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DIS数据的2003—2020年西南地区林火随地形因子的动态变化
1
作者 侯波 李倩倩 +1 位作者 杨艳蓉 张乐英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137,共7页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为代表的西南地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是我国林火灾害最严重地区之一。研究气候变化下该地区林火分布的地形变化规律,可为天然林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3—2020年MODIS火点数据MCD14DL,结合地理高...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为代表的西南地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是我国林火灾害最严重地区之一。研究气候变化下该地区林火分布的地形变化规律,可为天然林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3—2020年MODIS火点数据MCD14DL,结合地理高程数据DEM和历史气候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核密度分析和M-K趋势检验,研究气候变化下西南地区林火与地形因子的统计关系及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2003—2020年西南林火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率为42次·a^(-1)。春、冬季为林火高发期。空间上总体呈现从云南南部到四川北部逐步减少的格局,林火分布多集中在哀牢山、横断山脉以及攀枝花等地。(2)2003—2020年平均来看,林火与海拔、坡度呈单峰型关系,分别在海拔1400—1600 m、坡度15—20°达到峰值;阳坡最多,半阴半阳坡最少。(3)气候变化下,林火出现“转移”现象。海拔600—1200 m内相对湿度和降水的增加致使林火在该海拔显著减少、在高于1400 m的中高海拔区间增加;年均温的升高导致林火从坡度20—25°“抬升”到35°以上。气候变化下,西南林火出现向高海拔、高坡度转移现象,致使高海拔、高坡度可燃性屏障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海拔 坡度 坡向 气候变化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来华西人对塾师的多维书写与形象建构研究
2
作者 陈艳 元青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0,共9页
晚清时期,来华西人出于政治考量、文化输出、传教需求等多种因素,对中国塾师群体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书写,以满足对华认知的整体诉求,进而建构了塾师多维的“他塑形象”。19世纪早期至60年代以前是描述性介绍为主的早期阶段,主要关注塾... 晚清时期,来华西人出于政治考量、文化输出、传教需求等多种因素,对中国塾师群体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书写,以满足对华认知的整体诉求,进而建构了塾师多维的“他塑形象”。19世纪早期至60年代以前是描述性介绍为主的早期阶段,主要关注塾师的经济状况、教学教法,是为获取对华认知信息服务,而主观性的文化价值判断色彩较弱;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则对塾师进行了全方位观察与多维度书写,以文化价值判断为主导,运用特异化手法,建构了塾师“一体多面”的形象,呈现出塾师“专业素养不甚高明”的职业形象、“贫寒”的经济形象、“特异化”的外貌形象、“无知、疏懒、严厉”的人格形象。在塾师“一体多面”的形象之下,隐含了西方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而解构中国传统教育,最终以现实为指向则是晚清来华西人塑造塾师形象的重要文化动机。晚清来华西人主要通过倾向性地择取“写实”要素,运用特异化手法和构建微型教学展示空间,对塾师进行形象建构。作为异域文化的观察者,来华西人的塾师书写虽然存在歪曲和想像,却在一定程度上为观察中国传统教育提供了多维视角,促使国人从“他者”视域反思中国本土教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西人 塾师 形象建构 一体多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暴雨过程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孟庆涛 孙建华 乔枫雪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612,共17页
使用1990~2005年全国730站日降水资料和NCEP格点分析资料对1990~2005年东北地区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类研究,探讨21世纪前后夏季东北暴雨的主要特征。按照东北地区日降雨量大于50 mm的站点数不少于5个的标准,统计出1990~2005年东北地区... 使用1990~2005年全国730站日降水资料和NCEP格点分析资料对1990~2005年东北地区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类研究,探讨21世纪前后夏季东北暴雨的主要特征。按照东北地区日降雨量大于50 mm的站点数不少于5个的标准,统计出1990~2005年东北地区的69个暴雨个例(共90天)。在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造成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进行分类研究。考虑阻塞高压、热带、副热带系统和西风带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大致分为6类:(1)台风与西风带系统(西风槽、东北低涡)的远距离相互作用(20个,28.9%);(2)登陆台风(或南来低涡)北上与西风带系统(西风槽、东北低涡)相互作用(16个,23.2%);(3)台风直接暴雨(1个,1.5%);(4)低槽冷锋暴雨(16个,23.2%);(5)低空切变型暴雨(2个,2.9%);(6)东北低涡暴雨(14个,20.3%)。在所有个例中与台风有关的共有37个,超过一半,占总数53.6%。台风的远距离水汽输送或登陆台风北上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是东北地区产生大暴雨或持续性大暴雨的重要环流条件。此外,东北低涡和西风槽前系统造成暴雨个例也比较多,也是东北地区大范围暴雨的重要影响系统,低槽冷锋暴雨和东北低涡暴雨也各分为4小类。低空切变暴雨的切变线一般在低层较为明显。上述分析表明,夏季东北地区暴雨过程种类繁多,情况较为复杂,且进入新世纪以来该区降雨过程较为活跃,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暴雨 东北低涡 台风 西风槽 低槽冷锋暴雨 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情境下权力对炫耀性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面子意识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44
4
作者 杜伟宇 许伟清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90,共8页
权力是社会科学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其对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还较有限。本文拟以权力为自变量,以炫耀性/实用性产品的购买意愿为因变量,探讨中国情境下权力对炫耀性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启动高权力的被试更愿意购买... 权力是社会科学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其对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还较有限。本文拟以权力为自变量,以炫耀性/实用性产品的购买意愿为因变量,探讨中国情境下权力对炫耀性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启动高权力的被试更愿意购买炫耀性产品;面子意识在权力与炫耀性产品购买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炫耀性消费 面子意识 中国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热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78
5
作者 陈墨香 汪集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A01期320-338,共19页
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地热研究的历程,大体上分为3个阶段:50年代及60年代为初创阶段,70年代为初步发展阶段,80年代以来为重要进展阶段.着重评述了近10年地热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对大地热流测试及其地质-地球物理的涵义,... 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地热研究的历程,大体上分为3个阶段:50年代及60年代为初创阶段,70年代为初步发展阶段,80年代以来为重要进展阶段.着重评述了近10年地热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对大地热流测试及其地质-地球物理的涵义,地热系统分布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机制,地热与地震的关系和地球动力学中某些地热学问题的主要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最后,展望我国今后地热研究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研究 地下热流 地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安全、农业安全及“三农”建设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赵其国 黄国勤 王礼献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237-243,共7页
生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它与国家农业安全及"三农"建设息息相关。通过阐述生态安全、农业安全及"三农"建设的内涵,在总结生态安全与农业安全及"三农"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中国生态安全与农... 生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它与国家农业安全及"三农"建设息息相关。通过阐述生态安全、农业安全及"三农"建设的内涵,在总结生态安全与农业安全及"三农"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中国生态安全与农业安全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指出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主要挑战,最后论述我国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农业安全 “三农”建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物探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7
作者 欧庆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A01期378-384,共7页
我国石油物探的发展可以70年代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阶段主要在前苏联帮助下建立了石油物探的自立基础,掌握了对方法的正确应用,为我国大油气田的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后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针对实际需要,全面引进西方先进技... 我国石油物探的发展可以70年代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阶段主要在前苏联帮助下建立了石油物探的自立基础,掌握了对方法的正确应用,为我国大油气田的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后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针对实际需要,全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并切实加强了研究开发,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建立了庞大的以地震勘探为主体的石油物探工业系统;在整个历史阶段,石油物探工作在不断前进,但和国外对比,总体技术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今后还应重点加强石油开发地球物理工作,并以此带动整个石油物探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地球物理勘探 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主义 历史面向 价值面向——美籍华裔学者眼中的中国先锋小说 被引量:1
8
作者 昌切 陆丽霞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8-164,共7页
中国先锋小说作为中国当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受到北美学界的关注。本文在搜集与细读美籍华裔学者对中国先锋小说的研究资料基础上,侧重分析这些研究背后的理论诉求以及脱胎于这种理论诉求的两个面向(历史面向、价... 中国先锋小说作为中国当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受到北美学界的关注。本文在搜集与细读美籍华裔学者对中国先锋小说的研究资料基础上,侧重分析这些研究背后的理论诉求以及脱胎于这种理论诉求的两个面向(历史面向、价值面向),希冀勾勒出美籍华裔学者对中国先锋小说研究的基本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籍华裔学者 中国先锋小说 绝对主义 历史面向 价值面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山区城镇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贺东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共6页
中国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换过程,也是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过程。中西部山区城镇化必须依靠现有条件,发挥好"三好三特"的山区优势,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双轮驱动"战... 中国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换过程,也是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过程。中西部山区城镇化必须依靠现有条件,发挥好"三好三特"的山区优势,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双轮驱动"战略,需要在"地、财、人、治、路"等五个方面实现"破题",创新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产业发展机制、镇村治理机制等,创造山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以外力促内生型发展,实现城镇功能定位和产业调整的统筹规划,走一条有中西部山区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山区 城镇化 农村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开发中政府职能转变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83-87,共5页
认为西部开发中政府职能转变的难点在于:政府自身多重角色和多重利益的冲突,旧观念的反向作用,以及利益、观念对体制转换的制约。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陈述了推进西部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地方政府 职能转变 难点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先行——中国共产党发展教育的基本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小泉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99,共11页
教育发展策略选择是影响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反映了发展主体的认识能力。文章运用历史研究法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发展教育的历程进行考察发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大学先行的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大学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先导性... 教育发展策略选择是影响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反映了发展主体的认识能力。文章运用历史研究法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发展教育的历程进行考察发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大学先行的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大学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先导性、示范性和战略性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共产党大学先行策略的选择依次体现出自发、自觉、自动和自主的阶段性特点,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大学先行发展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且能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调整大学先行的内容和方式。中国共产党选择大学先行的基本策略除了有阶段性的背景和原因之外,还在于其所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教育历史发展传统的承继和对后发国家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新时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应继续坚持大学先行策略,注意把握好大学的发展次序、发展保障和发展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策略 大学先行 历史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低山丘陵典型区侵蚀沟分布特征及其地形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焦鹏 阎百兴 +7 位作者 欧洋 李明堂 任明 温磊磊 崔虎 田莉萍 程磊 刘惠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29-1837,共9页
东北低山丘陵区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侵蚀沟危害日益加剧。选择东辽河上游106.5 km^(2)的区域为研究区,基于分辨率2 m的遥感影像,在GIS人工预判读侵蚀沟的基础上,野外实地验证并测量... 东北低山丘陵区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侵蚀沟危害日益加剧。选择东辽河上游106.5 km^(2)的区域为研究区,基于分辨率2 m的遥感影像,在GIS人工预判读侵蚀沟的基础上,野外实地验证并测量了研究区内长度≥50 m、且深度≥0.5 m的侵蚀沟的几何参数与经纬度;基于DEM获取了侵蚀沟所在坡面的坡度、坡向和高程等空间信息;分析了研究区侵蚀沟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演化趋势,探讨了坡度和坡向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目前研究区已形成侵蚀沟322条,分布密度为3.0条/km^(2),沟壑密度为0.8 km/km^(2),割裂度为1.4%,侵蚀沟发展速度快,沟蚀强度已达强烈程度,应引起足够重视。(2)侵蚀沟主要分布在6°~9°的坡耕地上,坡度对沟蚀的影响明显,坡耕地高强度垦殖是沟蚀加剧的主要驱动力;(3)阳坡(S、E)上侵蚀沟分布相对较多,而阴坡(N)上侵蚀沟分布最少,坡向对沟蚀也有一定影响。研究成果为认识东北低山丘陵区侵蚀沟发生与演化提供了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低山丘陵区 侵蚀沟 几何参数 坡度 坡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盖对压电换能器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泽宇 祝锡晶 +1 位作者 李婧 黎相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0-83,88,共5页
针对市场现有工业用换能器使用前后端盖同种材料的现象,设计并对比了三种不同材料前端盖换能器性的能参数,得出其最优组合。使用解析法分析了后端盖为重金属,前端盖取三种不同金属材料时压电换能器的尺寸;画出等效电路图详细分析了不同... 针对市场现有工业用换能器使用前后端盖同种材料的现象,设计并对比了三种不同材料前端盖换能器性的能参数,得出其最优组合。使用解析法分析了后端盖为重金属,前端盖取三种不同金属材料时压电换能器的尺寸;画出等效电路图详细分析了不同材料下前端盖长径比递增时,前后振速比与品质因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后端盖为45钢的情况下,同长径比换能器的前后振速比关系为304不锈钢最小,45钢中等,7075Al最大;换能器的品质因数在辐射面尺寸附近小范围内的整体变化趋势呈正态分布;最后对不同端盖材料的换能器进行参数测量并得出最优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材料 前端盖 长径比 振速比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里亚纳南部弧内坡橄榄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弧前地幔流体交代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彦辉 初凤友 +1 位作者 朱继浩 余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0-127,共8页
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内坡由于俯冲的太平洋板片的侵蚀而出露了相当于弧下地幔成分的橄榄岩,这些橄榄岩是研究岛弧岩浆作用及弧下地幔流体交代作用难得的样品。报道了马里亚纳南部关岛以南的弧内坡橄榄岩的矿物组成、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 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内坡由于俯冲的太平洋板片的侵蚀而出露了相当于弧下地幔成分的橄榄岩,这些橄榄岩是研究岛弧岩浆作用及弧下地幔流体交代作用难得的样品。报道了马里亚纳南部关岛以南的弧内坡橄榄岩的矿物组成、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这些岩石具有非常难熔的矿物组成:橄榄石具有很高的Mg,斜方辉石中的Al2O3含量极低,尖晶石具有很高的Cr。滑石、蛇纹石和角闪石(透闪石为主,有少量镁角闪石和浅闪石)则指示了流体在中低温度下对橄榄岩的交代作用,并表明流体可能含有较高的SiO2、Al2O3和Na2O。全岩的主量元素中,CaO和Al2O3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很低,而MgO的含量较高(干体系下多在43%左右),显示岩石经历了高度熔融。微量元素中,U和Sr的含量较高,相对富集,可能是来源较浅的板片流体化学特点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亚纳 橄榄岩 俯冲带 交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超高温高压气田开发钻完井技术可行性评估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谢仁军 吴怡 +4 位作者 袁俊亮 张兴全 武治强 何松 邱浩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129,共8页
南海莺琼盆地超高温高压区域存在"三超高、一极窄"的苛刻地质环境,气田开发钻完井技术面临巨大挑战。以L气田为例,依次从钻井极限、井身结构、控压钻井、完井工具等方面建立了超高温高压开发钻完井技术可行性评估思路,提出了... 南海莺琼盆地超高温高压区域存在"三超高、一极窄"的苛刻地质环境,气田开发钻完井技术面临巨大挑战。以L气田为例,依次从钻井极限、井身结构、控压钻井、完井工具等方面建立了超高温高压开发钻完井技术可行性评估思路,提出了开发井安全压力窗口预测、薄弱层预判与随钻前视、关键套管下深及井身结构优化、控压钻井技术适用性改造、主动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管材防腐与高密度无固相完井液协同、超高温高压完井工具分析等7项关键技术,并在L气田钻完井方案设计中取得良好应用成效。展望了超高温高压开发钻完井技术未来发展与研究趋势,以期为深海、深地及超高温高压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超高温高压 极窄安全窗口 控压钻井 随钻前视 完井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古近系花港组气藏“先汇后聚”机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迎朝 邹玮 +2 位作者 陈忠云 蒋一鸣 刁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6-1269,共14页
反转构造带作为圈闭发育的优势构造带在国内外诸多盆地已揭示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对于海上盆地来说,由于钻井成本较高、钻井较少,对反转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为例,重点关注烃源岩层系内部的原始... 反转构造带作为圈闭发育的优势构造带在国内外诸多盆地已揭示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对于海上盆地来说,由于钻井成本较高、钻井较少,对反转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为例,重点关注烃源岩层系内部的原始汇烃能力及从源到储的动态油气富集过程,以期揭示反转构造带油气富集规律。通过构造演化史-生烃演化史-储层演化史-油气充注史匹配关系分析认为,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北部地区烃源岩大量生烃期和油气充注时间早于圈闭形成时间,早期天然气在源内层系先形成聚集气或丰度较高的“半聚集”气,即“先汇”;晚期构造运动伴随圈闭形成使得早期气向上运移至圈闭中聚集成藏,即“后聚”,成藏后表现为天然气成熟度由深向浅呈增大的趋势。因此提出“先汇后聚”成藏新机制,该机制不仅阐释了源上古近系花港组主力勘探层系生烃期-圈闭形成期-油气充注期时间不匹配的问题,而且揭示了源内古构造背景对源上现今油气成藏富集的控制作用。在该模式指导下指出了中央构造带大型圈闭天然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B构造具备良好的“先汇后聚”条件。“先汇后聚”成藏模式具有一定普遍性,不仅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对有类似地质条件的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汇后聚 成藏机制 动态成藏过程 天然气藏 花港组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17
作者 胡宁静 黄朋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02-108,共7页
笔者首先从经济、社会的角度阐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必要性。依据国际、国内有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联系的研究成果 ,阐明中国当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变化。根据中国西部自然地理条件将广大的西部地区划分为三个地理分区 ,结合各... 笔者首先从经济、社会的角度阐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必要性。依据国际、国内有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联系的研究成果 ,阐明中国当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变化。根据中国西部自然地理条件将广大的西部地区划分为三个地理分区 ,结合各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及产业结构特征 ,分析了不同分区在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 中国 自然资源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业要为广东走在全国前列做贡献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阳卫民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共7页
保险业是金融业的三支柱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力抓手、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服务广... 保险业是金融业的三支柱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力抓手、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服务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上大有可为、应有作为。广东保险业要不忘初心、行稳致远,紧密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好广东"1+1+9"工作部署,为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做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四个走在全国前列 金融保险工作 保险功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台风与“月相”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广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1期37-43,共7页
本文分析了32年(1949—1980)台风基本资料,揭示了华南台风活动与“月相”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1)台风活动周期大致与白道拱线进动周期(8.85年)相近;(2)60年代登陆华南地区的55个台风中,约有65%左右,其登陆时刻与当地月中天时刻相距小... 本文分析了32年(1949—1980)台风基本资料,揭示了华南台风活动与“月相”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1)台风活动周期大致与白道拱线进动周期(8.85年)相近;(2)60年代登陆华南地区的55个台风中,约有65%左右,其登陆时刻与当地月中天时刻相距小于3小时;(3)台风异常路线之一——南海台风“北翘”,往往与月亮处于黄白交点相伴随.另外,对其作用机制问题本文也作了初步探讨,认为月球的引潮力是台风活动的重要激发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台风 月相 相关 引潮力 激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瓷博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20
作者 郝海望 石峰 方文龙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0,共3页
为了进一步办好景德镇的"瓷博会",要加大"瓷博会"融资力度,组建展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化运作办好瓷博会。要立体开发"瓷博会",丰富"瓷博会"内容,增强"瓷博会"的吸引力。要坚决保护... 为了进一步办好景德镇的"瓷博会",要加大"瓷博会"融资力度,组建展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化运作办好瓷博会。要立体开发"瓷博会",丰富"瓷博会"内容,增强"瓷博会"的吸引力。要坚决保护陶瓷展会知识产权,使"瓷博会"成为更多的创新产品的展示平台。要加大展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博会 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开发 展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