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地质模型建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9
1
作者 牛文杰 朱大培 陈其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179-181,222,共4页
石油勘探开发数据的迅速准确可视化处理是帮助专家了解和掌握油藏分布从而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手段。三维地质体模型建模是可视化工作的基础。文章提出了三维地质体建模系统结构,由图形平台、数据管理、地质建模组成,分析了各模块的设计... 石油勘探开发数据的迅速准确可视化处理是帮助专家了解和掌握油藏分布从而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手段。三维地质体模型建模是可视化工作的基础。文章提出了三维地质体建模系统结构,由图形平台、数据管理、地质建模组成,分析了各模块的设计思路,研究了地质建模的关键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建模系统 可视化 不规则三角网 石油勘探 油气资源 计算机 油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N模型的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算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现鹏 张立华 +1 位作者 贾帅东 曹鸿博 《海洋测绘》 CSCD 2018年第2期66-70,共5页
针对当前尚无直接利用海图水深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进行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TIN模型的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算法。首先,在经典TERCOM(terrain contour matching)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基于... 针对当前尚无直接利用海图水深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进行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TIN模型的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算法。首先,在经典TERCOM(terrain contour matching)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基于TIN模型的匹配搜索区的确定方法;然后,给出待匹配航迹点的水深值计算公式;最后,构建目标匹配定位的地形相关组合算子,实现匹配定位。实验结果表明:(1)本文所提算法可以用海图的原始水深直接构TIN模型作为匹配基准图进行匹配定位,且其定位精度可明显高于基于规则格网模型的经典TERCOM算法;(2)新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误匹配的发生;(3)提出的MMD+MSD组合匹配算子能够一定程度上克服水深系统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定位算法 组合匹配 水下地形 不规则三角网 数字水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柱体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岩 马洪滨 +1 位作者 李金生 熊俊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工程柱体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钻孔数据特点和地层分布规律,根据钻孔平面位置将勘探区域划分为若干工程柱体,对每个柱体侧面进行矿段对比连接,得到柱体线框图,再逐柱、逐层、逐面构建三角网,最后构建出整个地... 提出了一种基于工程柱体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钻孔数据特点和地层分布规律,根据钻孔平面位置将勘探区域划分为若干工程柱体,对每个柱体侧面进行矿段对比连接,得到柱体线框图,再逐柱、逐层、逐面构建三角网,最后构建出整个地质体的三角网,建立三维地层模型,能够解决包括尖灭、分叉和断层等在内的复杂地层构造推理和自动建模,便于按储量级别进行储量估算。该方法对基于工程柱体的三维地质建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不规则三角网 工程柱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优化的不规则三角网的快速构成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彩虹 戴芹 +1 位作者 王建民 刘士彬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期169-172,共4页
采用基于分块的方式,提高了TIN的运行效率,并提出采用四边形对角线最短原则、增加内插点或减小块连接中距离阀值等优化处理方法,很好地改善了TIN的构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建立的三角网无交叉和重复,并具有Delaunay三角网的特性,... 采用基于分块的方式,提高了TIN的运行效率,并提出采用四边形对角线最短原则、增加内插点或减小块连接中距离阀值等优化处理方法,很好地改善了TIN的构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建立的三角网无交叉和重复,并具有Delaunay三角网的特性,同时兼顾了空间和时间性能,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不规则三角网 分块 DELAUNAY三角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形不规则网模型的快速体素化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学工 邱华 +1 位作者 付金华 马金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2期3281-3283,3287,共4页
为了改善在大数据量时体素化效率不高的缺点,针对三角形不规则网(TIN)模型的三角网特性,提出了一种快速简单的体素化算法。首先通过细划三角面片,将面体素化转换为简单的点体素化生成体表面模型,然后利用深度缓存原理快速寻找初始种子... 为了改善在大数据量时体素化效率不高的缺点,针对三角形不规则网(TIN)模型的三角网特性,提出了一种快速简单的体素化算法。首先通过细划三角面片,将面体素化转换为简单的点体素化生成体表面模型,然后利用深度缓存原理快速寻找初始种子体素进行体内填充。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精细复杂的大规模TIN模型,算法能确实有效地生成逼近原模型的26-连通的体素模型,且具有高效的时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体素化 实体体素化 三角形不规则网模型 种子填充 三角形细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公共绿地的数字地面模型及土方计算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潘国荣 王穗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0-132,共3页
通过阐述建立大型公共绿地数字地面模型的方法,提出了绿地地表曲面面积及土方计算的模型和算法,通过编程来加以实现,成功地解决了大型公共绿地的项目需求。同时对大型公共绿地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成图及土方计算的内外业一体化。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不规则三角形 土方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地表构造特征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余一欣 汤良杰 +2 位作者 金之钧 殷进垠 吕修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58-60,共3页
利用GIS技术研究了库车地区的地表构造特征及其与地下构造的相关性 ,认为地表构造的南北分带性和东西分段性主要受地下主断裂的分布状况控制 ,库车河地区是东西分段的一个转换带 .秋立塔克构造带受左旋断层的作用被分为东西两段 ,控制... 利用GIS技术研究了库车地区的地表构造特征及其与地下构造的相关性 ,认为地表构造的南北分带性和东西分段性主要受地下主断裂的分布状况控制 ,库车河地区是东西分段的一个转换带 .秋立塔克构造带受左旋断层的作用被分为东西两段 ,控制西段南部背斜生长的断层连续性较好 ,而控制北部背斜生长的断层连续性较差 ,大致可分为三段 ,呈左阶排列 .库车地区的主要水系基本上都表现出与山体走向斜交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塔里木盆地 冲断带 断层 数字地面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泥沙水下休止角的淤积量测报模型及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小军 魏炳乾 +1 位作者 周孝德 燕荔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0-202,共3页
提高水库泥沙淤积量的测报精度对水库的运行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论证由水下地形点构建的TIN三角网的边、三角形面及泥沙水下休止角之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了优化测报模型的休止角条件;进而利用Matlab编制优化的测报程序;最后结合... 提高水库泥沙淤积量的测报精度对水库的运行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论证由水下地形点构建的TIN三角网的边、三角形面及泥沙水下休止角之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了优化测报模型的休止角条件;进而利用Matlab编制优化的测报程序;最后结合灞河橡胶坝库区的淤积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泥沙水下休止角的淤积量测报模型可以剔除带有粗差的地形点数据,提高了淤积量的测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休止角 不规则三角网 淤积量 测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形中地物模型构造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春雨 白玉琪 常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30,共2页
根据地物模型与地形三角网关系 ,将种类繁多地物模型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地物是依赖于地形三角网地物。第二类地物是独立于地形三角网地物。在首先构造地形Delaunny三角网的基础上 ,本文采取了对三角片纹理实施单独控制的方法。实验结... 根据地物模型与地形三角网关系 ,将种类繁多地物模型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地物是依赖于地形三角网地物。第二类地物是独立于地形三角网地物。在首先构造地形Delaunny三角网的基础上 ,本文采取了对三角片纹理实施单独控制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对地物以对象形式实施单独控制的方法 ,可以充分满足地物表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物模型 地形模型 Delaunny三角网 纹理映射 三维地形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umion的虚拟现实景观仿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10
作者 覃丽琼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8-72,共5页
为了获取三维可视化的虚拟现实景观效果,采用Lumion软件设计与实现虚拟现实景观的仿真。基于Lumion的虚拟现实景观仿真设计流程包括采集景观数据、景观三维模型导入、景观仿真细节处理、景观可视化渲染出图等关键步软件,采用不规则三角... 为了获取三维可视化的虚拟现实景观效果,采用Lumion软件设计与实现虚拟现实景观的仿真。基于Lumion的虚拟现实景观仿真设计流程包括采集景观数据、景观三维模型导入、景观仿真细节处理、景观可视化渲染出图等关键步软件,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模型为导入完成的景观模型创建可视化效果;通过材质处理、添加配景方式处理景观设计细节;在此基础上采用GetValue,SetValue程序批量渲染景观元素,存储完成后输出虚拟现实景观可视化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视化建模误差稳定在1%~3%之间,误差小、稳定性好;渲染批量物体用时均值约为8.9 s,是一种高效率的虚拟现实景观仿真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ion 虚拟现实景观 可视化 渲染 仿真设计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不规则三角网向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转换算法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立托 李攀峰 马洪浩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32-34,共3页
基于规则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相对于不规则三角网(TIN)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存储、管理和分析等优点。针对TIN向规则格网转换的串行算法效率较低的问题,利用图形处理器(GPU)并行编程对一种串行算法进行实现;然后从GPU全局内存和共享内... 基于规则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相对于不规则三角网(TIN)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存储、管理和分析等优点。针对TIN向规则格网转换的串行算法效率较低的问题,利用图形处理器(GPU)并行编程对一种串行算法进行实现;然后从GPU全局内存和共享内存的访问方面对算法进行优化;最后用C++语言和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开发了实验系统,对优化前后算法的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效率较优化前最大提高了7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不规则三角网 规则格网 图形处理器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