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2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Means聚类分析法筛选柠檬香茅茎叶差异蛋白及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惠明 李珊珊 +4 位作者 李海明 吴水金 李跃森 林洪涛 郑开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5-463,共9页
柠檬香茅含有大量的香茅精油,运用十分广泛,然而其茎、叶的精油含量却相差悬殊。为探索柠檬香茅精油代谢相关的蛋白途径,本文对柠檬香茅旗叶、成熟叶及茎秆等材料进行精油含量、总蛋白含量测定及双向凝胶电泳(2-DE)表达谱分析,运用k-me... 柠檬香茅含有大量的香茅精油,运用十分广泛,然而其茎、叶的精油含量却相差悬殊。为探索柠檬香茅精油代谢相关的蛋白途径,本文对柠檬香茅旗叶、成熟叶及茎秆等材料进行精油含量、总蛋白含量测定及双向凝胶电泳(2-DE)表达谱分析,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2-DE电泳中差异蛋白斑点的丰度、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聚类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旗叶和茎秆上调表达的蛋白质斑点的聚类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敏感,成熟叶上调表达蛋白质斑点对于丰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预测了精油代谢功能相关的蛋白质斑点15个,挖取预测蛋白质斑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成功鉴定了9个蛋白质。本研究为柠檬香茅精油的蛋白代谢途径提供新的基础信息及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香茅 双向凝胶电泳 k-means聚类分析 质谱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和LCA的自动驾驶交通事故聚类分析
2
作者 乔剑锋 王亚楠 +2 位作者 吕淑然 王汀 夏学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200,共9页
为了深入挖掘自动驾驶汽车(AV)道路交通事故的内在规律,仅依靠单一事故描述因素的统计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所体现的综合潜在类别。鉴于AV事故数据既包含结构化信息,又包含叙事文本的特点,在类型识别过程中... 为了深入挖掘自动驾驶汽车(AV)道路交通事故的内在规律,仅依靠单一事故描述因素的统计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所体现的综合潜在类别。鉴于AV事故数据既包含结构化信息,又包含叙事文本的特点,在类型识别过程中创新性地提出将K-means聚类分析与潜在类别分析(LCA)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使用K-means方法从叙事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然后,将其作为LCA模型的输入,克服LCA仅能利用现有事故报告中的结构化信息这一局限性;最后,采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437起AV交通事故验证组合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AV事故主要表现为4个综合类型;K-means与LCA的组合方法能对含叙述文本的结构化信息实施高效的聚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 潜在类别分析(LCA) 自动驾驶 聚类分析 自动驾驶汽车(AV) 交通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的轮轨垂向力基线漂移预处理研究
3
作者 施亦非 王锋 +1 位作者 石佳 黄宇峰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7-134,168,共9页
采集轮轨垂向力等强冲击能量的振动信号时,受传感器特性和环境影响,测得信号中存在基线漂移,严重影响后续数据分析处理。曲线拟合和密度聚类是修正基线漂移的常见方法,通过选取特定信号区间作为基点进行拟合,可有效去除基线漂移;然而,... 采集轮轨垂向力等强冲击能量的振动信号时,受传感器特性和环境影响,测得信号中存在基线漂移,严重影响后续数据分析处理。曲线拟合和密度聚类是修正基线漂移的常见方法,通过选取特定信号区间作为基点进行拟合,可有效去除基线漂移;然而,由于基点选取极度依赖先验知识,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的轮轨垂向力基线漂移预处理方法。首先,选取基尼系数和方差,在欧氏空间准确表征载荷与无载荷数据段的差异,进而引导K-means++聚类;随后,基于K-means++聚类选取无载荷数据段,量化信号的基线漂移干扰;最后,以无载荷数据段为基点,拟合并修正基线漂移。经过仿真和实测数据分析,与最小二乘法、经验模态分解和密度聚类相比,该方法在信噪比、均方误差、基线去除误差和运行时间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结果表明,基于基尼系数和方差的K-means++聚类分析,克服了密度聚类分析的先验知识依赖,可有效修正轮轨垂向力基线漂移,有望用于其他强冲击能量振动信号的数据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力 基线漂移 k-means++ 基尼系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洋甘菊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4
作者 杨青青 刘婷 +2 位作者 张明惠 马璇 姚军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了不同温度、不同部位、不同批次洋甘菊药材的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并结合双指标序列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不同批次洋甘菊药材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从洋甘菊红外光谱中确定了19个共有峰,根据...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了不同温度、不同部位、不同批次洋甘菊药材的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并结合双指标序列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不同批次洋甘菊药材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从洋甘菊红外光谱中确定了19个共有峰,根据不同温度下各特征吸收峰的变化,推测温度可能影响洋甘菊中黄酮类、酯类、糖(苷)类物质;洋甘菊花、茎的红外光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根据特征吸收峰强度推测花中黄酮类、酚酸类含量较高;不同批次洋甘菊的峰位、峰强度存在一定相似性和差异性,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可以分离出红外光谱中一些相互重叠的吸收峰;不同批次洋甘菊样品间共有峰率为60.00%~100.00%,变异峰率为0.00~47.62%;当欧氏距离为5~10时,16批次洋甘菊药材可聚为3类,其中S1、S4、S5、S6、S7、S10、S12聚为一类,S3、S8、S9、S11、S13、S15、S16聚为一类,S2、S14聚为一类。该方法通过不同角度对洋甘菊药材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甘菊 红外光谱 双指标序列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的球冠谐函数拟合高程异常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孙佳龙 崔旭升 郭淑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2,共3页
利用球冠谐函数拟合高程异常曲面时,GPS/水准数据的分布和选取对最后的拟合精度有较大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的球冠谐函数拟合方法,即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高程异常数据点进行有效分类和选择,再结合球冠谐函数的逼近方... 利用球冠谐函数拟合高程异常曲面时,GPS/水准数据的分布和选取对最后的拟合精度有较大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的球冠谐函数拟合方法,即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高程异常数据点进行有效分类和选择,再结合球冠谐函数的逼近方法,提高了高程异常曲面的拟合精度。通过与实测高程异常数据进行比较,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的球冠谐函数拟合方法优于多项式拟合法、移动二次曲面拟合法、多面函数拟合法和球冠谐函数拟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 聚类分析 球冠谐函数 高程异常 拟合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模型和K-means聚类分析的动态规划算法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建闽 臧鹏 首艳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3,共5页
寻找最短路径是实现交通系统最优化的重要步骤之一。为寻找最短路径,利用历史和实时的浮动车数据,建立基于ARIMA模型和K-means聚类分析的动态规划算法。算法使用滴滴出行数据并在成都市二环区域内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新的算法以较低... 寻找最短路径是实现交通系统最优化的重要步骤之一。为寻找最短路径,利用历史和实时的浮动车数据,建立基于ARIMA模型和K-means聚类分析的动态规划算法。算法使用滴滴出行数据并在成都市二环区域内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新的算法以较低的计算量提供了高质量的时间解,运算时间均低于2.010 min,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低于6.5%,无效值比率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动态规划算 k-means聚类分析 ARIMA模型 最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与聚类分析法的宁夏产地枸杞子品种鉴别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荣 敖冬梅 +5 位作者 徐鑫 王占林 胡颖 刘赛 乔海莉 徐常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6-1391,共6页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宁夏传统道地中药材,因其良好的药食两用价值,已引种至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因长期引种和改良,宁夏枸杞品种繁多,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宁夏中宁产地的...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宁夏传统道地中药材,因其良好的药食两用价值,已引种至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因长期引种和改良,宁夏枸杞品种繁多,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宁夏中宁产地的宁杞1号、4号、5号、7号、0909号、10号共6个品种的枸杞子进行测定,一维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范围均为4000~650cm^(-1),得到图谱后进行图谱解析;采用谱带较密集的指纹区(1800~650cm^(-1))计算红外光谱图的相似系数;然后结合SMICA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品种枸杞子的红外指纹图谱进行聚类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枸杞子样品的一维红外光谱图较为相似,峰的位置、峰高和峰形都较为接近,其共同吸收峰较多,仅在3282~3288、1239~1242和1143~1147 cm^(-1)附近的吸收峰强度、峰位置、峰形状有所不同,说明不同品种枸杞子中多糖类、苷类、蛋白质类、脂类和黄酮类等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所差异。二阶导数光谱中,宁杞1号、4号、7号在2880 cm^(-1)处吸收峰不明显,0909号在969 cm^(-1)处吸收峰不明显。不同品种枸杞子的相似度范围在0.9489~0.9928之间,说明不同品种枸杞子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宁杞7号与其他品种的平均相似度系数最小,为0.9640,说明其成分特异性最高。0909号与宁杞10号相似系数为0.9928,相似度最高。采用Assure ID软件以各药材吸收波数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宁杞1号与其他品种的差异均较小,类间距在2.17~2.97范围内;0909号与其他品种间的差异最大,类间距在2.97~8.06范围内。聚类模型中,不同品种枸杞子的识别率均为100%,仅宁杞1号的拒绝率较低,为66%,易与其他品种枸杞子混淆,0909号的拒绝率和识别率均为100%,最易区分。类模型图中,0909号与宁杞5号、0909号与宁杞7号两两分开,可以明显鉴别出不同品种的样品。采用已知品种的枸杞子对聚类分析模型进行验证,其识别率和拒绝率与聚类分析模型相同。不同品种枸杞子类模型图与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图谱、相似度、类间距、识别率和拒绝率结果相互印证,佐证了宁杞1号为大多数宁杞系列品种的来源品种,而09系列品种0909号与其他品种有较大差异。因此,红外光谱与聚类分析法相结合可以快速、无损地鉴别不同品种枸杞子,对枸杞子药材生产和新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聚类分析 枸杞子 不同品种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甘蔗汁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先丽 李虹琳 +4 位作者 鄢正美 鲁泽 娄红波 何丽莲 李富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25-334,共10页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甘蔗汁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14个甘蔗品种甘蔗汁为研究对象,选取14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甘蔗汁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甘蔗汁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14个甘蔗品种甘蔗汁为研究对象,选取14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甘蔗汁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甘蔗汁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多个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主成分分析确立了可滴定酸、果糖、蔗糖、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多酚为核心指标,熵权法计算核心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4.17%、14.45%、17.23%、18.17%、16.36%、19.63%。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桂糖11’‘滇蔗01-106’和‘滇蔗02-38’综合品质列前三位。经聚类分析将14种甘蔗汁分为3类,第一类甘蔗糖含量较高,建议用于榨糖或加工成红糖,第二类甘蔗甜度适中,适宜开发功能性饮品,第三类甘蔗口感好且风味佳,适宜榨汁鲜食,本研究结果为鲜食甘蔗优质资源筛选及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也为各品种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主成分分析 熵权 灰色关联度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板栗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于艳奇 杨明源 +4 位作者 吕春茂 白绍赐 张群芳 邹晨阳 姜晗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91,共12页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25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25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板栗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多个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确立了水分、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的比值(Ratio of amylose to amylopectin,AA)、总黄酮、好果率、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为核心指标,熵权法计算核心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4.08%、14.64%、15.64%、7.74%、9.41%、9.11%、18.90%、10.48%。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丹栗1号、丹东9113和qX-005综合品质列前三位。经聚类分析将25个品种板栗分为4类,第一类板栗适宜开发功能性饮品;第二类板栗适合取仁加工,制作罐头、果脯等产品,或加工成板栗粉用于面包、饼干等产品的制作;第三类板栗可作为优质的食品原料;第四类板栗适宜炒食,也适宜作为直售坚果。本研究结果为板栗优质资源筛选及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也为各品种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主成分分析 熵权 灰色关联度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eans聚类分析在人体体型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0
作者 方方 王子英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3-598,共6页
讨论了K-means聚类分析在人体体型分类应用时分类数的确定方法和迭代收敛两个重要问题.参考GB/T1335—2008,以219名青年女性人体数据为检验样本,以胸腰差为实例进行论证.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系统聚类的距离评价函数法,样本最佳分... 讨论了K-means聚类分析在人体体型分类应用时分类数的确定方法和迭代收敛两个重要问题.参考GB/T1335—2008,以219名青年女性人体数据为检验样本,以胸腰差为实例进行论证.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系统聚类的距离评价函数法,样本最佳分类数为7类,如限制分类数为3~5时,则最优分类数为4;抽取容量分别为219和10O的两组样本进行不同迭代次数的聚类分析,发现聚类收敛所需的迭代次数受数据离散程度影响,采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时应该设定较大的迭代次数以确保聚类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聚类分析 人体体型 分类数 迭代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点监测数据的混凝土坝智能预警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雯 李炎隆 +4 位作者 张野 周涛 康心语 杨淘 黎康平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55,共6页
为提升混凝土坝安全监测的预警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点监测数据的智能预警分析方法,旨在克服传统单测点预警方法易受非结构性因素影响的问题。首先,采用K-means聚类法按相似变形模式对监测点进行分区;然后,利用ConvLSTM模型提取各聚类... 为提升混凝土坝安全监测的预警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点监测数据的智能预警分析方法,旨在克服传统单测点预警方法易受非结构性因素影响的问题。首先,采用K-means聚类法按相似变形模式对监测点进行分区;然后,利用ConvLSTM模型提取各聚类中测点变形序列的时空特征并进行预测,通过分析残差序列并根据3-Sigma原则确定预警阈值,生成单点预警结果;最后,融合各聚类的预警结果,确保仅当聚类内所有监测点在同一时间点同时异常时才触发预警。结果表明:多测点联合预警方法通过综合多点信息,减少了单测点预警方法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而造成的误报和漏报问题,提高了预警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多点变形监测 预警指标 k-means聚类 ConvLSTM模型 3-Sigma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学习方法的新型电力系统重要输电通道雷击故障特征分析研究
12
作者 谷山强 李健 +3 位作者 汤亮亮 吴敏 雷梦飞 谢迎谱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77-3187,共11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迅速发展,叠加全球气候变暖等背景,导致新型电力系统面临雷电等极端灾害天气事件明显增多。重要输电通道是新型电力系统中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外送的主要通道,雷击故障频发已经严重威胁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该文...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迅速发展,叠加全球气候变暖等背景,导致新型电力系统面临雷电等极端灾害天气事件明显增多。重要输电通道是新型电力系统中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外送的主要通道,雷击故障频发已经严重威胁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该文通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重要输电通道雷击故障特征研究和分析,归纳雷击致灾因子和新型电力系统薄弱环节,利用K均值(K-means)聚类等数据驱动分析方法,对雷击故障因子和雷击致灾机理进行分析。得到了雷电流幅值、保护角、地形地貌、海拔高度等7种主要因子,选用sigmoid函数完成了对重要输电通道雷害形式进行拟合,最终实现了对重要输电通道不同闪络形式完成判断,同时,建立了雷害简化模型,数据模型验证表明,该模型准确率高达93.53%,可以帮助现场运维人员准确判断何种雷击故障,总结雷击故障和分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输电通道 雷击故障致灾因子 k-means聚类分析 SIGMOID函数 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K-means的城市道路VRU事故场景复杂度评价
13
作者 程瑞 卢春成 +3 位作者 袁泉 崔涛 To.Jeremy 王涛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5,共10页
为了满足智能汽车避撞系统验证中高风险测试环境的需要,同时丰富面向弱势道路使用者(VRU)的自动驾驶场景评价内容和方法,该文通过对广西桂林市2016—2020年交通事故案例收集整理,筛选得到1429例汽车与VRU碰撞事故数据;依据事故调查经验... 为了满足智能汽车避撞系统验证中高风险测试环境的需要,同时丰富面向弱势道路使用者(VRU)的自动驾驶场景评价内容和方法,该文通过对广西桂林市2016—2020年交通事故案例收集整理,筛选得到1429例汽车与VRU碰撞事故数据;依据事故调查经验选取了13种风险因素,基于自组织K-means聚类分析构建了10类适用于中国城市交通状况的汽车与VRU碰撞的典型场景;利用信息熵理论建立了VRU典型场景复杂度评价模型,通过联合logistic模型与反向神经(BP)网络确定变量状态及各维度权重,计算得到各类场景复杂度;运用Guass混合模型对复杂度进行聚类,最终获得4个场景复杂度等级。结果表明:在限速30km/h的道路上,夜间直行汽车与横穿马路的电动自行车在非人行横道区域发生侧面碰撞的场景复杂度最高。该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智能汽车安全性测试提供具备中国城市道路特征的实验场景,同时为车外VRU避撞方案和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道路使用者(VRU) 智能汽车 典型场景 自组织k-means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轨迹数据的高速公路隧道行车特性分析及路段分段方法
14
作者 郭蕊 陈艳艳 +3 位作者 张云超 魏攀一 李汶昊 李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181-5189,共9页
高速公路隧道空间有限,内外亮度差异明显,驾驶员在隧道不同位置的驾驶行为差异较大,全路段统一的预警和管控难以精准地实现对隧道不同路段的差异性管理。基于同济道路轨迹数据平台(Tongji road trajectory sharing platform,TJRD TS),... 高速公路隧道空间有限,内外亮度差异明显,驾驶员在隧道不同位置的驾驶行为差异较大,全路段统一的预警和管控难以精准地实现对隧道不同路段的差异性管理。基于同济道路轨迹数据平台(Tongji road trajectory sharing platform,TJRD TS),提取车辆连续微观参数,以8项指标量化驾驶员行车特性,以此解析车辆在不同位置的驾驶行为和交通安全风险差异。基于无监督学习算法,提出一种考虑行车特性的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分段方法: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确定表征驾驶行为和交通安全的主要特征。随后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将主要特征沿隧道方向的分布进行划分,最终结合显著性分析验证隧道路段划分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驾驶员在隧道不同位置的驾驶行为和交通安全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根据行车特性,运用PCA-K-means聚类将隧道路段划分为接近段、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出口段、驶离段6个部分;入口段及过渡段车速变化离散性较大,交通流不稳定;过渡段、出口段交通冲突频发,并且车辆减速比例、加速比例分别达到最高值14.89%、15.65%。研究成果揭示了隧道内车辆行车特征的演化规律,基于此对高速公路隧道进行有效分段。研究成果有利于隧道车辆主动安全控制策略的制定以及精准的车路协同管控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隧道 行车特性 主成分分析 k-means聚类 隧道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改进RNN的低压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学军 张世元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6,共7页
【目的】在电力系统中,线损率是衡量电网系统设计、运维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对于保障电网的稳定经济运行、提高供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用户数量激增、用能特征多样化的大数据背景下,线损率的计算评价工作面临较大挑战... 【目的】在电力系统中,线损率是衡量电网系统设计、运维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对于保障电网的稳定经济运行、提高供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用户数量激增、用能特征多样化的大数据背景下,线损率的计算评价工作面临较大挑战。传统线损计算方法依赖于电网参数,精细化程度偏低,计算准确率不佳。【方法】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循环神经网络(RNN)的低压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方法,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线损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方法利用K-means算法对智能配电网的海量用户数据进行分类预处理,以降低数据冗余度。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分类数据中提取线损指标,这些指标随后被输入到深度学习模型中,其中,核心深度学习模型是由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改进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模型融合而成,该模型能够挖掘配电网数据特征,实现线损的智能分析。通过IEEE33节点的仿真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充分展示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均方误差(MSE)和相对误差百分数(RE)分别为3.15 MW和2.43%,计算精度较高。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大数据背景下的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全面考虑各种配电网的影响因素,获得更精准的线损计算结果。此外,通过与两种经典文献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性能优势。【结论】基于改进RNN模型的低压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方法通过K-means算法和AHP预处理提取线损指标,再利用CNN-LSTM模型进行深入分析,有效提高了线损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该方法主要针对低压配电网线路侧的线损进行分析,对于更高等级电压的线损分析尚未深入研究,但其在低压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中显示出优异的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未来的研究将扩展到更广泛的校验分析,以提高方法的全面性和可靠性。此外,该方法的提出也为智能配电网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有助于推动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线损计算的准确性,还能为电网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提升电网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损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量的日益增加,智能化的线损分析方法将成为电力系统运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低压配电网 k-means聚类 层次分析 特征提取 CNN-LSTM模型 智能线损分析 循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的黄河流域气候—生态—水文综合分区
16
作者 张祺祺 孙文义 +1 位作者 穆兴民 曾文颖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65,共7页
气候—生态—水文综合分区是自然地理学与资源环境科学交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有助于揭示不同区域在气候变化、生态演替和水文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单一因素的分区方法无法有效反映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及其对环境系统的综合影响。因此... 气候—生态—水文综合分区是自然地理学与资源环境科学交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有助于揭示不同区域在气候变化、生态演替和水文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单一因素的分区方法无法有效反映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及其对环境系统的综合影响。因此,基于1960-2020年降水与气温、土地利用、植被类型、NDVI、土壤类型和DEM等指标,采用Köppen气候分类和K-means聚类分析,将气候、生态、水文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构建了黄河流域气候—生态—水文综合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基于Köppen气候分类标准,黄河流域可划分为源区极地带、中部干带、中部冷温带以及东部冷温带4个一级气候区。综合土地利用、植被类型、NDVI、土壤类型、DEM等指标,采用K-means聚类,黄河流域可分为7个生态二级分区。基于DEM和水系,采用流域分割法,可得到72个水文一级区。将黄河流域气候分区、生态分区和水文分区进行叠加,最终得到18个气候—生态—水文综合分区。黄河流域气候—生态—水文综合分区不仅揭示了自然环境的本底规律,还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生态-水文综合分区 Köppen气候分类 k-means聚类分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排水管网监测点位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文涓 程雨涵 李梅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为切实提高工程监测成效,合理利用资源,提出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排水管网监测点布置优化方法。以华东区域H市排水管网为案例,以23个原始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原始数据处理,BIRCH预聚类确定优化监测点个数和初步优化监测点,再用... 为切实提高工程监测成效,合理利用资源,提出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排水管网监测点布置优化方法。以华东区域H市排水管网为案例,以23个原始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原始数据处理,BIRCH预聚类确定优化监测点个数和初步优化监测点,再用K-means聚类确定最终优化监测点后,输出16个保留监测点位。经验证,监测点优化后对H市排水管网的数据输出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点位优化 BIRCH聚类分析 k-means聚类分析 排水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算法的稳定点自动分析方法研究
18
作者 张超 邓扬 +3 位作者 李爱群 周泰翔 李雨航 钟国强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200,共9页
为了提高辨识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准确性与自动化程度,首先,从稳定点定义方式的角度论述了聚类算法效果欠佳的原因,并采用异阶系统非等权重的定义方式输出稳定点;其次,基于数据挖掘思想,采用改进的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ordering points ... 为了提高辨识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准确性与自动化程度,首先,从稳定点定义方式的角度论述了聚类算法效果欠佳的原因,并采用异阶系统非等权重的定义方式输出稳定点;其次,基于数据挖掘思想,采用改进的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简称OPTICS)算法自动清洗稳定点集,通过遍历性搜索的方式确定输入参数;然后,提出结合度矩阵去噪的自适应局部密度谱聚类(local density adaptive spectral clustering,简称SC-DA)算法分析稳定点集,并以簇中值作为模态参数的代表值,实现模态参数的自动化识别;最后,将含有密集模态的外滩大桥作为识别对象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与频域分解(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n,简称FDD)法的频率结果最大相差仅为0.012 3 Hz,且在线识别的准确率达到82.86%,显著高于基于层次聚类的自动识别方法,实现了无人工干预下模态参数的自动、准确识别,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自动化 聚类分析 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算 自适应局部密度谱聚类算 随机子空间 稳定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及模糊判别的卷烟包灰性能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楚文娟 郭丽霞 +5 位作者 程东旭 王红霞 崔廷 冯银龙 王建民 鲁平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0,共8页
为实现卷烟包灰性能的综合评价和评价结果具象化,以49个卷烟的灰色、裂口率、缩灰率、碳线宽度、碳线整齐度测定结果为原始变量,先运用K-means聚类、模糊判别法将原始变量转换为具象化的得分数据,再运用Critic赋权法赋予各项指标权重,... 为实现卷烟包灰性能的综合评价和评价结果具象化,以49个卷烟的灰色、裂口率、缩灰率、碳线宽度、碳线整齐度测定结果为原始变量,先运用K-means聚类、模糊判别法将原始变量转换为具象化的得分数据,再运用Critic赋权法赋予各项指标权重,建立了一种卷烟包灰性能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将原始变量转换成区间为60~100、平均值在80左右的得分,可使评价结果具象化且更加符合认知习惯;5项指标的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裂口率(0.27)>缩灰率(0.25)>灰色(0.18)>碳线整齐度(0.16)>碳线宽度(0.14);卷烟包灰性能可划分为优、良、差三档,各档得分区间依次为(85,100]、[75,85]、[60,75);不同档次代表性卷烟的灰柱视觉效果对比结果证明,综合得分可客观反映卷烟包灰性能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包灰性能 k-means聚类 模糊判别 Critic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不同产地合欢皮药材质量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晓英 马恩耀 +3 位作者 周劲松 张路娣 杨诗慧 周首婷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41-43,71,共4页
为了解不同产地合欢皮药材质量的差异,筛选优质产地合欢皮,以不同产地15批合欢皮药材为材料,按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检测项进行检测,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不同产地合欢皮药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所有检测项均符合2... 为了解不同产地合欢皮药材质量的差异,筛选优质产地合欢皮,以不同产地15批合欢皮药材为材料,按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检测项进行检测,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不同产地合欢皮药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所有检测项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检测要求;(-)-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为0.40%~0.49%,水分含量为4.00%~5.11%,总灰分含量为5.08%~5.75%,浸出物含量为17.15%~18.70%。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宜昌市HHPYC04的合欢皮药材质量最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判定距离为10时,样本被分为四大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评价不同产区的合欢皮药材质量,能为优质合欢皮药材的产地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药材 质量评价 产地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