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cooperative target pose estimation based on improved iterative closest point algorithm 被引量:1
1
作者 ZHU Zijian XIANG Wenhao +3 位作者 HUO Ju YANG Ming ZHANG Guiyang WEI Li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For localisation of unknown non-cooperative targets in space,the existence of interference points causes inaccuracy of pose estimation while utilizing point cloud registration.To address this issue,this paper proposes... For localisation of unknown non-cooperative targets in space,the existence of interference points causes inaccuracy of pose estimation while utilizing point cloud registration.To address this issue,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algorithm combined with distributed weights to intensify the depend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non-cooperative target localisation.As interference points in space have not yet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we classify them into two broad categories,far interference points and near interference points.For the former,the statistical outlier elimination algorithm is employed.For the latter,the Gaussian distributed weights,simultaneously valuing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Euclidean distance from each point to the centroid,are commingled to the traditional ICP algorithm.In each iteration,the weight matrix W in connection with the overall localisation is obtained,and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is adopted to accomplish high-precision estimation of the target pose.Finally,the experiments are implemented by shooting the satellite model and setting the position of interference points.The outcomes suggest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interference points and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non-cooperative target pose estimation.When the interference point number reaches about 700,the average error of angle is superior to 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cooperative target pose estimation 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 Gaussian weig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ointNet++网络和ICP算法的堆叠零件位姿估计
2
作者 栾庆磊 吴叶 +1 位作者 常昕昱 毛宜东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20,共9页
针对工业零件散乱摆放、相互堆叠带来的识别困难、位姿估计不准确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ointNet++点云分割网络与迭代最近点(ICP)配准算法的零件位姿估计方法。首先,利用PyBullet仿真工具模拟零件的堆叠场景并制作点云数据集;... 针对工业零件散乱摆放、相互堆叠带来的识别困难、位姿估计不准确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ointNet++点云分割网络与迭代最近点(ICP)配准算法的零件位姿估计方法。首先,利用PyBullet仿真工具模拟零件的堆叠场景并制作点云数据集;然后,改进PointNet++网络的损失函数和K-均值聚类算法的质心选择策略,将场景点云中的目标零件分割出来;最后,改进ICP点云配准算法的误差目标函数,估计目标零件的位姿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实例分割的平均准确率和轮廓系数分别为92.88%和0.68,位姿估计的配准误差和耗时分别为0.926×10-6cm和24.64 s,证明了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分割堆叠场景中的目标零件,且在位姿估计精度和效率方面均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姿估计 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 pointNet++网络 K-均值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磨耗特性的动车组车轮经济型镟修优化策略
3
作者 张霞 邓银强 +2 位作者 杨岳 辜良瑶 陈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7-1467,共11页
车轮的磨耗状况对动车组列车的运行安全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为将磨损车轮镟修恢复至标准踏面外形,目前车轮镟修存在切削量过大,降低车轮使用寿命的情况。结合动车组车轮走行过程中的磨耗特性,提出考虑磨耗特性的动车组车轮经济型镟修... 车轮的磨耗状况对动车组列车的运行安全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为将磨损车轮镟修恢复至标准踏面外形,目前车轮镟修存在切削量过大,降低车轮使用寿命的情况。结合动车组车轮走行过程中的磨耗特性,提出考虑磨耗特性的动车组车轮经济型镟修优化策略。首先,建立车轮外形参数磨耗速率模型,利用相关性分析、高斯分布检验研究车轮磨耗速率模型与车轮外形参数的相关性,得出不同运行线路上车轮最低磨耗速率点。然后,利用加权尺寸最近点迭代法进行车轮变形矫正,优先考虑车轮镟修后踏面外形处于最低磨耗状态,应用不同薄轮缘踏面外形镟修模板,进行自适应匹配单轮车轮经济型镟修。在此基础上,针对动车组车轮轮径差的安全运行要求,构建一种考虑磨耗特性的整车车轮经济型镟修优化模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轮径磨耗速率与车轮直径大小、轮缘厚度显著相关,轮缘厚度处于31.5~32 mm时,轮径磨耗速率低,镟修恢复可优先考虑。整车车轮经济型镟修优化决策的结果显示,车轮镟修恢复后的踏面外形处于低速率磨耗状态,轮径总切削量较实际镟修车间下降了约21%。与常规的车轮镟修策略相比,考虑磨耗特性的车轮经济型镟修优化策略更具智能化,有利于延长车轮使用寿命,降低铁路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磨耗特性 镟修优化策略 经济型镟修 加权尺寸最近点迭代法 自适应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驱动桥螺旋锥齿轮齿面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4
作者 刘永生 谭佳敏 +3 位作者 王瑞富 户盼茹 甘鑫斌 陈一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提升汽车驱动桥螺旋锥齿轮齿面加工质量对整车的安全与节能性能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汽车驱动桥螺旋锥齿轮实测和理论齿面存在的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对偶四元数优化的迭代最近点(ICP)齿面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将误差补偿问题转化为两... 提升汽车驱动桥螺旋锥齿轮齿面加工质量对整车的安全与节能性能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汽车驱动桥螺旋锥齿轮实测和理论齿面存在的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对偶四元数优化的迭代最近点(ICP)齿面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将误差补偿问题转化为两曲面的配准问题,利用对偶四元数对齿面配准模型进行表示并得出误差矩阵,将误差矩阵线性化并使用凸松弛的全局优化算法对其实部进行优化,实现螺旋锥齿轮齿面的精确配准。结果表明:螺旋锥齿轮凹齿面的误差补偿率最高达77%,最大误差由补偿前的22.11μm降至5.64μm,平均误差由补偿前的10.34μm降至2.38μm,该算法与传统奇异值分解法(SVD)、四元数法和Levenberg-Marquardt法(L-M)相比有更高的求解精度和稳定性,证明所提出的补偿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 螺旋锥齿轮 对偶四元数 迭代最近点算法(ICP) 全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域点特征分割与对应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点云配准
5
作者 蔡舒妤 郝峰伟 史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4-794,共11页
为满足损伤压气机叶片点云配准的精度及效率要求,提出一种基于邻域点特征分割与对应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点云精确配准算法。以协方差矩阵为基础,通过多步分割模型定义特征子块的分割,获取有效特征区域;根据局部曲率、点最大距离和点最... 为满足损伤压气机叶片点云配准的精度及效率要求,提出一种基于邻域点特征分割与对应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点云精确配准算法。以协方差矩阵为基础,通过多步分割模型定义特征子块的分割,获取有效特征区域;根据局部曲率、点最大距离和点最大法向量夹角性质,构建稳定n维特征向量;引入迭代最近点理论,构建对应点、对应块间点到面的最小欧式距离,实现叶片损伤点云和叶片标准点云两模型位姿的精确修正;使用单位四元数算法完成对损伤叶片点云的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完成损伤压气机叶片点云模型表面的点云配准,显著提高了配准的效率和精度,并在多组航空发动机损伤叶片点云数据模型下,验证了基于邻域点特征分割与对应的点云配准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特征提取 迭代最近点 损伤检测 压气机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鲁棒-最近点迭代算法的构件点云配准方法
6
作者 许航 孙宏昌 +2 位作者 梁志强 蒋永翔 张天江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6,共10页
大型构件的原位加工模式对加工设备的定位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最近点迭代(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在源点云和目标点云初始位姿相差较大时容易导致配准失败,在噪声环境下鲁棒性差容易导致错误匹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 大型构件的原位加工模式对加工设备的定位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最近点迭代(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在源点云和目标点云初始位姿相差较大时容易导致配准失败,在噪声环境下鲁棒性差容易导致错误匹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鲁棒-最近点迭代(fast and robust-iterative closest point,FR-ICP)算法的构件点云配准方法。对斯坦福数据集和构件点云进行体素下采样,基于内蕴形状特征(intrinsic shape signatures,ISS)提取关键点并计算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s,FPFH)特征描述子,基于随机采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对点云进行粗配准。对点到面的ICP算法进行改进,引入Tukey鲁棒函数,对点云进行精配准。实验证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噪声环境下点云配准的鲁棒性、收敛速度和精度以及在有噪声且初始位姿差异较大时的配准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采样一致性 最近点迭代 快速鲁棒性 点云配准 噪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特征点云的高精高效配准方法
7
作者 陈欣 张大斌 +1 位作者 张俊飞 计正康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186,共6页
为满足工业生产对航空叶片精铸零件点云配准精度越来越高的需求,并提高配准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一种配准方法——组合裁剪迭代最近点(C-TrICP)。首先,使用曲率下采样算法对点云进行下采样,较好地保留原始点云的特征;然后,对裁剪迭代最近点... 为满足工业生产对航空叶片精铸零件点云配准精度越来越高的需求,并提高配准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一种配准方法——组合裁剪迭代最近点(C-TrICP)。首先,使用曲率下采样算法对点云进行下采样,较好地保留原始点云的特征;然后,对裁剪迭代最近点(TrICP)算法进行改进,并与迭代最近点(ICP)及TrICP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各点云模型的配准上均能取得较好的结果,且相比于ICP算法,该算法对Lucy、Bunny及Blade点云的配准效率分别提高了43.03%、43.86%及30.09%,配准精度分别提高了57.90%、99.96%及62.50%,解决了ICP及TrICP算法较为耗时、迭代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了配准精度。最后,将改进算法应用于航空叶片轮廓曲面自测点云的配准上,也取得了较好的配准精度,说明该方法对复杂曲面精密加工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下采样 裁剪迭代最近点算法 迭代最近点 收敛速度 配准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与强度约束配准的改进GICP算法
8
作者 许士鋆 宋文吉 +2 位作者 张博强 刘博翔 高向川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1-869,共9页
在室外大场景下,激光里程计由于环境复杂难以进行精确点云配准,导致运动轨迹容易产生较大累计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与强度约束配准的改进广义迭代最近点(GICP)算法。首先,通过点云的邻域特征计算待匹配点对的平均平面度... 在室外大场景下,激光里程计由于环境复杂难以进行精确点云配准,导致运动轨迹容易产生较大累计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与强度约束配准的改进广义迭代最近点(GICP)算法。首先,通过点云的邻域特征计算待匹配点对的平均平面度与平面相似度,构造几何权重函数减小角点和不良对应点对在GICP算法点云配准过程中的误差,以提高算法精度。然后引入对称KL(Kullback-Leibler)散度参数构建强度相似度,衡量点对的强度差异,从而增加配准约束,并采用KD-Tree加速点云匹配对搜索以提高算法效率。KITTI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较GICP、VGICP算法分别降低了58.19%、45.64%。实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较GICP、VGICP算法分别降低了52.58%和37.12%,且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里程计 点云配准 几何 强度 广义迭代最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开挖基坑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计算方法
9
作者 金亚兵 余棚 +1 位作者 葛帆 傅旭东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10,共10页
大量基坑工程实践及研究表明,非对称开挖基坑的深挖侧支护结构弯矩与水平位移明显大于浅挖侧,与对称开挖基坑两侧支护结构均向坑内变形的情况显著不同。采用现行规范的支撑不动点调整系数法进行计算时,存在不动点调整系数λ取值范围大... 大量基坑工程实践及研究表明,非对称开挖基坑的深挖侧支护结构弯矩与水平位移明显大于浅挖侧,与对称开挖基坑两侧支护结构均向坑内变形的情况显著不同。采用现行规范的支撑不动点调整系数法进行计算时,存在不动点调整系数λ取值范围大和难以进行量化等不足;且当非对称开挖显著导致内支撑上不存在位移不动点时,不动点调整系数法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采用支护结构土压力-水平位移双曲线模型,考虑基坑开挖与支撑施工过程,建立基坑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增量迭代法计算流程。基于该计算流程,根据内支撑支护结构支撑左右端点处的受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关系,提出了非对称开挖基坑内支撑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的计算方法,并在MATLAB平台上实现了其数值化求解,克服了现行规范计算方法中不动点调整系数λ无法量化的难题。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得到的深挖侧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为23.15 mm,实测值为25.83 mm,两者相差10.4%;浅挖侧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计算值为8.75 mm,实测值为8.99 mm,两者相差仅2.67%;采用传统弹性支点法计算深挖侧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仅为12.93 mm,与实测值相差接近50%。采用传统弹性支点法易高估深挖侧的支撑刚度、低估深挖侧的水平位移,本文计算方法得到的深挖侧、浅挖侧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曲线与工程实测曲线分布规律及数值大小基本一致,可供类似基坑设计计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开挖 受力和变形 内支撑 支撑不动点调整系数 增量迭代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法线计算的三维点云配准
10
作者 刘婕 单彦虎 +1 位作者 李浩然 李昌斌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56,共6页
点云配准是基于机器视觉进行工业复杂零件三维非接触精密测量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点云配准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法线计算的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s, FPFH)特征描述子的点云配准方法。采用重心最近... 点云配准是基于机器视觉进行工业复杂零件三维非接触精密测量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点云配准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法线计算的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s, FPFH)特征描述子的点云配准方法。采用重心最近邻体素滤波器对点云进行预处理,减少点的数量同时保留表面细微特征。为解决传统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 ICP)算法对初始位置敏感且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采用基于改进特征描述子的采样一致性(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nment, SAC-IA)初始配准算法进行粗配准,使用基于KDtree加速的ICP算法进行精配准。本文选用三组点云数据,用不同的点云配准方法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在点云添加2%与5%噪声的情况下处理不同规模的点云数据时,所提出的方法配准所用时间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ERMS)仍优于其它两种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法线 点特征直方图 迭代最近点算法 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提取和改进ICP的点云配准方法
11
作者 王睿宇 景会成 包启龙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5-812,共8页
点云配准是三维点云处理的重要环节,但作为应用广泛的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对源点云和目标点云的初始位姿、重叠率要求较高,并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因此提出了基于特征提取和改进ICP的点云配准算法,主要包括采... 点云配准是三维点云处理的重要环节,但作为应用广泛的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对源点云和目标点云的初始位姿、重叠率要求较高,并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因此提出了基于特征提取和改进ICP的点云配准算法,主要包括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nment,SAC-IA)和ICP精配准两个核心环节。首先将传入的点云进行OCtree加速的体素滤波等预处理操作,以去除离散点并精简点云,对预处理后的点云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法向量的计算;然后计算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FPFH)特征描述子,将其用于SAC-IA算法进行粗配准;最后基于粗配准得到的初始矩阵,引入法向量约束信息改进ICP算法进行精配准。将算法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较经典ICP等算法有效提升了配准精度和效率,为后续三维重建等环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 快速点特征直方图 迭代最近点 点云配准 OCTR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模型和室内外点云的高效配准算法
12
作者 李俊杰 雷臣 +3 位作者 李伟诚 余肖慧 杨宇焓 朱文利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3-504,共12页
针对现有点云配准算法对不同场景的点云进行配准时存在适用性弱、鲁棒性差及配准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提出面向模型和室内外点云的高效配准算法。首先,采用体素网格滤波对点云进行下采样,并使用内部形态描述子(ISS)提取点云特征。然后,... 针对现有点云配准算法对不同场景的点云进行配准时存在适用性弱、鲁棒性差及配准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提出面向模型和室内外点云的高效配准算法。首先,采用体素网格滤波对点云进行下采样,并使用内部形态描述子(ISS)提取点云特征。然后,由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PFH)对特征点进行特征描述,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算法对点云进行粗配准。最后,通过图形处理器(GPU)并行加速的体素化广义迭代最近点(VGICP)算法实现精配准。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噪声点的三维模型、室内及低重叠率室外点云中,本文算法在达到较高配准精度的同时仅耗时0.118 s、0.306 s和0.648 s。相比于现有的配准算法,配准效率提高了79.12%、82.41%和88.28%。本文算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均具有较高的配准精度和配准效率,且适用性更强、鲁棒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随机采样一致性 图形处理器 体素化广义迭代最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维模型匹配算法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高原 董振国 +1 位作者 王雪龙 齐巍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9-547,共9页
3维模型匹配在模型版权保护与交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避免重复认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测试与管理提供便利.然而,传统匹配方法主要依赖明文匹配,虽然能保证一定的匹配准确性和鲁棒性,但在数据隐私保护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一问题... 3维模型匹配在模型版权保护与交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避免重复认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测试与管理提供便利.然而,传统匹配方法主要依赖明文匹配,虽然能保证一定的匹配准确性和鲁棒性,但在数据隐私保护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密文匹配通过在数据加密状态下进行匹配运算,有效实现了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完成模型匹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因此,实现了3种匹配策略:1)明文状态下基于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的3维点云精准配准,并结合峰值信噪比进行模型匹配;2)明文状态下通过PointNet深度学习算法提取3维点云特征,利用余弦相似度计算特征相似度;3)密文状态下利用同态加密技术将提取的特征加密,再利用余弦相似度计算加密特征的相似度,从而有效保护数据隐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维模型匹配 迭代最近点 pointNet 同态加密 峰值信噪比 余弦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algorithm for SLAM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using landscape theory of aggregation 被引量:1
14
作者 华承昊 窦丽华 +1 位作者 方浩 付浩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2587-2594,共8页
To tackle the problem of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a novel algorithm using landscape theory of aggregation is presented. By exploiting the coherent explanation how actors for... To tackle the problem of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a novel algorithm using landscape theory of aggregation is presented. By exploiting the coherent explanation how actors form alignments in a game provided by the landscape theory of aggregation, the algorithm is able to explicitly deal with the ever-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ic objects and the moving objects without any prior models of the moving obj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has been validated by experiments in two representative dynamic environments: the campus road and the urban r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robot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 dynamic environment landscape theory of aggregation iterative closest poi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姿参数估计的多视角点云配准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龚国强 田演 夏鑫宇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1-252,共12页
传统的点云配准算法通过两点云数据之间的特征实现对应点配对,这种方法要求点云具有明确的特征,且存在计算量大、匹配时间长、配准精度低等问题,而ICP算法虽然应用广泛,但对初始值敏感。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姿参数估计的多视角点云配... 传统的点云配准算法通过两点云数据之间的特征实现对应点配对,这种方法要求点云具有明确的特征,且存在计算量大、匹配时间长、配准精度低等问题,而ICP算法虽然应用广泛,但对初始值敏感。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姿参数估计的多视角点云配准方法(PPE-ICP)。首先通过分析误差的分布特性可证明误差极小值存在,使用A^(∗)搜索算法寻找误差极小值,降低误差传播的影响,为后续的参数估计提供较好的初值;其次将总体最小二乘估计引入点云配准,在不依赖点云数据的同时,使用少量参考点就能获得点云从目标坐标系到东北天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完成点云位姿矫正,结合迭代最近点算法(ICP),实现点云精确配准。通过与FGR-ICP、FPFH-ICP、NDT-ICP、RANSAC-TrICP和KSS-ICP这5种方法在公开数据集和自制实验装置收集到的点云上进行对比实验,点云数据量为20000点时实现配准只需6.55 s,极大地降低了大数据量下点云配准的时间成本,在实地点云配准中平移误差最大不超过0.03 m,旋转误差控制在0.07°。实验结果表明,PPE-ICP对相似变换、残缺点云和低重复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多视角点云配准中具有较高的配准效率和配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点云配准 总体最小二乘估计 迭代最近点算法 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斜摄影的混凝土3D打印成型精度分析与预测
16
作者 张学辉 赵双双 +2 位作者 陈雄姿 安军海 郑书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56-3365,共10页
混凝土3D打印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增材制造技术,为了实现采用混凝土3D打印技术来快速打印高质量的成型构件,综合利用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来分析3D打印构件的整体偏差、局部边界偏差和圆弧角半径... 混凝土3D打印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增材制造技术,为了实现采用混凝土3D打印技术来快速打印高质量的成型构件,综合利用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来分析3D打印构件的整体偏差、局部边界偏差和圆弧角半径,并根据整体偏差和边界偏差对成型精度及可建造性进行研究,最后利用边界偏差和圆弧角半径对打印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混凝土3D打印配合比为水泥∶砂∶粉煤灰∶减水剂∶混凝剂∶水=1∶1.12∶0.09∶0.004∶0.006∶0.32,打印速度V_(d)为45 mm/s,最佳挤出速度V_(j)为138 mm/s时构件成型精度最高;对倾斜摄影模型拟合对齐,并对其具体位置偏差标注色谱图,可知混凝土3D打印构件在第4层时压缩变形较大,可建造性较低;利用预测模型与混凝土3D打印实体构件进行拟合,可知预测模型与基准模型相比误差约1 mm,验证了所提方法及预测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3D打印 倾斜摄影 迭代最近点(ICP)算法 预测模型 成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列车轮对表面缺陷及型面参数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成放 丁昊昊 +5 位作者 陈德君 张岩 刘启跃 王文健 郭俊 林强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108,共8页
列车轮对表面缺陷及磨耗后的车轮轮型参数对列车安全行驶具有重要影响。搭建一种基于结构光与双目立体视觉相结合的非接触式列车轮对型面检测系统,设计针对车轮滚动圆直径、轮缘高度、轮缘厚度以及车轮擦伤的双目视觉无损检测方法。首... 列车轮对表面缺陷及磨耗后的车轮轮型参数对列车安全行驶具有重要影响。搭建一种基于结构光与双目立体视觉相结合的非接触式列车轮对型面检测系统,设计针对车轮滚动圆直径、轮缘高度、轮缘厚度以及车轮擦伤的双目视觉无损检测方法。首先基于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将各相机采集的车轮型面数据拼接为整体车轮点云三维模型;然后,从该三维模型中提取出滚动圆与轮缘顶点圆,基于最小二乘拟合法分别计算滚动圆直径、轮缘高度、轮缘厚度参数;最后,基于模式匹配方法检测车轮型面是否出现擦伤缺陷,并计算得到擦伤深度。检测结果表明:该列车轮对型面检测系统及表征方法对于滚动圆直径检测误差为0.22 mm,对于轮缘高度与轮缘厚度检测误差分别为–0.08 mm及0.07 mm,最大擦伤深度检测误差为0.18 mm。研究成果可有效检测列车车轮型面参数及擦伤缺陷,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立体视觉 迭代最近点 型面参数 车轮擦伤 模式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点云拼接的型钢轮廓测量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能辉 石杰 +2 位作者 吴昆鹏 李小占 杨朝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8,共6页
针对传统型钢轮廓尺寸的连续人工监测困难、测量精度低和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三维点云拼接的轮廓尺寸测量实验平台。采用6组激光光源和电荷耦合元件(CCD)相机搭建了用于三维点云数据采集的硬件平台,并提出了基于最近点迭代(ICP)的... 针对传统型钢轮廓尺寸的连续人工监测困难、测量精度低和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三维点云拼接的轮廓尺寸测量实验平台。采用6组激光光源和电荷耦合元件(CCD)相机搭建了用于三维点云数据采集的硬件平台,并提出了基于最近点迭代(ICP)的多帧三维点云拼接算法以及轮廓尺寸测量方法,从而模拟型钢生产中移动工况下的轮廓尺寸测量。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型钢轮廓尺寸,并且测量精度可达到0.01 mm。该实验平台能够针对型钢生产现场轮廓尺寸测量过程的难点问题进行相关理论的实验论证,完善了测量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 三维轮廓 最近点迭代 点云拼接 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点云技术的机床夹具设计与改进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兆亮 杜龙龙 +1 位作者 王荣扬 赵文超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602,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机床夹具通用性不高、多次对刀和装夹带来误差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逆向建模技术的机床夹具改进方案。通过在夹具两侧加装激光扫描仪以获取工件和夹具的3维点云信息,分别采用曲率判别算法和基于粒子群搜索... 为了解决传统机床夹具通用性不高、多次对刀和装夹带来误差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逆向建模技术的机床夹具改进方案。通过在夹具两侧加装激光扫描仪以获取工件和夹具的3维点云信息,分别采用曲率判别算法和基于粒子群搜索的迭代最近点算法对其进行去噪处理和坐标配准,建立工件与机床一体的3维空间坐标;最后根据参考点的点云坐标计算空间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偏移量,将获得的偏移值录入数控系统进行加工。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夹具在加工工序较为复杂的零件时,可以有效减少对刀和装夹次数,总体工效提升约30%。该研究对于提升加工面较多、工序较为复杂零件的加工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机床夹具 点云逆向建模 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 工效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特征的城市道路标识线提取与分类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帅锋 王山东 +1 位作者 张陈意 王伦炜 《激光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为了解决基于车载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中的道路标识线提取完整度与提取精确度方面数值偏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多元特征的道路标识线快速提取方法。在城市道路标识线的强度信息、几何信息和语义信息基础上,结合路面点云的强... 为了解决基于车载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中的道路标识线提取完整度与提取精确度方面数值偏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多元特征的道路标识线快速提取方法。在城市道路标识线的强度信息、几何信息和语义信息基础上,结合路面点云的强度特征、高程特征和点密度特征,生成多个地理参考图像,对多元特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与填充,再利用Ostu算法以及Alpha shapes算法实现道路标识线点云精提取,并根据标识线的几何、语义信息和模型匹配方案实现标识线的细分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澳大利亚某城市道路的点云数据。结果表明,提取的短虚线、斑马线、单向转向箭头、长虚线的准确率均高于96%,召回率均达到91%及以上,综合评价指标均达到94%及以上。这些结果对无人驾驶领域研究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也为城市数字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标识线提取 多元特征 车载激光雷达点云 二值化 临近点迭代模板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