum value of MCDAR reached 0.331 corresponding to the C5 experimental condition, of which explosion occurred above the we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ction concrete beam contact explosion close-in explosion EXPLOSIVE brea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resistance ohmic contacts on InAlN/GaN heterostructures with MOCVD-regrown n+-InGaN and mask-free regrowth process
2
作者 郭静姝 祝杰杰 +9 位作者 刘思雨 刘捷龙 徐佳豪 陈伟伟 周雨威 赵旭 宓珉瀚 杨眉 马晓华 郝跃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67-471,共5页
This paper studied the low-resistance ohmic contacts on InAlN/GaN with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regrowth technique.The 150-nm regrown n-InGaN exhibits a low sheet resistance of 31Ω/□,resulting ... This paper studied the low-resistance ohmic contacts on InAlN/GaN with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regrowth technique.The 150-nm regrown n-InGaN exhibits a low sheet resistance of 31Ω/□,resulting in an extremely low contact resistance of 0.102Ω·mm between n^(+)-InGaN and InAlN/GaN channels.Mask-free regrowth process was also use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heet resistance of InAlN/GaN with MOCVD regrown ohmic contacts.Then,the diffusion mechanism between n^(+)-InGaN and InAlN during regrowth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with electr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s,which could benefit the further process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lN/GaN low-resistance ohmic contacts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 n^(+)-inGaN time of flight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TOF-S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ismic and stress qualification of LMFR fuel rod and simpl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LBE added mass effect 被引量:1
3
作者 M.Khizer Jian-Wei Chen +3 位作者 Guo-Wei Yang Qing-Sheng Wu Yong Song Yong Zha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42-56,共15页
In this study, two different designs of liquid metal fast reactor(LMFR) fuel rods wire-wrapped and nonwire-wrapped(bare) are compared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parameters as a means of considering the optimum fuel des... In this study, two different designs of liquid metal fast reactor(LMFR) fuel rods wire-wrapped and nonwire-wrapped(bare) are compared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parameters as a means of considering the optimum fuel design. Nuclear seismic rules require that systems and components that are important for safety must be capable of bearing earthquake effects, and that their integrity and functionality should be guaranteed. Mode shapes, natural frequencies, stresses on cladding, and seismic aspects are considered for comparison using ANSYS. Modal analysis is compared in a vacuum and in lead–bismuth eutectic(LBE) using potential flow theory by considering the added mass effect. A simple and accurate approach is sugges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LBE added mass effect and is verified by a manually calculated added mass, which further proved the usefulness of potential flow theory for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added mass effect.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hydrodynamic function(τ) over the entire frequency range further validate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modal analysis results. Stresses obtained for fuel rods against different loading combinations revealed that they were within the allowable limits with maximum stress ratios of 0.25(bare) and 0.74(wire-wrapped). In order to verify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cladding tubes, stresses along the cladding length were determined during different transients and were also calculated manually for static pressure. The manual calculations could be roughly compared with the ANSYS results, and the two showed a close agreement. Contact analysis methodology was selected,and the most appropriate analysis options were suggested for establishing contact between the wire and cladding for the wire-wrapped design grid independence analysis,which proved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procedure, and validated the use of the ANSYS mechanical APDL code for LMFR fuel rod analysis. The results provided detailed insight into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LMFR fuel rods by considering different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s(i.e., bare and wire-wrapped) in the seismic loading;this not only provides a FEM procedure for LMFR fuel with complex configuration, but also guides the reference design of LMFR fuel r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FR Fuel rod Added mass Seismic analysis contac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荧光增白剂162
4
作者 章宦胜 王宁 +1 位作者 胡秀红 魏小春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4期90-92,共3页
建立食品接触材料中荧光增白剂162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经净化后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162在10~200μg·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 建立食品接触材料中荧光增白剂162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经净化后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162在10~200μg·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0.1 mg·kg^(-1),平均回收率在95.8%~101.2%,相对标准偏差在1.6%~7.2%。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荧光增白剂162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荧光增白剂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岩体质量快速评价方法
5
作者 孙钱程 王泉 +1 位作者 徐志华 郭戈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3,共8页
岩体质量评价是开展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预测与评估的重要基础信息。针对传统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存在的效率低、取样难、成本高等问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出一种以结构面信息和块体体积作为评价参数的岩体质量快速评价方法。该方法... 岩体质量评价是开展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预测与评估的重要基础信息。针对传统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存在的效率低、取样难、成本高等问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出一种以结构面信息和块体体积作为评价参数的岩体质量快速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非接触式测量方式,快速获取岩体表面的点云数据,并提取结构面参数和块体体积;利用动态权重法计算各参数权重,结合统计的各评价参数值分析确定岩体质量等级,实现了岩体质量的快速、准确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与GSI岩体质量评价系统的结果相吻合;这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不仅可以快速完成大范围岩体质量评价,而且测试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显著提高了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岩体质量评价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 三维激光扫描 非接触测量 动态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质谱-色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物筛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国秀 张琦 +2 位作者 陆佳 王朝晖 杜振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6-356,共11页
在缺乏相关检测方法、质谱数据库及标准品的情况下,对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FCMs)中迁移浓度差异大、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来源广泛的迁移物质进行鉴定仍是FCMs安全性评价领域的难点。近年来,高分辨质谱(high resolution... 在缺乏相关检测方法、质谱数据库及标准品的情况下,对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FCMs)中迁移浓度差异大、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来源广泛的迁移物质进行鉴定仍是FCMs安全性评价领域的难点。近年来,高分辨质谱(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RMS)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被广泛应用于FCMs迁移物质筛查领域,为解决上述难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逐渐成为FCMs迁移物质筛查及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对近几年(2019—2024年)HRMS技术在FCMs迁移物质筛查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HRM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然后重点分析了该技术在FCMs迁移物质筛查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HRMS技术应用于FCMs迁移物质筛查领域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说明,最后对HRMS在FCMs迁移物质筛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旨在通过总结HRMS技术在FCMs迁移物质筛查中的应用现状,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HRMS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 食品接触材料 迁移物质 迁移物质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节能型异丁烯选择性叠合工艺的研究与探讨
7
作者 刘成军 吕晓东 +3 位作者 孙龙江 周璇 李倞琛 于海霞 《中外能源》 CAS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异丁烯选择性叠合工艺。碳四原料与气相产物在接触式缓冲罐内逆流接触并进行传质和传热,然后触后气相产物进入反应分离塔,触后碳四原料与二异丁烯共沸物、脱氧水混合后作为反应进料一并进入接触式反应器。接触式反应器... 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异丁烯选择性叠合工艺。碳四原料与气相产物在接触式缓冲罐内逆流接触并进行传质和传热,然后触后气相产物进入反应分离塔,触后碳四原料与二异丁烯共沸物、脱氧水混合后作为反应进料一并进入接触式反应器。接触式反应器设有液位调节器,用于确保叠合反应始终在液相状态下操作,反应完成后该反应器气相产物至接触式缓冲罐进行传质和传热,液相产物至反应分离塔进行分离和深度反应。反应分离塔包含反应段,反应段采用水、水与异丁烯反应生成的叔丁醇作复合抑制剂;在分馏的作用下,剩余碳四、二异丁烯共沸物,二异丁烯产品分别自塔顶、侧线、塔底分出。该异丁烯选择性叠合工艺具有接触式反应器反应效率高、反应热全部用于组分的传质传热、反应分离塔反应段不需设置叔丁醇二次注入设施等特点,可提高二异丁烯选择性并可大幅度降低装置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叠合 反应热 二异丁烯 传质传热 共沸物 复合抑制剂 物流性质 物料平衡 接触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岩体结构面调查方法的评述
8
作者 王云生 刘兴全 《矿业工程》 2025年第1期81-84,94,共5页
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岩体结构面非接触调查法的作业原理、设备分类、算法优化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通过应用实例对该技术的实用性进行了评述。该项技术较好的符合了现场实际条件,操作速度快,操作形式多样,工作适应性强,可使... 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岩体结构面非接触调查法的作业原理、设备分类、算法优化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通过应用实例对该技术的实用性进行了评述。该项技术较好的符合了现场实际条件,操作速度快,操作形式多样,工作适应性强,可使现场工作人员安全得到保障,能够满足矿山企业快速评价岩体质量的需求,能够作为选择工程结构参数、科学管理生产以及评价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 调查 非接触法 三维激光扫描 岩体质量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的5-亚乙基-2-降冰片烯迁移量
9
作者 胡薇月 胡暕月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6期54-59,共6页
本文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的5-亚乙基-2-降冰片烯迁移量,并对色谱柱、标品溶剂、顶空平衡温度和顶空平衡时间进行优化。样品按照标准规定进行迁移试验,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表... 本文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的5-亚乙基-2-降冰片烯迁移量,并对色谱柱、标品溶剂、顶空平衡温度和顶空平衡时间进行优化。样品按照标准规定进行迁移试验,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目标物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0.002 mg·kg^(-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102.29%、104.4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14%、4.13%、2.42%。该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精确可靠,回收率高,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的5-亚乙基-2-降冰片烯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外标法 食品接触材料 5-亚甲基-2-降冰片烯迁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近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高位危岩体精细化建模中的融合应用
10
作者 叶志伟 夏波 朱运权 《公路交通技术》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了提高山区公路勘察设计中高位危岩体调查的准确度和调查效率,采用无人机贴近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高位危岩体进行航飞精细化建模,并采用自研公路数字化软件“经天路图”作为承载平台,辅助高位危岩体的调查及解译。应用结果显示:1)... 为了提高山区公路勘察设计中高位危岩体调查的准确度和调查效率,采用无人机贴近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高位危岩体进行航飞精细化建模,并采用自研公路数字化软件“经天路图”作为承载平台,辅助高位危岩体的调查及解译。应用结果显示:1)无人机摄影测量操作简便,实景带入感强,对高位危岩体重点部位细节展现更为精细,数字化软件的应用有利于建模分析;2)无人机轻便化的外业采集设备与成熟的配套软件相结合,为山区公路勘察设计中高位崩塌危岩体隐患调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近摄影测量 倾斜摄影测量 精细化建模 模型纹理分析 高位危岩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 in Ar and O_2/Ar Mixtures:Properties and High Performance for Surface Cleaning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英 任春生 +2 位作者 杨亮 张家良 王德真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203-1208,共6页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 generated in Ar and O2/Ar mixtur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specially designed equipment with double power electrodes at 20~32 kHz,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cleaning of surfaces have...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 generated in Ar and O2/Ar mixtur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specially designed equipment with double power electrodes at 20~32 kHz,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cleaning of surfaces have been studied. Properties of the jet discharge are studied by electrical diagnostics, including the waveform of discharge voltage, discharge current and the Q-V Lissajous figures. The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is used to measure the plasma parameters, such as the excita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gas tempera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sumed power and the excita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 with increase of the discharge frequency. On the other hand, at the same discharge frequency, these parameters in O2/Ar mixture plasma are found to be much larger. The effect on surface cleaning is studied from the changes in the contact angle. For Ar plasma jet, the contact angle decreases with increase of the discharge frequency. For O2/Ar mixture plasma jet, the contact angle decreases with increase of discharge frequency up to 26 kHz, however, further increase of discharge frequency does not show further decrease in the contact angle. At the same discharge frequency, the contact angle after O2/Ar mixture plasma cleaning is found to be much lower compared to the case of pure Ar. From the results of quadrupole mass-spectrum analysis, we can identify more fragment molecules of CO and H2O in the emitted gases after O2/Ar plasma jet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Ar plasma jet treatment, which are produced by the decomposition of surface organic contaminants during the clean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 surface cleaning the excitation temperature the contact angle quadrupole mass-spect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伤科泡腾颗粒中维持骨重塑稳态的生物活性分子筛选分析
12
作者 尹小娟 温慧敏 +1 位作者 杨沙 杨芝芳 《儿科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筛选小儿伤科泡腾颗粒中维持骨细胞骨重塑稳态的潜在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方法对不同提取基相、批次的小儿伤科泡腾颗粒常温提取液进行活性化学药物成分色... 目的:筛选小儿伤科泡腾颗粒中维持骨细胞骨重塑稳态的潜在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方法对不同提取基相、批次的小儿伤科泡腾颗粒常温提取液进行活性化学药物成分色谱、质谱解析。阳性对照采用伊班膦酸钠,绘制小儿伤科泡腾颗粒UPLC-Q-TOF-MS指纹图谱,结合SwissADME在线开源数据库对各成分主峰主要分子成分进行鉴定。筛选差异性分子图谱并与骨细胞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进行分子对接虚拟适配,以结合能<-15.0 kJ/mol为筛选条件,筛选小儿伤科泡腾颗粒治疗闭合性骨折的潜在Q-Marker。结果:对我院多批次小儿伤科泡腾颗粒原材料进行随机分布组合,共制备得到24批次小儿伤科泡腾颗粒样品,样品相似度分布区间0.901~0.976,有效成分具备一致性。小儿伤科泡腾颗粒总离子流图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18个共有峰,鉴别明确12种化合物:(+)-荷包牡丹碱、齐墩果酸、1182-94-1、赤霉素A4、白桦脂酸、植物甾醇、硫酸黄连碱、T25789、芍药新苷、二氢血根碱、人参皂苷Rh2、盐酸异黄连碱。其中,(+)-荷包牡丹碱、齐墩果酸、1182-94-1、硫酸黄连碱、T25789、芍药新苷、二氢血根碱、人参皂苷Rh2、盐酸异黄连碱9种化合物筛选作为小儿伤科泡腾颗粒的潜在Q-Marker。结论:(+)-荷包牡丹碱、齐墩果酸、1182-94-1、硫酸黄连碱、T25789、芍药新苷、二氢血根碱、人参皂苷Rh2、盐酸异黄连碱可能是小儿伤科泡腾颗粒维持骨细胞骨重塑稳态的主要活性成分,具备抑制DKK1活性并加速骨细胞重建的分子学潜能,可作为小儿伤科泡腾颗粒治疗闭合性骨折损伤的潜在Q-Mark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伤科泡腾颗粒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分子对接虚拟技术 Dickkopf相关蛋白1 闭合性骨折 中医质量标志物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闭矿井采空区破碎岩体再断裂机制及空隙结构演化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凡非 浦海 +1 位作者 倪宏阳 卞正富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受“双碳”政策影响,关闭矿井地热开采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关闭矿井采空区内储热流体提取效率与其渗流特性密切相关,而破碎岩体空隙结构是决定采空区渗流特性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研究地热开采复杂环境下储热空间破碎岩体空隙结构变形... 受“双碳”政策影响,关闭矿井地热开采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关闭矿井采空区内储热流体提取效率与其渗流特性密切相关,而破碎岩体空隙结构是决定采空区渗流特性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研究地热开采复杂环境下储热空间破碎岩体空隙结构变形演化特性。笔者基于颗粒离散元数值方法,建立浸水及侧向约束压缩条件下不同级配的破碎岩体数值模型,分析破碎岩体变形行为及二次断裂演化特性,追踪颗粒从岩体骨架结构剥离及空隙内运移规律。得到如下结论:破碎岩体压实过程应力随应变增长可分为3个阶段:初始阶段(0<ε≤0.175),缓慢增长阶段(0.175<ε≤0.275)以及快速增长阶段(ε>0.275)。快速增长阶段应力-应变曲线出现明显波动,破碎岩体二次断裂及应力重分布现象在该阶段最明显。破碎岩体热储环境下空隙率的变化值与初始空隙率成正比,最大达到0.2。当破碎岩体内岩块粒径悬殊大时,接触键应变能最大,断裂能增长缓慢。岩块与颗粒密集区接触部分断裂分布多,与空隙接触部分断裂分布极少。颗粒未剥离岩块时,随岩块运动,整体运动路径复杂速度较小;颗粒剥离瞬间速度突然增大,与岩块碰撞导致速度改变。当颗粒速度减小到与周围岩块相近时,将造成空隙空间的堵塞。研究结果可为关闭矿井储热空间换热效率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矿井 热储空间 破碎岩体 空隙结构 裂隙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法测定白酒接触材料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迁移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霞建 蒋力力 +4 位作者 尚煜豪 田栋伟 程平言 胡建锋 汪地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6-311,共6页
建立了白酒接触塑料制品中双酚A、双酚F、双酚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的检测方法。双酚A、双酚F、双酚S在食品模拟液中经过一定时间和温度后发生迁移,以0.1%氨水-甲醇为流动相洗脱,经C18色谱柱分离,结合加热电喷雾电离源,在... 建立了白酒接触塑料制品中双酚A、双酚F、双酚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的检测方法。双酚A、双酚F、双酚S在食品模拟液中经过一定时间和温度后发生迁移,以0.1%氨水-甲醇为流动相洗脱,经C18色谱柱分离,结合加热电喷雾电离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用Full MS/ddMS^(2)进行分析;该方法在2.50~500.00μg/L质量浓度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0,双酚S、双酚F和双酚A检出限分别为0.98、1.06、1.12μg/L,加标回收率为95.70%~117.53%,相对标准偏差为1.00%~3.55%。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定性准确性高,适用于白酒接触塑料制品中双酚A、双酚F、双酚S的检测,为开展酒类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类化合物 白酒 接触塑料制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双目摄像技术的岩体结构面非接触调查评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兴全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6期192-196,共5页
为准确评估岩体质量的优劣,以及了解其在稳定性方面的差异,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工作是必要的,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调查岩体的结构面。现阶段,对于岩体质量分级中的岩体结构面的调查方法主要有现场接触法、钻孔测量以及非接触扫描测量3类方... 为准确评估岩体质量的优劣,以及了解其在稳定性方面的差异,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工作是必要的,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调查岩体的结构面。现阶段,对于岩体质量分级中的岩体结构面的调查方法主要有现场接触法、钻孔测量以及非接触扫描测量3类方法。随着科技发展,基于双目摄像技术的岩体结构面非接触调查法在识别准确率上有质的提升,同时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成本。该文结合基于双目摄像技术的岩体结构面非接触调查法的基本原理、采集过程及数据处理过程对这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同时通过应用实例对该技术的实用性进行评述。该技术符合现场实际条件,能够快速评价岩体质量,为矿山企业提供重要依据来选择工程结构参数,并有效指导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 调查 非接触法 双目测量技术 岩体质量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离开关合闸状态的非接触自动检测方法
16
作者 苑龙祥 汪华平 +2 位作者 王阳 刘敬之 曲全磊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4-738,共5页
为了提升隔离开关合闸状态自动检测效果,采用了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隔离开关合闸状态非接触自动检测方法,使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分辨率达到最大值,优化了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光学参数,提升了其位移测量精度;通过光学参数优化后的激光位移传感... 为了提升隔离开关合闸状态自动检测效果,采用了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隔离开关合闸状态非接触自动检测方法,使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分辨率达到最大值,优化了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光学参数,提升了其位移测量精度;通过光学参数优化后的激光位移传感器,采集隔离开关轮廓曲线,得到隔离开关轮廓曲线采样点集;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隔离开关轮廓曲线采样点的椭圆方程,并计算隔离开关导电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当导电臂夹角处于规定夹角区间内,则判定合理开关合闸到位,完成隔离开关合闸状态非接触自动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前、后导电臂夹角分别在0.4°与0.5°左右,均低于夹角规定区间。这一结果对实现隔离开关合闸状态非接触自动检测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测量与计量 隔离开关 激光位移传感器 合闸状态 非接触 自动检测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在高陡危岩体结构面调查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凯 《城市勘测》 2024年第5期160-163,共4页
高陡危岩体地处边坡的危险隐蔽地带,其稳定性对地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勘察人员往往难以靠近危岩体进行详细的勘察研究,调查方法存在效率低,勘察难度大等痛点,难以满足复杂的工程实际需要。近年来,以无人机摄影... 高陡危岩体地处边坡的危险隐蔽地带,其稳定性对地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勘察人员往往难以靠近危岩体进行详细的勘察研究,调查方法存在效率低,勘察难度大等痛点,难以满足复杂的工程实际需要。近年来,以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设备凭借高效率、高精度的优势在地质勘察行业内得以广泛应用。本文以实际工程案例形式探讨贴近测量技术在高陡危岩体结构面调查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快速、精准地建立详细的危岩体实景三维模型,辅助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对危岩体勘察技术革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高陡危岩体 贴近摄影测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密切值法在水电站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18
作者 雷婷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4期64-69,共6页
针对传统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将博弈论和密切值法相结合,用于水电站岩体质量评价。根据水电站岩体质量的分级标准和影响因素,运用密切值法建立岩体质量评价模型,依托博弈论的指标赋权法明确对应指标权重,最后根据密切值的分... 针对传统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将博弈论和密切值法相结合,用于水电站岩体质量评价。根据水电站岩体质量的分级标准和影响因素,运用密切值法建立岩体质量评价模型,依托博弈论的指标赋权法明确对应指标权重,最后根据密切值的分析结果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实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确定的组合权重不仅科学合理而且有效克服了密切值法权重计算的主观性;另一方面,采用密切值评价方法对岩体质量评价获得的结果与变权欧式距离评价方法结果比较,结果完全一致,与可拓学理论、未确知测度理论评价结果比较也基本相吻合,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可以运用于水电站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 水电站 密切值 博弈论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1-癸烯迁移量
19
作者 白泽清 《现代食品》 2024年第5期205-207,219,共4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的1-癸烯迁移量测试方法,为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中1-癸烯的检验检测提供依据。迁移实验中,选用正己烷作为食品模拟物,迁移温度设定为60℃,迁移时间2 h,迁移试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结... 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的1-癸烯迁移量测试方法,为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中1-癸烯的检验检测提供依据。迁移实验中,选用正己烷作为食品模拟物,迁移温度设定为60℃,迁移时间2 h,迁移试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目标分析物在5~100µ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较好,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6,定量限为0.005 mg·kg^(-1),加标回收率为87.4%~106.0%,相对标准偏差为2.1%~3.4%。该方法快速、准确且灵敏度高,适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中1-癸烯迁移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 1-癸烯 迁移量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聚氯乙烯包装材料和食品模拟物中的46种增塑剂 被引量:47
20
作者 郭春海 薄海波 +4 位作者 段文仲 贾海涛 陈瑞春 马育松 艾连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8,共7页
建立了46种增塑剂在聚氯乙烯(PVC)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含量及其在水、3%乙酸、10%乙醇和橄榄油4种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食品包装材料、水质模拟物和橄榄油中增塑剂分别采用溶解-沉淀法、正己烷液-液萃... 建立了46种增塑剂在聚氯乙烯(PVC)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含量及其在水、3%乙酸、10%乙醇和橄榄油4种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食品包装材料、水质模拟物和橄榄油中增塑剂分别采用溶解-沉淀法、正己烷液-液萃取和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提取。采用GC-MS法,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下对46种增塑剂进行定性,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各种增塑剂在0.1-2.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 0-0.999 9,各组分检出限均在0.005-0.05mg/kg之间。在2种食品模拟物中,3个浓度添加水平下46种增塑剂的加标回收率在69.51%-107.21%之间,精密度(RSD,n=6)为3.53%-18.95%。该方法可满足PVC食品接触制品及4种不同性质的食品模拟物中多种类增塑剂的快速筛查和准确定性、定量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增塑剂 迁移量 塑料食品包装 食品模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