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菌群瓦尔堡效应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血瘀”证的科学内涵
1
作者 刘亚 徐伟超 +5 位作者 郭敏 贾轲宇 李润田 吕莹 杨坤 杨国红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45-1953,共9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减少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部分患者常伴有肠化、异型增生等,少数可进展为胃癌。目前CAG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肠道菌群失调及瓦尔堡效应在CAG炎-癌转化中的影响。CA...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减少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部分患者常伴有肠化、异型增生等,少数可进展为胃癌。目前CAG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肠道菌群失调及瓦尔堡效应在CAG炎-癌转化中的影响。CAG炎症微环境导致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紊乱,同时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下,进一步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微环境形成、免疫抑制等直接或间接干预宿主能量代谢,故肠道菌群与瓦尔堡效应之间复杂的对话机制与CAG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脾气亏虚是该病的发病基础,胃络血瘀是CAG炎-癌转化的驱动因素。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肠道菌群失调是脾虚的微观体现,瓦尔堡效应是血瘀的生物学基础,在CAG炎-癌转化过程中,肠道菌群-Warburg效应与中医的脾虚血瘀病机相契合。从肠道菌群-瓦尔堡效应角度探讨CAG脾虚血瘀病机的生物学内涵,为CAG脾虚血瘀证的发病机制及诊疗防治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瓦尔堡效应 慢性萎缩性胃炎 “炎-癌”转化 脾虚 血瘀 健脾活瘀法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控免疫炎症微血管损伤的补气活血法治疗肺炎“瘥后防复”思路的提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美凤 封继宏 +1 位作者 黄宇虹 张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47,共3页
肺炎恢复期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且与基础病相互影响导致恶性循环。做好肺炎恢复期康复工作,减少后遗症并预防反复发作是疾病防治的首选。研究显示肺炎长期后遗症和反复发作的机制可能与持续的机体免疫抑制... 肺炎恢复期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且与基础病相互影响导致恶性循环。做好肺炎恢复期康复工作,减少后遗症并预防反复发作是疾病防治的首选。研究显示肺炎长期后遗症和反复发作的机制可能与持续的机体免疫抑制和全身微炎症状态及微血管损伤有关。团队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长期临床与基础研究,提出“气虚血瘀”是肺炎恢复期的核心病机。因此,团队提出补气活血法治疗肺炎“瘥后防复”的机制与调控免疫炎症微血管损伤有关,调控T淋巴细胞紊乱提高免疫、抑制炎症因子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和抗氧化保护内皮细胞调控微血管损伤,阐明其内在机制将为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重大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恢复期 中医药 补气活血法 研究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汪维 曹欣宇 +4 位作者 李旭 盛文博 李群峰 赵勇 马伟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创伤骨科门急诊就诊的10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2020年5月—2022年7月)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 目的观察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创伤骨科门急诊就诊的10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2020年5月—2022年7月)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同时结合苏筋通络方及“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数据比较:临床治疗效果、中医症状(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活动受限等)积分变化、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与背伸活动度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变化、血清疼痛物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P物质)水平变化、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8.04%(50/51)vs86.27%(44/51)],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活动受限等)积分、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与背伸活动度、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P物质、IL-6、IL-1β、hs-CRP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活动受限等)积分、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与背伸活动度、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P物质、IL-6、IL-1β、hs-CRP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疼痛缓解,踝关节功能改善,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踝关节扭伤 苏筋通络方 “行气活血”针刺法 治疗效果 血清疼痛物质 血清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通君安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转录组学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子杨 刘美志 +4 位作者 胡晓贞 周苗 翁嘉灏 赖志昆 孙永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9-428,共10页
目的观察脉通君安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转录组学方法初步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7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3例。对照... 目的观察脉通君安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转录组学方法初步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7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3例。对照组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脉通君安汤,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评估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心绞痛分级、西雅图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不良反应,并基于性别、年龄、病程相匹配原则选取9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进行转录组学测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在改善胸痛、胸闷、气短、神倦乏力及总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CCS心绞痛分级总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SAQ、SAS及SD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SAQ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转录组学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mRNA有862个,包括509个上调,353个下调;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mRNA生物学过程有666条,主要包括病毒基因表达、翻译启动、RNA分解代谢过程等,细胞组分112条,主要包括黏着斑、核糖体亚基、核斑点等;分子功能有94条,主要包括双链RNA结合、钙黏蛋白结合、转录共调节因子活性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mRNA富集信号通路包括20条,主要包括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核糖体通路等。结论脉通君安汤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为多靶点多通路,可能与甘油磷脂代谢通路、AMPK信号通路、核糖体通路的调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通君安汤 冠心病 心绞痛 气虚血瘀证 转录组测序 随机对照试验 补气活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法与葛根黑苏汤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治疗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欣 刘淑君 +1 位作者 吴聪哲 李丹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法与葛根黑苏汤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该院妇科就诊的80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葛根黑苏汤治...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法与葛根黑苏汤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该院妇科就诊的80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葛根黑苏汤治疗,观察组采用葛根黑苏汤联合补肾活血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b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雌二醇及孕酮、子宫内膜类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清VEGF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降低,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期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血清雌二醇与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中的雌二醇和黄体素含量均升高,而对照组则显著增高(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A+B型与C型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A+B型数量高于对照组,C型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因子水平均下降,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补肾活血法联合葛根黑苏汤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能减轻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厚度,调节患者血清VEGF水平、血流动力学、血清雌二醇及孕酮水平,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 补肾活血法 葛根黑苏汤 中医证候积分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辛元元 袁胜利 +2 位作者 佟珺 罗静 崔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3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A组给予穴位贴敷治疗,B组给予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方治疗,C组给予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3组均持续治疗9个月。比较治疗9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9个月后的6min步行距离(6 min walking distance,6MWD)、劳累程度、生活质量、呼吸困难指数、血气指标及炎性因子。结果治疗9个月后,C组总有效率为88.33%(53/60),高于A、B组的55.00%(33/60)、73.00%(44/60),B组高于A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9个月后,3组6 MWD均延长,且C组长于A、B组,B组长于A组;劳累评估量表(Borg)评分、慢阻肺患者评估测试(COPD patient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CRP)水平均降低,且C组低于A、B组,B组低于A组;3组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升高,且C组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P<0.05),而3组酸碱度(pH)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患者劳累程度及炎症反应,并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穴位贴敷 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 血气指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如秀从心肾论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
7
作者 张心爱 周雨桐 +2 位作者 陈瑶 黄雨 刘如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48,共3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窦房结起搏功能受损和或冲动传导功能障碍引发的一种难治性心律失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慢快综合征、头晕、晕厥、乏力等症状。目前植入人工起搏器是SSS最有效治疗方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窦房结起搏功能受损和或冲动传导功能障碍引发的一种难治性心律失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慢快综合征、头晕、晕厥、乏力等症状。目前植入人工起搏器是SSS最有效治疗方式,但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且不降低病死率。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刘如秀教授传承创新国医大师刘志明学术思想,提出从心肾论治SSS,采用温肾、通阳、活血等疗法,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肾论治 刘如秀教授 温肾通阳活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孙志广 李春婷 +2 位作者 单兆伟 王爱云 周晓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 气虚血瘀热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期病变的病理基础 ,制定益气活血清热方 ,设胃宁冲剂为阳性对照组 ,观察该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6 4例 ,对照组 6 3例 ,3个月为 1个疗程 ,服药 2个疗... 目的 气虚血瘀热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期病变的病理基础 ,制定益气活血清热方 ,设胃宁冲剂为阳性对照组 ,观察该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6 4例 ,对照组 6 3例 ,3个月为 1个疗程 ,服药 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 3个月、6个月临床有效率为 75 .0 %、95 .3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 2 .4%、6 3.5 % (P <0 .0 1) ;治疗组对胃镜、萎缩、肠化的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对炎症的改善作用 2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组痞满、纳差、嗳气、便溏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治疗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 ,对照组萎缩、肠化积分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5 ) ,而治疗组积分又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清热活血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癌前期病变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改善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玉霞 梁济乐 孔令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0-151,共2页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能否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将 6 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2组均采用硝酸盐和钙拮抗剂治疗 ,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药物 ,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早期流速峰值 (EPFV)、舒张晚期流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能否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将 6 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2组均采用硝酸盐和钙拮抗剂治疗 ,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药物 ,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早期流速峰值 (EPFV)、舒张晚期流速峰值 (APFV)、左室舒张早期流速峰值的减速度 (EDC)。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益气活血药物可使治疗组的舒张晚期流速峰值 (APFV)降低 (P <0 .0 1) ,左室舒张早期流速与舒张晚期流速峰值的比值 (E/A)及左室舒张早期流速峰值的减速度 (EDC)增加 (P <0 .0 1)。结论 益气活血法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左室舒张功能 益气活血法 益气强心合剂 中医药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高凝状态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胡艳 侯安继 +1 位作者 周莉 俞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30-2332,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高凝状态的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最佳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益气活血方。主要观察两组外周血、出凝血时间、血流变...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高凝状态的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最佳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益气活血方。主要观察两组外周血、出凝血时间、血流变、生存质量、出血、复发转移情况和中医辨证分型疗效。结果:治疗组在血象变化、生存质量改善、中医辨证分型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能改善中晚期NSCLC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血液高凝状态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气活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逐瘀法治疗脑小血管病的理论探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长英 周莉 +3 位作者 董兴鲁 刘博文 于姚 张根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134-136,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出气虚血瘀为脑小血管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阐述益气活血逐瘀法为脑小血管病病情波动期的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出气虚血瘀为脑小血管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阐述益气活血逐瘀法为脑小血管病病情波动期的主要治法,认为根据疾病特点及其病因病机进行动态管理能及时截断病情进展,减少脑内病灶的产生,防止神经功能受损。益气扶正与活血逐瘀并举,标本兼顾,为脑小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逐瘀 络病 病因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潜在降压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妍 杜宇征 +2 位作者 陈爱霞 范晶 孟祥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67-2369,共3页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及社会竞争力的增加,不仅高血压病和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日渐上升,而且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合并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削弱其临床疗效。作者发现"活血散风&qu...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及社会竞争力的增加,不仅高血压病和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日渐上升,而且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合并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削弱其临床疗效。作者发现"活血散风"针刺法不仅可以有效降压,还可以改善焦虑抑郁,以致其降压效果更平稳持久。文章旨在针对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探讨"活血散风"针刺法的潜在降压机制,以引起医护人员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深入关注,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并缩减终点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散风 疏肝健脾”针刺法 高血压病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指标、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红霞 杨程 +2 位作者 陈晶 陈习 李学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13-116,共4页
目的评价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指标、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82例AE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参照组(41例)。参照组依据COLD指南... 目的评价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指标、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82例AE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参照组(41例)。参照组依据COLD指南采用西医标准化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2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FVC、FEV1、FEV1/FVC、mMRC和CAT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痰量、喘息、胸闷、大便干结、口渴和发热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和FEV1/FV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8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同期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较同期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mMRC和CAT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AECOPD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病情恢复、改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炎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方统念 王和银 吴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6-217,281,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7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类中成药,连续72h。测定2组介入术前及术后肌酸激...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7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类中成药,连续72h。测定2组介入术前及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脑钠肽(BNP)水平、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肌损伤指标在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h、术后24h、术后48h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72h的CK-MB活性、BNP水平、T-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nI水平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能明显改善PCI术相关的心肌损害、减轻心衰,其心肌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内介入术(PCI) 益气活血法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药复方对慢性心衰大鼠MMP-2、TIMP-2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艳 胡晓红 +1 位作者 廖佳丹 王彩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205-1207,I0001,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内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药不同配伍对慢性心衰心室重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本实验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 目的:通过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内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药不同配伍对慢性心衰心室重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本实验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方法造成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分成模型组、西药组、益气中药组、活血中药组、益气活血中药组、益气活血利水中药组和正常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心衰大鼠MMP-2、TIMP-2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组大鼠心肌MMP-2表达明显升高,TIMP-2表达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治疗,各用药组大鼠心肌组织MMP-2表达明显降低,TIMP-2表达升高,其中益气活血组、益气活血利水组中药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益气活血利水组疗效明显优于益气活血组(P<0.01)。结论:证明益气活血利水中药可通过作用于心肌组织中MMP-2、TIMP-2的表达,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的过程,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心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利水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化法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与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联性及“补肾活血法”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敏 罗向霞 +1 位作者 康莉 王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88-1391,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目前已成为了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致盲因素之一,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m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病理变化对于致盲尤为关键因素,因此能否有效抑制PDR的病变进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目前已成为了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致盲因素之一,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m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病理变化对于致盲尤为关键因素,因此能否有效抑制PDR的病变进程,可作为评价某种治疗方法治疗DR的疗效标准之一。中医药对DR的治疗疗效确切,并且对于PDR的治疗,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通过cNKI检索近年来的关于现代医学PT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与PDR的关系及“补肾活血法”治疗PDR作用的现代研究文献,从中挖掘出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与中医药治疗PDR的关联性,以期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PDR的作用途径,为其临床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补肾活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调和气血法中药对复发性流产抗生殖抗体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金志春 徐小芳 +9 位作者 张硕 尹璐 叶朝阳 刘敏 吴艳婷 尹燕 杨雅琴 胡雅南 郭家勇 王亚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2019-2022,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调和气血法中药对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抗精子抗体(AS-Ab)、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抗卵巢抗体(AO-Ab)、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CG-Ab)、抗透明带抗体(AZP...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调和气血法中药对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抗精子抗体(AS-Ab)、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抗卵巢抗体(AO-Ab)、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CG-Ab)、抗透明带抗体(AZP-Ab)和抗滋养细胞抗体(AT-Ab)等7种抗生殖抗体的作用,以及改善抗生殖抗体阳性RSA患者妊娠结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复发性流产患者5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49)和观察组(n=256)。对照组采用口服醋酸泼尼松(AC-Ab阳性者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健脾调和气血法中药辨证治疗,比较治疗2个疗程时2组各抗生殖抗体转阴率,以及试孕1年内的妊娠率和妊娠成功率。结果:抗体转阴病例率和抗体转阴总体率,观察组分别为90.23%、93.99%,对照组分别为82.33%、8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CG-Ab和AT-Ab的抗体转阴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抗体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和妊娠成功率,观察组分别为93.36%、95.82%,对照组分别为87.95%、91.46%,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调和气血法中药可有效抑制多种抗生殖抗体,促进抗体转阴,并可显著提高RSA患者妊娠率和妊娠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补肾健脾调和气血法 抗精子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 抗卵巢抗体 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 抗透明带抗体 抗滋养细胞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益气活血熄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季聚良 陈大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29-1931,共3页
目的:观察滋阴益气活血熄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中医辨证均属于气阴两虚兼有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治疗组服用降糖舒络方,对照组服用弥可保片。... 目的:观察滋阴益气活血熄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中医辨证均属于气阴两虚兼有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治疗组服用降糖舒络方,对照组服用弥可保片。治疗前后观察症状积分及糖代谢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临床疗效和临床主要症状改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但是治疗组对次要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疗效不如对照组(P>0.05),但是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滋阴益气活血熄风通络法可能通过改善糖代谢、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及改善微循环而起到治疗DPN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益气活血熄风通络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归药对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勇 阴永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967-969,共3页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在此基础上发生的血管病变是导致患者伤残甚至死亡的关键病因。芪归药对作为自古以来的经典配伍之一,能够气血同调,发挥益气活血的功效,从而起到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作用。文章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因...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在此基础上发生的血管病变是导致患者伤残甚至死亡的关键病因。芪归药对作为自古以来的经典配伍之一,能够气血同调,发挥益气活血的功效,从而起到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作用。文章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芪归药对的功效、相关药理研究等方面来探讨芪归药对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理论,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归药对 糖尿病血管病变 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通脉 药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通络法对NAION视功能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兹满 张梅芳 +1 位作者 李志英 冀建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益气活血通络法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的视力、视野及视神经纤维层的影响,评价本综合疗法对N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NAION患者39例49眼为观察对象,其中20例(26眼)接受黄芪注射液20mL、川芎嗪注射... 目的通过分析益气活血通络法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的视力、视野及视神经纤维层的影响,评价本综合疗法对N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NAION患者39例49眼为观察对象,其中20例(26眼)接受黄芪注射液20mL、川芎嗪注射液160mg、醒脑静注射液20mL及地塞米松10mg分别加入0.9%NS250mL中静脉点滴治疗(观察组),每日1次,同时服用益气活血通络汤;另外19例(23眼)接受地塞米松3~5d后逐渐减量。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①在经过2周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视野缺损对比,2组视野缺损度都有改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视野缺损对比,观察组好转明显,2组比较,P〈0.05。②在本组病例中,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OCT检查分析,2组患者神经纤维层水肿治疗后都有所减轻,2组比较,P〈0.05。结论本综合疗法能使急性期NAION的病情得到较快控制,对NAION有保护视神经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益气活血通络法 视野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