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麻和红麻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袁雅婷 雷鑫宇 +5 位作者 张静梦 靳可 吕璧光 成璇 林谦 陈苏敏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74-178,共5页
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和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分别为椴树科和锦葵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生物产量较大、抗病虫害能力强、易种植等优势,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且分布广泛。黄麻与红麻叶片蛋白含量高,根系富含维生素和矿... 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和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分别为椴树科和锦葵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生物产量较大、抗病虫害能力强、易种植等优势,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且分布广泛。黄麻与红麻叶片蛋白含量高,根系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且根茎纤维素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此外,黄麻与红麻含有黄酮、多糖和生物碱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能,可作为一种潜在的优质饲料资源用于动物养殖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文章综述了黄麻和红麻的营养特点、活性成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分析讨论其在动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为黄麻和红麻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 红麻 营养特点 植物饲料 活性成分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黄麻品种对重金属污染农田镉的富集和转移效率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郭媛 邱财生 +1 位作者 龙松华 王玉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29-1935,共7页
为研究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植株对重金属污染农田中Cd的富集和转移效率,以湖南省株洲县为试验区,研究3个黄麻品种6个植株器官的干物质积累、Cd富集和转移特征。结果表明:木质部和韧皮部是黄麻植株干物质积累的主要器官;不同... 为研究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植株对重金属污染农田中Cd的富集和转移效率,以湖南省株洲县为试验区,研究3个黄麻品种6个植株器官的干物质积累、Cd富集和转移特征。结果表明:木质部和韧皮部是黄麻植株干物质积累的主要器官;不同品种的黄麻及其器官间的Cd含量均呈显著差异,3个品种中连红黄麻各器官的Cd含量均高于闽侯红皮和黄麻179。6个植株器官中,蒴果和叶柄的Cd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器官,平均值分别为4.75 mg·kg^-1和4.27 mg·kg^-1,其他器官Cd含量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叶片>根部>木质部>韧皮部;地上部器官间Cd转移效率研究表明,3个品种地上部的Cd转移系数均在1以上。Cd从木质部和韧皮部到叶柄和蒴果的转移能力较强,从根部到木质部和韧皮部、从叶柄到叶片的转移能力较弱。对黄麻Cd总富集量评估表明,连红黄麻的总富集量最高,每公顷可富集53.3 g的Cd,木质部占总富集量的33.11%~42.99%。研究表明,黄麻对中度Cd污染农田中的Cd有较高的富集和转移能力,可作为植物修复材料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 CD 富集特征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果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cCesA1的克隆及利用反义载体转化拟南芥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高阳 祁建民 +6 位作者 徐建堂 牛小平 张雨佳 张立武 陶爱芬 方平平 林荔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6-822,共7页
以圆果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179"茎部韧皮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cCesA1 5′端500 bp序列外的全部cDNA。其序列长度为2529 bp,编码627氨基酸残基,经Blast基因比对和蛋白质结构分... 以圆果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179"茎部韧皮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cCesA1 5′端500 bp序列外的全部cDNA。其序列长度为2529 bp,编码627氨基酸残基,经Blast基因比对和蛋白质结构分析,确定是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CcCesA1在植株不同部位表达量具组织差异性,依次为茎部韧皮>根>叶>顶芽>麻骨。利用CcCesA1基因部分cDNA序列和3′UTR区,构建黄麻CcCesA1基因反义载体,用测序验证的阳性质粒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以单拷贝方式整合进入基因组,转基因拟南芥生长严重受阻,植株变得矮小且茎部易弯曲倒伏,角果数量变少,长度变短,纤维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所克隆的黄麻CcCesA1基因除了参与植物其他生理代谢过程外,还参与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果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 纤维素合成酶 SOUTHERN杂交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果黄麻成熟叶片总DNA提取及SRAP扩增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燕萍 陈美霞 +3 位作者 徐建堂 陈晖 陶爱芬 祁建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1-466,共6页
采用改良的CTAB法从圆果黄麻成熟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对DNA进行电泳检测、含量测定和SRAP分析,并对黄麻SRAP-PCR反应体系中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能够提取高质量的DNA,DNA纯度和完整性都较... 采用改良的CTAB法从圆果黄麻成熟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对DNA进行电泳检测、含量测定和SRAP分析,并对黄麻SRAP-PCR反应体系中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能够提取高质量的DNA,DNA纯度和完整性都较好,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260 nm/D280 nm均在1.7-1.9之间,无降解现象,蛋白质、多糖类等去除彻底.所建立的SRAP最佳反应体系(25μL)中5种成分的适宜浓度及用量分别为:Taq DNA聚合酶1.75 U,Mg2+3.0 mmol.L-1,dNTPs 0.16 mmol.L-1,引物0.51μmol.L-1,模板DNA 80-120 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果黄麻 DNA提取 SRAP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陶爱芬 祁建民 +5 位作者 粟建光 方平平 林荔辉 徐建堂 吴建梅 林培清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8-187,共10页
为明确黄麻(Corchorus L.)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13个国家的两个黄麻栽培种及野生种共96份黄麻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黄麻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169至0.9667之间,变幅较大,其中近... 为明确黄麻(Corchorus L.)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13个国家的两个黄麻栽培种及野生种共96份黄麻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黄麻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169至0.9667之间,变幅较大,其中近缘野生种与其他种质的遗传距离最大,基本在0.8以上;圆果栽培黄麻与其他种质的遗传距离最小,平均<0.5。(2)当在聚类图上遗传距离为0.53处划切割线L1时,96份黄麻种质资源被分为两个大类群(Ⅰ、Ⅱ)、一个小类群(Ⅲ)和5个独立个类。(3)当在遗传距离为0.33处作切割线L2时,各大类群被分为不同的亚类群,并表现出按地域聚类的趋势。(4)供试黄麻种质资源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聚类与形态学上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 SRAP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果种黄麻新品种‘闽黄1号’的选育 被引量:2
6
作者 洪建基 方平平 +4 位作者 曾日秋 祁建民 姚运法 林荔辉 林培青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745-747,共3页
优质高产抗病圆果黄麻新品种‘闽黄1号’是以圆果种黄麻‘孟引1号’为材料,采用Co60 2.5万伦琴γ射线辐射诱变,以选择高产、稳产、优质、抗病为目标,经7年9代系谱选择育成。2011-2012年参加全国黄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纤维产量3 131.25... 优质高产抗病圆果黄麻新品种‘闽黄1号’是以圆果种黄麻‘孟引1号’为材料,采用Co60 2.5万伦琴γ射线辐射诱变,以选择高产、稳产、优质、抗病为目标,经7年9代系谱选择育成。2011-2012年参加全国黄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纤维产量3 131.25kg·hm-2,比对照‘黄麻179’(CK1)增产7.45%,比对照‘宽叶长果’(CK2)增产8.08%,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参加全国黄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纤维产量2 964.75kg·hm-2,比对照‘宽叶长果’(CK2)增产7.36%,且纤维品质优良,是一个优质高产抗病的黄麻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圆果种 纤维品质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抗病圆果黄麻新品种福黄麻3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林培清 祁建民 +5 位作者 徐建堂 方平平 林荔辉 陶爱芬 吴建梅 池仁漫 《中国麻业科学》 2012年第3期105-108,共4页
高产抗病圆果黄麻新品种福黄麻3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采用梅峰2号为母本,闽麻5号作父本杂交,以选择高产、稳产、优质、抗病为目标,经9年8代系谱选择育成。该品种茎秆粗壮,梢部较粗,群体生长整齐。出苗至工艺成熟期天数140d左右... 高产抗病圆果黄麻新品种福黄麻3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采用梅峰2号为母本,闽麻5号作父本杂交,以选择高产、稳产、优质、抗病为目标,经9年8代系谱选择育成。该品种茎秆粗壮,梢部较粗,群体生长整齐。出苗至工艺成熟期天数140d左右,全生育期200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圆果种 高产抗病 新品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引种长果种黄麻的适应性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洪涛 黄其椿 +3 位作者 赵艳红 叶陧 唐兴富 李初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02-1507,共6页
以09C黄繁-9、09C黄繁-13、黄麻179(CK1)、黄麻831、福黄麻1号、福黄麻2号、福黄麻3号、梅峰4号(CK2)、闽黄麻1号共9个长果种黄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广西南宁种植,研究其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出效益。结果表明:每公顷福黄麻... 以09C黄繁-9、09C黄繁-13、黄麻179(CK1)、黄麻831、福黄麻1号、福黄麻2号、福黄麻3号、梅峰4号(CK2)、闽黄麻1号共9个长果种黄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广西南宁种植,研究其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出效益。结果表明:每公顷福黄麻1号的鲜茎重及干皮重最高,分别为30 059.67和3885.40,闽黄麻1号干骨产量最高达到7865.33 kg,福黄麻2号纤维产量最高为2 618.03 kg,此外,通过投入与产出分析表明福黄麻1号具有最大的经济效益,每公顷纯收入为34 705.29元,适合在广西南宁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果种黄麻 生长发育 产量性状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果黄麻茎中花青素的遗传研究
9
作者 郑云雨 卢浩然 +3 位作者 陈绍军 王英娇 祁建民 林培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31-334,共4页
对6个中国圆果种黄麻茎中花青素的遗传研究表明,其F_2代群体有呈3:1,9:3:4,9:7或13:3的分离比率,此遗传现象可以用C-c,A^D-A^L-a和R-r的基因互作和复等位基因的作用解释.根据后代的遗传现象,推导出6个中国圆果黄麻品种的花青素基因型:... 对6个中国圆果种黄麻茎中花青素的遗传研究表明,其F_2代群体有呈3:1,9:3:4,9:7或13:3的分离比率,此遗传现象可以用C-c,A^D-A^L-a和R-r的基因互作和复等位基因的作用解释.根据后代的遗传现象,推导出6个中国圆果黄麻品种的花青素基因型:仙游黄麻、永安黄麻为ccA^LA^Lrr,高雄青皮为ccaarr,牛刷条为ccA^LA^LRR,平和竹蒿麻为CCA^LA^Lrr,快早红为CCA^DA^Drr.其中高雄青皮ccaarr是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 花青素 基因互作 复等位基因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麻全基因组SSR鉴定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姚嘉瑜 张立武 +3 位作者 赵捷 徐益 祁建民 张列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7,共8页
黄麻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韧皮部纤维作物之一。然而, SSR标记的缺乏限制了黄麻的遗传改良。本研究从圆果种黄麻测序品种CVL-1的基因组、基因、CDS和cDNA中挖掘SSR信息,利用SSR Primer软件查找SSR位点,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基于基... 黄麻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韧皮部纤维作物之一。然而, SSR标记的缺乏限制了黄麻的遗传改良。本研究从圆果种黄麻测序品种CVL-1的基因组、基因、CDS和cDNA中挖掘SSR信息,利用SSR Primer软件查找SSR位点,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基于基因组序列共开发了153,242个基因组SSR,平均密度为467.20个SSRMb^(–1);基于cDNA序列开发了10,747个SSR,平均密度为260.85 SSR Mb^(–1)。大部分重复基元为二至四核苷酸,占76.91%,其中cDNA序列SSR中三核苷酸重复基元数量较多而基因组SSR中二核苷酸重复基元数量较多。对于不同类型的SSR重复基元,随着重复单元数量的增加,其基因组和cDNA的SSR分布频率呈现逐步降低特征。黄麻全基因组SSR标记鉴定,不仅可以丰富黄麻分子标记的数量,而且为剖析黄麻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 基因组 CDNA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黄麻光合作用及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董袁媛 孙竹 +6 位作者 杨洋 徐小逊 张世熔 杨懿德 张雨豪 霍庆霖 邓玉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40-1646,共7页
为揭示镉(Cd)胁迫下黄麻的光合耐性及其对Cd的富集特征,通过土壤盆栽试验分析了Cd胁迫下黄麻的生长、光合色素、气体交换参数及对Cd富集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当Cd浓度≤10 mg·kg^(-1)时,黄麻根长、株高和各器官生物量降幅较小;而... 为揭示镉(Cd)胁迫下黄麻的光合耐性及其对Cd的富集特征,通过土壤盆栽试验分析了Cd胁迫下黄麻的生长、光合色素、气体交换参数及对Cd富集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当Cd浓度≤10 mg·kg^(-1)时,黄麻根长、株高和各器官生物量降幅较小;而当Cd浓度≥20 mg·kg^(-1)时,根长、株高和各器官生物量降幅进一步增大。随着Cd浓度的升高,黄麻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但却能维持较高的Chla/b值,这可能有助于黄麻对Cd的耐性。Cd胁迫使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降低,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随Cd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表明黄麻光合速率的下降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随着Cd浓度的升高,黄麻各器官Cd含量和累积量逐渐增大,在浓为100 mg·kg^(-1)Cd处理下,地上部和地下部Cd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2.46 mg·kg^(-1)和186.98 mg·kg^(-1)。Cd胁迫下,黄麻地上部和地下部富集系数均大于1,各处理迁移系数在0.85~1.65之间,表明黄麻对Cd有较强的富集和转运能力。Cd浓度为5~10 mg·kg^(-1)时,Cd提取率超过1.9%。因此,黄麻是一种潜在的修复轻、中度土壤Cd污染的植物材料。本研究结果为挖掘新的植物修复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 镉胁迫 光合色素 气体交换参数 富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TA与有机酸联合施用对黄麻修复Cd污染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夏涓文 徐小逊 +3 位作者 卢欣 陈芝吟 唐妍 张世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3-341,共9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柠檬酸(CA)和酒石酸(TA)分别与螯合剂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的配施对改进黄麻部分生理特性和Cd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GTA与有机酸配施能促进黄麻光合色素的合成,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各处理均提高了...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柠檬酸(CA)和酒石酸(TA)分别与螯合剂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的配施对改进黄麻部分生理特性和Cd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GTA与有机酸配施能促进黄麻光合色素的合成,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各处理均提高了黄麻的株高、根长和各器官的干质量,T2E2处理的总干质量最大,为对照的2.69倍。EGTA与CA和TA的配施不同程度提高了黄麻各器官中的Cd含量和积累量,在E1C1处理中,黄麻具有最大的地上部Cd积累量643.02μg·plant-1。各处理地上部和地下部富集系数均有所提高,地上部增幅达1.30~2.14倍,地下部增幅达0.11~0.80倍。各处理的迁移系数分别较CK增加了0.64~1.66倍,其中,T1E2处理的迁移系数最高,达3.15。土壤净化率明显提高,在T2E2和C1E1处理中达最大值0.346%。综上所述,EGTA与TA或CA配施能显著改善黄麻对Cd的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EGTA 黄麻 CD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果种黄麻主要经济性状与纤维产量的相关及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加强 骆霞虹 +2 位作者 陈常理 朱关林 金关荣 《中国麻业科学》 2015年第2期70-74,79,共6页
为了明确圆果种黄麻主要经济性状与单株纤维产量间的主次关系,本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黄麻14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个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03%~15.59%,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分枝数,最小的为分枝高度... 为了明确圆果种黄麻主要经济性状与单株纤维产量间的主次关系,本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黄麻14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个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03%~15.59%,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分枝数,最小的为分枝高度;在相关分析中,单株纤维产量与株高、分枝高度、单株鲜皮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关联度分析中,分枝高度、单株鲜皮重、鲜皮晒干率与单株纤维产量关联度较高。因此,黄麻在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方面,除了应该选择分枝高度、单株鲜皮重和鲜皮晒干率作为主要目标性状外,同时也要注意多性状的综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果种黄麻 纤维产量 主要经济性状 相关性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