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brid pedestrian positioning system using wearable inertial sensors and ultrasonic ranging 被引量:1
1
作者 Lin Qi Yu Liu +2 位作者 Chuanshun Gao Tao Feng Yue Y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27-338,共12页
Pedestrian positioning system(PPS)using wearable inertial sensors has wide applications towards various emerging fields such as smart healthcare,emergency rescue,soldier positioning,etc.The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 Pedestrian positioning system(PPS)using wearable inertial sensors has wide applications towards various emerging fields such as smart healthcare,emergency rescue,soldier positioning,etc.The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PPS is limited by the cumulative error of inertial sensors,complex motion modes of pedestrians,and the low robustness of the multi-sensor collaboration structure.This paper presents a hybrid pedestrian positioning system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wearable inertial sensors and ultrasonic ranging(H-PPS).A robust two nodes integration structure is developed to adaptively combine the motion data acquired from the single waist-mounted and foot-mounted node,and enhanced by a novel ellipsoid constraint model.In addition,a deep-learning-based walking speed estimator is proposed by considering all the motion features provided by different nodes,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cumulative error originating from inertial sensors.Finally,a comprehensive data and model dual-driven model is presented to effectively combine the motion data provided by different sensor nodes and walking speed estimator,and multi-level constraints are extract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verall system.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H-PPS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ingle PPS and outperforms existing algorithms in accuracy index under complex indoor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estrian positioning system Wearable inertial sensors Ultrasonic ranging Deep-learning Data and model dual-driv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usdorff Dimension of Range and Graph for General Markov Processes
2
作者 CHEN Zhi-He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2-956,共15页
We establish the Hausdorff dimension of the graph of general Markov processes on Rd based on some probability estimates of the processes staying or leaving small balls in small time.In particular,our results indicate ... We establish the Hausdorff dimension of the graph of general Markov processes on Rd based on some probability estimates of the processes staying or leaving small balls in small time.In particular,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for symmetric diffusion processes(withα=2)or symmetricα-stable-like processes(withα∈(0,2))on Rd,it holds almost surely that dimH GrX([0,1])=1{α<1}+(2−1/α)1{α≥1,d=1}+(d∧α)1{α≥1,d≥2}.We also systematically prove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about the Hausdorff dimension of the range of the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 process Hausdorff dimension rangE GRA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le effect removal and range migration correction for hypersonic target coherent detection
3
作者 WU Shang SUN Zhi +4 位作者 JIANG Xingtao ZHANG Haonan DENG Jiangyun LI Xiaolong CUI Guol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14-23,共10页
The detection of hypersonic targets usually confronts range migration(RM)issue before coherent integration(CI).The traditional methods aiming at correcting RM to obtain CI mainly considers the narrow-band radar condit... The detection of hypersonic targets usually confronts range migration(RM)issue before coherent integration(CI).The traditional methods aiming at correcting RM to obtain CI mainly considers the narrow-band radar condition.However,with the increasing requirement of far-range detection,the time bandwidth product,which is corresponding to radar’s mean power,should be promoted in actual application.Thus,the echo signal generates the scale effect(SE)at large time bandwidth product situation,influencing the intra and inter pulse integration performance.To eliminate SE and correct RM,this paper proposes an effective algorithm,i.e.,scaled location rotation transform(ScLRT).The ScLRT can remove SE to obtain the matching pulse compression(PC)as well as correct RM to complete CI via the location rotation transform,being implemented by seeking the actual rotation angle.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coherent detection algorithms,Sc LRT can address the SE problem to achieve better detection/estimation capabilities.At last,this paper gives several simulations to assess the viability of ScL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target detection coherent integration(CI) scale effect(SE)removal range migration(RM)correction scaled location rotation transform(ScL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动态范围红外成像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4
作者 粟宇路 李泽民 +4 位作者 王鑫 丁留琼 姜海 李林 杨帆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相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军事、安防、医学、农业等领域。由于红外场景具有辐射差异大的特点,为适应各种场景需要,通常要求红外相机具有高动态范围成像性能。本文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公开报道的典型的高动态... 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相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军事、安防、医学、农业等领域。由于红外场景具有辐射差异大的特点,为适应各种场景需要,通常要求红外相机具有高动态范围成像性能。本文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公开报道的典型的高动态范围红外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基于当前技术的发展现状,本文也预测了高动态范围红外成像技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 高动态范围 超帧 读出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网地浸采铀溶浸范围井储耦合和粒子示踪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蕴 左海啸 +5 位作者 李召坤 张宇 常勇 祝晓彬 吴剑锋 吴吉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为探索水平井技术在我国砂岩型铀矿地浸采铀领域的可行性,解析水平井网地浸采铀水动力过程和定量刻画溶浸范围是科学评判的基础和前提。水平井网地浸模式下地下水动力过程涉及井筒流与储层达西流的耦合(井储耦合),通过研发井储耦合数值... 为探索水平井技术在我国砂岩型铀矿地浸采铀领域的可行性,解析水平井网地浸采铀水动力过程和定量刻画溶浸范围是科学评判的基础和前提。水平井网地浸模式下地下水动力过程涉及井筒流与储层达西流的耦合(井储耦合),通过研发井储耦合数值模拟技术,构建水平井网地浸采铀地下水动力学模型,开发基于MODPATH粒子示踪模拟和Alpha-shape算法的溶浸范围自动提取技术,基于理想模型和实际场地模型的应用验证,实现地浸开采过程中溶浸液流动状态和溶浸范围的模拟刻画。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MODFLOW模型,井储耦合模型可刻画水平井注液过程中井储交互流量及变化,且交互流量值与储层渗透系数K值变化呈正相关;在井储耦合渗流模拟的基础上,可自动提取模拟时段内被抽液井有效捕捉的粒子迹线所包络的范围,识别抽液井不同捕获流量贡献率对应的溶浸范围,95%流量贡献率对应的溶浸范围为100%流量贡献率对应范围体积的40%,表明溶浸液从水平井注入储层至浸出液被竖井抽出,地浸开采前期流量交互主要集中于溶浸范围内部,而外部迹线的流速低,对抽液流量的贡献率低且浸出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水平井网 水动力 溶浸范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鹏 封治华 +5 位作者 张鹏飞 赵渊明 阮友田 韩文杰 张辉 康朝阳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基于差频解算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存在测量距离短、易受噪声干扰、受非线性调频影响大的问题。为了在相同机制条件下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方法,改进相干探测光路,加入信号反转单元和信号共轭单元,将... 基于差频解算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存在测量距离短、易受噪声干扰、受非线性调频影响大的问题。为了在相同机制条件下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方法,改进相干探测光路,加入信号反转单元和信号共轭单元,将混频器换成卷积器,同时满足系统响应与发射波形匹配,并进行了相关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差频解算方法,匹配滤波方法可实现两倍于差频解算方法的测距范围,信噪比提高了9.5 dB,在非线性调频误差为19.8 MHz、198 MHz和396 MHz条件下均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距离谱,表现出较好的抵抗非线性调频的能力。此研究可为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调频连续波 匹配滤波 激光测距 信噪比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古元古代构造带的形成及动力学演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建辉 李圆硕 +1 位作者 徐玮男 丁正江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3,共21页
胶-辽-吉古元古代构造带的构造属性及动力学演化长期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总结该带构造-岩浆-变质作用及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的已有研究成果,发现造山前2.2~2.0 Ga花岗质岩石主要为形成于高温低压伸展构造环境的A型花岗岩,部分为源自下地壳... 胶-辽-吉古元古代构造带的构造属性及动力学演化长期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总结该带构造-岩浆-变质作用及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的已有研究成果,发现造山前2.2~2.0 Ga花岗质岩石主要为形成于高温低压伸展构造环境的A型花岗岩,部分为源自下地壳基性岩部分熔融形成的I型花岗岩,它们与变质基性侵入岩及变质流纹岩-英安岩和变质玄武岩构成了造山前大陆伸展背景下的双峰式岩浆作用。它们“弧岩浆”属性的地球化学性质主要继承自源区太古宙TTG岩石或基性岩浆上升过程受大陆岩石圈地幔和地壳的同化混染作用。整个胶-辽-吉古元古代构造带没有发现真正意义上类似于现代板块洋-陆俯冲作用有关的岩石-构造组合(如残留洋壳、俯冲增生杂岩(楔)、弧背构造、大型走滑断裂、双变质带及岩浆作用的时空变化等)。龙岗地块和狼林地块具有统一的太古宙克拉通基底及演化历史。“南带”和“北带”的不同变质沉积地层具有类似的物源,沉积环境为稳定的被动陆缘,沉积时代为2.20~1.95 Ga,并经历了1.95~1.80 Ga顺时针变质P-T演化轨迹的中压—高压麻粒岩相和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综合已有的地质及地球物理证据,构建了胶-辽-吉古元古代构造带的起源及动力学演化模式:①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新太古代末巨量TTG岩石形成的同时,在下地壳形成巨量高密度的麻粒岩相—榴辉岩相残留物质,新太古代末已形成的稳定克拉通岩石圈地幔使这些高密度的麻粒岩相—榴辉岩相残留物质能够稳定保留。②在2.2~2.0 Ga,热的、相对低密度的软流圈热点上涌,东部陆块沿胶-辽-吉构造带发生陆内伸展变形,破裂形成北部的龙岗地块和南部的狼林地块。③在1.95~1.85 Ga,高密度的榴辉岩化下地壳连同岩石圈地幔,受重力(负浮力)作用驱动,俯冲(下沉)进入热的、低密度的软流圈地幔,带动龙岗地块和狼林地块沿胶-辽-吉带发生汇聚造山作用。④在1.85~1.80 Ga,造山带去根,软流圈上涌,造山带垮塌及造山后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胶-辽-吉古元古代构造带 重力驱动的板块汇聚造山 大陆伸展 胶北地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用皮纹后饰条注塑参数优化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可 邹华杰 +1 位作者 钱子龙 李兵兵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0,共4页
以某型号轿车皮纹后饰条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制品上特征点A为翘曲观测点,在扣接特征处沿料流前进方向增设了“溢料回路”。选取模具表面温度、注塑温度、注射压力、保压压力,为研究对象,构建4因素4水平L16正交试验。对16组数据进行了极差... 以某型号轿车皮纹后饰条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制品上特征点A为翘曲观测点,在扣接特征处沿料流前进方向增设了“溢料回路”。选取模具表面温度、注塑温度、注射压力、保压压力,为研究对象,构建4因素4水平L16正交试验。对16组数据进行了极差分析,获得了响应最灵敏的因素及水平,得到了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在最优参数组合下,A点处所有效应下翘曲量为5 mm,较第10组参数下的翘曲量,降低了30%。对最优参数进行了试验验证,主要注塑参数为模具表面温度128℃、注塑温度330℃、注射压力48 MPa、保压压力为注射压力的95%。成型后制品外观面光泽均匀,没有出现银纹、拉丝、发白等注塑缺陷,特征点A,与制品整体平滑过渡,满足了试验预期,制品成型后满足使用要求,验证了Moldflow 2023模流分析软件的准确性及极差分析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表面温度 注塑温度 注射压力 保压压力 正交试验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交灸结合腹部穴位按摩促进腰椎融合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中医护理研究
9
作者 胡天宏 毛跃霞 +2 位作者 陈少华 赵帅 李永津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气交灸结合腹部穴位按摩的中医护理方式对腰椎融合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病房收治的108例腰椎融合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表法分... 目的探讨气交灸结合腹部穴位按摩的中医护理方式对腰椎融合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病房收治的108例腰椎融合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表法分为3组,即干预组(气交灸联合腹部穴位按摩组)、对照组1(气交灸组)、对照组2(腹部穴位按摩组),每组36例。干预1周后,比较3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1周后,干预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首次排便、首次进食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心、呕吐、肠鸣音及舒适状况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气交灸结合腹部穴位按摩的中医护理,能有效加快腰椎融合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交灸 腹部穴位按摩 腰椎融合术 胃肠功能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地区早白垩世正长花岗岩成因及构造启示: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玉超 陈仁义 +1 位作者 杜继宇 鞠楠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16,共26页
【研究目的】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发育大面积花岗岩类,加强其成岩时代、岩石成因类型、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等研究,有利于探究该区成岩与成矿关系和早白垩世碰撞造山机制。【研究方法】采集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 【研究目的】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发育大面积花岗岩类,加强其成岩时代、岩石成因类型、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等研究,有利于探究该区成岩与成矿关系和早白垩世碰撞造山机制。【研究方法】采集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样品,进行岩相学、锆石U−Pb测年、岩石地球化学及Rb−Sr、Sm−Nd、Pb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获得岩浆结晶年龄为141.9~139.1 Ma,较成矿年龄早约3 Ma,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具有高硅、低铝、低镁、富钾少钠特征,为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87)Sr/^(86)Sr)_(i)和^(143)Nd/^(144)Nd值分别介于0.70031~0.70543和0.512572~0.512636之间,ε_(Nd)(t)值为0.07~1.18,Nd同位素模式年龄T_(DM2)为926~838 Ma。【结论】黄岗梁矽卡岩型锡铁矿床成岩物质于新元古代从亏损地幔分离,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大兴安岭南段地区在早白垩世经历了蒙古–鄂霍次克洋碰撞闭合伸展作用和古太平洋高角度俯冲作用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Nd−Pb同位素 花岗岩 碰撞后伸展环境 锆石U−Pb年龄 黄岗梁地区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玉米需水量时空特征及未来趋势
11
作者 申晓晶 陈猷 +1 位作者 栾文杰 周博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53,共11页
[目的]为探究气象因素和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对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及未来玉米需水量变化趋势。[方法]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重标极差分析法预测未来作物... [目的]为探究气象因素和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对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及未来玉米需水量变化趋势。[方法]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重标极差分析法预测未来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时空演变趋势;利用基于偏导数的敏感性分析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探究气象因子和种植面积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玉米需水量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异动性,空间分布趋势呈现由引黄灌区中部向南北两端递增,西南整体低于东北趋势。在对未来需水量预测中,惠农、银川站点的作物未来需水量呈上升趋势。在考虑气象因素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上,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最高;单位面积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随着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速、日照时间的上升而增加,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少。整个研究期内,作物种植面积变化是导致玉米总需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玉米种植规模扩大对总需水量的增加有着较大的影响,而气象因子对该时期的总需水量变化作用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确定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和规模及灌区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种植面积变化 需水量 引黄灌区 重标极差分析法(rescaled range analysis R/S)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L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口语中的引语标记“叫”及相关问题
12
作者 张金圈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8-264,共17页
在汉语口语中,“叫”具有引语标记功能,不仅可以标记Recanati(2001)所说的闭合式引语,而且也可以标记开放式引语。“叫”标记的引语Q一般都是形式和意义相对固定的“成语”,类似于一个专有名词。“叫+Q”结构前边通常会出现或可以补出... 在汉语口语中,“叫”具有引语标记功能,不仅可以标记Recanati(2001)所说的闭合式引语,而且也可以标记开放式引语。“叫”标记的引语Q一般都是形式和意义相对固定的“成语”,类似于一个专有名词。“叫+Q”结构前边通常会出现或可以补出一个与Q具有同指关系的信息名词,后边则大都会有对Q的意义进行进一步阐释说明的话语。引语标记“叫”来源于称名结构“A叫B”中的动词“叫”,演变的动因是名称和引语在语义、语用功能上的内在统一性——引语可以视为一种名称,而名称本质上也是一种引语。口语中的引语标记“叫”在书面文本中都可以删除,转而用冒号、引号等可视符号代替,这可以启发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听的语言”和“看的语言”之间的编码方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叫” 引语 引语标记 名称/名字 提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增程器机电耦合作用下的扭振特性分析
13
作者 雷基林 杨雄专 +4 位作者 王伟超 邱越 杨钊乾 毕玉华 莫瑞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91,共11页
动力系统扭振问题是增程式电动汽车NVH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了探讨增程器机电耦合作用下的扭振特性,以某款柴油机增程器为研究对象,对轴系进行系统当量化,建立了8自由度轴系扭振动力学模型,并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在增程器台架上进... 动力系统扭振问题是增程式电动汽车NVH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了探讨增程器机电耦合作用下的扭振特性,以某款柴油机增程器为研究对象,对轴系进行系统当量化,建立了8自由度轴系扭振动力学模型,并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在增程器台架上进行扭振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讨论了轴系结构参数、电磁参数以及激励力矩的获取方法,对增程器轴系进行了解耦计算并与原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电机转子系统的加入使轴系固有频率降低了27.6 Hz,最大振幅降低约21%,共振转速在原机的基础上整体向前推移了约200 r/min,且在前12阶内会增加一个固有频率。并根据增程器工况的特殊性重点分析了电磁参数对轴系的扭振特性影响,结果表明电磁阻尼与扭振振幅呈线性负相关,但其并不改变轴系的固有频率和共振转速;电磁刚度对扭振振幅影响不明显,主要影响零频的大小,会导致轴系出现低频滚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程器 扭转振动 机电耦合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喷射时刻对甲醇/柴油双直喷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段浩 王文超 +3 位作者 刘栋 尹晓军 胡二江 曾科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52-3560,共9页
利用双直喷发动机试验平台开展了甲醇/柴油双直喷发动机运行范围及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在进气行程中喷射时,甲醇/柴油双直喷发动机的运行范围受两种情况限制:最大压升率超过0.8 MPa·(°)^(-1)时的粗暴燃烧、指示平... 利用双直喷发动机试验平台开展了甲醇/柴油双直喷发动机运行范围及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在进气行程中喷射时,甲醇/柴油双直喷发动机的运行范围受两种情况限制:最大压升率超过0.8 MPa·(°)^(-1)时的粗暴燃烧、指示平均有效压力的循环变动超过5.0%时的不稳定燃烧。当甲醇在压缩行程后期喷射时,发动机运行范围仅受限于粗暴燃烧,最高甲醇替代率可达62.7%,指示热效率高达43.4%。甲醇喷射时刻对甲醇/柴油双直喷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当甲醇喷射时刻为-60°时,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升率均达到最高,着火延迟期最短,燃烧持续期最长,同时NO_(x)排放最大,但CO、HC和soot排放最低,分别仅为8.5、1.3和0.06 g·(kW·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 燃料 污染 运行范围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承力的轴承套圈磨削力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15
作者 张明柱 周思康 +2 位作者 王一帆 李文超 邱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3-98,共6页
在电磁无心夹具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可测力支承,建立砂轮与套圈接触前、后受力平衡方程,提出一种基于支承力的轴承套圈磨削力测量方法,通过测量砂轮轴功率信号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了探究轴承套圈磨削力的影响规律,采用陶瓷棕刚玉砂轮对G... 在电磁无心夹具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可测力支承,建立砂轮与套圈接触前、后受力平衡方程,提出一种基于支承力的轴承套圈磨削力测量方法,通过测量砂轮轴功率信号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了探究轴承套圈磨削力的影响规律,采用陶瓷棕刚玉砂轮对GCr15套圈进行外圆磨削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引入磨削区域磨粒与材料作用时的最大未变形厚度h,分析了砂轮进给速度v_(f)、砂轮线速度v_(s)和工件转速n_(w)对切向磨削力F_(t)和法向磨削力F_(n)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成因。结果表明:F_(t)和F_(n)随着v_(f)和n_(w)的增大而增大,随着v_(s)的增大而减小;不同磨削参数下F_(t)和F_(n)变化明显。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优加工参数为:v_(f)=3.0μm/s,v_(s)=45 m/s,n_(w)=45 r/min,此时磨削力最小,即提高砂轮线速度、降低砂轮进给速度和工件转速可以有效降低磨削力的大小,改善工件表面质量。采用极差分析法得到三因素对F_(t)和F_(n)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v_(f)、v_(s)、n_(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支承力 磨削力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分析
16
作者 耿文慧 周严红 +2 位作者 尹俊普 韩磊 高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64,共9页
目的 观察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前手术侧肩关节活动度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女性单侧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化疗患者18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量角器评估手术侧肩关节... 目的 观察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前手术侧肩关节活动度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女性单侧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化疗患者18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量角器评估手术侧肩关节活动度,采用水体积置换方法评估手术侧淋巴水肿程度,采用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VRS)评定手术侧上肢疼痛。结果 手术侧肩关节前屈和外展角度分别为(158.90±17.17)°和(147.70±24.59)°。不同年龄、有无淋巴水肿患者间,手术侧肩关节前屈、外展角度存在显著性差异(t> 2.925,P <0.05)。线性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55岁(β=-7.766,95%CI-13.161~-2.360,P=0.005)、有淋巴水肿(β=-10.991,95%CI-19.063~-2.925,P=0.008)患者手术侧肩关节前屈角度较小;术后时间增加(β=0.463,95%CI 0.012~0.924,P=0.049)、BMI24~27.9 kg/m^(2) (β=6.211,95%CI 0.660~11.761,P=0.030)(与BMI <24 kg/m^(2)比较)患者手术侧肩关节前屈角度较大。年龄≥55岁(β=-10.047,95%CI-17.358~-2.747,P=0.008)、有淋巴水肿(β=-14.171,95%CI-25.191~-3.150,P=0.013)患者手术侧肩关节外展角度较小。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早期患者手术侧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度减小,与年龄和淋巴水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肩关节 上肢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双基雷达等距离环杂波仿真及距离分辨率分析方法
17
作者 杨晓超 李渝 +2 位作者 朱江 程子扬 王伟伟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0-1340,共11页
收发站大尺度下的双基雷达通常采用天发天收模式或天发空收模式,双基等距离环在地球表面不再是标准形状,等距离环的位置计算成为杂波仿真的难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大尺度下收发双基雷达等距环杂波仿真方法,将三维空间的椭球与球面... 收发站大尺度下的双基雷达通常采用天发天收模式或天发空收模式,双基等距离环在地球表面不再是标准形状,等距离环的位置计算成为杂波仿真的难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大尺度下收发双基雷达等距环杂波仿真方法,将三维空间的椭球与球面交线计算问题分解为一系列二维平面上椭圆与圆相交的问题,进而采用射影几何的方法在二维平面获得交点闭式解,最后通过坐标逆变换获得等距离环的位置。该方法可以获得地球球面假设下等距离杂波环位置的闭式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两种距离分辨率计算方法的等效性以及最大相对误差。通过仿真实验对不同大尺度构型下的等距离环、沿距离环的距离分辨率、距离分辨率最大相对误差及空时谱进行分析,证明了所提杂波仿真方法的有效性,仿真构型下的距离分辨率计算方法的最大相对误差优于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双基雷达 空天双基雷达 双基等距离环 双基距离分辨率 双基杂波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光伏混合式系泊系统对极浅水大潮差环境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习民 魏宇豪 +3 位作者 刘锦昆 王树青 宋宪仓 王霄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61,共14页
漂浮式光伏作业海域水深浅、潮差大的特征显著,极浅水条件下潮位的变化将对漂浮式光伏系泊系统的定位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传统系泊方案无法满足漂浮式光伏极浅水、大潮差长期稳定系泊定位的需求。在传统浅水悬链线系泊系统的基础上,通... 漂浮式光伏作业海域水深浅、潮差大的特征显著,极浅水条件下潮位的变化将对漂浮式光伏系泊系统的定位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传统系泊方案无法满足漂浮式光伏极浅水、大潮差长期稳定系泊定位的需求。在传统浅水悬链线系泊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在系缆不同位置处布置系列重物块来改变不同水深条件下系缆的空间构型和水平回复力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混合式系泊系统以满足漂浮式光伏结构不同潮位下的系泊定位需求。以1 MW漂浮式光伏方阵为例,对混合式系泊系统在不同水位和荷载方向下的适用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位下漂浮式光伏模块运动响应幅值差异不超过14%,高水位下系缆张力响应明显大于低水位下系缆张力响应,其张力响应幅值差异不超过268%,表明文中提出的混合式系泊系统对极浅水、大潮差漂浮式光伏结构具有较好的系泊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光伏结构 极浅水大潮差 混合式系泊系统 耦合动力分析 系统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空天大尺度构型下双基雷达等距离环杂波仿真方法
19
作者 杨晓超 李渝 +1 位作者 朱江 王伟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50-156,共7页
空天大尺度构型下的双基雷达通常采用卫星平台发射、空中平台接收的工作模式,在双基杂波仿真中,无法沿用机载双基雷达平面假设,必须考虑地球球体模型,等距离杂波环位置计算是杂波仿真的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大尺度下收发双基雷达... 空天大尺度构型下的双基雷达通常采用卫星平台发射、空中平台接收的工作模式,在双基杂波仿真中,无法沿用机载双基雷达平面假设,必须考虑地球球体模型,等距离杂波环位置计算是杂波仿真的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大尺度下收发双基雷达等距环杂波仿真方法。该方法考虑地球球体模型,首先在平面假设下求取近似等距离环的位置坐标;然后,对于该近似等距离环上的单一杂波点,计算等距椭球在经过该点和收发基线所构成平面上的截线,并求取截线在该点处的曲率圆;最后,计算该曲率圆与地球的交点作为球面假设时等距离环上的点,通过采用相同的方式遍历平面近似等距离环上的每个点,即可求取球面近似下等距环的位置。通过仿真实验,对该方法计算得到的等距离环位置及误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所提等距离环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为杂波仿真及杂波抑制算法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双基雷达 双基等距离环 双基杂波 地球球体模型 地球平面模型 等距环位置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输煤栈桥钢壁面防火保护范围研究
20
作者 姜学鹏 张永清 李彦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9-1329,共11页
为分析典型截面积和坡度输煤栈桥火灾发生后顶棚烟气/钢壁面温度场变化规律和防火保护范围,提出最佳排烟口间距与尺寸设计方法,基于火灾动力学仿真研究在相同火源功率条件下,截面、坡度和排烟道尺寸对顶棚钢壁面温度高于260℃区域范围... 为分析典型截面积和坡度输煤栈桥火灾发生后顶棚烟气/钢壁面温度场变化规律和防火保护范围,提出最佳排烟口间距与尺寸设计方法,基于火灾动力学仿真研究在相同火源功率条件下,截面、坡度和排烟道尺寸对顶棚钢壁面温度高于260℃区域范围分布的影响,进而得到栈桥顶棚钢壁面防火保护范围。结果表明:截面相对坡度对栈桥防火保护范围影响较小,3种截面栈桥顶棚钢壁面均超260℃;坡度对钢壁面超260℃区域范围影响较大;2 MW下,当坡度从6°增加到17°时,不同截面栈桥顶棚最高温度均逐渐降低,且顶棚钢壁面超260℃范围分别缩短0.5 m、1.0 m、1.6 m,烟气温度超120℃区域分别缩短34.2 m、37.4 m、31.4 m;通过改变排烟口参数得出,排烟口间距为30 m、尺寸(长×宽)为1 m×1.5 m时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壁面温度,缩短壁面防火保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输煤栈桥 坡度 防火保护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