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lementation of Time-Scale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Continuous Wavelet Theory 被引量:2
1
作者 Zhu, Xiaoguang Hong, Bingrong Wang, Dongm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0年第1期32-37,共6页
The basic objective of time-scale transformation is to compress or expand the signal in time field while keeping the same spectral properties.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methods to derive time-scale transformation formul... The basic objective of time-scale transformation is to compress or expand the signal in time field while keeping the same spectral properties.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methods to derive time-scale transformation formula based on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For an arbitrary given square-integrable function f(t),g(t) = f(t/λ) is derived by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and its inverse transform. The result shows that time-scale transformation may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time-scale of wavelet function filter using equivalent substitution.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result by theoretic derivations and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Integral equations Signal processing Spectrum analysis time domain analysis time series analysis Wave filt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C Partial Discharge Test System 被引量:2
2
作者 NIE Dexin SHA Yanchao +2 位作者 ZHOU Yuanxiang WU Zhirong DENG Jianga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81-1987,共7页
Direct current (DC) partial discharge (PD) test has drawn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world-wid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presently, no DC PD detection device on the market has the sta... Direct current (DC) partial discharge (PD) test has drawn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world-wid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presently, no DC PD detection device on the market has the statistical function. Thus, we developed a test system for PD detection under DC voltag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continuous high-speed real-time data acquisi- tion and effective, complete detection of DC PD signals. The DC PD mechanism, as well as the measuring principles, software system, and hardware design of the test equipment were introduced. Adopting typical electrode pairs, we tested the statistical spectrum of PD under DC voltage. The main difference in statistical spectrums between parallel plate electrodes and needle-plate electrodes was that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wo consecutive discharges for needle-plate electrodes has obviously larger variation range than that for parallel plate electrodes, which could be the convincing proof for distinguishing the type of electrodes under DC PD. Prac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sys- tem can measure time domain signals of DC PD of oil-paper insulation effectively and promptly, and it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and detect defects in DC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信号 直流电压 测试系统 开发 针板电极 应用 检测装置 实时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自燃过程中声波效应及前兆特征研究进展
3
作者 孔彪 钟建辉 +5 位作者 陆伟 胡相明 高李阳 庄则栋 孙晓磊 时林超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21,共11页
基于声波技术感知煤自燃温度的方法具有应用场景广、实时连续性强等优势,但煤自燃过程中声波信号的前兆特征还未有揭示,进行煤自燃过程中声波效应和前兆特征的研究,为声波法探测预警煤自燃提供理论基础。首先理论分析煤岩热损伤破裂演... 基于声波技术感知煤自燃温度的方法具有应用场景广、实时连续性强等优势,但煤自燃过程中声波信号的前兆特征还未有揭示,进行煤自燃过程中声波效应和前兆特征的研究,为声波法探测预警煤自燃提供理论基础。首先理论分析煤岩热损伤破裂演化过程、声波传输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种尺寸煤自燃声波信息测试系统,测试了煤升温及燃烧过程中次声波、声发射及声波声速信息,利用线性拟合、多重分形理论、傅里叶变换等方法,围绕声波信号的时序特征、与温度相关性、空间特征、非线性特征及频谱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煤自燃过程中声波信号前兆特征规律。结果表明:煤自燃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次声波声压值阵发性增长,声发射信号的振铃计数、能量值及声波声速与温度正相关;煤自燃前期次声波信号、声波声时变化更为明显,声发射信号在100℃之后的增大变化更显著;声波信号具有空间特征,随着热源距离增加,振铃计数、能量发生降低变化,温度升高不同距离下的声速值均不断增加,声速与温度拟合方程R2均超过0.9;煤升温过程中次声波、声发射信号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并与煤自燃热破裂具有较好对应性;此外,煤升温过程中次声波主频发生迁移、主频幅值不断增加。最后对煤田高温异常区进行声发射测试,温度异常区域声发射信号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次声波 声发射 时空演化 频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和山梨酸混合物的太赫兹吸收峰形成机理解析
4
作者 李文文 燕芳 刘洋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48-1856,共9页
以苯甲酸和山梨酸为研究对象,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THz-TDS)分别测得二者的单质与混合样片在0.5~2.2 THz的实验光谱,将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获得两种物质的太赫兹(THz)吸收光谱,根据吸收光谱中特征吸收峰峰位可以精准实现对上述两种... 以苯甲酸和山梨酸为研究对象,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THz-TDS)分别测得二者的单质与混合样片在0.5~2.2 THz的实验光谱,将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获得两种物质的太赫兹(THz)吸收光谱,根据吸收光谱中特征吸收峰峰位可以精准实现对上述两种物质的定性鉴别。利用Genmer组件自行构建了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混合物二聚体团簇构型,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其单分子、晶胞及混合物团簇的构型进行了结构优化、频率计算和筛选。采用势能分布分析了特征吸收峰的振动模式,获取模拟光谱后结合基于Hirshfeld原子空间划分的独立梯度模型(IGMH)和相互作用区域指示函数(IRI)两种相互作用可视化分析方法针对混合样片中异常吸收峰的振动模式进行识别,并分析了分子内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可视化特征。研究发现,基于混合物团簇构型的模拟谱中的特殊吸收峰是由于分子之间的氢键振动引起的,进一步说明了苯甲酸和山梨酸及其混合物在THz频段的特征吸收峰主要源于分子间氢键作用和分子内化学键作用引起的集体振动模式。通过混合体系的团簇构型构建及筛选深入解析了混合物太赫兹吸收谱中特征吸收峰的成因,重点探讨了分子内外相互作用、氢键效应等因素对吸收峰的影响,为晶体结构的表征拓展了一种新的方法,显著提升了混合体系吸收光谱在谱图解析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进一步基于光谱数据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团簇构型 特征吸收峰 机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的浅埋隧道地表高铁振动信号时频与衰减特征分析
5
作者 贾宝新 翟紫薇 +3 位作者 张晶 周志扬 苑文雅 郑克楠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7-352,共16页
为解决浅埋隧道上覆地表采集到的高铁振动信号底噪丰富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浅埋隧道上覆地表高铁振动信号降噪的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方法。首先,引入高阶调制算子推导高阶估算瞬时频率,结合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推导出高阶... 为解决浅埋隧道上覆地表采集到的高铁振动信号底噪丰富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浅埋隧道上覆地表高铁振动信号降噪的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方法。首先,引入高阶调制算子推导高阶估算瞬时频率,结合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推导出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通过数值模拟多分量加噪信号验证该方法的抗噪性;随后,对高铁振动信号进行相关时频分析、处理,对比验证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的降噪效果和适用效果;最后,基于此方法对高铁振动信号的时频及衰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可为隧道场地高铁振动信号提供一种谱精度高、降噪效果好的时频分析方法,并为隧道场地中高铁振动的环境影响研究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振动信号 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 时频分析 降噪效果 衰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器件状态辨识的时域反射信号方法研究
6
作者 成庶 游歆雨 +2 位作者 刘畅 袁炜钰 吕壮壮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58-2768,共11页
为解决在进行电力电子器件故障状态辨识时因受原系统工作信号影响导致实时性、准确性和成本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频谱时域反射法进行电力电子器件故障状态辨识的方法。由于电力电子器件在发生故障时其阻抗会发生变化,信号在遇... 为解决在进行电力电子器件故障状态辨识时因受原系统工作信号影响导致实时性、准确性和成本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频谱时域反射法进行电力电子器件故障状态辨识的方法。由于电力电子器件在发生故障时其阻抗会发生变化,信号在遇到阻抗不匹配点时会发生反射,通过提取反射信号的特征可以对故障点的类型和位置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反射信号传输特性构建基于扩展频谱时域反射法进行状态辨识的平台模型,并以IGBT为例,通过其阻抗特性和内部结构论证了利用该方法进行IGBT故障状态辨识的可行性。然后用Simulink搭建平台仿真模型,完成对器件的阻抗辨识,进而搭建硬件平台,包括高频信号的调制、发射电路和反射信号捕获电路,实现对反射特征的采集和预处理,对测试信号和反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从相关波形中提取阻抗特征信息。平台实现了对电阻的阻抗值辨识,并对正常IGBT和短路IGBT进行测试,辨识出2种工况的IGBT在有触发信号和无触发信号状态时分别呈现出的阻抗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基于侵入式信号的电力电子器件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测试信号由于其高频的特性不会对原系统工作信号造成干扰,并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研究结果可以为IGBT的健康状态评估和检修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 扩展频谱时域反射法 相关运算分析 特征阻抗辨识 器件故障状态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频率波数域同步提取变换及其在致密河道砂岩储层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方月 陈辉 +2 位作者 王思媛 陈旭平 兰萍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3-1173,共11页
致密河道砂岩储层作为非常规油气领域的重点勘探开发对象,其形态特征可以在频谱分析中突出显示.然而,现有时频分析方法大多侧重于对地震数据进行逐道分析,缺乏横向约束,不能详细描绘出河道的形态特征.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时空-频率波数域... 致密河道砂岩储层作为非常规油气领域的重点勘探开发对象,其形态特征可以在频谱分析中突出显示.然而,现有时频分析方法大多侧重于对地震数据进行逐道分析,缺乏横向约束,不能详细描绘出河道的形态特征.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时空-频率波数域同步提取变换(Space-Time Frequency Wavenumber Domain Synchroextracting Transform,STFKSET).该方法引入一个时空窗口来捕捉地震信号的横向变化,然后从二维纯谐波信号出发,在二维短时傅里叶变换(Two-dimensional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TDSTFT)时频域上准确推导时空-瞬时频率(SpaceTime Instantaneous Frequency,ST-IF)和时空-瞬时波数(Space-Time Instantaneous Wavenumber,ST-IK)的估计式,并定义一个新的时空-频率波数域同步提取算子(Space-Time Frequency Wavenumber Domain Synchroextracting Operator,STFKSEO),仅提取与ST-IF和ST-IK曲线高度相关的时频结果系数,以此提升对于噪声的鲁棒性,实现信号时频表征的高度聚焦性.最后构造出能有效反映储层纵横向变化的STFKSET,并根据ST-IF与ST-IK的关系来确定波数参数.合成地震剖面表明,STFKSET能够进行精细的频率脊线提取,同时保持较高的横向连续性,STFKSET具有优于传统时频分析方法的抗噪性能;将STFKSET应用到中国四川盆地西部某气田的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中,进一步验证了该时频算法在刻画河道及其边界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时空-频率波数域同步提取变换 横向连续 致密河道砂岩储层 边界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励磁涌流多角度时频特征综合辨识方法
8
作者 陈春 占露昕 +3 位作者 曹伯仲 曹一家 李勇 刘均乐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3-172,共10页
配电网中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接入导致系统谐波电流日益加大,传统基于二次谐波电流制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可靠性面临挑战。同时,单一特征辨识方法受分布式电源类型和合闸角影响,无法准确区分不同场景下的故障电流和励磁涌流。为了提高励... 配电网中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接入导致系统谐波电流日益加大,传统基于二次谐波电流制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可靠性面临挑战。同时,单一特征辨识方法受分布式电源类型和合闸角影响,无法准确区分不同场景下的故障电流和励磁涌流。为了提高励磁涌流的辨识准确率,文中提出全面整合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特征的多角度时频分析方法,利用Bayes算法优化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的分类参数,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实现不同容量、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的故障电流与励磁涌流的准确辨识;采用SHAP值分析方法,揭示各特征值在辨识模型中的贡献度。基于仿真及现场实测数据对所提励磁涌流辨识方法进行验证,针对样本数据的识别准确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变压器 故障电流 励磁涌流 时域特征 频率特征 SHAP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信号特征分析的水轮机故障检测
9
作者 程俊棋 毕东杰 +4 位作者 彭礼彪 李西峰 谢永乐 王明义 李卓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0,共5页
针对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瞬态故障检测和故障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声信号时域和频域特征分析的方法,即从水车室、风洞、蜗壳人孔门和尾水人孔门处采集的声信号中提取5种时域和7种频域特征序列,通过判断特征序列是否超过瞬态故障预警... 针对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瞬态故障检测和故障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声信号时域和频域特征分析的方法,即从水车室、风洞、蜗壳人孔门和尾水人孔门处采集的声信号中提取5种时域和7种频域特征序列,通过判断特征序列是否超过瞬态故障预警指数的方法进行瞬态故障监测,存在故障时对故障数据使用核支持向量机进行故障分类。利用该方法在铜街子水电站对6种典型故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各类典型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 故障检测 特征分析 时域特征 频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与岩土工程监测新技术——BOFDA的性能与特点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兴 施斌 +2 位作者 魏广庆 程刚 张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3-768,共6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新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布里渊频域分析技术(BOFDA)的感测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其空间分辨率可达20cm,测试精度可达±2με,测试重复性为±4με;通过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测试性能的比较,对BOFD... 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新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布里渊频域分析技术(BOFDA)的感测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其空间分辨率可达20cm,测试精度可达±2με,测试重复性为±4με;通过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测试性能的比较,对BOFDA的测试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应变过渡区产生的原因;通过BOFDA等强度梁实验,并与电阻应变片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值比较,证明了BOFDA优异的测试性能。最后,对BOFDA在各类工程防灾减灾监测中可能遇到传感光缆的保护及温度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光频域分析技术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 测试精度 分布式监测 应变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差分和时域差分检测OFDM的误码率性能对比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立军 唐友喜 李少谦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在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分析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域差分检测和时域 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得到了两种系统的误码率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分析和仿真的结果表明:在保护时隙长度不小于最大多径时延长度的条件下,...  在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分析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域差分检测和时域 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得到了两种系统的误码率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分析和仿真的结果表明:在保护时隙长度不小于最大多径时延长度的条件下,时域差 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不受信道相干带宽变化的影响,时域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主 要受到信道相干时间变化的影响;频域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同时受到信道相干时 间和相干带宽变化的影响,并且相干带宽对频域差分检测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频域差分检测 时域差分检测 多径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岩随钻振动信号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快速预测试验研究
12
作者 刘河清 刘建康 +4 位作者 郝建 郑义宁 肖勇 胡慧 栾学坤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00-1710,共11页
为了揭示随钻振动信号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响应关系,实现单轴抗压强度的快速感知预测,基于随钻振动信号提出了混合遗传算法优化(GA-BP)的单轴抗压强度人工神经网络快速预测方法。运用傅里叶变换及数学运算提取花岗岩、石灰岩、页... 为了揭示随钻振动信号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响应关系,实现单轴抗压强度的快速感知预测,基于随钻振动信号提出了混合遗传算法优化(GA-BP)的单轴抗压强度人工神经网络快速预测方法。运用傅里叶变换及数学运算提取花岗岩、石灰岩、页岩、砂岩和煤5种原岩(煤)振动信号时域、频域的特征值,构建不同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分析比较各模型的预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遗传算法优化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决定系数R2为0.778,较之BP神经网络模型提升了9.4%;构建的模型对于单轴抗压强度有着较好的预测能力,所用方法为岩石力学参数快速获取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振动信号 单轴抗压强度 时域、频域特征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信号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响应特征及反演模型
13
作者 刘河清 刘建康 +2 位作者 郝建 赵立进 汤建泉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6-279,共14页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中表征岩体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准确、快速地感知、预测煤矿井下岩体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以室内9种不同配比的相似材料试件钻取试验为基础,构建基于随钻振动信号的单轴抗压强度GA−BP(Genetic ...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中表征岩体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准确、快速地感知、预测煤矿井下岩体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以室内9种不同配比的相似材料试件钻取试验为基础,构建基于随钻振动信号的单轴抗压强度GA−BP(Genetic Algorithm−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改变GA−BP神经网络的隐含层数、种群数和训练函数,讨论分析预测模型影响因素与结果,确定最优预测模型结构。结果表明:随钻振动信号与相似模拟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之间具有响应关系,所构建预测模型准确率都在70%以上,以随钻振动信号感知预测单轴抗压强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训练函数选择trainlm、隐含层为8、种群数为20时模型结果最优,训练集、测试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761、0.74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039、4.254 MPa,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6.574、4.716 MPa。提出的单轴抗压强度预测方法可为岩石力学性质的智能辨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振动信号 单轴抗压强度 相似材料 人工神经网络 时域、频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水推进泵空化诱导压力脉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14
作者 龚波 张正川 +4 位作者 尹俊连 冯超 李宁 许锐 王德忠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为探讨喷水推进泵内空化流动结构演变对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本文结合高速摄像和压力脉动同步测量展开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条件加剧,叶顶出现了泄漏涡核空化、剪切层旋涡空化、叶顶吸力侧片状空化和云状空化等复杂空化流动结构... 为探讨喷水推进泵内空化流动结构演变对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本文结合高速摄像和压力脉动同步测量展开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条件加剧,叶顶出现了泄漏涡核空化、剪切层旋涡空化、叶顶吸力侧片状空化和云状空化等复杂空化流动结构;叶顶低压区随着空化区域增大而增大;在泄漏流夹带下空化云不断翻滚,增加了空化云的不稳定性;空化云尺度随空化条件加剧而增大。大尺度空化云会导致强烈的压力脉动。空化区边缘的空泡破碎会带来压力冲击成份。压力脉动主频是叶频,次主频是二倍叶频。主频和次主频幅值在片状空化时小幅增长,在云状空化时大幅增大。垂直空化涡发展会导致叶片前缘附近压力面压力和局部压差下降,这是泵性能断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水推进混流泵 空化流动结构 高速摄像 叶顶泄漏涡 云状空化 压力脉动 时域分析 频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彻弹引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响应特性
15
作者 郑卓扬 董恒 +3 位作者 武海军 贾桐庆 杨冠侠 黄风雷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1-254,共14页
为准确揭示和描述弹体-引信系统(简称弹引系统)在侵彻典型目标过程中引信内部核心器件的过载环境及动态响应,基于空腔膨胀理论获得侵彻过程的弹靶相互作用,分析应力波在战斗部壳体内的传播效应,引入弹引螺纹连接的载荷传递特性及缓冲材... 为准确揭示和描述弹体-引信系统(简称弹引系统)在侵彻典型目标过程中引信内部核心器件的过载环境及动态响应,基于空腔膨胀理论获得侵彻过程的弹靶相互作用,分析应力波在战斗部壳体内的传播效应,引入弹引螺纹连接的载荷传递特性及缓冲材料的非线性响应模式,构建高速侵彻下弹引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模型,通过理论及实验方法确定模型参数,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研究分析弹引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及弹靶参数对过载信号的影响机理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模型在时-频域特征上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可更准确地描述高速侵彻下弹引系统的过载传递特性及引信内部器件的真实动力学响应,其响应模式主要为刚性过载和高频结构振动的耦合叠加,螺纹连接会进一步放大过载信号,聚氨酯材料在侵彻冲击环境下体现出一定的吸能滤波作用;弹引系统侵彻多层间隔目标相较于单一半无限目标时的过载信号更为复杂剧烈,弹靶参数决定了弹靶相互作用的频率特性,当侵彻多层间隔目标的弹靶作用频率的整数倍与弹引系统固有频率更接近时,加速度过载会出现峰值显著增大、振荡加剧及信号严重粘连等现象;研究成果为快速有效预测不同弹目特性下引信内部关键模块的真实响应和过载特性、评估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引系统 波动 振动 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时频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工况适应性的战损舰船电力系统就地-集中联合减载策略
16
作者 徐昂 魏繁荣 琚兴宝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5-1647,共13页
低频减载是应对舰船电力系统战损下频率跌落的重要手段,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与陆地电网相似的就地减载策略。但与陆地电网不同的是,舰船电网的负荷优先级会随着战斗、机动等工况需求的不同而不同,采用固定优先级的就地减载难以对工况变化... 低频减载是应对舰船电力系统战损下频率跌落的重要手段,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与陆地电网相似的就地减载策略。但与陆地电网不同的是,舰船电网的负荷优先级会随着战斗、机动等工况需求的不同而不同,采用固定优先级的就地减载难以对工况变化进行适配。更为灵活的集中式减载是一个潜在解决方案,但其对通信可靠性和实时性有很高要求。由于战损下部分信道可能失效,以及存在不确定而又不可忽视的通信/执行延时等因素,集中式减载可能出现部分负荷切除失败或延迟,导致电网垮塌。为结合就地和集中二者优势,该文提出采用就地-集中联合模式、具有多工况适应性的战损舰船电力系统低频减载策略。首先,定义了舰船在不同工况下的负荷优先级;然后,对存在部分通信失效、通信/执行时延情况的远程减载负荷响应过程进行建模,以量化分析集中式减载命令的执行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集中式和就地式减载联合模式下的舰船电力系统时-频域动态分析模型,以预测不同减载组合下的频率演化曲线,从而寻找最优的就地-集中减载组合方案;最后,以典型舰船电力系统为例,仿真验证了策略的多工况适应性、信道受损/不确定性延时下的可靠性,以及相对于当前减载方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电力系统 战损 就地-集中联合减载 多工况适应性 时频域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背景噪声下故障特征分析与动力学时频联合校验方法研究
17
作者 赵乾柏 张春良 +1 位作者 岳夏 龙尚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19,共10页
针对现有采用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难以准确解释、精确寻找故障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时频联合校验的强背景噪声下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对含噪声的振动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取二维时频图;计算齿轮和轴承的故障周期... 针对现有采用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难以准确解释、精确寻找故障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时频联合校验的强背景噪声下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对含噪声的振动信号进行时频转换,获取二维时频图;计算齿轮和轴承的故障周期,得到一系列的标准故障组合框;然后采用多个网络模型提取故障特征,并用热力图法对每个最佳权重网络进行结合,得到含注意力权重热力图的故障时频图,并在时频图对故障点进行时频特征提取,得到一系列的故障框;随后计算每个故障框的置信度并且取平均值,采用余弦相似度对捕捉故障框序列和标准故障组合框的位置进行评价,取置信度和位置的综合评价作为故障诊断的结果。最后分别利用凯斯西储大学和Spectra Quest行星齿轮箱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强噪声情况下,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效果和抗噪性,并可对故障过程进行准确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解释 故障特征分析 时频联合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径衰落信道下频域差分检测OFDM系统的误码率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立军 唐友喜 李少谦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4,共6页
在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分析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频域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信道相干时间和相干带宽均影响频域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信道相干带宽对频域差分检测的影响比信道相干时间的影响更大... 在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分析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频域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信道相干时间和相干带宽均影响频域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信道相干带宽对频域差分检测的影响比信道相干时间的影响更大,频域差分检测适合于多径延迟扩展比较小的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频域差分检测 误码率分析 正交频分复用 相干带宽 相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谱幅值调制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9
作者 姜祖华 张坤 +2 位作者 杨苗蕊 胥永刚 孙国栋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118,共9页
针对工程实践中滚动轴承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局部谱幅值调制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构造零相位滤波器在频谱上以扫频方式得到一系列对应不同中心频率的滤波信号,使用谱幅值调制算法计算各分量的修... 针对工程实践中滚动轴承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局部谱幅值调制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构造零相位滤波器在频谱上以扫频方式得到一系列对应不同中心频率的滤波信号,使用谱幅值调制算法计算各分量的修正信号,将谐波谱峭度作为指标选取最佳修正信号进行包络解调并提取故障特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局部谱幅值调制方法既能选取包含丰富故障信息的频带,又能自适应地增强频带中的故障特征,能够有效、准确地实现轴承故障特征的提取;与Autogram和时频谱幅值调制方法的对比则证明了局部谱幅值调制方法在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傅里叶变换 时频域分析 调制 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非线性刚度节点的可展桁架结构动力学分析
20
作者 董广盛 张静 +2 位作者 吴娟 寇子明 史创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5-745,共11页
针对可展桁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精度分析中难以体现节点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刚度连接的简单建模方法,以四单元结构测试件(STA)空间伸展臂为例,研究了不同非线性刚度特性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使... 针对可展桁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精度分析中难以体现节点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刚度连接的简单建模方法,以四单元结构测试件(STA)空间伸展臂为例,研究了不同非线性刚度特性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使用增量割线刚度法线性化简化了非线性刚度特性曲线;然后,将多个模拟节点不同自由度上的非线性刚度特性Combin39弹簧单元组成了一个新的单元,并将简化后的非线性刚度特性输入到对应的弹簧单元中;最后,把组建的新单元添加到梁单元的末端,完成了对含非线性刚度节点梁单元的建模,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使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引起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对STA伸展臂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建模方法得到的动力学分析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回滞特性分析中,激振力的增加使结构的固有频率从2.341 Hz降低到2.232 Hz;而在三次弹簧特性研究中,激振力增加使结构固有频率从2.416 Hz增加到2.464 Hz。因此,不同刚度特性下的激振力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趋势可能不同;各种刚度特性下,不同阶段刚度的增加均会引起整体刚度的增加,最终导致结构响应频率增加。该节点建模方法能够灵活处理各种刚度特性曲线,并且在面对不同形式的连接时表现出较高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刚度特性 空间伸展臂 半刚性连接 节点建模方法 四单元结构测试件 动力学分析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