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C复合纳米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1
作者 付粒珂 许恒 +3 位作者 张帅 肖鸿飞 马雪冬 李爽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0-844,共5页
以溶胶-凝胶法结合热化学处理制备了不同铁物种分布的Fe_(3)C/C、Fe-Fe_(3)C/C、Fe/C纳米铁基复合材料。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进一步探索了上述3种材... 以溶胶-凝胶法结合热化学处理制备了不同铁物种分布的Fe_(3)C/C、Fe-Fe_(3)C/C、Fe/C纳米铁基复合材料。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进一步探索了上述3种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以纳米零价铁物种存在的Fe/C对MB的吸附性能最佳。在25℃时,Fe/C吸附剂对MB的吸附容量最大可达1015 mg/g。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能更好地描述Fe/C吸附MB的过程。经过5次循环吸附,Fe/C对MB的吸附性能仍有初始的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铁基复合材料 纳米零价铁 亚甲基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iron-based diamond bit by DC-electroplating method
2
作者 Tian Yongchang~1 Yang Zhan~2 (1.Graduate School,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 (2.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86-190,共5页
Iron-plating technology used for restoration of axis parts was appli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diamond bits in this paper.The technology for electroplating diamond bit of iron matrix was mastered through repeated experi... Iron-plating technology used for restoration of axis parts was appli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diamond bits in this paper.The technology for electroplating diamond bit of iron matrix was mastered through repeated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The productive practice indicated that the DC-electroplated iron matrix of diamond bit has high hardness and good diamond exposure ability;the drilling rate of electroplated iron-based diamond bit was 2 m/h when drilling in grade 9 granite and bit life can reach 44 m,which can satisfy the drilling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BASED matrix ASYMMETRIC AC/DC ELECTROPLATING DIAMOND EXPOS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聚类的退役锂电池直接分组
3
作者 段双明 王恩吉 朱微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1-887,共7页
针对退役电池筛选分组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表决集成聚类算法的退役锂离子电池直接分组方法。提取充电电压片段特征,对特征进行降维,并使用集成聚类算法直接对特征进行分组,实现退役锂离子电池分组。该方法只需要得到部分恒... 针对退役电池筛选分组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表决集成聚类算法的退役锂离子电池直接分组方法。提取充电电压片段特征,对特征进行降维,并使用集成聚类算法直接对特征进行分组,实现退役锂离子电池分组。该方法只需要得到部分恒流充电曲线便可实现退役锂离子电池的按容量分组,提高了筛选效率。搭建了磷酸铁锂电池仿真和实验平台,对所提的电池筛选、分组策略进行仿真和实验分析。从退役电池分组容量精度和分组效率的角度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片段 梯次利用 退役电池 非负矩阵分解 磷酸铁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熔覆层耐磨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贾华 于吉鲲 +3 位作者 鞠恒 唐继武 高明 蔡卫国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3-960,共8页
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既具有铁基体的良好强度和冲击韧性,又具有陶瓷颗粒高硬度与高耐磨性等优点,在提高材料耐磨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结合现有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结果,首先从铁基体和陶瓷颗... 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既具有铁基体的良好强度和冲击韧性,又具有陶瓷颗粒高硬度与高耐磨性等优点,在提高材料耐磨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结合现有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结果,首先从铁基体和陶瓷颗粒的选择方面介绍了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熔覆层的成分设计;其次详细介绍了焊条电弧堆焊、气体保护电弧堆焊、等离子弧堆焊、埋弧堆焊和激光熔覆技术等铁基复合材料熔覆层的制备方法;再次从陶瓷颗粒类型、数量、大小和形态以及与铁基体的匹配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陶瓷颗粒对铁基复合材料熔覆层显微组织、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最后对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熔覆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颗粒 铁基复合材料 熔覆层 耐磨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退火中保温时间对QT500球墨铸铁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温长浩 修俊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5-108,共4页
将铁素体-珠光体混合基体球墨铸铁(QT500)进行740℃低温退火,分别保温2、4、6 h,用金相显微镜和维氏显微硬度计检测保温时间对球墨铸铁试样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增长,球墨铸铁试件出现脱碳现象,基体组织... 将铁素体-珠光体混合基体球墨铸铁(QT500)进行740℃低温退火,分别保温2、4、6 h,用金相显微镜和维氏显微硬度计检测保温时间对球墨铸铁试样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增长,球墨铸铁试件出现脱碳现象,基体组织从铁素体-珠光体混合基体逐渐向铁素体基体转变,并且出现铁素体晶粒粗化现象。保温时间2 h,球墨铸铁的试件硬度值最大为197 HV。保温时间加长,硬度开始逐渐下降,在保温时间6 h的时候,球墨铸铁试件的硬度为138 HV低于原始球墨铸铁试件的硬度148 HV。因此,通过对低温退火热处理中保温时间的改变,可以得到所需性能的球墨铸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低温退火 石墨球 基体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杰 宗亚平 +1 位作者 庄伟彬 张跃波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65-69,共5页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ron matrix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ceramic particles(SiC,Cr3C2,TiC and Ti(C,N)) prepared by the two-stage resistance sintering we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It was found tha...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ron matrix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ceramic particles(SiC,Cr3C2,TiC and Ti(C,N)) prepared by the two-stage resistance sintering we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It was found that tensile strength of SiC/Fe composite shows the highest among the four types of composites.The elongation of all the composites decreases as increasing of reinforcement volume fraction.Th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simulated by Eshelby approach modeling to reveal the strengthening mechanisms.The modeling and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the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of the iron matrix composites relies not only on load sharing of the reinforcements but also on reinforcement increasing matrix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matrix composit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TRENGTH Eshelby approa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包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
7
作者 柴金荣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9,共5页
采用铸渗工艺制备了铁包覆和无铁包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微区成分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无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中ZTAp与高铬铸铁间存在界面间隙,在制样中Z... 采用铸渗工艺制备了铁包覆和无铁包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微区成分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无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中ZTAp与高铬铸铁间存在界面间隙,在制样中ZTAp发生脱落;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中的ZTAp嵌在高铬铸铁中,界面处无空洞、脱黏和分层等明显缺陷,且形成连续的厚度在15~30μm的界面层,可以提升界面结合性能;铁包覆ZTAp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的冲击韧度(2.1 J·cm^(-2))提升至无铁包覆时(0.5 J·cm^(-2))的4.2倍,失效方式由拔出失效转变为颗粒断裂失效,基体区断裂机制为准解理性断裂,界面层局部存在韧窝、撕裂棱等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 高铬铸铁 界面活性剂 冲击韧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56
8
作者 杨佳 李奎 +1 位作者 汤爱涛 潘复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4-46,共3页
钛铁矿资源储量大,分布广。目前,每年开采的含钛矿石约有90%用于制取钛白,5%左右用于生产海绵钛,其余部分用于其它。概括了钛铁矿资源利用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钛铁矿综合利用的最新研究动向。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综合利... 钛铁矿资源储量大,分布广。目前,每年开采的含钛矿石约有90%用于制取钛白,5%左右用于生产海绵钛,其余部分用于其它。概括了钛铁矿资源利用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钛铁矿综合利用的最新研究动向。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综合利用铁、钛两种组分是钛铁矿利用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矿 钛白 海绵钛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对烧结铁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樊振军 汪翔 +1 位作者 刘君武 郑治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079-1082,共4页
文章论述了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 Si 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了 Si C颗粒对材料致密度、硬度、强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Si C含量的增加 ,致密度与硬度稍微降低 ,强度与冲击韧性降低较多 ,但抗磨损性能有所提... 文章论述了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 Si 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了 Si C颗粒对材料致密度、硬度、强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Si C含量的增加 ,致密度与硬度稍微降低 ,强度与冲击韧性降低较多 ,但抗磨损性能有所提高 ,尤其镀镍 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SIC颗粒 铁基复合材料 碳化硅 致密度 硬度 强度 抗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N复合粉及Mo添加剂对铁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敏 汤爱涛 +3 位作者 刘胜明 赵子鹏 王健 刘传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378-3382,3387,共6页
以成本低廉的钛铁矿经还原后得到的含Fe的碳氮化钛(TiCN)复合粉为增强相原料制备了铁基复合材料。结合金相组织观察、SEM和EDS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复合粉添加量对铁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Mo的添加对铁基复合... 以成本低廉的钛铁矿经还原后得到的含Fe的碳氮化钛(TiCN)复合粉为增强相原料制备了铁基复合材料。结合金相组织观察、SEM和EDS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复合粉添加量对铁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Mo的添加对铁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粉的添加量为40%(质量分数)时制备的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较好。复合材料中添加少量的Mo后增强相颗粒的平均尺寸减小,综合性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粉 铁基复合材料 MO 组织 硬度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增强铁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张双益 肖志瑜 +1 位作者 冼志勇 李元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05-109,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考察了SiC颗粒含量与铁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相对密度、力学性能及磨损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合适的SiC含量能在基本不降低材料强度...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考察了SiC颗粒含量与铁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相对密度、力学性能及磨损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合适的SiC含量能在基本不降低材料强度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铁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碳化硅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复合TiC和(TiW)C增强Fe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卫东 任英磊 +1 位作者 邱克强 才庆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研究了原位合成 1 0 % (体积分数 )TiC Fe和 (TiW )C Fe复合材料 ,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利用X射线分析了相组成·结果表明 ,在TiC Fe复合材料中 ,TiC作为惟一的第二相有粒状和条状两种形态·分析认为 ,粒状... 研究了原位合成 1 0 % (体积分数 )TiC Fe和 (TiW )C Fe复合材料 ,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利用X射线分析了相组成·结果表明 ,在TiC Fe复合材料中 ,TiC作为惟一的第二相有粒状和条状两种形态·分析认为 ,粒状为先共晶相 ,而条状为共晶·通过用W替代部分Ti,成功地制备了 1 0 % (体积分数 ) (TiW)C Fe复合材料 ,其中 ,(TiW)C作为惟一的第二相比较均匀地分布在Fe基体中 ,其形态大部分呈粒状·在粒状 (TiW)C相中 ,W和Ti呈不均匀分布 ,这种特征与凝固过程中 (TiW)C的形成过程有关·与TiC相比 ,(TiW)C的密度与Fe更为接近 ,因此如果在液态金属中通过反应法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复合材料 组织结构 碳化物 强化 原位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对比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杰 宗亚平 +1 位作者 王耀勉 庄伟彬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0-664,共5页
采用动态电流直加热制备,提出了分段加热工艺,研究了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四种不同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均在#45钢磨损量的15%以下;Ti(C,N)对改善材料磨损性能作用最强,表明与基体界面可经... 采用动态电流直加热制备,提出了分段加热工艺,研究了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四种不同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均在#45钢磨损量的15%以下;Ti(C,N)对改善材料磨损性能作用最强,表明与基体界面可经受一定变形量的强化粒子最有利于提高耐磨性;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均在强化粒子体积分数为10%时达到最好.铁基复合材料表现出高摩擦系数时耐磨性反而更好的特性,在耐磨材料应用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复合材料 磨损性能 增强粒子类型 热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颗粒混合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曹新建 金剑锋 +1 位作者 曹敬袆 宗亚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2-67,共6页
采用电流直加热动态热压烧结工艺制备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研究高体积分数(25%,30%,35%)下,单一类型颗粒(SiC,TiC,TiN)及混合类型颗粒(TiC+TiN,SiC+TiN,SiC+TiC)作为增强相对铁基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类型粒子强... 采用电流直加热动态热压烧结工艺制备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研究高体积分数(25%,30%,35%)下,单一类型颗粒(SiC,TiC,TiN)及混合类型颗粒(TiC+TiN,SiC+TiN,SiC+TiC)作为增强相对铁基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类型粒子强化时,TiNP/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最好,TiCP/Fe次之,SiCp/Fe最差。混合粒子作为增强体时,(TiC+TiN)P/Fe复合材料磨损性能显著优于其对应的单一颗粒增强材料;其中粒子含量为30%时,(TiC+TiN)P/Fe复合材料磨损性能提高最大,其磨损量比TiCP/Fe降低了51.9%,比TiNp/Fe复合材料降低了44.1%,体现出可贵的混合增强价值。(SiC+TiC)_P/Fe和(SiC+TiN)P/Fe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分别处于对应的两个单一颗粒增强材料之间。磨损表面观察表明,耐磨性好的(TiC+TiN)P/Fe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而(SiC+TiC)_P/Fe和(SiC+TiN)P/Fe复合材料除磨粒磨损外还存在明显的疲劳磨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颗粒 铁基复合材料 混合颗粒强化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提高富铁胎体包镶金刚石能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伟雄 段隆臣 +1 位作者 田永常 邹庆化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2-64,共3页
研究了富铁胎体中添加稀土以后的差热分析曲线 ,得出了稀土可以提高富铁胎体在高温时的定压热容和降低低温时的定压热容的结论 ,从而揭示了稀土可以提高富铁胎体包镶金刚石能力的物理本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添加稀土的富铁胎体及... 研究了富铁胎体中添加稀土以后的差热分析曲线 ,得出了稀土可以提高富铁胎体在高温时的定压热容和降低低温时的定压热容的结论 ,从而揭示了稀土可以提高富铁胎体包镶金刚石能力的物理本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添加稀土的富铁胎体及其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和孔隙度均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镶金刚石能力 稀土 富铁胎体 差热分析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颗粒增强铁基梯度功能复合耐磨材料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邓刚 宋延沛 王文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6,共3页
用离心铸造的方法获取了碳化钨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合金元素以及显微硬度呈梯度分布特征,并在ML 10 0磨料磨损试验机上测定了其耐磨性,分析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这种具有梯度分布特征的复合材料具... 用离心铸造的方法获取了碳化钨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合金元素以及显微硬度呈梯度分布特征,并在ML 10 0磨料磨损试验机上测定了其耐磨性,分析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这种具有梯度分布特征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磨性能;其磨损方式主要是显微切削和颗粒脆性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铸造 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结构 磨料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庄伟彬 韩明明 +1 位作者 刘敬福 黄立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42,50,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包括粉末冶金法、电阻烧结法、铸渗法和原位合成法。从增强粒子的含量、尺寸以及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界面三个方面,综述了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设计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颗粒增强 铁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显微组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世凭 尹红 丁义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95-97,共3页
综述了铁基复合材料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铁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铁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原位合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丁义超 尹红 姜自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2-25,共4页
介绍了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总结了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发展情况,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未来铁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铁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陶瓷颗粒对铁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杰 宗亚平 +1 位作者 庄伟彬 张跃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6,共6页
采用电流直加热动态热压制备,研究了不同类型陶瓷颗粒(SiC、Cr3C2、TiC和Ti(C,N))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应用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来考察不同类型增强粒子载荷传递的贡献,用以解释实验现象和揭示强化机理。结果表明,SiC颗粒对改... 采用电流直加热动态热压制备,研究了不同类型陶瓷颗粒(SiC、Cr3C2、TiC和Ti(C,N))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应用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来考察不同类型增强粒子载荷传递的贡献,用以解释实验现象和揭示强化机理。结果表明,SiC颗粒对改善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作用最好,Cr3C2粒子次之;TiC/Fe和Ti(C,N)/Fe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以增加粒子承担载荷的方式为主,而SiC/Fe和Cr3C2/Fe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除载荷传递外,还存在增强铁基体本身强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复合材料 Eshelby方法 不同类型颗粒 力学性能 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