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羟多巴损伤黑质导致弓状核离子钙接头蛋白1和阿片-促黑素皮质素原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毅敏 连辉 +3 位作者 宋海岩 周立 蔡君艳 王志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5-980,共6页
目的:观察6-羟多巴(6-OHDA)损伤大鼠黑质(SN)后下丘脑弓状核(Arc)中酪氨酸羟化酶(TH)、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和阿片-促黑素皮质素原(POMC)的表达变化,为帕金森病(PD)患者消瘦的发生机制提供线索。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OHDA大鼠组... 目的:观察6-羟多巴(6-OHDA)损伤大鼠黑质(SN)后下丘脑弓状核(Arc)中酪氨酸羟化酶(TH)、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和阿片-促黑素皮质素原(POMC)的表达变化,为帕金森病(PD)患者消瘦的发生机制提供线索。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OHDA大鼠组(双侧SN内注射6-OHDA)和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SN内TH,以及Arc内TH、Iba1和POMC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6-OHDA大鼠组体重无明显变化,但腹膜后脂肪重量从(7.550±0.670)g减少到(3.895±0.465)g(P<0.01)。SN内TH阳性细胞数量从56±5减少至14±2(P<0.05);蛋白表达水平从0.75±0.11降低至0.41±0.09(P<0.01)。Arc中TH阳性细胞数量从21±2减少到10±3(P<0.05);Iba1阳性细胞数量从12±2增加到30±5(P<0.05);POMC阳性细胞数量从16±4增加到31±2(P<0.05)。下丘脑内TH蛋白的表达水平从0.35±0.05降低到0.21±0.02(P<0.01);Iba1蛋白的表达水平从0.23±0.06增加至0.51±0.04(P<0.01);POMC的蛋白表达水平从0.37±0.05增加至0.65±0.03(P<0.01)。结论:Arc中TH、Iba1和POMC表达变化可能与PD脂肪减少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多巴 弓状核 酪氨酸羟化酶 离子钙接头蛋白1 阿片-促黑素皮质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二酚及其纳米制剂对小鼠抑郁行为的作用
2
作者 李远萍 谭慧 +6 位作者 孟靖源 杨艳 马滕滕 杨正茂 马加庆 谢建平 郭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0-445,454,共7页
目的研究大麻二酚(CBD)及其纳米制剂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诱导急性焦虑抑郁小鼠模型。将55只小鼠随机分组:长期实验分为正常(Con)组、模型(LPS)组、大麻二酚(CBD)组、纳米大麻二酚(NCBD)组、舍曲林(S... 目的研究大麻二酚(CBD)及其纳米制剂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诱导急性焦虑抑郁小鼠模型。将55只小鼠随机分组:长期实验分为正常(Con)组、模型(LPS)组、大麻二酚(CBD)组、纳米大麻二酚(NCBD)组、舍曲林(SER)组,每组7只;短期实验分为Con组、LPS组、CBD组、NCBD组,每组5只。除Con组和LPS组给予蒸馏水,其余组灌胃给予25、50 mg/kg CBD及其纳米制剂。采用旷场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焦虑及抑郁样行为,Luxol Fast Blue髓鞘染色检测前额皮层中髓鞘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前额皮层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结果长期实验中与Con组比较,LPS组小鼠穿梭次数减少(P<0.05),不动时间百分比增加(P<0.01),髓鞘数量及长度减少(P<0.05);与LPS组相比,CBD组、NCBD组、SER组小鼠抑郁样行为减少(P<0.01),髓鞘数量及长度增加(P<0.05)。短期实验中与Con组比较,LPS组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增加(P<0.05),SIRT2表达降低(P<0.01),Iba-1、IL-1β表达增加(P<0.01);与LPS组相比,CBD组、NCBD组小鼠焦虑样行为减少(P<0.05),SIRT2表达增加(P<0.01),Iba-1、IL-1β表达降低(P<0.05)。结论CBD及其纳米制剂可缓解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作用机制可能与逆转前额皮层中SIRT2蛋白表达、脱髓鞘变化、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因子的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样行为 大麻二酚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 白细胞介素-1β 髓鞘 纳米大麻二酚 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灸法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胶质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余静 包烨华 +2 位作者 楚佳梅 高灵爱 叶承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49-3153,I0035,I0036,共7页
目的: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接头蛋白(Iba-1)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心俞、肾俞麦粒灸法对其的影响。方法:鉴定APP/PS1双转基因AD传代小鼠的基因表型,选取1.5月龄雌性转基因阳性Tg6... 目的: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接头蛋白(Iba-1)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心俞、肾俞麦粒灸法对其的影响。方法:鉴定APP/PS1双转基因AD传代小鼠的基因表型,选取1.5月龄雌性转基因阳性Tg6799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和治疗组8只,同龄、同背景的C57BL/6J野生型雌性小鼠9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取双侧心俞、肾俞行麦粒灸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9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间隔2 d。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额叶皮层及海马区GFAP、Iba-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额叶皮层区和海马区GFAP、Iba-1的表达增强(P<0.01);经麦粒灸法治疗后,治疗组小鼠大脑额叶皮层和海马区GFAP、Iba-1表达较模型组减少(P<0.05)。结论:心俞、肾俞麦粒灸疗法可减少GFAP、Iba-1的表达,抑制AD病理过程中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增生,抑制神经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 PS1转基因鼠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离子钙接头蛋白 麦粒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羟多巴损伤黑质导致室旁核离子钙接头蛋白表达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毅敏 连辉 +3 位作者 付升旗 任同明 蔡君艳 王志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观察6-羟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损伤大鼠黑质损伤后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hypothalamus,PVN)中离子钙接头蛋白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1,Iba1)的含量变化。方法 30只SD大鼠根据随... 目的观察6-羟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损伤大鼠黑质损伤后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hypothalamus,PVN)中离子钙接头蛋白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1,Iba1)的含量变化。方法 30只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6-OHDA大鼠组和对照组各15只。6-OHDA大鼠组双侧黑质内注射6-羟多巴,对照组双侧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内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6周后断头取脑,Nissl染色、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方法鉴定成模,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和RT-PCR检测室旁核Iba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6-OHDA大鼠组SN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细胞数量从(58±5)个减少到(10±2)个(P<0.05),蛋白表达水平从(0.71±0.12)降低至(0.28±0.12)(P<0.05),室旁核中Iba1阳性细胞数量从(7±2)个增加到(14±3)个(P<0.05),蛋白表达水平从(0.1±0.08)增加到(0.19±0.06)(P<0.05)。结论 6-OHDA大鼠PVN中Iba1的表达变化有可能与帕金森病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室旁核 离子钙接头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大鼠中脑原代培养细胞的神经损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樊建鑫 李治华 +3 位作者 任秀花 张华 周明付 臧卫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大鼠中脑原代混合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方法:取孕14d的SD大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①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不同剂量LPS(0.01、0.10、1.00和10.00mg/L)组,体外培养7d后,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LPS,持续作...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大鼠中脑原代混合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方法:取孕14d的SD大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①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不同剂量LPS(0.01、0.10、1.00和10.00mg/L)组,体外培养7d后,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LPS,持续作用72h后,经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计数TH阳性细胞数目并观察形态变化。②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0.1mg/L的LPS组。体外培养7d,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0.1mg/L的LPS,分别作用8、24和72h,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分别对作用8、24和72h的原代细胞进行TH和离子钙结合蛋白1(Iba1)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计数多巴胺能神经元和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的数量。结果:TH阳性细胞减少,大部分细胞表现为突起数目的减少,突起变短并有串珠样改变。0.1mg/LLPS分别作用8、24和72h的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IL-6的含量均有显著增加(t分别为15.787、16.712和15.910,P均<0.001)。激活的Iba1染色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分别为(40.0±6.1)、(76.0±3.4)和(69.0±5.2)(F=387.820,P<0.001)。在24和72h的LPS给药组中,TH染色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分别为(18.0±5.3)和(10.0±3.2)(F=94.840,P<0.001)。结论:LPS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释放IL-6发挥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能神经元 脂多糖 白细胞介素6 离子钙结合蛋白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对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小鼠行为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茜 骆建宇 +1 位作者 邝枣园 许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3441-3449,共9页
背景中风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征。牡丹皮是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丹皮酚是牡丹皮的主要活性成分,已有研究证实在缺糖缺氧条件下,丹皮酚对... 背景中风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征。牡丹皮是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丹皮酚是牡丹皮的主要活性成分,已有研究证实在缺糖缺氧条件下,丹皮酚对神经元有一定保护作用。目的观察丹皮酚对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小鼠的干预效果,探究丹皮酚溶液灌胃在治疗中风行为功能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本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2021年12月。缺血性中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将2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n=10)、模型组(MCAO组,n=10),采用线栓法制成小鼠MCAO模型,造模24 h后,通过Longa评分评价各组小鼠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监测各组小鼠在MCAO术后大脑血流改变状况;对MCAO术后的小鼠进行TTC染色,在病理上观察小鼠大脑的损伤情况。探究丹皮酚对MCAO小鼠的行为功能保护作用:将5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进行随机分组:假手术组(n=10)、模型+玉米油组(n=20)、模型+丹皮酚组(n=20)。造模后24 h,验证模型稳定后,模型+丹皮酚组用丹皮酚玉米油溶液灌胃,给药浓度为100 mg·kg^(-1)·d^(-1),其余组灌服等量玉米油。在造模28 d后,统计三组小鼠的存活情况,绘制生存曲线;使用Longa评分判断小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尼氏染色法检测小鼠大脑梗死面积;行为学测试小鼠在造模前及造模后7、14、21、28 d 5个时间点的运动感觉功能改变。探究丹皮酚对MCAO小鼠行为功能改善的机制:随机将3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分成假手术组(n=6)、模型+玉米油组(n=12)、模型+丹皮酚组(n=12)。造模后24 h,验证模型稳定后,药物组用丹皮酚玉米油溶液灌胃,给药浓度为100 mg·kg^(-1)·d^(-1),其余组灌服等量玉米油。造模后2 d,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小鼠大脑纹状体白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情况,探究急性期内丹皮酚是否能降低大脑炎性反应;造模后14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大脑半暗带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模型+玉米油组小鼠干预28 d的生存率为66.47%,丹皮酚组小鼠生存率为81.43%。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三组小鼠干预28 d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6,P<0.05)。造模28 d后,模型+丹皮酚组Longa评分低于模型+玉米油组(P<0.05)。三组小鼠造模后14 d脑组织中IBA1、GFA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玉米油组、模型+丹皮酚组小鼠造模后14 d脑组织中IBA1、GFAP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丹皮酚组小鼠造模后14 d脑组织中IBA1、GFAP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玉米油组(P<0.05)。模型+玉米油组小鼠造模后2 d纹状体IL^(-1)β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丹皮酚组小鼠造模后2 d纹状体IL^(-1)β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玉米油组(P<0.05)。结论丹皮酚可控制MCAO模型中小鼠在急性阶段的发症反应,减少了小鼠急性脑梗死面积,延长了小鼠生存期、改善了其运动感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脑中动脉缺血 丹皮酚 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白介素1Β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