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P/nano-CaCO3/PP-g-GMA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翼清 初立秋 +2 位作者 金剑 吴景深 黄逸伦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以等规聚丙烯(iPP)、纳米碳酸钙(nano-CaCO_(3))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改性抗冲共聚聚丙烯(PP-g-GMA)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iPP/nano-CaCO_(3)/PP-g-GMA复合材料。研究了PP-g-GMA对iPP/nano-CaCO_(3)/PP-g-GMA复合材料力学... 以等规聚丙烯(iPP)、纳米碳酸钙(nano-CaCO_(3))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改性抗冲共聚聚丙烯(PP-g-GMA)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iPP/nano-CaCO_(3)/PP-g-GMA复合材料。研究了PP-g-GMA对iPP/nano-CaCO_(3)/PP-g-GM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增韧机理。结果表明:PP-g-GMA和nano-CaCO_(3)具有协同增韧作用,当两者用量均为40.0质量份时,iPP/nano-CaCO_(3)/PP-g-GMA复合材料23℃时的冲击强度约为纯iPP的6.9倍。PP-g-GMA和nano-CaCO_(3)均具有成核作用,促使基体球晶细化。PP-g-GMA中的橡胶相以球形海岛形式分散在iPP中,起到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接枝改性 冲击强度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P/POE共混物注塑件中POE表面析出机理
2
作者 彭莉 刘正英 杨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37,154,共8页
等规聚丙烯(iPP)与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物注塑件中,POE相向表面析出的驱动力及影响因素尚未有定论。为此,以4种相对分子质量的iPP和POE8137的共混物注塑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形貌表征技术、广角X射... 等规聚丙烯(iPP)与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物注塑件中,POE相向表面析出的驱动力及影响因素尚未有定论。为此,以4种相对分子质量的iPP和POE8137的共混物注塑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形貌表征技术、广角X射线衍射、小角X射线散射等晶体结构表征技术及动态力学分析研究了150℃温度下退火过程中POE的析出行为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短时间高温退火时,POE的析出程度与基体树脂iPP的分子量有明显关系:即iPP的分子量越高,iPP/POE样品退火后POE的析出程度越高,推测POE的析出机制类似于非晶共混薄膜体系中的表面偏析效应。退火0~4 h时,iPP在该温度下退火发生结构重构,结晶度提高,非晶区平均厚度增加,非晶区的分子链活动性增强,这些因素均有利于促进POE相的析出。退火4 h后,iPP晶体结构重构完成,POE仍继续发生向析出,进一步说明POE的析出机制是表面偏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物 表面析出 结构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Q-1催化剂在Spherizone工艺聚丙烯装置上的应用
3
作者 李秀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6,共5页
采用BSQ-1催化剂在300 kt/a Spherizone工艺聚丙烯装置上生产了低熔体流动速率高抗冲共聚聚丙烯K8003,对BSQ-1催化剂在Spherizone工艺中的活性、立构定向性、氢调敏感性及该催化剂使用时的生产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对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 采用BSQ-1催化剂在300 kt/a Spherizone工艺聚丙烯装置上生产了低熔体流动速率高抗冲共聚聚丙烯K8003,对BSQ-1催化剂在Spherizone工艺中的活性、立构定向性、氢调敏感性及该催化剂使用时的生产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对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进口催化剂相比,BSQ-1催化剂在多区循环反应器中的活性高约10%,氢调敏感性基本一致;所制聚丙烯等规指数较采用进口催化剂高,抗冲击性能基本一致,表明BSQ-1催化剂在Spherizone工艺中具有替代进口催化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冲共聚聚丙烯 BSQ-1催化剂 SPHERIZONE工艺 抗冲击性能 等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S法iPP中空纤维膜的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凭力 黄卉 +3 位作者 周蕾 吴浩赟 常贺英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5,共8页
通过熔融共混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体系,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iPP中空纤维膜,且在不同的拉伸温度及拉伸比下对中空纤维膜进行拉伸研究.对膜结构与透过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 通过熔融共混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体系,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iPP中空纤维膜,且在不同的拉伸温度及拉伸比下对中空纤维膜进行拉伸研究.对膜结构与透过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膜的内、外表面以及截面结构进行观测,发现拉伸后膜外表面的皮层以及膜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使用电子式万能试验机对中空纤维膜的拉伸强度进行了测试.随着拉伸温度和拉伸比的增加,膜的孔隙率、纯水通量以及拉伸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膜的孔隙率最大可提高35.3%,纯水通量提高了286.9%,拉伸强度可提高至6.86 MPa.nano-SiO2(纳米SiO2)添加的杂化膜经过拉伸后,孔隙率增大了46.8%,纯水通量提高了416.1%,拉伸强度提高了181.9%.研究表明:通过对iPP中空纤维膜进行拉伸处理,可以优化膜结构,并改善了膜表面皮层以及透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热致相分离 中空纤维膜 拉伸 透过性能 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法iPP/Nano-SiO_2共混微孔膜的结构与透过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振生 范丽菲 +1 位作者 崔东胜 王志英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体系的热致相分离(TIPS)行为,光学显微镜测定体系的液-液相分离温度,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体系的iPP动态结晶温度.加热模压并控制冷却... 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体系的热致相分离(TIPS)行为,光学显微镜测定体系的液-液相分离温度,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体系的iPP动态结晶温度.加热模压并控制冷却速率制备iPP/Nano-SiO2共混平板微孔膜,对膜结构与透过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Nano-SiO2提高了体系的液-液相分离温度;Nano-SiO2起到了成核剂作用,提高了iPP的动态结晶温度.X光电子能谱(XPS)表明Nano-SiO2向膜表面发生了迁移,膜的亲水性有所提高.随Nano-SiO2添加量增加,膜结构由粒子形态为主向胞腔形态为主转变;膜的孔隙率和纯水通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通过向制膜体系中添加Nano-SiO2,可以调控膜结构,并改善膜的透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热致相分离 多孔膜 通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拟二元方法研究iPP-DBP-DOP三元体系的热致相分离热力学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振生 常贺英 +1 位作者 李凭力 王世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1-988,共8页
采用拟二元方法研究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三元聚合物溶液的热致相分离热力学,得出了拟二元相图的数学关联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法测定浊点温度,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熔点、动态结晶温度.... 采用拟二元方法研究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三元聚合物溶液的热致相分离热力学,得出了拟二元相图的数学关联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法测定浊点温度,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熔点、动态结晶温度.利用浊点测定数据回归聚合物共溶剂的交互作用参数χ的表达式,χ是共溶剂配比和温度的函数,以此为基础计算的拟二元相图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发现共溶剂中DBP份数增加,相分离类型由单纯固液分相形式转变为液液分相、固液分相依次发生形式,共溶剂配比能调控拟二元相图结构.研究表明,只需测定一个较低冷却速率下几种共溶剂配比的拟二元溶液的浊点温度、分别测定几个冷却速率下iPP$CDOP二元溶液的动态结晶温度即可掌握该三元溶液热致相分离热力学的全部信息.其可用来指导制膜过程,并能准确预测形成的膜结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相图 三元聚合物溶液 多孔膜 等规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与iPP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形态结构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启谷 盛亚平 +1 位作者 林尚安 杨万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108,共4页
采用SEM研究了B30/iPP,B30/sPS和sPS/iPP/B30共混体系的相形态结构。结果表明,B30/iPP,B30/sPS可相容;sPS/iPP是不相容体系,但B30可作为sPS/iPP共混体系的相容剂。DSC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相容剂B30,共混体系中iPP玻璃化温度(iPP-Tg)随B3... 采用SEM研究了B30/iPP,B30/sPS和sPS/iPP/B30共混体系的相形态结构。结果表明,B30/iPP,B30/sPS可相容;sPS/iPP是不相容体系,但B30可作为sPS/iPP共混体系的相容剂。DSC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相容剂B30,共混体系中iPP玻璃化温度(iPP-Tg)随B30加入量增加而逐渐升高,而sPS玻璃化温度(sPS-Tg)随B30加入量增加而逐渐降低。在最佳配比条件下,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比均聚物的要好.共混体系sPS/iPP/B30=90/10/10的无缺口冲击强度为42.3 kJ/m2,拉伸强度为33.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规聚苯乙烯 等规聚丙烯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法iPP/nano-SiO_2杂化中空纤维膜的结构与透过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凭力 黄卉 +3 位作者 周蕾 吴浩赟 常贺英 王世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53,共5页
通过熔融共混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体系,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了iPP中空纤维膜。对膜结构与透过性能进行了表征。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体系的iPP动态结... 通过熔融共混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体系,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了iPP中空纤维膜。对膜结构与透过性能进行了表征。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体系的iPP动态结晶温度,融化峰值温度数值表明结晶只存在α晶型。X光电子能谱(XPS)表明nano-SiO2向膜表面发生了迁移,使得膜的亲水性有所提高,膜的接触角由120.05°降低到101.05°,降低了19.7%。随着nano-SiO2添加量的增加,膜的孔隙率和纯水通量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膜的孔隙率增加了20.2%,纯水通量增大了21.7%。经过拉伸后的杂化膜,孔隙率增大了27.4%,纯水通量增加了211%。研究表明:通过向铸膜液中添加nano-SiO2,可以优化膜结构,并改善膜的亲/疏水性以及透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热致相分离 中空纤维膜 透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序共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对iPP制品柱晶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陈金涛 马鑫萍 李海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7-50,共4页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共注射成型制备的等规聚丙烯夹芯制品不同位置处的微观形貌,特别是不同成型工艺条件下复杂温度场和剪切场形成的柱状晶体结构。研究了芯层注射速度、芯层注射温度和延迟时间对选定位置(迟滞线位置处,芯层熔体流动前沿...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共注射成型制备的等规聚丙烯夹芯制品不同位置处的微观形貌,特别是不同成型工艺条件下复杂温度场和剪切场形成的柱状晶体结构。研究了芯层注射速度、芯层注射温度和延迟时间对选定位置(迟滞线位置处,芯层熔体流动前沿处)柱晶生成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芯层注射温度为190℃和延迟时间为5 s有利于柱晶的生成,芯层注射速度为20 mm/s时,迟滞线位置处柱晶的数量最多,而芯层熔体流动前沿位置处柱晶数量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顺序共注射成型 柱晶 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降解对IPP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擎之 李文刚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91-594,共4页
通过双螺杆混炼挤出造粒,制备了加有不同添加量的化学降解改进剂的一系列试样,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HAAKE流变仪等,研究了IPP经化学降解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分布,讨论了化学降解IPP分子量分布变窄的机理,... 通过双螺杆混炼挤出造粒,制备了加有不同添加量的化学降解改进剂的一系列试样,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HAAKE流变仪等,研究了IPP经化学降解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分布,讨论了化学降解IPP分子量分布变窄的机理,分析了熔体在相对静止状态及受力流动时分子运动及流变性能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化学降解 流变性能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注塑对IPP/HDPE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凝聚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方辉 钱心远 +3 位作者 宋之敏 朱计 申开智 张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44,共4页
研究了振动频率、振动压力对等规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IPP/HDPE)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凝聚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施加振动的静态试样相比,振动试样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随着振动压力的提高,低频率振动试样的力学性能呈明显上升趋势;... 研究了振动频率、振动压力对等规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IPP/HDPE)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凝聚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施加振动的静态试样相比,振动试样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随着振动压力的提高,低频率振动试样的力学性能呈明显上升趋势;振动频率对低振动压力试样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在试样的表层及次表层,聚合物晶体沿熔体流动方向均有明显的取向。而对于试样芯层,则只有在成型温度为190℃、振动频率为0.23 Hz、振动压力为90 MPa的条件下才能观察到明显的晶体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注射成型 等规聚丙烯 高密度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β成核iPP薄膜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忠柱 李广森 +1 位作者 付艳芹 郑国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2,共3页
通过挤出-拉伸法制备了等规聚丙烯(iPP)/稀土β成核剂(β-NA)薄膜,并在85℃和125℃下对薄膜进行退火。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薄膜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以及拉伸测试分别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 通过挤出-拉伸法制备了等规聚丙烯(iPP)/稀土β成核剂(β-NA)薄膜,并在85℃和125℃下对薄膜进行退火。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薄膜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以及拉伸测试分别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退火能促进薄膜的分子链运动并重排;长周期、片晶厚度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退火过程中发生β晶向α晶的转变;在125℃退火时,样品的应力-应变曲线上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Β成核剂 薄膜退火温度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成核剂/纳米MMT复合体系对iPP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聂莹 夏胜利 何晓春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3-47,共5页
采用羧酸金属盐类成核剂(PA–03)和纳米蒙脱土(MMT)复合体系改性等规聚丙烯(iPP),研究了该体系对iPP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MMT的质量分数为3%、PA–03的质量分数为0.2%时,iPP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40%,拉... 采用羧酸金属盐类成核剂(PA–03)和纳米蒙脱土(MMT)复合体系改性等规聚丙烯(iPP),研究了该体系对iPP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MMT的质量分数为3%、PA–03的质量分数为0.2%时,iPP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40%,拉伸强度提高5.2%,弯曲弹性模量提高14.0%;iPP中β晶含量可以达到35.4%,球晶尺寸明显细化;改性后的iPP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可将其用于生产汽车保险杠、大型薄壁容器壳体材料(如洗衣机筒体)、蓄电池等,还可代替工程塑料用作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成核剂 纳米蒙脱土 力学性能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成核剂对iPP薄膜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忠柱 郑海丽 +1 位作者 郑国强 刘春太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37,共3页
通过挤出-拉伸法制备了等规聚丙烯(iPP)/稀土类β成核剂复合薄膜。研究了不同含量β成核剂对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法(2D-WAXD)、二维小角X射线散射法(2D-SAXS)和拉伸试验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通过挤出-拉伸法制备了等规聚丙烯(iPP)/稀土类β成核剂复合薄膜。研究了不同含量β成核剂对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法(2D-WAXD)、二维小角X射线散射法(2D-SAXS)和拉伸试验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β成核剂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变化有很大影响。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β成核剂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β成核剂质量分数为0.20%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薄膜 Β成核剂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分子质量对iPP薄膜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忠柱 陆波 +1 位作者 郑国强 刘春太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1,共3页
通过挤出-拉伸法制备了2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等规聚丙烯(iPP-L和iPP-H)薄膜,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对薄膜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拉伸试验分别对2种薄膜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通过挤出-拉伸法制备了2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等规聚丙烯(iPP-L和iPP-H)薄膜,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对薄膜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拉伸试验分别对2种薄膜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iPP-H薄膜的结晶度、晶粒尺寸均比iPP-L薄膜的稍大,前者的结晶速率较慢;iPP-H薄膜在应变约为200%时表现出应变硬化现象,而iPP-L薄膜约在500%时才出现;iPP-H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比iPP-L薄膜的大;与iPP-L薄膜相比,iPP-H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和韧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相对分子质量 结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P/aPP共混物溶液浇铸薄膜的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晔 杨德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86-488,共3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等规立构聚丙烯(iPP)和无规立构聚丙烯(aPP)共混物溶液浇铸膜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aPP的加入对iPP的形态结构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EPPM EPR 形态结构 APP ipp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P/IIR共混体系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绪煌 李纯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49,共3页
研究了动态硫化等规聚丙烯/丁基橡胶(IPP/IIR)共混体系的制备工艺,IIR对IPP结晶性能的影响以及IPP/IIR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80℃一般剪切条件下,动态硫化10min可制备出性能较好的IIR/IPP共混物,15min后会有所降解。IIR的加入会... 研究了动态硫化等规聚丙烯/丁基橡胶(IPP/IIR)共混体系的制备工艺,IIR对IPP结晶性能的影响以及IPP/IIR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80℃一般剪切条件下,动态硫化10min可制备出性能较好的IIR/IPP共混物,15min后会有所降解。IIR的加入会使IPP的球晶尺寸大大减小,熔点与结晶度都变小,对动态硫化体系影响更显著。IIR都能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冲击韧性,通过对IPP/IIR单纯的机械共混物、经动态硫化的IPP/IIR共混物的韧性和两相结构的研究,比较出经动态硫化的IPP/IIR有着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R ipp制备工艺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P/EPR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晶如 李涛 俞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等规聚丙烯(iPP)/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EPR)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拉伸试验研究了EPR对iPP非等温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PP.EPR及iPP/EPR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均可用莫...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等规聚丙烯(iPP)/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EPR)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拉伸试验研究了EPR对iPP非等温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PP.EPR及iPP/EPR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均可用莫志深动力学方程来描述;EPR的质量分数小于10%时。EPR对iPP起到了降黏剂的作用,使得共混体系中iPP的结晶温度、结晶度及结晶速率均有所提高,而共混物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当EPR的质量分数在10%~30%时,iPP结晶速率和结晶度降低,屈服韧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 共混物 非等温结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对β-iPP晶成长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19
作者 曾安然 郑玉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9020-19025,共6页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BS含量的ABS/iPP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广角X射线衍射扫描结果表明,ABS诱导iPP在β(300)面结晶,在ABS含量为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β晶的相对含量为0.45;DSC结果表明,ABS...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BS含量的ABS/iPP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广角X射线衍射扫描结果表明,ABS诱导iPP在β(300)面结晶,在ABS含量为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β晶的相对含量为0.45;DSC结果表明,ABS的加入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在iPP中加入ABS后,iPP在ABS表面附着生成β球晶。ABS的加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iPP的机械性能,在ABS含量为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强度提高了16%,热变形温度提高了5℃。综上所述,ABS可以作为iPP的大分子β成核剂,促进β-iPP晶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等规聚丙烯(ipp) 复合材料 β-成核作用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S-688对iPP/POE合金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20
作者 王延军 陈良军 +2 位作者 王勇杰 陈思 王旭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37,44,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YS-688对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等规聚丙烯(iPP)合金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偏光显微镜(PLM)观察了iPP的结晶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加入POE后,iPP的结晶峰值温度变化不明显,但相对结晶度(X_t)提高6....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YS-688对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等规聚丙烯(iPP)合金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偏光显微镜(PLM)观察了iPP的结晶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加入POE后,iPP的结晶峰值温度变化不明显,但相对结晶度(X_t)提高6.6%;加入YS-688后,iPP的结晶峰值温度从115.3℃提高到132.4℃,且X_t提高了7.4%;当同时加入YS-688和POE,X_t提高了8.2%,可见YS-688对iPP/POE合金结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p POE α晶成核剂 YS-688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