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
2
1
作者
宋轶文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3-188,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传播的线索,并清理相关文献,为勾勒整体传播轨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结果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的传播涉及27种期刊共83篇文章。其中,无线电报发明家介绍4篇,国内外无线...
目的调查分析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传播的线索,并清理相关文献,为勾勒整体传播轨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结果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的传播涉及27种期刊共83篇文章。其中,无线电报发明家介绍4篇,国内外无线电报新闻16篇,无线电报新发明与应用介绍32篇,无线电报在军事中的应用9篇,无线电报技术原理介绍14篇,无线电报政策法规与会议纪要6篇,无线电报发展历史介绍2篇。上海是传播无线电报技术期刊的主要创刊地。其中,《东方杂志》和《科学》为民初传播无线电报技术的主要期刊。结论晚清无线电报技术主要侧重于初步知识和军事用途知识的介绍,民国初年至五四运动前夕的传播开始深入到学理和更广范围的民用,并出现了怀中携带无线电机、飞机无线电、无线电疗病等新技术,以及国人独立设计、改进无线电报技术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1912—1919)期刊
无线电报技术传播
《东方杂志》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初中日新闻界的交流与对抗——以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为中心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建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82,共9页
民国初年,中日新闻界交流由零散发展到有组织进行,互动方式显著改变,双方联合举办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有力提升职业交往的层次与内涵。在中日记者大会上,日本新闻界扮演国家正统代言人的角色,一味提倡"中日亲善",为侵略行径辩...
民国初年,中日新闻界交流由零散发展到有组织进行,互动方式显著改变,双方联合举办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有力提升职业交往的层次与内涵。在中日记者大会上,日本新闻界扮演国家正统代言人的角色,一味提倡"中日亲善",为侵略行径辩护,最终引起中国记者的强烈不满。这说明,中日新闻界的交往互动,不是纯粹的职业行为,而是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和国民外交色彩,反映两国关系的变化轨迹,并直接影响中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期
中日记者大会
国民外交
中日关系
新闻史
报刊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
2
1
作者
宋轶文
姚远
机构
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3-18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XXW004)
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交叉学科类立项基金资助项目(09YJC33)
文摘
目的调查分析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传播的线索,并清理相关文献,为勾勒整体传播轨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结果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的传播涉及27种期刊共83篇文章。其中,无线电报发明家介绍4篇,国内外无线电报新闻16篇,无线电报新发明与应用介绍32篇,无线电报在军事中的应用9篇,无线电报技术原理介绍14篇,无线电报政策法规与会议纪要6篇,无线电报发展历史介绍2篇。上海是传播无线电报技术期刊的主要创刊地。其中,《东方杂志》和《科学》为民初传播无线电报技术的主要期刊。结论晚清无线电报技术主要侧重于初步知识和军事用途知识的介绍,民国初年至五四运动前夕的传播开始深入到学理和更广范围的民用,并出现了怀中携带无线电机、飞机无线电、无线电疗病等新技术,以及国人独立设计、改进无线电报技术的新趋势。
关键词
民初(1912—1919)期刊
无线电报技术传播
《东方杂志》
《科学》
Keywords
journal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cod
radiotelegraphy technology spread
in
g
Dongfang Journal
Science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TN0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初中日新闻界的交流与对抗——以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为中心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建国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82,共9页
文摘
民国初年,中日新闻界交流由零散发展到有组织进行,互动方式显著改变,双方联合举办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有力提升职业交往的层次与内涵。在中日记者大会上,日本新闻界扮演国家正统代言人的角色,一味提倡"中日亲善",为侵略行径辩护,最终引起中国记者的强烈不满。这说明,中日新闻界的交往互动,不是纯粹的职业行为,而是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和国民外交色彩,反映两国关系的变化轨迹,并直接影响中日关系。
关键词
民国初期
中日记者大会
国民外交
中日关系
新闻史
报刊史
Keywords
early
republican
Ch
in
a
S
in
o-Japanese Press Conference
national diplomacy
S
in
o-Japanese relations
history of journalism
history of newspaper and journalism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的传播
宋轶文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初中日新闻界的交流与对抗——以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为中心
赵建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