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补肾加和解法对再障患者TNF-α及r-IF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14
1
作者
俞亚琴
孙伟正
王忠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5-166,共2页
通过对使用补肾加和解法中药治疗再障患者 ,观察其血清 TNF- α及 r- IFN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 ,并与西药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以探讨药物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实验组治疗前 2种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经治疗后 ,实...
通过对使用补肾加和解法中药治疗再障患者 ,观察其血清 TNF- α及 r- IFN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 ,并与西药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以探讨药物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实验组治疗前 2种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经治疗后 ,实验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说明补肾加和解法对再障患者这两种细胞因子有调节作用 ,笔者推测补肾加和解法中药是通过降低造血负调节因子 TNF- α和 r- IFN水平 ,而减轻了对造血的抑制作用。实验还表明 ,治疗前的阳虚型血清 TNF- α和 r- IFN水平明显比阴虚型低 ,说明阳虚型和阴虚型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 ,治疗后阳虚型血清 TNF- α和 r- IFN水平较阴虚下降的快 ,这也许可能与免疫损伤相对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药疗法
TNFΑ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健脾和降法联合督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癌前病变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疗效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杜亚青
李向英
+2 位作者
张丽晓
王云芳
韩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和降法联合督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癌前病变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到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脾胃虚寒证型的胃癌前病变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
目的观察健脾和降法联合督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癌前病变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到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脾胃虚寒证型的胃癌前病变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健脾和降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保护胃黏膜类药物等常规治疗,伴HP感染者予以三联疗法根治HP;健脾和降组在对常规的基础上予以口服中药“健脾和降”方为治疗,同时外用督灸治疗,疗程均为60 d。观察所有患者的中医病证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胃肠激素含量和HP感染情况变化。结果健脾和降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5.00%(57/60),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经过60 d治疗后,健脾和降组的病理状态和积分水平相较于常规组均明显改善(P<0.01);与常规组比较,健脾和降组患者的痞满、呕吐等症状均明显改善,症状评分水平显著下调(P<0.01);相较于常规组,治疗30 d时健脾和降组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 I,PGI)、PGI/PGII以及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3,TFF3)含量显著增加,而PGII和胃泌素17(gastrin-releasing 17,G-17)含量显著减少(P<0.05,P<0.01),胃动素含量有增加的趋势(P>0.05)。治疗60 d后,健脾和降组患者血清中PGI、PGI/PGII、胃动素以及TFF3含量显著增加,而血清PGII和G-17含量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健脾和降法联合督灸能够明显减轻脾胃虚寒型癌前病变患者的痞满、呕吐等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胃蛋白酶原、G-17、胃动素以及TFF3等胃肠激素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和降
督灸
癌前病变
临床疗效
脾胃虚寒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补肾加和解法对再障患者TNF-α及r-IF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14
1
作者
俞亚琴
孙伟正
王忠武
机构
解放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5-166,共2页
基金
:空军"95"医药卫生重点课题! (A)类 (A2 8)
文摘
通过对使用补肾加和解法中药治疗再障患者 ,观察其血清 TNF- α及 r- IFN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 ,并与西药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以探讨药物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实验组治疗前 2种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经治疗后 ,实验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说明补肾加和解法对再障患者这两种细胞因子有调节作用 ,笔者推测补肾加和解法中药是通过降低造血负调节因子 TNF- α和 r- IFN水平 ,而减轻了对造血的抑制作用。实验还表明 ,治疗前的阳虚型血清 TNF- α和 r- IFN水平明显比阴虚型低 ,说明阳虚型和阴虚型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 ,治疗后阳虚型血清 TNF- α和 r- IFN水平较阴虚下降的快 ,这也许可能与免疫损伤相对轻有关。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药疗法
TNFΑ
干扰素
Keywords
invigorating the kidney and harmonizing method
tumour nicrotic factor
interferon
分类号
R259.565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健脾和降法联合督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癌前病变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疗效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杜亚青
李向英
张丽晓
王云芳
韩敏
机构
邢台市人民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0-254,共5页
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91689)。
文摘
目的观察健脾和降法联合督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癌前病变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到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脾胃虚寒证型的胃癌前病变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健脾和降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保护胃黏膜类药物等常规治疗,伴HP感染者予以三联疗法根治HP;健脾和降组在对常规的基础上予以口服中药“健脾和降”方为治疗,同时外用督灸治疗,疗程均为60 d。观察所有患者的中医病证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胃肠激素含量和HP感染情况变化。结果健脾和降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5.00%(57/60),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经过60 d治疗后,健脾和降组的病理状态和积分水平相较于常规组均明显改善(P<0.01);与常规组比较,健脾和降组患者的痞满、呕吐等症状均明显改善,症状评分水平显著下调(P<0.01);相较于常规组,治疗30 d时健脾和降组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 I,PGI)、PGI/PGII以及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3,TFF3)含量显著增加,而PGII和胃泌素17(gastrin-releasing 17,G-17)含量显著减少(P<0.05,P<0.01),胃动素含量有增加的趋势(P>0.05)。治疗60 d后,健脾和降组患者血清中PGI、PGI/PGII、胃动素以及TFF3含量显著增加,而血清PGII和G-17含量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健脾和降法联合督灸能够明显减轻脾胃虚寒型癌前病变患者的痞满、呕吐等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胃蛋白酶原、G-17、胃动素以及TFF3等胃肠激素水平相关。
关键词
健脾和降
督灸
癌前病变
临床疗效
脾胃虚寒型
Keywords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harmonizing
and
descending
method
Du moxibustion
precancerous lesions
clinical effi⁃cacy
deficiency cold of spleen
and
stomach
分类号
R273.35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补肾加和解法对再障患者TNF-α及r-IFN水平的影响
俞亚琴
孙伟正
王忠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健脾和降法联合督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癌前病变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疗效
杜亚青
李向英
张丽晓
王云芳
韩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