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资源困境中领导对群体成员合作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章哲明 金盛华 +1 位作者 吴嵩 周翔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3-465,共13页
过去社会困境的领导研究大多都以被试作为领导,发现贴上领导标签后,被试倾向于拿取更多的公共资源,从而有碍公共利益的实现。本研究指出,如果领导的背叛行为能够使群体成员表现出自我节制行为的话,那么设置领导则有可能促进公共利益的... 过去社会困境的领导研究大多都以被试作为领导,发现贴上领导标签后,被试倾向于拿取更多的公共资源,从而有碍公共利益的实现。本研究指出,如果领导的背叛行为能够使群体成员表现出自我节制行为的话,那么设置领导则有可能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研究通过三个实验,考察领导与普通群体成员不同的行为方式以及领导的产生方式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并检验公平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解释力。研究结果表明,领导表现出背叛行为时,被试表现出更多的自我节制行为;指派领导及外群体选举领导背叛时,被试表现出更多的自我节制行为,验证了社会认同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资源困境 领导 选举 指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下的减贫政策瞄准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韬 底偃鹏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5期764-769,共6页
研究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下的减贫政策需要考虑地方政府在减贫政策实施中的激励机制和行为模式。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任命产生,由于中央政府监督的缺陷,地方政府在减贫政策实施中会存在虚增成本和地下交易行为;另外一些国家的... 研究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下的减贫政策需要考虑地方政府在减贫政策实施中的激励机制和行为模式。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任命产生,由于中央政府监督的缺陷,地方政府在减贫政策实施中会存在虚增成本和地下交易行为;另外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由地方居民选举产生,但是受居民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差异的影响,地方政府容易被富人利益集团左右,减贫政策实施中更多考虑富人利益。通过模型分别描述了任命制和选举制下地方政府的减贫行为,认为任命制下的大规模减贫瞄准效果较好,选举制下的小规模减贫针对性较强,并据此为发展中国家减贫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减贫 瞄准机制 任命制 选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法官任用机制:基于理念的初步评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左卫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51,共9页
近30年来中国法官任用机制日益呈现出从干部理念向司法理念演变的趋势,当然迄今为止司法理念也未完全取代干部理念。当下,两种理念在演进、发展中微妙互动着,呈现出既各行其道又竞争互动的格局,使中国形成了一种任用标准国际化与任用程... 近30年来中国法官任用机制日益呈现出从干部理念向司法理念演变的趋势,当然迄今为止司法理念也未完全取代干部理念。当下,两种理念在演进、发展中微妙互动着,呈现出既各行其道又竞争互动的格局,使中国形成了一种任用标准国际化与任用程序本土化的独特的、二律背反的法官任用模式。对此,也许一种现代式的专业化与政治化兼顾且协调化的中国式理念与机制值得追寻,当然,其具体内容当有待通过实践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任用机制 干部理念 司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元年都督选任之争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明 张治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72,共11页
辛亥革命爆发后,光复各省纷纷依据《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公推都督,建立军政府或都督府,取得事实上的自治地位。南北统一后,代表北方未光复省份的参议员主导临时参议院,援引南方各省先例,通过《中华民国接收北方各省统治权办法案》,规... 辛亥革命爆发后,光复各省纷纷依据《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公推都督,建立军政府或都督府,取得事实上的自治地位。南北统一后,代表北方未光复省份的参议员主导临时参议院,援引南方各省先例,通过《中华民国接收北方各省统治权办法案》,规定未独立省份督抚改称都督,并由省议会选举产生。同盟会基于制衡袁世凯形成专权的考虑,对此亦表支持。这与袁世凯中央集权外官制主张相异。各方围绕都督是由各省选举还是总统任命,激起一场论争。它的出现不仅促使袁世凯政府着力确认都督军事身份,加促军民分治政策的提出与推行,也加快了省官制的出台,并使随后方案的确定变得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元年 都督 任命 选举 省官制 省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一流大学的校长选任制度——柏林洪堡大学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孙进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86,共9页
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选任由不同的机构分工负责:大学理事会负责提名,大学师生员工代表大会负责选举,州政府负责任命。三个机构在此形成有效的分权制衡,以保证可以选出同时得到政府、社会和大学认可的校长。这种校长选任制度既尊重大学的... 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选任由不同的机构分工负责:大学理事会负责提名,大学师生员工代表大会负责选举,州政府负责任命。三个机构在此形成有效的分权制衡,以保证可以选出同时得到政府、社会和大学认可的校长。这种校长选任制度既尊重大学的自治权,又保证让政府和社会可以对校长选任施加影响;既保证让大学里的不同群体民主参与,同时又赋予教授群体最大的影响力。洪堡大学校长选任制度的特点反映出德国大学治理结构的特点:政府放权、大学自治、分权制衡、民主参与以及教授治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一流大学 校长选任 大学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独立及其限度——1940年中央研究院院长选举与任命再探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51,共9页
民国学术自由与独立的堡垒中央研究院,在1940年蔡元培去世后的继任院长候选人选举时受到政治的强力侵袭。评议会评议员们以学术良知抵挡住蒋介石举出顾孟余的"下条子"行为,选出他们心目中的候选人翁文灏、朱家骅与胡适,表征... 民国学术自由与独立的堡垒中央研究院,在1940年蔡元培去世后的继任院长候选人选举时受到政治的强力侵袭。评议会评议员们以学术良知抵挡住蒋介石举出顾孟余的"下条子"行为,选出他们心目中的候选人翁文灏、朱家骅与胡适,表征了学术自由与独立对政治的胜利。但在院长人选的遴选与任命过程中,因政治因素的侵扰等,不仅演成胡适驻美大使撤换风波,而且最终人选并非真正学人翁文灏,而是纯粹官僚朱家骅,显示出学术自由与独立的限度。更为重要的是,面对政治对学术发展更为强劲的干扰,朱家骅领导下的中央研究院,生存也面临危机,更昭显了学术自由与独立在政治强力下的窘况与窘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研究院 院长候选人 选举与任命 学术独立 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司法改革中初任法官选任制度的完善——以广东省试点改革为视角 被引量:3
7
作者 方斯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53,共15页
针对我国初任法官选任制度存在的问题,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原则上提出了多元招录、法官遴选委员会、标准多元、逐级遴选、适当提高任职年龄等改革政策,并给予地方探索空间。对此,广东省在总结本省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试点改革,在... 针对我国初任法官选任制度存在的问题,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原则上提出了多元招录、法官遴选委员会、标准多元、逐级遴选、适当提高任职年龄等改革政策,并给予地方探索空间。对此,广东省在总结本省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试点改革,在选任模式的区分以及比重,法官遴选委员会的设置模式、组成与运作程序,遴选标准和程序以及任职年龄和资格等方面均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这些地方经验为后续的司法改革,乃至《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法官法》的修订均提供了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初任法官选任 广东经验 法官遴选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被引量:4
8
作者 房列曙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8,共10页
孙中山选拔文官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首。他所说的德,不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而是以符合“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官吏是人民公仆等思想为价值取向。孙中山指出选举制、委任制有弊端,主张以考试制... 孙中山选拔文官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首。他所说的德,不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而是以符合“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官吏是人民公仆等思想为价值取向。孙中山指出选举制、委任制有弊端,主张以考试制度补救之,也就是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同时,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运行机制。孙中山的理论创新,奠定了我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文官制度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考试院 文官考试 铨叙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院司法体制现状及改革前瞻 被引量:7
9
作者 赵俊如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7,共5页
为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法院司法体制应当改“块块领导”为“条条领导”;解决司法活动行政化的问题,必须改革“集体负责制”、“首长负责制”为“法官负责制”;实现司法公正必须革除“暗箱操作”,强化公开审判,改“纠问式”... 为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法院司法体制应当改“块块领导”为“条条领导”;解决司法活动行政化的问题,必须改革“集体负责制”、“首长负责制”为“法官负责制”;实现司法公正必须革除“暗箱操作”,强化公开审判,改“纠问式”审判方式为“控(辩)式”审判方式;法官队伍必须走“精英之路”,以高标准、高素质、高品位的法官选任制度为保证,建设一支专家型、复合型的法官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独立 法官负责制 控(诉)辩式诉讼 审判方式 法官选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股东资助和补偿董事选举的法律规制——兼议我国防范董事选任利益输送的前置性变革 被引量:7
10
作者 薛前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5-116,共12页
董事会被称为公司治理的"震中",与之相关的任何治理改革都会引发连锁反应。当下,董事选举活动随着积极投资者频繁发起代理权争夺战而变得日益激烈,如何规制提名者与候选董事间的利益输送行为成为全球共同难题。在美国,被称为&... 董事会被称为公司治理的"震中",与之相关的任何治理改革都会引发连锁反应。当下,董事选举活动随着积极投资者频繁发起代理权争夺战而变得日益激烈,如何规制提名者与候选董事间的利益输送行为成为全球共同难题。在美国,被称为"金带"的股东资助董事选举的协议安排引发董事向提名股东、受聘公司承担双重忠实义务的利益冲突。纳斯达克信息披露规则、公司自我修改章程运动以及政治选举规制方法的跨域移植成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手段。这为规制中国董事选任活动中提名人与候选人之间的利益输送提供了改革的可借鉴经验:问题的解决不应采用结果导向而单纯依赖于董事信义义务、决议效力判断等规则做事后处理,应转为制度导向而将规制手段前置,确立董事候选人利益关系审查程序、在选举过程中设置强制信息披露规则、对章程约束提供类型化指引以及参照人大代表和党代表选举设立资格审查小组、监票人等。这能够在减少董事选任法律纠纷的同时,更彰显对日益兴起的股东积极主义和股东主权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选任 金带协议 忠实义务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选举”概念的演化及其文化喻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斌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67,共7页
古代"选举"的本义是选贤任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具体指称对象不同。晚清以来,随着西方选举概念的输入,"选举"逐渐脱离中文传统涵义,转变成与英文"elect"对应的概念。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它蕴含... 古代"选举"的本义是选贤任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具体指称对象不同。晚清以来,随着西方选举概念的输入,"选举"逐渐脱离中文传统涵义,转变成与英文"elect"对应的概念。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它蕴含深刻的文化喻义,与近代中西、中日间文化权势转移的大趋势相关联。"选举"的古今词义虽迥然不同,但思想层面的联系却难以完全割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 乡举里选 公举 科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村“两委”换届前后的村集体财务管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维明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134-136,共3页
村"两委"换届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1件大事。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前后,出现了一些与农村财务管理不和谐的反常现象,既阻碍了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又影响了村集体正常的财务管理工作。就选举前后出现的问题及其危害进行论述,... 村"两委"换届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1件大事。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前后,出现了一些与农村财务管理不和谐的反常现象,既阻碍了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又影响了村集体正常的财务管理工作。就选举前后出现的问题及其危害进行论述,提出今后避免此类现象发生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集体 村“两委” 换届前后 财务管理 委托代理制 会计委派制 三资管理 教育培训 财务审计 民主政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