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健脾和活血化瘀方药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李芳芳 李恩 +2 位作者 佟晓旭 陈永春 康文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9,共5页
采用去卵巢大鼠模型,在确定单一因素的条件下比较性研究三种治则对骨代谢的影响。40只4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Ⅰ组:假手术组(sham),Ⅱ组:切除卵巢组(OVX),Ⅲ组:切除卵巢加补肾方剂组(OVX+... 采用去卵巢大鼠模型,在确定单一因素的条件下比较性研究三种治则对骨代谢的影响。40只4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Ⅰ组:假手术组(sham),Ⅱ组:切除卵巢组(OVX),Ⅲ组:切除卵巢加补肾方剂组(OVX+TKR),Ⅳ组:切除卵巢加健脾方剂组(OVX+ISR),Ⅴ组:切除卵巢加活血化瘀中药组(OVX+PBCR)。术后第7天起,Ⅲ~Ⅴ组灌胃中药,Ⅰ~Ⅱ组灌胃蒸馏水。术后97天处死动物。行血清、尿生化检测、胫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和股骨骨密度检测。结果:OVX与sham组相比,胫骨TBV%明显下降(P<0.01),股骨的股骨头、粗隆间、踝间窝上骨密度明显下降(P<0.05~0.01)。OVX+TKR组与OVX组相比,胫骨TBV%明显上升(P<0.01),股骨各部位骨密度均明显升高(P<0.05~0.01),健脾方剂组基本无延缓去势引起的骨量丢失作用。活血化瘀中药有延缓去势引起的大鼠骨量丢失作用。结果提示:三方相比,补肾方剂有显著性对抗去势引起的大鼠骨量丢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 健脾 活血化瘀 方药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健脾中药联合顺铂化疗对直肠癌患者肿瘤相关指标、Karnofsky评分及ECOG评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樊晓静 史志涛 孙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969-2972,共4页
目的:分析活血健脾中药联合顺铂化疗对直肠癌患者肿瘤相关指标、Karnofsky评分及ECOG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单盲法将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患... 目的:分析活血健脾中药联合顺铂化疗对直肠癌患者肿瘤相关指标、Karnofsky评分及ECOG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单盲法将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活血健脾中药措施。详细记录患者近期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情况,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病灶变化情况,并定期进行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检查,并通过CT、X线胸片及B型超声对患者的治疗前、后体征及病征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实验室检测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含量无差别(P>0.05)。患者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含量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D+3(61.66±3.27)、CD+4(39.28±3.73)、CD+8(25.22±3.65)、NK(33.51±3.14)细胞因子含量及CD+4/CD+8比值(1.78±0.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血清中CD+3(49.87±3.45)、CD+4(31.04±3.64)、CD+8(22.13±3.39)、NK(26.47±3.29)细胞因子含量及CD+4/CD+8比值(1.24±0.46)(P<0.05)。随访日期截止时,其中对照组有9(25.00%)人死亡,观察组有5(13.89%)人死亡,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及ECOG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及ECOG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Karnofsky评分(83.46±13.41)、ECOG评分(1.52±0.4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Karnofsky评分(76.18±12.41)、ECOG评分(1.84±0.37)(P<0.05)。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但观察组恶心呕吐7(19.44%)、神经性反应4(11.11%)、体质量下降3(8.33%)及肢端感觉异常5(13.88%)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12(33.33%)、神经性反应7(19.44%)、体质量下降5(13.88%)及肢端感觉异常12(33.33%)(P<0.05)。结论:采用活血健脾中药联合顺铂化疗,可提高患者血清中免疫因子含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指数,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健脾中药措施 肿瘤相关指标 顺铂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活血法对去卵巢致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骼、骨骼肌IкBα含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金成日 姜奥 杨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法对去卵巢致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骼、骨骼肌IкBα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骨...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法对去卵巢致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骼、骨骼肌IкBα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骨骼、骨骼肌IкBα含量变化。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骼的IкBα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大鼠骨骼的IкBα含量明显升高(P<0.01),其中补肾组升高程度比较明显,其次为健脾组。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骼肌的IкBα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大鼠骨骼肌的IкBα含量均有升高,但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骼、骨骼肌的IкBα含量均降低,提示骨质疏松症发生可能与骨骼、骨骼肌协调性下降有关。2补肾法和健脾法提高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骼、骨骼肌IкBα含量,对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3补肾法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治法,健脾法是辅助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骨质疏松症 IкBα 补肾 健脾 活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指标、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红霞 杨程 +2 位作者 陈晶 陈习 李学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13-116,共4页
目的评价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指标、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82例AE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参照组(41例)。参照组依据COLD指南... 目的评价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指标、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82例AE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参照组(41例)。参照组依据COLD指南采用西医标准化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2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FVC、FEV1、FEV1/FVC、mMRC和CAT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痰量、喘息、胸闷、大便干结、口渴和发热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和FEV1/FV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8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同期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较同期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mMRC和CAT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AECOPD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病情恢复、改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炎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活血法防治废用性肌萎缩的方药研究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芮 张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515-517,共3页
废用性肌萎缩已因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成为当今航天医学领域及临床医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祖国医学对其治法与方药进行分析探讨对治疗本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废用性肌萎缩的中医治法分析及古今方药应用研究,认为以补肾健脾活血... 废用性肌萎缩已因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成为当今航天医学领域及临床医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祖国医学对其治法与方药进行分析探讨对治疗本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废用性肌萎缩的中医治法分析及古今方药应用研究,认为以补肾健脾活血法防治本病切实可行,且对推进本病的治疗研究及临床新药的研发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 健脾 活血 废用性肌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学智 马勇 郭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7-535,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各大数据库,如Cochrane图书馆、知网(CNKI)、万方(Wanfang)、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VIP)、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各库建库时间至...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各大数据库,如Cochrane图书馆、知网(CNKI)、万方(Wanfang)、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VIP)、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各库建库时间至2021年2月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并采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进行定量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RCT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共涉及1218名患者,分析结果显示,①补肾健脾活血法方药在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临床有效率[OR=2.57,95%CI(1.37~4.83),P=0.003]、血清E2水平[MD=3.15,95%CI(0.28~6.02),P=0.03]以及降低患者B-ALP水平[MD=-17.63,95%CI(-26.01~-9.25),P<0.0001]、尿Ca/Cr比值[MD=-0.14,95%CI(-0.27~-0.01),P<0.0001]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西药;补肾健脾活血法方药在提高患者腰椎BMD[MD=0.01,95%CI(-0.02~0.04),P=0.42]、股骨颈BMD[MD=0.00,95%CI(-0.06~0.05),P=0.91]、IGF-1水平[MD=31.71,95%CI(-18.54~81.96),P<0.0001]以及降低患者血清IL-6水平[MD=-5.72,95%CI(-14.05~2.61),P=0.18]、TNF-α水平[MD=-13.51,95%CI(-39.89~12.86),P<0.0001]与西药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具有相同疗效;②补肾健脾活血方联合西药在提高临床有效率[OR=5.44,95%CI(2.71~10.89),P<0.00001]、提高患者腰椎BMD[MD=0.07,95%CI(0.04~0.11),P<0.00001]、股骨颈BMD[MD=0.06,95%CI(0.02~0.09),P=0.0008]、E2水平[MD=5.20,95%CI(1.35~9.06),P=0.008]以及降低患者血清B-ALP水平[MD=-4.31,95%CI(-5.53~-3.09),P<0.00001]、IL-6水平[MD=-18.06,95%CI(-26.56~-9.57),P<0.0001]与西药相比效果更佳;③根据临床有效率、腰椎BMD、股骨颈BMD、血清E2、IL-6水平各指标亚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纯补肾健脾活血法方药,补肾健脾活血法方药与西药二者具有联合增效之功。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法方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显著疗效,并可与西药联合具有增效之功,但仍需更多RCTs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 健脾 活血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方案干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向玲 陈万佳 +3 位作者 刘旺意 鲁珍珍 李芳 邓跃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96-101,共6页
目的分析中医“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ns nephropath,IMN)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严格按照纳排标准搜集、整理分析201... 目的分析中医“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ns nephropath,IMN)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严格按照纳排标准搜集、整理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病房和门诊就诊的IMN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结果该研究纳入244例IMN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本虚证属脾肾气虚证,标实证以血瘀证(28.69%,70/244)、热毒证(26.23%,64/244)为主;中药组缓解率81.63%(80/98),中西结合组缓解率71.25%(57/80),西药无效组缓解率66.67%(44/66),整体缓解率74.18%(181/244)、复发率2.87%(7/244);性别、高血压病、疗程、蛋白尿、血清白蛋白是各治疗组预后的影响因素,合并用药是单纯中药组预后的影响因素,血肌酐水平是西药无效组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蛋白尿、血清白蛋白、高血压病可能是该方案治疗IMN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中医“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法治疗IMN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缓解率越高;蛋白尿、高血压病、血清白蛋白是影响“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案治疗IMN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健脾补肾 活血解毒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血活血法治疗骨质疏松症中“血虚、血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朋威 周明旺 +1 位作者 王玉磊 何帮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3,共5页
既往防治骨质疏松症多以“肾主骨”为基本思想,但近年来通过流行病学、体外实验、临床调查等发现骨质疏松症与血虚、血瘀密不可分,是骨质疏松症中重要的致病因素。笔者通过整理近年来相关研究,通过历代医家经验、微观机制研究和中医药... 既往防治骨质疏松症多以“肾主骨”为基本思想,但近年来通过流行病学、体外实验、临床调查等发现骨质疏松症与血虚、血瘀密不可分,是骨质疏松症中重要的致病因素。笔者通过整理近年来相关研究,通过历代医家经验、微观机制研究和中医药防治策略探讨血虚、血瘀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补血活血法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多项研究证明补血活血法具有确切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微观调控机制来调节相关蛋白、信号通路并发挥雌激素样作用防治骨质疏松症,且能改善患者血虚、血瘀状态。故该文以补血活血法为基础探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补血活血法 骨代谢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活血利水法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辛来运 崔向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58-61,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害引起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临床上常以外感、劳累、情志因素为诱因,心悸、气喘、浮肿为主要临床症状,具有反复发作、病死率高的特点。病位在心,病机主要...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害引起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临床上常以外感、劳累、情志因素为诱因,心悸、气喘、浮肿为主要临床症状,具有反复发作、病死率高的特点。病位在心,病机主要责之于气血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瘀血、痰浊、水饮滞而为病。在漫长的医学历史进展中,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已积累了丰富的辨证论治内容,包括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中医经典与西医创新相结合已被实践并逐渐成为有效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和预后的大趋势。其中,脏腑辨证尤为重要。该文结合现代医学特点,创新辨治思路,基于“五脏相关”理论指导,以脾胃为切入点,综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表现及古今文献研究,认为心脾两虚、水瘀互结是慢性心衰的重要发病基础,健脾活血利水是治疗慢性心衰的基本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脾两虚 水瘀互结 健脾活血利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腹健脾法对早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株惠 阮冠龙 +4 位作者 谢晓华 张子敬 黄展明 龙莹 陈佳芸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通腑健脾法对早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择期行早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68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例)和治疗组(n=34例),对照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 目的探讨通腑健脾法对早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择期行早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68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例)和治疗组(n=34例),对照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通腑健脾法治疗,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及治疗第7天时采血测定免疫功能、营养代谢指标及炎症因子等,同时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对照组在首次排气时间、肠道通气时间、首次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上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在不同时间点CD3^+、CD4^+、CD4^+/CD8^+、TP、PA、ALB、TF、IL-6、TNF-α、CRP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第3天、第7天CD3^+、CD4^+、CD4^+/CD8^+升高,TP、PA、ALB、TF升高,IL-6、TNF-α、CRP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治疗组治疗第3天、第7天CD3^+、CD4^+、CD4^+/CD8^+较高,TP、PA、ALB、TF较高,IL-6、TNF-α、CRP较低(P<0.05)。结论通腑健脾法对于早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可加速胃肠功能恢复,提高免疫功能及营养代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健脾法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 围手术期 免疫功能 营养代谢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范胜楠 欧美凤 +3 位作者 王运来 杨沫 宣自华 许钒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661-666,共6页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对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NS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福辛普利组、当归芍药散组、黄芪组、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对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NS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福辛普利组、当归芍药散组、黄芪组、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连续给药4周。BCA法测定24 h尿蛋白;实验动物体组成测定分析仪测定大鼠总含水率、细胞内液含水率、细胞外液含水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和尿液Na+、K+、Cl-,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组尿蛋白显著降低(P<0.01);总含水率、细胞外液含水率显著升高,细胞内液含水率显著降低(P<0.01);尿液Na+、K+、Cl-显著降低,血清Na+、K+、Cl-显著升高(P<0.01);血清BUN、Scr、TC、TG显著降低(P<0.01),TP和ALB显著升高(P<0.01),IgM和IgG显著升高(P<0.01);病理组织学显示肾组织病变明显减轻。组间比较发现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组较当归芍药散组血清Na+明显上升、尿液Na+显著降低(P<0.01);较黄芪组血清Na+、Cl-显著上升,尿液K+显著降低(P<0.01);与当归芍药散组和黄芪组相比,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组大鼠BUN、Scr、TC、TG含量降低和TP、ALB含量升高更为明显,且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TP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能益气、活血、利水,可显著改善NS大鼠水肿、蛋白尿、血脂及免疫功能,与单用当归芍药散、单用黄芪相比治疗作用更优,表明当归芍药散与黄芪合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利水 肾病综合征 当归芍药散 黄芪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谷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13-1515,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补肾活血之法对糖尿病肾病(DN)Ⅳ期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DN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采用常规饮食控制、降糖、控制血压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补肾活血的汤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补肾活血之法对糖尿病肾病(DN)Ⅳ期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DN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采用常规饮食控制、降糖、控制血压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补肾活血的汤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各项指标变化,并对临床疗效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UN、Scr、UAER显著降低(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UAER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脾肾两虚,气虚血瘀的DNⅣ期患者,益气健脾、补肾活血之法疗效显著,在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等方面可奏良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益气健脾 补肾活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水肿30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富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22-1323,共2页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水肿(脾肾阳虚证型)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脏疾病水肿患者(脾肾阳虚证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温肾健脾、活血利水法为主治疗,随症加减。对照组给予百令胶囊。共治疗3...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水肿(脾肾阳虚证型)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脏疾病水肿患者(脾肾阳虚证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温肾健脾、活血利水法为主治疗,随症加减。对照组给予百令胶囊。共治疗3周。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7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钠素(AN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温肾健脾、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三法合用,切中慢性肾脏疾病水肿的主要病机,临床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提高AN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 慢性肾脏疾病 温肾健脾活血利水法 中医药治疗 心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