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2
1
作者 宋轶文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3-188,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传播的线索,并清理相关文献,为勾勒整体传播轨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结果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的传播涉及27种期刊共83篇文章。其中,无线电报发明家介绍4篇,国内外无线... 目的调查分析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传播的线索,并清理相关文献,为勾勒整体传播轨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结果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的传播涉及27种期刊共83篇文章。其中,无线电报发明家介绍4篇,国内外无线电报新闻16篇,无线电报新发明与应用介绍32篇,无线电报在军事中的应用9篇,无线电报技术原理介绍14篇,无线电报政策法规与会议纪要6篇,无线电报发展历史介绍2篇。上海是传播无线电报技术期刊的主要创刊地。其中,《东方杂志》和《科学》为民初传播无线电报技术的主要期刊。结论晚清无线电报技术主要侧重于初步知识和军事用途知识的介绍,民国初年至五四运动前夕的传播开始深入到学理和更广范围的民用,并出现了怀中携带无线电机、飞机无线电、无线电疗病等新技术,以及国人独立设计、改进无线电报技术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1912—1919)期刊 无线电报技术传播 《东方杂志》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初中日新闻界的交流与对抗——以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建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82,共9页
民国初年,中日新闻界交流由零散发展到有组织进行,互动方式显著改变,双方联合举办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有力提升职业交往的层次与内涵。在中日记者大会上,日本新闻界扮演国家正统代言人的角色,一味提倡"中日亲善",为侵略行径辩... 民国初年,中日新闻界交流由零散发展到有组织进行,互动方式显著改变,双方联合举办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有力提升职业交往的层次与内涵。在中日记者大会上,日本新闻界扮演国家正统代言人的角色,一味提倡"中日亲善",为侵略行径辩护,最终引起中国记者的强烈不满。这说明,中日新闻界的交往互动,不是纯粹的职业行为,而是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和国民外交色彩,反映两国关系的变化轨迹,并直接影响中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期 中日记者大会 国民外交 中日关系 新闻史 报刊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