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监护人责任的实体法与程序法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啸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4,共14页
监护人责任属于替代责任。监护人是侵权责任的主体,应当直接向被侵权人承担全部的侵权责任,而非相应的责任或补充责任。《民法典》第1188条第2款要求从有财产的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的部分才由监护人赔偿,该规定过于保护... 监护人责任属于替代责任。监护人是侵权责任的主体,应当直接向被侵权人承担全部的侵权责任,而非相应的责任或补充责任。《民法典》第1188条第2款要求从有财产的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的部分才由监护人赔偿,该规定过于保护被侵权人以及监护人,忽视对被监护人的保护。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应当共同承担监护人责任即承担的是连带责任。离异夫妻中未与未成年人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也应当承担全部的监护人责任。没有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不承担监护人责任。继父母收养继子女后,应当承担监护人责任,被监护人的生父母不再承担监护人责任。教唆人、帮助人的侵权责任与未尽到监护职责的监护人承担的相应的责任以及监护人与有过错的受托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所承担的侵权责任的关系都属于部分的连带责任。在监护人责任诉讼中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属于共同被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监护人责任 补充责任 相应的责任 部分连带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雷达时空多维域编码抗主瓣转发式欺骗干扰方法
2
作者 兰岚 张翔 +1 位作者 许京伟 廖桂生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55,共17页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雷达面临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当存在主瓣有源欺骗干扰时,传统相控阵雷达自适应波束形成抗干扰失效,主瓣干扰抑制已成为雷达领域亟待解决的共性难题。该文针对来自主瓣的自卫式转发干扰,提出了一种时空多维域编...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雷达面临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当存在主瓣有源欺骗干扰时,传统相控阵雷达自适应波束形成抗干扰失效,主瓣干扰抑制已成为雷达领域亟待解决的共性难题。该文针对来自主瓣的自卫式转发干扰,提出了一种时空多维域编码抗主瓣欺骗式干扰方法。首先,设计发射通道-脉冲-子脉冲编码,在接收端采用多普勒分多址方法实现了发射信号分离。针对目标高速运动导致的分离错位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波束形成能量差的移位数估计方法。随后,利用目标与干扰的延时相位差,设计收发联合的双重编码相位补偿方法,在发射空间频率域实现对真实目标、跨脉冲转发干扰、脉内转发干扰的区分,并且通过构建联合发射-接收权矢量,对主瓣欺骗式干扰进行空域滤波抑制。针对实际中波达角度(DOA)误差造成的抗干扰性能下降问题,构建了以最大化输出信干噪比(SINR)为目标函数的约束优化问题,基于交替迭代算法对接收权矢量,发射编码系数、接收编码系数分别进行优化。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相比于其他雷达体制在抗主瓣欺骗干扰方面的有效性,其中相比于传统MIMO雷达,所提阵列时空多维域编码技术在4个主瓣干扰存在的情况下SINR可提升3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雷达 主瓣欺骗干扰抑制 时空多维域编码 DOA误差 收发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IHT图象压缩编码的Turbo codes编码 被引量:7
3
作者 徐雯 郭立 刘昌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209,共8页
针对信源与信道编码的特点 ,提出了结合SPIHT(setpartitioninginhierarchicaltrees)算法和改进的TurboCodes的信源与信道联合编码方案 .这一方案充分考虑了SPIHT算法和TurboCodes的特性 ,根据信源编码后数据在重建时的重要程度 ,进行不... 针对信源与信道编码的特点 ,提出了结合SPIHT(setpartitioninginhierarchicaltrees)算法和改进的TurboCodes的信源与信道联合编码方案 .这一方案充分考虑了SPIHT算法和TurboCodes的特性 ,根据信源编码后数据在重建时的重要程度 ,进行不同等纠错保护的信道编码 .实验表明 ,论文的方法能够使误码率与码长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HT 图象压缩编码 Turbo codes编码 TURBO码 联合编码 不同等差错保护 信源编码 信道编码 纠错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灵活编码策略与性能预测的无线语义图像传输系统
4
作者 杨舒涵 申滨 黄晓舸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46,共18页
为了提升多样化的图像内容在复杂多变的无线信道条件中的自适应性和编码灵活性,面向语义图像传输(SIT)系统提出一种深度灵活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DF-JSCC)方案以及传输性能预测(PreNet)模型。具体而言,在DF-JSCC中融入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 为了提升多样化的图像内容在复杂多变的无线信道条件中的自适应性和编码灵活性,面向语义图像传输(SIT)系统提出一种深度灵活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DF-JSCC)方案以及传输性能预测(PreNet)模型。具体而言,在DF-JSCC中融入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MS-FFM),提高模型对细节特征的捕获能力。进一步引入特征增强模块(FEM),通过自适应地调整特征图的通道权重,增强对重要特征的表达能力。此外,PreNet通过在细节丰富的特征图中进行特征分布建模,并利用多维特征融合和学习,实现了对重构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的高质量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最先进的DeepJSCC方案相比,DF-JSCC在多样化通信场景中实现了至少1.03dB的PSNR性能改进,同时在相同的传输条件下,能够节约50%以上的带宽资源消耗。PreNet通过进一步降低20%的均方误差(MSE),增强了复杂环境中SIT的预测质量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灵活性 语义图像传输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词语级和句子级语义的中文语义通信系统
5
作者 邓杰文 赵海涛 +5 位作者 魏急波 曹阔 张亦弛 罗鹏 张聿远 刘月玲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49-2562,共14页
语义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范式,能在语义层面提升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然而,现有语义通信系统的研究大多基于英文语料,面向中文语料的语义通信系统研究较为缺乏。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的中文语义通信系统,能够有效兼... 语义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范式,能在语义层面提升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然而,现有语义通信系统的研究大多基于英文语料,面向中文语料的语义通信系统研究较为缺乏。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的中文语义通信系统,能够有效兼容现有数字通信技术。在发送端,该文提出一种针对中文文本的词性编码方法,显著提升了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在接收端,提出一种基于词语级和句子级语义的联合上下文译码机制,并融合候选集合机制与递归算法,进一步提升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词语级和句子级语义可显著提升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所提语义通信系统在有效性和可靠性方面整体性能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通信 词性编码 联合上下文译码 词语级语义 句子级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铁路入侵检测的语义通信技术
6
作者 郭疆远 陈为 艾渤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8,共6页
针对铁路入侵检测中海量视频数据传输效率低、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Transformer的自适应语义通信框架。该框架通过传输与任务高度相关的语义特征并集成信道自适应模块,实现面向特定任务的高效且鲁棒的语义信息传输。在... 针对铁路入侵检测中海量视频数据传输效率低、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Transformer的自适应语义通信框架。该框架通过传输与任务高度相关的语义特征并集成信道自适应模块,实现面向特定任务的高效且鲁棒的语义信息传输。在构建的铁路真实场景视频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将该框架与传统的视频分离编码及视频联合编码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语义通信框架在不同的高斯白噪声及多种衰落信道条件下均能取得更高的入侵检测精度,并在低信噪比和复杂信道环境中展现出优越的鲁棒性和性能增益,为提升铁路智能监控系统的视频分析与传输效能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语义通信 深度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信道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CSI预测的轻量化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方法
7
作者 于创宇 徐彦彦 潘少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47,共19页
高效的深度信源信道联合编码(deep joint source-channel coding,DeepJSCC)是实现带宽受限场景下语义通信的关键技术,然而在车联网或无人机等终端资源受限的场景中,现有方法难以适应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高效的深度信源信道联合编码(deep joint source-channel coding,DeepJSCC)是实现带宽受限场景下语义通信的关键技术,然而在车联网或无人机等终端资源受限的场景中,现有方法难以适应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信道的动态变化,且模型庞大难以部署。为此,提出一种轻量化DeepJSCC框架(VxLJSCC)。首先,基于扩展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语义提取网络实现轻量化的高质量语义特征提取;然后,采用MIMO-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预测来解决语义通信系统使用过时CSI而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最后,为使语义信息充分适应时变MIMO信道质量,设计了基于信道预测的特征分配与自适应模块,结合语义特征的重要性,为不同特征分配合适的传输信道和时隙,并对特征进行调整,从而提升图像重建的语义精度。实验表明,相较于先进的DeepJSCC-MIMO方法,VxLJSCC在节省最多61.67%模型存储和77.86%计算量的情况下,仍能提供高达2.972 dB的信道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语义通信 信道状态信息 多输入多输出 图像传输 特征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A车联网确定性网络中的语义通信系统
8
作者 栾宏之 李书才 +2 位作者 李屹 钱传杰 梅琼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4-972,共9页
针对现有语义通信(SC)系统编码时间较长,无法直接应用于5G-Advanced技术框架下,需要处理大量高实时性、低延迟数据的智能车联网系统(V2X)中确定性网络(DN)的问题,提出针对5G-Advanced智能车联网中确定性网络设计的截止时间敏感的语义通... 针对现有语义通信(SC)系统编码时间较长,无法直接应用于5G-Advanced技术框架下,需要处理大量高实时性、低延迟数据的智能车联网系统(V2X)中确定性网络(DN)的问题,提出针对5G-Advanced智能车联网中确定性网络设计的截止时间敏感的语义通信系统(DDA-SC).该系统采用截止时间敏感的语义编码器,通过控制编码深度适应数据截止时间,确保在有效时间内完成编码与传输.为了提高各编码截止时间下的传输可靠性,提出基于编码深度的信噪比感知网络.该网络在训练时将SNR映射为编码深度相关的相关信噪比(R-SNR),利用注意力机制进行R-SNR感知,以在不同编码截止时间下更好地抵御信道噪声.实验结果表明,当编码截止时间<5μs时,该系统在CARS-196汽车识别任务上的准确度较不考虑截止时间的系统提高80.31%以上.结果表明,DDASC可以在极低编码截止时间下完成一般语义通信系统无法完成的任务,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V2X) 语义通信 5G-Advanced 确定性网络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一体化语义通信网络:探索与展望
9
作者 李东博 王新宇 +2 位作者 尹志胜 承楠 刘劼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5,共9页
围绕星地一体化网络中的语义通信,系统综述了其架构设计、关键技术与建模框架,并针对路由与资源管理等问题展开探讨。面向星地链路长时延、强多普勒频移及星上算力受限等约束条件,提出了任务驱动的语义传输机制与鲁棒联合源信道编码策略... 围绕星地一体化网络中的语义通信,系统综述了其架构设计、关键技术与建模框架,并针对路由与资源管理等问题展开探讨。面向星地链路长时延、强多普勒频移及星上算力受限等约束条件,提出了任务驱动的语义传输机制与鲁棒联合源信道编码策略,同时探讨了多模态语义处理及知识库在线更新等关键问题。通过构建以语义意图与重要性感知为核心的跨层协同机制,形成了面向星地场景的统一通信架构与可演进技术路线,为该领域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系统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一体化网络 语义通信 智能化网络 联合源信道编码 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M法的直剪作用下不同随机节理倾角岩体尺寸效应研究
10
作者 牙兰开 刘远明 +4 位作者 陈庆芝 王忠星 张策 王义乾 田茂亮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30,共14页
【目的】旨在揭示不同倾角区间的随机节理对岩体破坏特征、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尺寸效应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PFC 2D离散元软件的SRM技术,结合分形理论和Monte Carlo方法,对不同尺寸、内嵌随机节理的类岩体进行数值模拟直剪试验。【... 【目的】旨在揭示不同倾角区间的随机节理对岩体破坏特征、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尺寸效应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PFC 2D离散元软件的SRM技术,结合分形理论和Monte Carlo方法,对不同尺寸、内嵌随机节理的类岩体进行数值模拟直剪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岩体抗剪强度随内嵌随机节理倾角区间的增大均呈现“S”型非线性特征,且最小值多出现在15°~30°区间,最大值均在60°~75°区间。(2)不同尺寸的内嵌随机节理倾角区间变化对岩体破坏影响效果相似。低倾角区间出现明显的优势破坏面和次优势破坏面,随着倾角区间增大,其应力集中发生向节理中部转移,两优势破坏面的优势发生转换。(3)随机节理倾角区间变化显著影响岩体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的尺寸效应,且对岩体抗剪强度尺寸效应的影响大于对剪切模量尺寸效应的影响。【结论】研究了相同尺寸条件下内嵌随机节理倾角区间变化对节理岩体抗剪强度及破坏特征的影响和不同尺寸条件下内嵌随机节理倾角区间变化对节理岩体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尺寸效应的影响,为岩体力学性质的预测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M法 PFC 随机节理 直剪试验 尺寸效应 抗剪强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感知的多用户信源编码:联合高斯信源下的率失真分析
11
作者 施雨轩 吴泳澎 邵硕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9-1120,共12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范式,语义通信注重信息本身的语义而非比特符号,具备压缩、传输效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针对语义压缩这一领域,我们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分布式信源编码模型,这种模型旨在建立多用户的场景下,每个用户提取并压缩语... 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范式,语义通信注重信息本身的语义而非比特符号,具备压缩、传输效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针对语义压缩这一领域,我们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分布式信源编码模型,这种模型旨在建立多用户的场景下,每个用户提取并压缩语义信息的编解码过程。具体地说,该模型中多个用户观测共同的隐藏语义特征并独立编码,联合译码,并在保真度标准内重构观测信源与语义信源。基于上述模型,文章提供了率失真函数的类Berger-Tung边界,并进一步延伸至联合高斯信源分布下的率失真分析,反映了多个用户的和速率与语义失真、观测失真之间的具体权衡关系,并揭示了失真约束之间能够双向代理的机理。在这种特定情形下,我们展示了广义边界对现有结果的退化,并讨论了内外边界匹配的充分条件,这个充分条件部分的解决了在语义感知的压缩场景下速率-失真权衡的极限问题。同时,我们的理论结果能够对多用户语义通信场景中的信源编码设计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压缩 分布式信源编码 间接信源编码 联合高斯信源 率失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率广义空间码索引调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12
作者 卞李娜 张倩瑜 吴佳燕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10,共12页
传统的码索引调制(code index modulation,CIM)系统仅通过扩频码和星座符号来承载信息,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都较低,而附加相位作为一种独特的调制符号来承载信息,具有低传输功耗的特点。为了充分利用多天线索引来提高频谱效率,提出了基... 传统的码索引调制(code index modulation,CIM)系统仅通过扩频码和星座符号来承载信息,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都较低,而附加相位作为一种独特的调制符号来承载信息,具有低传输功耗的特点。为了充分利用多天线索引来提高频谱效率,提出了基于低功耗设计的高速率广义空间码索引调制(high-rate generalized space code index modulation,HR-GS-CIM)系统。HR-GS-CIM系统通过使用附加相位替代传统的调制符号,并且通过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来优化设计附加相位,展现了极高的能效优势和性能优势。同时,HR-GS-CIM系统通过引入广义和空间索引的方法,将附加相位、扩频码以及天线索引进行联合映射选择,并采用低复杂度的联合映射选择算法,极大地提高了系统频谱效率。此外,分析了HR-GS-CIM系统的理论性能,并且仿真验证了HR-GS-CIM系统的理论和仿真性能一致。最后,与传统的CIM系统等对比,验证了所提HR-GS-CIM系统具有显著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索引调制 附加相位 联合优化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r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lumnar jointed basaltic rock masses 被引量:11
13
作者 狄圣杰 徐卫亚 +2 位作者 宁宇 王伟 吴关叶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143-2149,共7页
From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 a visu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software AUTOCAD by programming based on the algorithm of the Voronoi diagram. Furthermore, a program to convert the A... From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 a visu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software AUTOCAD by programming based on the algorithm of the Voronoi diagram. Furthermore, a program to convert the AUTOCAD model into 3DEC (3-dimensional distinct element code)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a numer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3DEC. Moreover, the results of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of 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es were simulated numerically. The REV (representative element volume) scale was studied,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REV size is 3 m × 3 m.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established model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ere applied to study the macro-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equivalent strength parameters of the 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ccordance with the in-situ tes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umnar joint Voronoi diagram three-dimensional distinct element code representative element volume mechanicalparamet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to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 over wireless fading channels
14
作者 Bing Du Xiaoming T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196-203,共8页
A new combinational technology is proposed,which is feasible to apply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PNC) to wireless fading channels by employing the harmful interference strategically.The key step of PNC is that so... A new combinational technology is proposed,which is feasible to apply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PNC) to wireless fading channels by employing the harmful interference strategically.The key step of PNC is that sources broadcast signals simultaneously without orthogonal scheduling.Naturally,the signals overlap in the free space at the receivers.Since th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re mutual independent,rooted on this rational assumption,an enhanced joint diagonalization separation named altering row diagonalization(ARD) algorithm is exploited to separate these signals by maximizing the cost function measuring independence among them.This ARD PNC(APNC) methodology provides an innovative way to implement signal-level network coding at the presence of interference and without any priori information about channels in fading environments.In conclusions,the proposed APNC performs well with higher bandwidth utility and lower error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 (PNC) independentcomponent analysis (ICA) joint diagonalization network coding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龙海灯 殷世武 +3 位作者 潘升权 项廷淼 宋均飞 王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23-2628,共6页
目的研究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确诊的106例LEASO患者作为本研究的LEASO组,以一般资料与LEASO组匹配且无动脉病变的8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 目的研究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确诊的106例LEASO患者作为本研究的LEASO组,以一般资料与LEASO组匹配且无动脉病变的8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采用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检测股骨头区域和踝关节区域达峰时间(TTP)、计算踝关节区域与股骨头区域TTP的差值,测量踝肱指数(ABI)。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股骨头区域TTP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ASO组踝关节区域TTP及TTP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ASO组中不同Rutherford分类患者股骨头区域TTP的比较以及左侧病变患者与右侧病变患者股骨头区域TTP、踝关节区域TTP、TTP差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utherford分类越高,踝关节区域TTP及TTP差值越低(P<0.05);经Pearson检验,LEASO患者的踝关节区域TTP、TTP差值与ABI呈负相关(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踝关节区域TTP、TTP差值对LEASO具有诊断效能;经Delong检验,TTP差值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踝关节区域TTP(P<0.05)。结论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测定踝关节区TTP及TTP差值是诊断LEASO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 达峰时间 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编码与经典信道编码融合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向际鹰 段向阳 冯雨龙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32,共9页
目前的语义通信研究尚未阐明语义编码与经典信道编码之间的关系、语义编码在现有通信框架中的可行性,以及影响语义编码的关键因素等。对基于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语义通信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语义编码与经典信道编码的融合实验,展... 目前的语义通信研究尚未阐明语义编码与经典信道编码之间的关系、语义编码在现有通信框架中的可行性,以及影响语义编码的关键因素等。对基于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语义通信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语义编码与经典信道编码的融合实验,展示了语义编码的潜在优势,探索了语义编码与经典信道编码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后续将语义通信应用于经典通信框架的基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语义通信 经典信道编码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融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编码的煤矿综采设备知识图谱构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一搏 董立红 叶鸥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3,共10页
利用知识图谱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可实现对煤矿综采设备的有效表示,以便获取具有深度挖掘价值的信息。煤矿综采设备数据不均衡、某些类别设备实体较少等问题影响实体识别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编码的煤矿综采设备知识图谱... 利用知识图谱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可实现对煤矿综采设备的有效表示,以便获取具有深度挖掘价值的信息。煤矿综采设备数据不均衡、某些类别设备实体较少等问题影响实体识别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编码的煤矿综采设备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构建综采设备本体模型,确定概念及关系。然后设计实体识别模型:利用Token Embedding、Position Embedding、Sentence Embedding和Task Embedding 4层Embedding结构与Transformer−Encoder进行煤矿综采设备数据编码,提取词语间的依赖关系及上下文信息特征;引入中文汉字字库,利用Word2vec模型进行编码,提取字形间的语义规则,解决煤矿综采设备数据中生僻字问题;使用GRU模型对综采设备数据和字库编码后的字符向量进行联合编码,融合向量特征;利用Lattice−LSTM模型进行字符解码,获取实体识别结果。最后利用图数据库技术,将抽取的知识以图谱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组织,完成知识图谱构建。在煤矿综采设备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综采设备实体的识别准确率较现有方法提高了1.26%以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在少量样本情况下构建煤矿综采设备知识图谱时因数据较少导致的精度不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综采设备 知识图谱 本体模型 联合编码 实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in Transformer的图像语义通信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洋舟 严天峰 +2 位作者 孙文灏 汤春阳 王映植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5-92,共8页
语义通信是一种旨在传递语义信息的通信方式,其通过可以有效的减少冗余和传输数据量等特点。目前语义通信的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更多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推动语义通信系统的真正实施。实现语义通信的核心技术端到端信源信道联合编码在过去... 语义通信是一种旨在传递语义信息的通信方式,其通过可以有效的减少冗余和传输数据量等特点。目前语义通信的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更多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推动语义通信系统的真正实施。实现语义通信的核心技术端到端信源信道联合编码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语义图像也得到了发展。为解决计算效率过低、语义特征提取不足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新的神经网络JSCC。具体而言,受Swin Transformer在视觉任务中的优异表现的启发,首次将Swin-Transformer模块与残差网络相结合,设计出基于Swin Transformer的图像语义通信系统。为了解决传统的CNN对图像特征提取效率欠佳等问题,引入注意力残差网络模块初步提取图像语义特征,然后通过Swin Transformer进一步对图像语义特征进行提取。通过实验的结果的验证,与已有方案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在PSNR取得了高于2 dB的性能提升,在MS-SSIM性能上取得了5%以上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通信 Swin Transformer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内频率编码联合调频斜率捷变波形的ISRJ对抗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戈 李槟槟 +3 位作者 陈辉 刘维建 朱永哲 倪萌钰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9-1036,共18页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ISRJ)是一种脉内相参干扰,能在目标斜距前后形成多个逼真假目标来严重影响雷达检测,是当前电子反对抗的热点之一。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内频率编码联合调频斜率捷变波形的抗ISRJ方法。首先,雷达发射脉内...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ISRJ)是一种脉内相参干扰,能在目标斜距前后形成多个逼真假目标来严重影响雷达检测,是当前电子反对抗的热点之一。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内频率编码联合调频斜率捷变波形的抗ISRJ方法。首先,雷达发射脉内频率编码联合调频斜率捷变信号,通过子脉冲中心频率、调频斜率捷变提高子脉冲间相互掩护能力。之后依据发射信号子脉冲斜率变化时序将回波信号划分为多个切片。然后利用模糊C均值(FCM)算法对回波切片进行干扰识别。最后在分数阶域和时域对回波信号进行级联滤波。仿真结果表明,FCM方法在信噪比(SNR)大于-2.5 dB和干信比(JSR)大于5 dB时,能100%识别干扰机同步采样场景下回波中的受干扰回波切片。在较高JSR和低SNR下,所提方法能有效减少目标能量损失并抑制剩余干扰产生的距离旁瓣。在JSR为50 dB时,干扰抑制后的目标检测概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 频率编码联合调频斜率捷变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时域滤波 电子反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节理岩石直剪试验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1
20
作者 李晓锋 李海波 +2 位作者 夏祥 刘博 冯海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83-591,共9页
节理岩体的剪切特性是主导岩体工程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基于PFC^(2D)离散元颗粒流程序,结合室内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选取合理的细观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别从细观角度研究了节理岩石的裂纹发展、能量转化及声发射现象等特性,从宏观角度研究... 节理岩体的剪切特性是主导岩体工程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基于PFC^(2D)离散元颗粒流程序,结合室内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选取合理的细观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别从细观角度研究了节理岩石的裂纹发展、能量转化及声发射现象等特性,从宏观角度研究了节理岩石的强度模型和破坏形态。结果表明:节理岩体主要呈现磨损和剪断两种破坏形态,不同的破坏形态对应不同的强度模型;随着剪切变形增加,岩体沿节理面发生破坏,弹性阶段以法向裂纹为主,而塑性阶段切向裂纹起主导作用,滑移区R、P裂纹贯通形成破碎带,节理面产生较大滑移;在应力达到峰值强度前,边界能主要转化为应变能,法向裂纹生成较多;越过峰值强度后,摩擦能快速增长,并伴随大量切向裂纹产生。与室内试验结果相比,PFC^(2D)较好地模拟了节理岩体剪切力学特性,弥补了室内试验中无法进行细观特性研究的缺陷,对于节理岩体后期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节理岩石 节理 直剪试验 PFC^(2D)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