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净化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鸽蛋中5类24种兽药残留
1
作者 张静 马丽娜 +6 位作者 刘茵茵 周倩 唐修君 陆俊贤 樊艳凤 赵敏 高玉时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为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鸽蛋中多类兽药残留的高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试验采用正己烷去脂,联合QuEChERS净化结合冷冻脂质过滤法,建立检测鸽蛋中5类24种兽药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中的5类兽药(氯霉素类、磺胺类、硝基咪... 为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鸽蛋中多类兽药残留的高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试验采用正己烷去脂,联合QuEChERS净化结合冷冻脂质过滤法,建立检测鸽蛋中5类24种兽药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中的5类兽药(氯霉素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和抗病毒类)经1.0%乙酸乙腈溶液提取,氮气吹干,冷冻过夜后,结合QuEChERS净化和正己烷去脂,采用1 mL 0.1%甲酸水-乙腈溶液(v/v,90∶10)复溶;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采用实际样品建立方法的初步应用。结果显示:24种兽药在2.0~2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该方法的定量限为2μg/kg,平均回收率为62.2%~117.1%,相对标准偏差4.3%~18.9%;实际样品检出的7种目标化合物与标准方法相比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4%~5.20%。研究表明,建立的检测鸽蛋中多类兽药残留的高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省去固相萃取步骤,成本较低,灵敏高效,回收率优良、重复性稳定,适用于鸽蛋中多类兽药的快速监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净化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兽药残留 鸽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LC-FLD快速测定不同颜色大豆中4种生育酚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2
作者 贾鹏禹 李霞 +2 位作者 杨一鸣 吕喜滨 杜吉到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10,共9页
为快速测定不同颜色大豆中生育酚含量,利用C30分离柱结合荧光检测器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4种生育酚的方法,重点优化了流动相组成和方法构成要素,考察了流动相添加甲基叔丁基醚(MTBE)对色谱分离效能的影响,并对方法展开了应用。最... 为快速测定不同颜色大豆中生育酚含量,利用C30分离柱结合荧光检测器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4种生育酚的方法,重点优化了流动相组成和方法构成要素,考察了流动相添加甲基叔丁基醚(MTBE)对色谱分离效能的影响,并对方法展开了应用。最终方法采用YMC-carotenoid C30色谱柱分离结合荧光检测器检测,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模式,流速为0.90 mL/min,色谱柱温度为3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94 nm,发射波长328 nm,进样体积10.0μL;样品前处理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方法针对不同种皮种仁颜色大豆中4种生育酚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流动相添加甲基叔丁基醚对目标化合物洗脱有良好的调控作用,能够提高检测效率;4种生育酚组分在13 min内完成分离,目标组分在50.0~5000.0 ng/mL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在2.17~5.19 ng/mL之间;不同种皮种仁颜色大豆中4种生育酚和总生育酚含量差异显著,生育酚总量在155.22~216.69μg/g之间。实验证明所建方法灵敏准确,简便易行,测试效率高,能够快速完成不同颜色大豆中全部形态生育酚的测定,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大豆营养品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生育酚 大豆 方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塘底泥中氯硝柳胺的含量
3
作者 索纹纹 陈湘艺 +5 位作者 杨霄 曾春芳 刘伶俐 雷琴 李小玲 万译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3-598,共6页
为简化前处理过程,降低方法的检出限,进行了题示研究。采集鱼塘底泥样品,混匀、缩分、冷冻干燥、除杂、研磨、过筛后混匀,分取5.00 g,加入10.0μg·L^(-1)^(13)C_(6)-氯硝柳胺水合物标准溶液0.2 m L和含2.0%(体积分数)氨水的乙腈溶... 为简化前处理过程,降低方法的检出限,进行了题示研究。采集鱼塘底泥样品,混匀、缩分、冷冻干燥、除杂、研磨、过筛后混匀,分取5.00 g,加入10.0μg·L^(-1)^(13)C_(6)-氯硝柳胺水合物标准溶液0.2 m L和含2.0%(体积分数)氨水的乙腈溶液20 m L,涡旋1 min,超声10 min,离心8 min。上清液于45℃旋蒸至近干,加入2.00 m L 70%(体积分数)乙腈溶液涡旋溶解残留物,再加入200 mg C18涡旋振荡30 s,离心5 min。收集上清液,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在色谱分析中,以Waters Atiantis^(TM) d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水-乙腈体系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质谱分析中,以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ESI-)模式电离,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氯硝柳胺的质量浓度在0.20~50.00μg·L^(-1)内和其定量离子峰面积与同位素内标定量离子峰面积的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2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2.1%~11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6%~5.9%。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检出的氯硝柳胺的质量分数为0.580~2.18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同位素内标法 分散固相萃取法 氯硝柳胺 鱼塘底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培养基中血清水平优化探索赭曲霉毒素A对HK-2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董芳 张志岐 +5 位作者 聂冬霞 范楷 娄秀萍 朱雪婷 韩铮 赵志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0-229,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水平血清对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毒性的影响,以期更深入了解OTA的毒性,同时为其他OTA体外毒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测定OTA对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uman proximal tubule-deri...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水平血清对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毒性的影响,以期更深入了解OTA的毒性,同时为其他OTA体外毒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测定OTA对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uman proximal tubule-derived epithelial cells,HK-2)细胞活力的影响,同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细胞上清液中OTA浓度以间接反应细胞对OTA的摄入量,分析培养基中不同水平血清对OTA毒性的影响。[结果]细胞培养基中添加5%的血清在48 h内不会影响细胞活力,可以作为细胞正常培养条件;添加2%的血清在36 h不会影响细胞活力,可以作为配制OTA工作液的细胞处理条件。基于优化的细胞培养及处理条件,OTA对HK-2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OTA抑制细胞活力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OTA处理HK-2细胞12、24、36 h的IC50分别为39.29、6.28和2.72 μmol·L^(-1)。同时OTA可以时间依赖性极显著提高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酶水平,并损伤细胞膜的完整性(P<0.01)。[结论]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血清会影响OTA的毒性,且血清水平越高,对OTA毒性影响越大。当使用2%血清的培养基配制OTA工作液时,可在不影响细胞活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血清水平对OTA毒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血清水平 HK-2细胞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地参氨基酸类成分的影响及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洁 刘俨娇 +3 位作者 马强 张弦飞 杜慧慧 周浓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57,共9页
该文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干燥方式下地参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以异硫氰酸苯酯(phenyl isothiocyanate,PITC)为衍生试剂,色谱柱为Venusil-AA(4.6 mm×250 mm,5μm)氨基酸分析专用柱,流动相为0.1 mol/L乙酸钠-80%乙... 该文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干燥方式下地参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以异硫氰酸苯酯(phenyl isothiocyanate,PITC)为衍生试剂,色谱柱为Venusil-AA(4.6 mm×250 mm,5μm)氨基酸分析专用柱,流动相为0.1 mol/L乙酸钠-80%乙腈溶液(冰醋酸调至pH 6.5),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17种氨基酸在各自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内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79%~103.94%,其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73%~2.97%。12种干燥方式的地参氨基酸总量存在差异(P<0.05),为13.085~28.988 mg/g,其中真空冷冻-80℃下含量最高为28.988 mg/g,12种干燥方式均检出17种氨基酸,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和9种药用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total amino acids,EAA/TAA)的31.80%~36.51%,平均值为34.36%;药用氨基酸占总氨基酸(medicinal amino acids/TAA,MAA/TAA)的57.72%~67.84%,平均占比63.12%。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2.83%,综合评分为真空冷冻-80℃品质最优;聚类分析将12种干燥方式分为三类,真空冷冻-80℃和阴干含量较高。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适用于同时测定地参中17种氨基酸类成分含量,12种干燥方式中真空冷冻-80℃下含量最高,营养价值较高,为地参的加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参 干燥方式 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山楂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娄世豪 孙小晶 +2 位作者 李丹丹 赵晨晨 修建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本研究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热风联合液氮干燥对山楂进行处理,利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山楂粉样品的总黄酮得率、总黄酮组分和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 本研究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热风联合液氮干燥对山楂进行处理,利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山楂粉样品的总黄酮得率、总黄酮组分和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联合液氮干燥的山楂粉样品色差值分别为20.60、17.70、20.05;山楂总黄酮得率分别为64.59、71.48、60.77 mg/g;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是19.56%、30.14%、18.50%;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是51.81%、75.08%、48.68%;以及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是48.98%、55.77%、36.04%;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山楂粉样品中总黄酮得率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与其它样品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高效液相色谱对山楂总黄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干燥方式得到的黄酮类物质均包含芦丁、金丝桃苷、杨梅素、槲皮素、芹菜素、异鼠李素,但其含量不同,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中总黄酮总含量达到了308.65 mg/g,与其他样品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此以外,三种抗氧化方式和六种组分含量之间也存在线性关系。综上考虑,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山楂,是提取山楂总黄酮的推荐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对山楂的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总黄酮 干燥方式 抗氧化活性 扫描电镜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马铃薯内源激素提取方法优化及其在块茎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含量分析
7
作者 赵喜娟 张帆 +8 位作者 刘圣宣 覃骏 陈惠兰 林原 罗红兵 刘易 宋波涛 胡新喜 王恩爽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0-1060,共11页
植物激素是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物质,但马铃薯内源激素还没有统一、高效的检测方法,难以满足深入研究的需求。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SA、IAA、ABA和JA这4种植物激素的提取方法,其重复性和稳定性... 植物激素是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物质,但马铃薯内源激素还没有统一、高效的检测方法,难以满足深入研究的需求。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SA、IAA、ABA和JA这4种植物激素的提取方法,其重复性和稳定性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提取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提取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生长30 d的马铃薯植株的根、茎、叶、匍匐茎和顶芽的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顶芽和叶片中SA含量最高,顶芽和匍匐茎中IAA含量最高,叶片中ABA含量最高,根和匍匐茎中JA含量偏高。对马铃薯栽培种华薯1号和中薯5号的块茎分别在4℃、22℃和28℃条件下储存,并检测了其休眠打破过程中激素含量。结果表明,在整个休眠期,IA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S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而后快速上升的趋势,ABA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本研究优化的提取方法提取效率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马铃薯4种内源激素的检测分析,研究数据为马铃薯不同组织和块茎休眠过程中激素合成及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激素 提取方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 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萃取/HPLC-ELSD分析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
8
作者 李游 吴君章 +5 位作者 王予 孙健达 古君平 肖小华 李攻科 郭文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78-1984,共7页
该文建立了超声波辅助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分析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的方法。优化并对比了超声波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涡旋辅助萃取和加热回流等前处理方法对水溶性糖类物质的萃取效果,分析了不同烟... 该文建立了超声波辅助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分析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的方法。优化并对比了超声波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涡旋辅助萃取和加热回流等前处理方法对水溶性糖类物质的萃取效果,分析了不同烟用香原料中7种水溶性糖类物质的含量。在40%(体积分数)乙腈-水溶液超声波辅助萃取15 min的优化条件下,鼠李糖、果糖、山梨醇在32.0~50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3.6%;木糖、葡萄糖、蔗糖在75.0~75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SD为2.8%~3.9%;麦芽糖的线性范围为75.0~1500.0 mg/L,RSD为8.5%,糖类成分的检出限为8.0~17.0 mg/L。样品回收率为72.1%~128%,RSD均不大于9.7%。该方法成功用于3类9个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类物质分析,结果表明,浸膏中糖类物质含量高于酊剂,净油中糖类物质较少。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耗时较短、准确性好的优点,适用于批量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类物质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香原料 水溶性糖 超声波辅助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样品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中地西泮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9
作者 郑皓洁 王旭峰 +3 位作者 张安凯 张汉霞 彭家杰 黄珂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8,共8页
分析水产养殖中4种地西泮类药物的污染特征、评估生态环境风险,为水产养殖中的地西泮污染防治提供依据。2023年3—7月采集东莞市部分水产养殖场的养殖水和底泥样品各127份,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地西泮及代谢物浓度,运用风... 分析水产养殖中4种地西泮类药物的污染特征、评估生态环境风险,为水产养殖中的地西泮污染防治提供依据。2023年3—7月采集东莞市部分水产养殖场的养殖水和底泥样品各127份,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地西泮及代谢物浓度,运用风险商值(QR)法及“最大值”原则对该地区检测结果进行分区域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27份养殖水样品中检测出含地西泮、奥沙西泮、替马西泮和去甲西泮的样品共82份,浓度范围分别为nd~291.104、nd~3.910、nd~122.132、nd~21.356 ng/L;127份底泥样品检测出含地西泮、奥沙西泮、替马西泮和去甲西泮的样品共38份,浓度范围分别为nd~4.127、nd~0.208、nd~0.330、nd~0.296 ng/g;3个区域的养殖水中地西泮污染均存在中高风险,2个区域的底泥中地西泮污染存在中风险;其他药物在养殖水、底泥中均属于低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水产养殖 地西泮 代谢物 风险商值法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鼠血浆奈玛特韦含量
10
作者 黄松涛 夏志发 +4 位作者 史振伟 胡瑄 姚树森 吴琼 徐风华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小鼠血浆奈玛特韦浓度的方法,测定给药后小鼠血浆药物浓度。方法以卡马西平为内标,检测设备选用ACQUITY超高效液相分离系统串联API 400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色谱条件:以Waters BEH C_(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小鼠血浆奈玛特韦浓度的方法,测定给药后小鼠血浆药物浓度。方法以卡马西平为内标,检测设备选用ACQUITY超高效液相分离系统串联API 400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色谱条件:以Waters BEH C_(18)(2.1 mm×5.0 mm,1.7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和甲醇(含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40℃,进样量5μL;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定量分析奈玛特韦母/子离子对m/z 500.3→110.3,卡马西平母/子离子对m/z 237.3→193.3。结果该方法选择性好,定量下限10 ng·mL^(-1),浓度范围10~2560 ng·mL^(-1)线性方程为Y=0.0036X+0.00295(r=0.9974),定量下限、低、中、高浓度质控样品的批内、批间准确度均<±15%,批内、批间精密度均<15%,血浆奈玛特韦室温放置24 h、-80℃反复冻融3次、经提取后4℃放置3 d等几种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小鼠给药后采样检测,该方法能够灵敏、准确对奈玛特韦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专属性和灵敏度,线性范围能满足定量检测需求,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均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可用于小鼠血浆奈玛特韦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玛特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血药浓度 新型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镥[^(177)Lu]氧奥曲肽注射液中两种稳定剂的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勇 梁塑 +8 位作者 孔祥瑞 李英 范振亚 罗田伟 王宁 付博 马红利 杨柳 李洪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2,I0004,共8页
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镥[^(177)Lu]氧奥曲肽注射液中稳定剂(龙胆酸、维生素C)的含量,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有机杂化硅胶填充的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82 g/L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pH至3.50)和甲醇为流动相... 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镥[^(177)Lu]氧奥曲肽注射液中稳定剂(龙胆酸、维生素C)的含量,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有机杂化硅胶填充的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82 g/L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pH至3.50)和甲醇为流动相,串联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95 nm)与放射性流量检测器,柱温为25℃,进样体积为5μL,运行20.0 min,1.00 mL/min进行梯度淋洗,可有效地将龙胆酸和维生素C分离。龙胆酸和维生素C分别在0~1.50 g/L和0~30.0 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1.000和0.998;改变柱温、流速、流动相pH值等色谱条件时,样品溶液中维生素C和龙胆酸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均满足≤2.0%的要求;龙胆酸的回收率满足90%~108%的要求,维生素C回收率满足92%~105%的要求。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镥[^(177)Lu]氧奥曲肽注射液中龙胆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准确测定,为该类药物的工艺过程优化提供了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镥[^(177)Lu]氧奥曲肽注射液 稳定剂 龙胆酸 维生素C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蒸馏-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 被引量:3
12
作者 温艳梅 曾义福 +3 位作者 方沛 卢桃 周洁 王仕平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5期68-71,共4页
为建立快速蒸馏-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样品经蒸馏仪快速蒸馏酸化产生二氧化硫,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盐,亚硫酸盐与衍生试剂邻苯二甲醛(OPA)-铵盐在pH值6.8条件下反应,生成强荧光物质1-磺酸基-异吲哚。色谱... 为建立快速蒸馏-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样品经蒸馏仪快速蒸馏酸化产生二氧化硫,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盐,亚硫酸盐与衍生试剂邻苯二甲醛(OPA)-铵盐在pH值6.8条件下反应,生成强荧光物质1-磺酸基-异吲哚。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V∶V),柱温40℃,流速1.0 mL/min,激发波长320 nm,发射波长380 nm,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0.1016~4.0640μg/m L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9,检出限为2.2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7%~3.91%,加标回收率为91.57%~101.15%。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测定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蒸馏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 食品 二氧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杜仲叶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龚频 柯瀛瀛 +4 位作者 翟鹏涛 翟文俊 李白存 郑本忠 崔梦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7,共8页
通过杜仲叶中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的提取率,优化杜仲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比较不同产地杜仲叶组成及含量的差异.以绿原酸为目标产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模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仲叶和华仲叶中芦丁、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通过杜仲叶中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的提取率,优化杜仲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比较不同产地杜仲叶组成及含量的差异.以绿原酸为目标产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模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仲叶和华仲叶中芦丁、松脂醇二葡萄糖苷、金丝桃苷、绿原酸及没食子酸五种活性成分含量.单因素条件对两者叶的提取效果影响均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在最佳提取条件下,秦仲叶绿原酸提取率为62.94%,华仲叶绿原酸提取率为47.84%.两者叶中绿原酸含量最高,秦仲叶中芦丁、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比华仲叶高出1.97倍和6.59倍,但华仲叶中金丝桃苷和绿原酸含量比秦仲叶高出1.41倍和1.16倍.本研究旨在为不同地域杜仲树种的选育以及临床上应用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帮助更加全面地评价不同产地杜仲药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响应面法 高效液相色谱 不同产地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检测3种食品中松仁过敏原 被引量:1
14
作者 宁亚维 周泓鑫 +4 位作者 杨正 马俊美 刘茁 张岩 李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7-253,共7页
基于食品基质中松仁过敏原Pin k 2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将松仁经过研磨、脱脂、浸提、酶解后经Easy-nLC 1000-QExactive高分辨质谱仪进行分离分析,结合Uniprot蛋白数据库以及ProteinPilotTM软件对质谱图进行数据处理,... 基于食品基质中松仁过敏原Pin k 2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将松仁经过研磨、脱脂、浸提、酶解后经Easy-nLC 1000-QExactive高分辨质谱仪进行分离分析,结合Uniprot蛋白数据库以及ProteinPilotTM软件对质谱图进行数据处理,经BLAST验证特异性,最终筛选3条松仁特异性肽段。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方法在0.001~5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1mg/kg;在饼干、巧克力和饮料3种空白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8.50%~107.57%,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6.08%,基质效应为89.77%~96.13%。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势,可应用于饼干、巧克力、饮料等食品样品中松仁过敏原的检测,为我国食品标签真实性检验及食品中隐性过敏原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仁 过敏原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牛组织和奶中咪多卡残留的研究
15
作者 白玉惠 孙红洋 +3 位作者 张骊 朱馨乐 沈昕 黄耀凌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4期69-75,共7页
建立了一种检测牛组织和牛奶中咪多卡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牛组织(肌肉、肝脏、肾脏、脂肪)和奶在NaAc缓冲体系中酶解,经HCl溶液提取,WCX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3%甲酸水溶液(含20 mM甲酸铵)和0.3%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 建立了一种检测牛组织和牛奶中咪多卡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牛组织(肌肉、肝脏、肾脏、脂肪)和奶在NaAc缓冲体系中酶解,经HCl溶液提取,WCX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3%甲酸水溶液(含20 mM甲酸铵)和0.3%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HILIC色谱柱上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下,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咪多卡在2.5~10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咪多卡在牛组织和奶中的检测限均为10μg/kg,定量限均为20μg/kg;咪多卡在牛组织和奶中20~4000μg/kg添加浓度水平上的回收率在70.9%~109%范围内;批内RSD在0.55%~9.59%之间,批间RSD在2.21%~12.1%之间。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定量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以满足牛组织和奶中咪多卡残留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组织 牛奶 咪多卡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当归9种真菌毒素
16
作者 李玉芳 焦洁 +5 位作者 黄铮 肖锋 黄远飞 王青 柳利龙 张环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974-980,共7页
通过优化液相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等,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当归中药材中9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经70%甲醇溶液超声提取,经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流动相A:2 mmol/L甲酸铵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甲醇,经C18... 通过优化液相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等,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当归中药材中9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经70%甲醇溶液超声提取,经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流动相A:2 mmol/L甲酸铵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甲醇,经C18色谱柱分离后注入质谱仪,电喷雾电离源(ESI)和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基质外标法定量。经方法学验证,9种真菌毒素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50),方法的检出限0.04~1.43μg/kg,定量限0.12~4.75μg/kg,高、中、低3个浓度加标回收率为77.8%~113.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17.7%。该检测方法应用于72批当归样品9种真菌毒素同时检测,2批当归样品检出真菌毒素,检出率为2.8%,样品中主要的污染真菌毒素为黄曲霉毒素B_(1)(AFTB_(1))、黄曲霉毒素B2(AFTB_(2))、黄曲霉毒素G_(1)(AFTG_(1))。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预处理简便、经济等优点,适用于当归样品9种真菌毒素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中药材 真菌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奈玛特韦及利托那韦血药浓度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菁 唐昊翔 +3 位作者 王银辉 范炜斌 谢姣 林彬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并且通用性强的能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血药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分离色谱柱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柱(2.1 mm×50 mm,1.7μ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为100%... 目的建立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并且通用性强的能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血药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分离色谱柱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柱(2.1 mm×50 mm,1.7μ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为100%乙腈-0.1%甲酸,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45℃,进样量为2μL。以电喷雾离子(ESI+)作为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奈玛特韦m/z 500.20→319.10,奈玛特韦-D_(9)m/z 508.59→328.10,利托那韦m/z 721.30→426.10,^(13)C,^(2)H_(3-)利托那韦m/z 725.30→426.10)。选择2023年1月于长兴县人民医院接受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30例,测定其用药3 d后的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稳态谷浓度。结果人血浆中奈玛特韦及利托那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10.00(R^(2)=0.9972)和0.05~5.00μg·mL^(-1)(R^(2)=0.9952)。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的回收率均>90%,批内以及批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差(RSD)均<10%。另外,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回收率范围为91.5%~97.0%,基质效应范围为92.4%~97.7%。临床结果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性很大。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浓度的检测方法操作方便、专属性强、准确度及精密度高,适用于临床患者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血药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玛特韦 利托那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新型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荧光衍生化法检测降尘样品中的不饱和醛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露杰 徐静 +4 位作者 汪耀 吕敏 崔玉洁 何振宇 林亚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本研究发展了一种柱前荧光衍生化方法,实现了重要环境污染物不饱和醛类化合物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分析。该方法使用4-丁基羟氨-7-羟基香豆素(HAHC)作为荧光衍生试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实现了6种二烯醛的定性、定... 本研究发展了一种柱前荧光衍生化方法,实现了重要环境污染物不饱和醛类化合物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分析。该方法使用4-丁基羟氨-7-羟基香豆素(HAHC)作为荧光衍生试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实现了6种二烯醛的定性、定量分析。在实际样品分析中成功从积尘样品中检测出(E,E)-2,4-庚二烯醛、(E,E)-2,4-辛二烯醛、(E,E)-2,4-十一烷二烯醛。这种柱前衍生化法具有动态范围宽(2~2500nmol/L)、灵敏高(检出限为0.2nmol/L)、精密度好(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17%~3.33%,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28%~5.04%)等优点,且无需固相萃取等复杂前处理步骤,为痕量醛类污染物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酮化衍生法 不饱和醛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4-羟氨基丁基-7-甲氧基-香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的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中7种化学成分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甜 王欣雨 +3 位作者 聂复礼 李今豪 汪娟 龚行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7-1696,共10页
该研究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了测定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中绿原酸、隐绿原酸、槲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鱼骨图识别可能影响方法属性的方法参数,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明确关键... 该研究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了测定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中绿原酸、隐绿原酸、槲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鱼骨图识别可能影响方法属性的方法参数,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明确关键方法属性为槲皮苷与前后峰的分离度和最后一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首先采用加权决定系数法筛选出关键方法参数为第一梯度结束时间、第三梯度结束时间、第四梯度结束时间、柱温、流速,随后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关键方法参数与关键方法属性之间的定量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值超过0.90。采用不达标概率值定量表征不同参数组合下的风险大小,根据风险大小确定方法可操作设计区域,并成功验证了其可靠性。确定的色谱条件为:Sunshell-C_(18)(150 mm×4.6 mm,2.6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60%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和326 nm,流速0.80 mL/min,柱温39.0℃,进样量10μL。对优化后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线性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0%以内,7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92.6%~106%,相对标准偏差在2.0%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质量源于设计 高效液相色谱法 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 确定性筛选设计 方法可操作设计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不同器官中龙葵素含量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天赐 葛翔力 +2 位作者 傅致君 喻荣 陈彦云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采用水浴浸提法提取3个马铃薯品种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器官中的龙葵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马铃薯生长发育阶段茎、块茎、花和叶片中龙葵素含量,研究孕蕾期、开花期、收获期马铃薯各器官... 采用水浴浸提法提取3个马铃薯品种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器官中的龙葵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马铃薯生长发育阶段茎、块茎、花和叶片中龙葵素含量,研究孕蕾期、开花期、收获期马铃薯各器官中龙葵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分配规律,为马铃薯饲用、食用安全和龙葵素提取及其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品种间龙葵素总含量高低顺序为:冀张薯8号>青薯9号>大西洋;生长发育时期龙葵素总含量顺序为:开花期>收获期>孕蕾期。3个品种在孕蕾期龙葵素总含量均表现为茎显著高于叶;在开花期冀张薯8号和青薯9号的幼嫩块茎的龙葵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而大西洋品种的叶中龙葵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器官。在孕蕾期,冀张薯8号、青薯9号和大西洋的叶、茎中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35∶65、39∶61、44∶56;在开花期叶、茎、块茎、花中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27∶18∶34∶21、29∶21∶34∶16、27∶23∶26∶24;在收获期叶、茎、块茎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21∶52∶27、33∶42∶25、31∶44∶25。茎在马铃薯龙葵素积累分配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素 马铃薯器官 分配比例 水浴浸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