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三角洲典型联围地区防洪潮工程方案优化与影响分析
1
作者 高慧琴 李彬权 +1 位作者 靳高阳 朱三华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6,共8页
珠江三角洲联围地区经济高度发达,但受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及泄洪格局变化综合影响,防洪潮形势严峻。以广州市南沙区为典型联围研究对象,剖析上游西江、北江泄洪格局演变及外海潮位变化对防洪潮的影响,分别提出防洪能力提升的工程方案... 珠江三角洲联围地区经济高度发达,但受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及泄洪格局变化综合影响,防洪潮形势严峻。以广州市南沙区为典型联围研究对象,剖析上游西江、北江泄洪格局演变及外海潮位变化对防洪潮的影响,分别提出防洪能力提升的工程方案和防潮能力提升的工程方案,构建河网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进行方案分析论证。结果表明:(1)1990年后北江三水站分流比显著增加(均值由15.5%升至21.8%),叠加河道下切与洪水归槽效应,加剧南沙区外江防洪压力;外海潮位以3.6 mm/a速率持续上升,南沙区附近测站200年一遇设计潮位抬升0.58~0.66 m,导致现有堤防防潮能力被动降低。(2)提出思贤滘分流比调控防洪工程方案,将50年一遇以上洪水条件下的三水站分流比调控至22.6%,有利于缓解南沙区外江防洪压力。(3)提出南沙区纯堤防防潮工程方案和联围筑闸防潮工程方案,对比分析后推荐联围筑闸方案,对珠江三角洲主要水道节点防洪水位、分流比影响不大。研究成果可为珠江三角洲典型联围地区防洪潮工程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环境 防洪潮工程体系优化 联围筑闸 河网一维非恒定流模型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Ⅲ-EBM模型的电阻点焊接头性能可解释预测
2
作者 王恒 杨凯 +3 位作者 何奕程 黄海松 陈家兑 高鑫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5-1227,共13页
基于焊接过程信息和机器学习模型的质量预测方法,是实现动力锂电池组焊接接头性能可靠评估的主要途径。为解决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存在的超参数选择不合理和预测结果可解释性差等问题,建立了锂电池电阻点焊过程信息数据集,构建了接头性能... 基于焊接过程信息和机器学习模型的质量预测方法,是实现动力锂电池组焊接接头性能可靠评估的主要途径。为解决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存在的超参数选择不合理和预测结果可解释性差等问题,建立了锂电池电阻点焊过程信息数据集,构建了接头性能预测机器学习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对电阻点焊小样本数据集的预测性能;基于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提出了NSGA-Ⅲ-EBM模型,研究了NSGA-Ⅲ-EBM模型对不同特征数据的泛化性,并对输入特征进行了全局解释和局部解释分析。结果表明,针对焊接接头的熔核直径以及拉伸剪切载荷的预测,EBM模型相较于MLP、MLS-SVR和XGBoost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在测试集上的平均RMSE、R^(2)分别为2.4127、0.8466;采用NSGA-Ⅲ进行超参数优化后的NSGA-Ⅲ-EBM模相较于未优化的EBM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RMSE和R^(2)分别提升了17.2%、2.1%;此外,还确定了影响接头性能的重要特征,为焊接工艺参数的动态调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点焊 接头性能 可解释模型 超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混合径向基函数参数化建模
3
作者 苏哲 郭世杰 +1 位作者 李帅 吕贺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9-350,共12页
针对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参数化建模不够快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MRBFI)的几何误差参数化建模方法。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与齐次变换方法,建立了数控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然后,根据测量辨识得到的机床几何误差... 针对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参数化建模不够快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MRBFI)的几何误差参数化建模方法。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与齐次变换方法,建立了数控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然后,根据测量辨识得到的机床几何误差项数据,构建了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与水滴优化算法(WDO),对方程中的宽度系数以及权重系数进行了寻优,在WDO中加入了自适应步长调整,提高了迭代的速度与精度;最后,根据得到的最优解,建立了几何误差径向基函数的参数化模型,利用拟合优度量化了径向基函数插值拟合的精确性,将其应用于对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补偿,并比较了补偿前后的球杆仪圆轨迹,从而对结果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拟合优于传统的正交多项式拟合,均方根误差与平均绝对误差较正交多项式拟合减少了52%和65%,误差补偿后圆轨迹圆度误差平均降低了45.2%。该方法可用于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补偿,其建模原理简单明了、模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 参数化模型 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 几何误差补偿 水滴优化算法 自适应步长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电力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方法研究
4
作者 何润泉 陈槾露 +3 位作者 叶睆 郭苑灵 殷海森 谢虎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6,共6页
针对混合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和可持续供电需求,提出一种混合电力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综合分析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电网安全要求以及不同电源的运行特性;建立考虑风电、太阳能光伏、梯级水电、火电和抽水蓄能... 针对混合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和可持续供电需求,提出一种混合电力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综合分析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电网安全要求以及不同电源的运行特性;建立考虑风电、太阳能光伏、梯级水电、火电和抽水蓄能等混合电力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以IEEE39节点系统为基础,结合中国某省电网的功率构成比、发电机组分布和流域分布,构建一个混合电力模拟系统;对不同水力、风力和负荷条件下的自然情景进行调度仿真。结果表明:仿真结果符合实际运行情况,所提模型为混合电力系统最优调度方案、安全管理及稳定运行提供了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力系统 风能 太阳能 水利发电 联合优化 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仿真数据协同迁移的轴承故障辨识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小峰 亢莹莹 +1 位作者 柏林 陈兵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32-6643,I0028,共13页
针对目前迁移诊断算法对训练样本规模与质量的依赖性,以及在特殊工况环境中进行轴承故障数据采集与标注的困难性问题,提出基于多模式仿真数据协同迁移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实际工况参数嵌入的轴承故障动力学模型生成各类故障... 针对目前迁移诊断算法对训练样本规模与质量的依赖性,以及在特殊工况环境中进行轴承故障数据采集与标注的困难性问题,提出基于多模式仿真数据协同迁移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实际工况参数嵌入的轴承故障动力学模型生成各类故障模拟数据,解决实际故障样本不足与标签缺失问题。然后,根据在仿真数据可迁移模式分析基础上建立多个子源域,引入几何统计联合对齐法对各子源域进行无监督迭代迁移,克服了单一模式迁移信息不足与跨域特征差异度过大引起的负迁移问题。最后,采用优化模糊积分决策融合方法对迁移迭代中的多模式特征伪标签进行协同分配,逐步提高目标域标签的可信度与迁移模型的域适应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以故障仿真数据为驱动,无需实测标签数据的引导迁移,就可实现轴承各类故障的准确辨识。该方法对工况环境变化及目标域样本大小具有较好鲁棒性,在非完备数据支撑的高端轴承故障诊断领域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动力学建模 协同迁移 几何统计联合对齐 模糊积分 迁移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占用影响的集成楼宇暖通空调负荷群配电网优化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姝 周丽萍 +2 位作者 黄河 石思晨 肖先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36-4444,I0006,I0005,共11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人员占用影响的集成楼宇暖通空调(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HVAC)负荷群配电电网优化方法。首先,依据建筑围护热阻热容网络和配电网支路潮流方程构建了集成暖通空调负荷群配电网数学模型。其次,利用梯... 提出了一种考虑人员占用影响的集成楼宇暖通空调(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HVAC)负荷群配电电网优化方法。首先,依据建筑围护热阻热容网络和配电网支路潮流方程构建了集成暖通空调负荷群配电网数学模型。其次,利用梯形隶属度函数模糊化占用人数并考虑其对暖通空调负荷温度调控的影响,形成包含占用松弛函数约束的暖通空调负荷群与配电网联合优化方法。最后,通过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实现了集成楼宇暖通空调负荷群配电网的滚动优化控制。改进的IEEE33节点配电网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计及占用影响的联合优化模型,在楼宇侧能够满足人员热舒适性,同时减少楼宇暖通空调负荷能耗,在电网侧则减少配电网线路损耗和节点电压的波动,有效提高楼宇侧和电网侧整体的节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宇暖通空调 配电网 联合优化 占用影响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公交系统车辆单元动态编组方案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岳昊 董显龙 +2 位作者 王力 曲秋莳 张旭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72,共13页
为研究基于模块化公交系统的车辆单元路段运行动态编组方案优化问题,首先,构建车辆单元方向分配与位置调整的两阶段联合优化模型。第1阶段,构建以乘客换乘次数最少为目标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实现车辆单元最佳方向分配与增补车辆单元数计... 为研究基于模块化公交系统的车辆单元路段运行动态编组方案优化问题,首先,构建车辆单元方向分配与位置调整的两阶段联合优化模型。第1阶段,构建以乘客换乘次数最少为目标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实现车辆单元最佳方向分配与增补车辆单元数计算;第2阶段,构建以位置调整时间最小和车内换乘时间最小的双目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实现车辆单元动态编组方案优化。其次,构建模型的求解算法,利用CPLEX求解器求解第1阶段车辆单元分配模型,设计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第2阶段车辆编队位置调整模型。最后,算例验证构建模型及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并定量探究不同车辆单元容量下的车辆单元动态编组效率与公交载客率变化。算例结果表明:在模块化公交车辆单元容量一定增幅内,模块化公交车辆单元动态编组效率会随着车辆单元容量的增加而提高;而车辆单元容量增幅太大,不仅不会提高动态编组效率,反而会降低车辆编队的载客率,造成模块化公交车辆编队运力过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动态编组方案优化 两阶段联合优化模型 模块化公交车辆单元 NSGA-Ⅱ 车内换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控制的机器人关节同步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顾维锴 李朝阳 陈兵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30,共5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高性能输出和长时间续航等方面的综合工作性能需求,提出一种针对机器人关节的多性能同步优化端口受控哈密顿能量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机器人关节的数学模型和哈密顿能量控制模型,并推导出能方便采用模型代理优化算法的...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高性能输出和长时间续航等方面的综合工作性能需求,提出一种针对机器人关节的多性能同步优化端口受控哈密顿能量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机器人关节的数学模型和哈密顿能量控制模型,并推导出能方便采用模型代理优化算法的关节靶向能量传输系统模型;其次,搭建能量闭环控制器,与磁场矢量控制结合完成机器人关节的控制闭环,并设计了多性能同步优化控制策略使得机器人关节在保证运行输出能力的同时获得最长的续航能力。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多性能同步优化端口受控哈密顿能量控制器使机器人关节拥有较好的输出稳定性,同步优化控制策略在与其他控制策略的输出能力和续航能力等多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中展现了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关节 电机控制 端口受控哈密顿 代理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灵敏度的有源配电网有功无功联合优化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俞婧雯 窦晓波 +5 位作者 张科鑫 卜强生 吕朋蓬 丁泉 陈文栋 戴睿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7-194,共8页
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实时优化维度高、复杂性增强以及部分量测缺失导致传统潮流计算无法进行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重灵敏度的主动配电网有功无功联合优化方法。针对配电网实时优化模型复杂度高的问题,推导一种多重灵敏度系数矩... 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实时优化维度高、复杂性增强以及部分量测缺失导致传统潮流计算无法进行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重灵敏度的主动配电网有功无功联合优化方法。针对配电网实时优化模型复杂度高的问题,推导一种多重灵敏度系数矩阵,简化传统潮流模型;针对因配电网部分量测缺失而导致多重灵敏度难以通过潮流物理模型实时获取的问题,建立基于社交网络搜索算法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多重灵敏度实时感知模型;结合模型预测控制理论,设计以可实时量测线路线损最小以及可调节设备调节成本最低为目标的配电网实时有功无功联合优化调控策略,并基于多重灵敏度感知模型实现灵敏度实时校正,提高配电网控制精度。通过IEEE 33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灵敏度 径向基神经网络 线损优化 有功无功联合优化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建模与优化平台开发及其在切削吸能结构的应用
10
作者 王晖 田凯 +4 位作者 高乾宸 王明猛 郝伟江 王晋乐 朱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8-2060,共13页
传统优化设计受限于几何参数化和六面体单元生成困难等问题,优化过程繁琐,效率低下。为规范开发流程,提高优化设计效率,本文搭建以MOO(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系统为核心,集成了几何、有限元建模、数据处理以及代理优化等模块的... 传统优化设计受限于几何参数化和六面体单元生成困难等问题,优化过程繁琐,效率低下。为规范开发流程,提高优化设计效率,本文搭建以MOO(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系统为核心,集成了几何、有限元建模、数据处理以及代理优化等模块的自动化建模与优化平台。自动化建模模块以CAE为核心,基于三次样条函数构造特征截面和映射路径实现自动几何参数化建模,并在扫掠法和模型分解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截面扫掠法的六面体网格自动化生成方法;此外,在常规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流程上,通过数据转换和处理算法实现从数值计算结果提取到代理优化的自动化。研究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建立具有较小几何误差和高质量单元的有限元模型,结构耐撞性指标整体上有一定提升,可以显著地提高优化工作流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平台 几何参数化建模 六面体网格生成 切削吸能结构 被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的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调度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金鹏 冯华 +3 位作者 陈晓刚 章寒冰 占震滨 许银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146,共9页
规模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带来的不确定性给配电网的安全运营带来了严峻挑战。为综合考虑多重不确定性、平衡运营成本与系统可靠性,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分布鲁棒联合机会约束的电动汽车-配电网充放电调度模型。该模型将节点电... 规模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带来的不确定性给配电网的安全运营带来了严峻挑战。为综合考虑多重不确定性、平衡运营成本与系统可靠性,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分布鲁棒联合机会约束的电动汽车-配电网充放电调度模型。该模型将节点电压、支路功率、备用需求等通过联合机会约束建模,可以直观地管理系统整体的可靠性。然后,为求解该模型,基于最优Bonferroni近似方法将联合机会约束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二次规划模型,其中,风险等级也被视为决策变量。随后,在不同电力系统上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克服了经典的随机优化和鲁棒优化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平衡成本和可靠性,计算效率高、可扩展性好,较Bonferroni近似方法降低约6.5%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配电网 联合机会约束 分布鲁棒优化模型 最优Bonferroni近似方法 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邦分割学习与低秩适应的RoBERTa预训练模型微调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思静 文鼎柱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7-587,共11页
微调后的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在多任务中表现出色,但集中式训练存在用户隐私泄漏的风险。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FL)通过本地训练避免了数据共享,但LLMs庞大的参数量对资源受限的设备和通信带宽构成挑战,导致... 微调后的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在多任务中表现出色,但集中式训练存在用户隐私泄漏的风险。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FL)通过本地训练避免了数据共享,但LLMs庞大的参数量对资源受限的设备和通信带宽构成挑战,导致在边缘网络中部署困难。结合分割学习(Split learning,SL),联邦分割学习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模型深层权重的影响更为显著,以及对部分层的训练准确率略低于整体模型训练的发现,本文按照Transformer层对模型进行分割,同时引入低秩适应(Low⁃rank adaption,LoRA)进一步降低资源开销和提升安全性。因此,在设备端,仅对最后几层进行低秩适应和训练,然后上传至服务器进行聚合。为了降低开销并保证模型性能,本文提出了基于联邦分割学习与LoRA的RoBERTa预训练模型微调方法。通过联合优化边缘设备的计算频率和模型微调的秩,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最大化秩,提高模型的准确率。仿真结果显示,仅训练LLMs最后3层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1~32)增加秩的取值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率。同时,增大模型每轮的容忍时延和设备的能量阈值可以进一步提升模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低秩适应 联邦学习 分割学习 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邦分层优化学习的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晶 王晓茜 +2 位作者 唐震 吕华 季海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0-1856,共7页
随着工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联邦学习能够实现数据隐私下的多工厂联合设备故障诊断,然而不同工厂工况、计算资源、数据质量等异构性较大,导致传统联邦学习故障诊断的训练效率与准确率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联邦分层优化学习的设备... 随着工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联邦学习能够实现数据隐私下的多工厂联合设备故障诊断,然而不同工厂工况、计算资源、数据质量等异构性较大,导致传统联邦学习故障诊断的训练效率与准确率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联邦分层优化学习的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建立设备故障诊断分层架构进行层局部聚合缓解异构问题;提出本地个性更新选择算法减少模型偏移,提升联合诊断准确率;提出基于迭代阈值的局部聚合模型,通过动态迭代与局部聚合完成中心模型聚合。经实验分析验证,该方法显著提高了联合故障诊断的训练效率与准确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满足多工厂高效设备故障诊断的工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故障诊断 联邦学习 数据异构 联合建模 分层优化 个性更新 动态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L-GSK算法的光储联合电站运行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莎 熊国江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7,共10页
光伏电站配置储能可以促进光伏的最大消纳,减少“弃光”。此外,针对光伏出力和负荷情况合理分配储能充放电功率不仅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还能利用峰谷套利提高光伏并网收益。该文以光储联合电站为研究对象,以电力市场环境下光储联合电站... 光伏电站配置储能可以促进光伏的最大消纳,减少“弃光”。此外,针对光伏出力和负荷情况合理分配储能充放电功率不仅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还能利用峰谷套利提高光伏并网收益。该文以光储联合电站为研究对象,以电力市场环境下光储联合电站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充分考虑光伏系统与储能系统运行时的各项约束条件,建立了光储联合电站优化运行模型。同时,针对原始知识获取共享算法收敛性能较弱的问题,采用强化学习构建一套系统的个体更新选择机制,提出了强化学习知识获取共享算法,并用来求解光储联合电站的优化运行策略。通过对南方某地区实际数据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联合电站的优化策略和经济效益模式,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联合电站 优化运行模型 强化学习 知识获取共享算法 运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MPC的智能汽车变道避撞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衍学 裴如庆 冯剑波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298,共9页
针对无人驾驶车辆仅采用转向主动避撞控制策略难以应对复杂交通环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变道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方法,实现了无须预先定义轨迹的实时轨迹规划。首先,分析了在高速公路上需要进行变道的场景,针对车... 针对无人驾驶车辆仅采用转向主动避撞控制策略难以应对复杂交通环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变道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方法,实现了无须预先定义轨迹的实时轨迹规划。首先,分析了在高速公路上需要进行变道的场景,针对车辆在变道过程中不仅涉及横向位置的变化而且还与纵向速度有关的问题,建立了车辆横向和纵向联合非线性预测车辆模型;然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可以考虑各种复杂约束、非线性等前提以实现系统性能最优控制的优势,设计了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的变道避撞控制器;最后,利用Matlab和Carsim联合仿真平台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使车辆在复杂交通环境下成功地进行变道,而且能在变道过程中保持车身稳定、变道轨迹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避撞 多约束优化 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横纵向联合车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旋转精度的CT机轴承优化设计
16
作者 杨国浩 田鹏飞 +1 位作者 谢兴会 陈江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0-254,共5页
以某型号CT机轴承的摩擦力矩模型、额定寿命模型和旋转精度模型为基础,通过Isight联合Matlab建立以降低轴承摩擦力矩、提高轴承额定寿命和旋转精度为目标的联合优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滚动体数目远大于轴承滚道圆度误差阶次的轴承... 以某型号CT机轴承的摩擦力矩模型、额定寿命模型和旋转精度模型为基础,通过Isight联合Matlab建立以降低轴承摩擦力矩、提高轴承额定寿命和旋转精度为目标的联合优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滚动体数目远大于轴承滚道圆度误差阶次的轴承,增加滚动体数目、降低轴承圆度误差幅值和减小轴承圆度误差阶次均能提升轴承的旋转精度。优化后的内圈沟曲率半径系数为0.5277,外圈沟曲率半径系数为0.5351,钢球直径为12.7 mm,钢球数目为157,初始接触角为42.96°,相比于初始参数,在保障旋转精度的情况下,轴承额定寿命增加6.6%,轴承总摩擦力矩减少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机轴承 摩擦力矩 额定寿命 旋转精度 联合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地热水多开采井联合运行模式优化
17
作者 平宇 李放 +4 位作者 季文清 袁筱莹 齐玉峰 邓晓颖 王心义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51,共12页
深部地热水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对促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不合理开采将导致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工程效益低等一系列问题。以河南开封市城区已有的地热井勘探资料为基础,构建表征地热水运移的水文地质模型及... 深部地热水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对促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不合理开采将导致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工程效益低等一系列问题。以河南开封市城区已有的地热井勘探资料为基础,构建表征地热水运移的水文地质模型及对应的数学模型,利用Galerkin有限单元法对模型进行识别与验证。针对现有地热井单独运行、按需开采的弊端,围绕开封市城区主采的埋深1200~1400 m热储层,以水位降深最小、井间干扰最小、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以水位降深、供需平衡为约束条件,建立地热水开采井运行模式优化模型。为提高收敛的准确性和结果可靠性,引入Pareto-灰狼算法求解模型并用TOPSIS理论对结果进行排序。研究表明:优化后剖分节点水位降深之和减少70.3%,地热井之间水位降深影响值之和减少10.83%,分区Ⅰ、Ⅱ、Ⅲ水位降深分别减少12.85%、28.14%、43.77%,-80和-90 m水位等值线包围的降落漏斗面积分别降低15.5%和28.7%,地热井运行总费用降低28.7%。研究成果通过构建优化模型和引入改进算法,为地热水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优化地热水开采井的运行模式,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地热井运行费用,对于地热水合理开发与科学保护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开采 地热管理模型 多井联合 GALERKIN有限元法 Pareto-灰狼算法 TOPSIS理论 开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舱外航天服下肢关节阻力矩迟滞特性研究与建模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照阳 戴跃洪 王君尧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4,共10页
舱外航天服关节阻力矩是评价航天服工效性能以及规划航天员出舱作业任务的重要指标。为研究航天服关节阻力矩的迟滞特性,首先总结了关节阻力矩的产生原因,得到了下肢关节阻力矩与运动角度之间的迟滞关系。其次,采用了Jiles-Atherton模... 舱外航天服关节阻力矩是评价航天服工效性能以及规划航天员出舱作业任务的重要指标。为研究航天服关节阻力矩的迟滞特性,首先总结了关节阻力矩的产生原因,得到了下肢关节阻力矩与运动角度之间的迟滞关系。其次,采用了Jiles-Atherton模型去描述关节阻力矩的迟滞特性,同时在实际关节阻力矩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去辨识Jiles-Atherton模型参数。最后,与改进型粒子群算法相比,所设计的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收敛速度分别提高了15.58%和10.91%,计算精度提高了29.31%和11.77%,且对未知关节阻力矩预测误差分别减小了10.89%/25.73%和0.96%/22.2%,验证了设计算法的有效性。另外,根据建模误差特点设计了误差补偿函数,所辨识的Jiles-Atherton模型在误差补偿后对未知关节阻力矩预测误差进一步减小了46.49%/10.95%。计算所得模型可为后续舱外航天服关节助力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外航天服 关节阻力矩 迟滞特性 Jiles-Atherton模型 模拟退火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节空间位形优选的稳定平台运动学标定
19
作者 田文杰 霍明帅 +1 位作者 张熙临 张相鹏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9-500,共12页
船舶姿态稳定平台装载作业时,其作业精度必须要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传统的方法难以建立包含全部误差源的误差模型,因而针对3-UPS&S姿态稳定平台的运动学标定问题,从关节空间的角度切入,建立了基于驱动关节等效误差的模型,并开展了... 船舶姿态稳定平台装载作业时,其作业精度必须要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传统的方法难以建立包含全部误差源的误差模型,因而针对3-UPS&S姿态稳定平台的运动学标定问题,从关节空间的角度切入,建立了基于驱动关节等效误差的模型,并开展了基于关节空间的位形优选工作.首先,使用伪误差理论建立了驱动关节等效误差模型,其将稳定平台工作空间各维度相互耦合的姿态误差解耦并转化为关节空间等效驱动关节误差,并借助4阶幂多项式将后者描述为随位形变化的函数,从而构建了稳定平台整机误差辨识模型.其次,采用三坐标测量臂制定姿态误差测量方案,建立可解耦至关节空间的参数辨识方法,并开展离线辨识和误差实时在线补偿.在解耦至关节空间参数辨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如何在关节空间中开展测量位形优选工作,以提升平台的姿态补偿精度.通过对各驱动杆离散化处理获得稳定平台的可达工作范围,而后基于残差分析理论定义了位形优选指标,并采用Exchange-Add-Exchange算法对位形优选的约束问题进行优化分析,利用计算机开展仿真实验获取了最佳测量位形.最后,根据测量方案,采用三坐标测量臂获取样机姿态误差数据并开展误差补偿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稳定平台的姿态体积精度由标定前的0.487°降低为0.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稳定平台 运动学标定 等效模型 关节空间位形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齿轮铣齿机主轴刀盘部件装配误差建模与优化设计
20
作者 罗静 杜建超 梁梦洋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9-138,共10页
首先基于小位移旋量建立几何要素误差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法和响应面法获得误差参数实际变动区间带宽及其与公差的函数关系,建立配合面的误差模型,研究串联和并联配合下的误差传递属性;其次提出以公差成本为目标,以装配精度可靠度与... 首先基于小位移旋量建立几何要素误差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法和响应面法获得误差参数实际变动区间带宽及其与公差的函数关系,建立配合面的误差模型,研究串联和并联配合下的误差传递属性;其次提出以公差成本为目标,以装配精度可靠度与公差原则为约束的公差优化模型;最后,对锥齿轮铣齿机的主轴刀盘部件完成公差优化分析。研究发现,在保证装配精度可靠度不小于97%的前提下,公差加工成本降低了8.36%,这表明了该方法在指导公差设计方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位移旋量 几何要素误差模型 配合面误差 公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