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提取方法对井冈蜜柚皮精油组成与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欣 华建新 +3 位作者 罗杰洪 王国庆 陈赣 周爱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7,共15页
以井冈蜜柚皮精油(Jinggang pomelo peel essential oil,JPPEO)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低温连续相变法两种方法进行提取,以精油得率为主要指标,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井冈蜜柚皮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法进行低... 以井冈蜜柚皮精油(Jinggang pomelo peel essential oil,JPPEO)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低温连续相变法两种方法进行提取,以精油得率为主要指标,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井冈蜜柚皮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法进行低温连续相变法提取工艺优化,同时对精油的理化性质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低温连续相变提取井冈蜜柚皮精油(Low-temperature continuous phase transition extraction essential oil,L-JPPEO)的最佳工艺为:颗粒度30目,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0.6 MPa,萃取时间60 min,解析温度70℃,此时精油得率为10.99‰,比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精油(Hydro distillation essential oil,H-JPPEO)得率高出了2.88倍;理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低温连续相变萃取的井冈蜜柚皮精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酯类成分含量较低;傅里叶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鉴定出L-JPPEO和H-JPPEO含萜烯类化合物、醇类、酚类、醛类以及含羰基化合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从H-JPPEO、L-JPPEO样品中分别鉴定出23和32种化合物,其中两种精油都检测出的有15种物质,D-柠檬烯相对含量均最高,L-JPPEO中相对含量为4.75±0.16μg/mL,H-JPPEO中相对含量为640.93±44.47μg/mL;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从两种提取方法的精油均鉴定出71种化合物,与水蒸气蒸馏相比,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提取出较多的萜烯类(45.75%)、酮类(7.68%)及酯类(15.85%)、酸类(5.62%)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蜜柚皮精油 水蒸气蒸馏 低温连续相变 红外光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顶空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相变萃取南瓜籽油的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2
作者 黄梦丽 彭成海 +3 位作者 蔡舒 欧成成 江运秋 周爱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63-173,共11页
为了高效萃取南瓜籽油,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连续相变萃取技术(continuous phase transition extraction,CPE)提取南瓜籽油,以提取率及活性成分含量为指标,研究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解析温度对南瓜籽油提取效果的影... 为了高效萃取南瓜籽油,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连续相变萃取技术(continuous phase transition extraction,CPE)提取南瓜籽油,以提取率及活性成分含量为指标,研究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解析温度对南瓜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和螺旋压榨法(screw pressing,SP)对比,对南瓜籽油的提取率、活性成分含量、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PE萃取南瓜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46℃、萃取时间72 min、萃取压力0.51 MPa、解析温度65℃。此工艺参数下南瓜籽油的提取率高达96.75%,比SFE和SP法分别提高14.49%和35.24%;而总酚、类胡萝卜素、甾醇、锌含量分别为1333.80 mg/kg、8.41 mg/kg、2.59 mg/g和9.61 mg/100 g,分别是SFE法的1.56、2.29、1.17、1.40倍,分别是SP法的1.54、2.56、1.89、2.46倍。CPE所得南瓜籽油为澄清透明、粘稠性的液体,风味清香,其酸价、碘值和过氧化值的理化指标均符合LS/T 3250-2017标准的要求;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鉴定出7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油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2.32%,比SFE和SP法分别提高5.66%和8.99%。该研究表明连续相变萃取技术在兼顾南瓜籽油提取率及活性成分含量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缓解油脂氧化酸败程度、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高活性南瓜籽油的工业化连续性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油 连续相变萃取技术 提取率 活性成分 理化性质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连续相变萃取广佛手精油及其组成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慧 周爱梅 +3 位作者 夏旭 郭宝颜 刘欣 陈树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89-293,共5页
采用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提取广佛手精油,以精油得率为主要指标,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广佛手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对精油的质量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低温连续相变提取广佛... 采用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提取广佛手精油,以精油得率为主要指标,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广佛手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对精油的质量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低温连续相变提取广佛手精油的最佳工艺为:原料堆密度0.4 kg/L,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0.6 MPa,萃取时间75 min,颗粒度30目,此时精油得率为9.25‰。所得广佛手精油为黄色至深棕色半固体膏状物,具有佛手挥发油特有的浓郁香味,无异味,其主要化学组成为酸类、烯烃类、酯类,分别达到了广佛手精油相对百分含量的44.3%、26.67%、7.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佛手 水蒸汽蒸馏法 精油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连续相变萃取蓝圆鲹鱼油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小斌 周爱梅 +2 位作者 王爽 刘春花 曹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91-297,共7页
采用新型萃取技术——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提取蓝圆鲹鱼油,考察物料水分含量、萃取温度、压力、时间、解析温度等因素对蓝圆鲹鱼油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蓝圆鲹鱼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 采用新型萃取技术——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提取蓝圆鲹鱼油,考察物料水分含量、萃取温度、压力、时间、解析温度等因素对蓝圆鲹鱼油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蓝圆鲹鱼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连续相变萃取蓝圆鲹鱼油的最佳工艺为:物料水分含量11%,萃取温度52℃,萃取时间62 min,萃取压力0.6 MPa,解析温度为65℃,此工艺条件下鱼油得率为21.56%。鱼油外观为黄色至红棕色,有较淡的鱼腥味,其理化指标达到了粗鱼油标准SC/T3502-2000的一级要求。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鉴定出20种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59.57%,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4.62%。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应用于鱼油生产,具有萃取效率高、萃取温度低、对鱼油成分无破坏等特点,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低温连续相变 理化性质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提取佛手渣多糖及其对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淑惠 杨玉洁 +3 位作者 周爱梅 肖苏尧 曹庸 陈汉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79-187,共9页
本文以提取精油和黄酮后的佛手渣为原料,分别采用连续相变萃取(CPE)法和热水浸提法(HWE)法提取佛手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佛手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出两种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利用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评价佛手... 本文以提取精油和黄酮后的佛手渣为原料,分别采用连续相变萃取(CPE)法和热水浸提法(HWE)法提取佛手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佛手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出两种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利用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评价佛手多糖的免疫活性,采用MTT法、中性红比色法和Griess法分别检测佛手多糖对RAW264.7细胞的生长、吞噬活性和释放NO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PE法提取佛手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99℃,时间4.5 h,流速66 L/h,提取率为16.09%±0.12%,得率为21.31%±0.13%;HWE法提取佛手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95℃,时间6.0 h,液料比63 m L/g,提取率为15.43%±0.21%,得率为20.22%±0.16%;与HWE法相比,CPE法将佛手多糖提取率提高了4.28%(P<0.05),得率提高了5.39%(P<0.05),且提取时间缩短了1/4。佛手多糖在浓度低于500μg/m L时对RAW264.7巨噬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且可以促进NO的分泌以及提高吞噬活性。上述结果说明,CPE法适合佛手多糖的提取,优于传统的HWE法,且佛手多糖具有免疫类保健食品和药品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渣 多糖 连续相变萃取法 热水浸提法 RAW264.7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相变萃取灵芝多糖动力学球状模型的建立及其结构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军 段杉 +2 位作者 全丽金 张杏思 曹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14-120,共7页
根据中草药浸提机制和非稳态扩散理论对灵芝多糖(GLP)的连续相变萃取过程动力学进行研究,研究不同温度、流速和时间下GLP传质动力学,并对多糖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以灵芝子实体为原料,采用连续相变萃取技术得到GLP,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GL... 根据中草药浸提机制和非稳态扩散理论对灵芝多糖(GLP)的连续相变萃取过程动力学进行研究,研究不同温度、流速和时间下GLP传质动力学,并对多糖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以灵芝子实体为原料,采用连续相变萃取技术得到GLP,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GLP溶出动力学球状模型方程并研究了萃取过程的热力学特性。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研究多糖分子量分布、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多糖官能团结构进行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多糖形态结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温度为373.15 K、流速为28 L/h,时间为190 min,在此条件下GLP得率为2.04%。动力学球状模型方程为ln[(C∞-C)/C∞]=π^2Dt/R^2+ln(π^2/6),速率常数k、相对萃余率y=(C∞-C)/C∞及半衰期方程y=-7.440 x+2864.4等动力学参数,试验数据与动力学模型计算值吻合良好(R^2>0.94),萃取过程符合一阶扩散动力学模型。HPGPC结果表明GLP分子量分布范围为1.35×10^3~2.26×10^7 Da。FT-IR结果表明GLP为β-吡喃型多糖,SEM显示GLP由碎片状聚集体所组成,呈现出褶皱状。该动力学模型可为灵芝多糖连续相变萃取工艺条件优化以及深层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多糖 连续相变 动力学模型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式对酱油糟油脂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郑仲沐 曹庸 +2 位作者 黄早成 戴伟杰 冯孔龙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114-120,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式对酱油糟油脂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酱油糟为原料,分别采用液压压榨法、螺旋压榨法、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法以及溶剂浸提萃取法提取其中的油脂,分析酱油糟油脂的色泽气味、水分及其挥发物含量、萃取率、酸价、过...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式对酱油糟油脂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酱油糟为原料,分别采用液压压榨法、螺旋压榨法、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法以及溶剂浸提萃取法提取其中的油脂,分析酱油糟油脂的色泽气味、水分及其挥发物含量、萃取率、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和脂肪酸组成。【结果】两种压榨方式获得的酱油糟油脂颜色都呈黑褐色,感官较差;对比其他3种提油方式,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法的得率和萃取率最高,分别为31.2(±0.6)%和97.0(±1.7)%,其获得的油脂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为最低,分别为96.4(±0.1)mg/g、0.13(±0.01)mmol/kg、209.4(±0.3)mg/g。根据GC-MS检测,4种提油方式获得酱油糟油脂的主要脂肪酸组成相同,均为棕榈酸、棕榈酸乙酯、硬脂酸、油酸、油酸、油酸乙酯、亚油酸、亚油酸乙酯、亚麻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4种提取方式分别为52.03%、42.81%、46.94%及52.82%;相比大豆油,主要脂肪酸组成多了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结论】相比液压压榨法、螺旋压榨法和溶剂浸提萃取法,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法为一种高效的酱油糟提油方式。除了压榨法导致酱油糟油脂颜色较深外,不同提取方式获得的酱油糟油脂没有明显的差别,获得的酱油糟油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酸败,均已酸败变质,不宜作为食用,可经过加工处理用于饲用或生物柴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糟 油脂 液压压榨法 螺旋压榨法 溶剂浸提萃取法 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590冷轧双相钢不同退火温度下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建新 陈松军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2年第3期432-437,共6页
双相钢是由铁素体和马氏体组成的一种高强钢,具有优异的强塑性、连续屈服和较低的屈强比,而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行业。研究了DP590冷轧双相钢在退火温度分别为800和830℃下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及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退火后,在不同冷却... 双相钢是由铁素体和马氏体组成的一种高强钢,具有优异的强塑性、连续屈服和较低的屈强比,而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行业。研究了DP590冷轧双相钢在退火温度分别为800和830℃下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及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退火后,在不同冷却速率下,双相钢的热膨胀曲线出现“平台”和上升趋势,这是由于过冷奥氏体的相变引起的;同时显微组织显示,通过调整退火制度,可以控制其多边形铁素体和马氏体的体积比,并获得分布均匀且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和马氏体双相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双相钢 退火温度 连续冷却相变 组织演变 相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连续相变萃取对蓝圆■鱼蛋白结构的影响及其抗氧化肽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淑惠 罗旭洸 +2 位作者 王爽 周爱梅 曹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9-205,共7页
本文以低温连续相变萃取鱼油后的脱脂蓝圆鲹鱼粉为原料,研究了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对脱脂蓝圆鲹鱼粉基本成分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圆二色谱(CD)研究了该萃取技术对脱脂蓝圆鲹鱼粉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以DPPH自由... 本文以低温连续相变萃取鱼油后的脱脂蓝圆鲹鱼粉为原料,研究了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对脱脂蓝圆鲹鱼粉基本成分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圆二色谱(CD)研究了该萃取技术对脱脂蓝圆鲹鱼粉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脱脂蓝圆鲹鱼粉制备蓝圆鲹抗氧化肽,通过正交试验进行酶解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脱脂蓝圆鲹鱼粉的水分含量为5.38%,灰分为4.29%,粗脂肪为0.23%,而粗蛋白高达83.78%;通过FT-IR结果可知,脱脂蓝圆鲹鱼粉中蛋白的刚性及韧性结构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再经过CD验证,发现脱脂蓝圆鲹鱼粉的蛋白内部保持了完整的二级结构。综上可知,低温连续相变萃取鱼油不会对脱脂蓝圆鲹鱼粉的蛋白结构和活性造成破坏;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 (w/v),酶解温度50℃,加酶量8000 U/g·pro,pH9.5,在此条件下测定酶解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9.99%±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低温连续相变 傅里叶红外 圆二色谱 碱性蛋白酶 抗氧化肽 DPPH自由基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