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和分支负荷的配电网自适应电流差动保护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钢 冯婧桐 李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93-2602,I0099-I0102,共14页
电流差动保护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但是,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or,IIDG)和分支负荷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的故障特性,现有配电网的电流差动保护面临拒动或误动的风险。为解决以上问题,该文在计及P/... 电流差动保护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但是,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or,IIDG)和分支负荷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的故障特性,现有配电网的电流差动保护面临拒动或误动的风险。为解决以上问题,该文在计及P/Q控制的IIDG和分支负荷的故障等值建模基础上,从故障点、IIDG和分支负荷的相对位置出发,挖掘配电网线路两端正序电流差的幅值特征以及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的相位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正序电流幅值与故障分量相角阈值配合的双比例制动系数自适应差动保护方案,并且利用幅相平面分析所提保护判据的可靠性和灵敏性。最后通过PSCAD/EMTDC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适应不同故障类型、位置和过渡电阻,且不受IIDG以及分支负荷接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分支负荷 自适应电流差动保护 正序故障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程军照 李澍森 张腾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2,共5页
对一种多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细化研究,该系统中所有光伏阵列各自通过一个Boost DC/DC电路和同一个逆变器并联,然后实现并网。先讨论了各主要元件的参数选取方法,并确定了控制策略。前级Boost斩波电路通过调节占空比改变光伏阵列... 对一种多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细化研究,该系统中所有光伏阵列各自通过一个Boost DC/DC电路和同一个逆变器并联,然后实现并网。先讨论了各主要元件的参数选取方法,并确定了控制策略。前级Boost斩波电路通过调节占空比改变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后级逆变电路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方法,电压外环控制逆变器直流侧电容电压的稳定并给出内环电流参考值的幅值,电流内环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为参考值以实现并网,各路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提高了效率。最后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验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光伏发电 逆变器 多支路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分支系数的并网光伏电站接地距离保护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尧 晁勤 +2 位作者 王厚军 李育强 王一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3-117,共5页
光伏发电和高压输电网并网时,其特有的短路特性造成接地距离保护分支系数不确定,进而导致保护拒动或误动。针对某实际光伏电站结构,采用序分量原理建立光伏电站等效阻抗XG2与分支系数Kf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光伏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电流... 光伏发电和高压输电网并网时,其特有的短路特性造成接地距离保护分支系数不确定,进而导致保护拒动或误动。针对某实际光伏电站结构,采用序分量原理建立光伏电站等效阻抗XG2与分支系数Kf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光伏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电流和交流侧电压、电流计算了等效阻抗XG2,并结合实测数据绘制出光伏电站发电量P和XG2之间的关系曲线,采用曲线拟合法求解二者的关系模型。根据XG2、Kf的关系和P、XG2的关系推导出P和Kf的关系模型,并采用自适应原理建立了接地距离保护Ⅱ段阻抗整定值判据。以某地区电网为例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了P和Kf的关系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建立的判据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逆变器 等效阻抗 分支系数 接地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紧凑型三陷波UWB-MIMO天线的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高明明 王纪禹 +1 位作者 南敬昌 韩欣欣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4-151,共8页
提出了一种紧凑型的三陷波超宽带多输入多输出(ultra wideband multiple-input multiple, UWB-MIMO)天线,将半圆形与正六边形结合作为辐射贴片,接地板引入带“梳子”缝隙状T型枝节来实现较高的隔离度,天线尺寸为36 mm×18 mm×1... 提出了一种紧凑型的三陷波超宽带多输入多输出(ultra wideband multiple-input multiple, UWB-MIMO)天线,将半圆形与正六边形结合作为辐射贴片,接地板引入带“梳子”缝隙状T型枝节来实现较高的隔离度,天线尺寸为36 mm×18 mm×1.6 mm。通过在辐射贴片上刻蚀倒“Ω”形槽,在馈线上刻蚀类“U”形槽以及贴片旁引入类“U”形枝节的方式实现WiMAX(3.3~3.6 GHz)、WLAN部分频段(5.725~5.825 GHz)和X波段下行频率(7.25~7.75 GHz)3个频段的陷波。仿真与实测结果均表明,该UWB-MIMO天线的工作带宽为1.9~10.6 GHz,相对带宽达到139%,3个陷波频段为2.9~3.7 GHz、5.6~6.0 GHz和7.05~7.76 GHz,且隔离度大于20 dB,包络相关系数ECC<0.003,说明天线在各方面特性良好,可以满足UWB-MIMO天线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MIMO 三陷波 “梳子”缝隙状T形枝节 倒“Ω”形槽 类“U”形枝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逆变多目标约束预测控制器设计及在线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斌 夏龙清 +2 位作者 李俊 伍家驹 李德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5277-5286,共10页
针对三相并网逆变系统采用LCL滤波装置产生的控制及效率问题,该文通过对滤波器数学模型的推导、分析及转换,设计了一种在静止坐标系下受约束多目标优化的离散型电流模型预测控制器,使得对系统电流的跟踪效果及效率优化能在控制器中体现... 针对三相并网逆变系统采用LCL滤波装置产生的控制及效率问题,该文通过对滤波器数学模型的推导、分析及转换,设计了一种在静止坐标系下受约束多目标优化的离散型电流模型预测控制器,使得对系统电流的跟踪效果及效率优化能在控制器中体现。然而对于受约束控制的优化问题,由于传统优化方法的复杂性和计算的庞大性,该文提出一种结合预测控制模型的修正分枝定界方法。该方法寻求三电平27个控制矢量中符合系统前后两拍输入矢量切换原则的控制序列,并综合考虑包含系统跟踪性、开关损耗及大电流条件切换损耗的预测性能指标值极小,达到系统最优控制。该策略解决了LCL滤波器易产生谐振的控制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性,降低系统损耗,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开关次数,相对其他受约束控制降低了处理器运算负担。仿真和实验结果很好的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逆变器 LCL滤波器 离散型电流模型预测控制 修正分枝定界 三电平 性能指标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分量的主动配电网纵联保护原理 被引量:30
6
作者 赵凤贤 孟镇 +1 位作者 李永勤 刘长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92-3100,共9页
根据国家并网标准,中小容量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ors, IIDGs)接入造成配电网拓扑结构及运行方式、潮流水平及流向复杂多变,给主动配电网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计及了PQ控制策略IIDG低电压穿越... 根据国家并网标准,中小容量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ors, IIDGs)接入造成配电网拓扑结构及运行方式、潮流水平及流向复杂多变,给主动配电网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计及了PQ控制策略IIDG低电压穿越运行特性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主动配电网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的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分量的主动配电网纵联保护原理。该原理通过利用故障分量幅值传输,不仅降低了纵联保护对通信设备同步采样要求,还消除了负荷电流的影响,提高了保护的动作性能。同时,不可测负荷分支的存在可能引起非故障线路比幅保护判据误动作,利用系统侧节点分支电流突变量的分布特性,建立节点分支突变量辅助判据,有效地解决了比幅保护判据的动作盲区。最后,通过DIg SILENT进行仿真,验证所提保护原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纵联保护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故障分量 不可测负荷分支 电流突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宽带双枝倒F平面集成天线 被引量:5
7
作者 樊明延 冯正和 张雪霞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摘 要:本文首次提出以高介电常数(εr=16)为基板的新型宽带双枝倒F天线。这种天线具有比普通高介电常数(=16)基板的倒F平面集成天线更优越的性能,其带宽比后者增加了2倍以上,而两者的辐射特性基本一致。该天线的尺寸只有23mm... 摘 要:本文首次提出以高介电常数(εr=16)为基板的新型宽带双枝倒F天线。这种天线具有比普通高介电常数(=16)基板的倒F平面集成天线更优越的性能,其带宽比后者增加了2倍以上,而两者的辐射特性基本一致。该天线的尺寸只有23mm× 4mm × 1mm,是ISM频段天线的理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枝倒F天线 宽带 ISM频段 集成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倒S形枝节的宽带圆极化天线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强 段玥晨 周鹏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7-42,共6页
为满足无线通信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扩展圆极化微带天线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的同时保持无线设备的小型化,本文基于微带缝隙天线提出了一种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该天线整体尺寸为30 mm×30 mm×1.6 mm,顶部结构为倒S形枝节... 为满足无线通信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扩展圆极化微带天线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的同时保持无线设备的小型化,本文基于微带缝隙天线提出了一种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该天线整体尺寸为30 mm×30 mm×1.6 mm,顶部结构为倒S形枝节,采用偏心侧馈的馈电方式,通过在微带线上加载矩形短截线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扩展了天线的阻抗带宽,在接地板上切角、挖槽扩展了天线的轴比带宽。测量结果表明,天线的-10 dB阻抗带宽为62.1%(5.14~9.81 GHz),3 dB轴比带宽为63.9%(4.43~8.59 GHz)。该天线具有小型、宽频带的特性,适用于5.8 GHz频段和WiFi-6E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 圆极化 微带天线 轴比 倒S形枝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逆变电源特性的距离Ⅱ段自适应保护整定方案 被引量:8
9
作者 金甚达 范春菊 +1 位作者 郭雅蓉 晁晨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1-50,共10页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适用于光伏发电的逆变电源越来越多地投入电网中使用。由于分布式逆变电源与传统电源的故障特性和输出特性不同,电网原有的距离保护动作特性将会有所改变。详细分析了分布式逆变电源的故障特性及其对电网距离Ⅱ...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适用于光伏发电的逆变电源越来越多地投入电网中使用。由于分布式逆变电源与传统电源的故障特性和输出特性不同,电网原有的距离保护动作特性将会有所改变。详细分析了分布式逆变电源的故障特性及其对电网距离Ⅱ段保护的影响。结合不同故障类型下传统距离Ⅱ段保护的分支系数,对含分布式逆变电源线路的距离Ⅱ段保护整定的分支系数进行修正。提出适用于含分布式逆变电源的输电线路的距离Ⅱ段保护整定方案,提高了含新能源电网的距离保护动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含分布式逆变电源的电网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自适应距离Ⅱ段保护整定方案的有效性,提高了距离Ⅱ段保护动作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电源 故障分析 测量阻抗 分支系数 自适应距离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缺陷地结构平面单极子天线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丽华 王学田 高洪民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37-139,共3页
本文设计了一款小型化、结构简单的平面单极子天线,通过在传统平面倒F天线基础上加载渐变形枝节扩展带宽,通过耦合馈电的方式加载倒L形枝节实现天线的双频特性,通过构造缺陷地结构缩小天线尺寸、展宽带宽、增加谐振点。天线总尺寸为76mm... 本文设计了一款小型化、结构简单的平面单极子天线,通过在传统平面倒F天线基础上加载渐变形枝节扩展带宽,通过耦合馈电的方式加载倒L形枝节实现天线的双频特性,通过构造缺陷地结构缩小天线尺寸、展宽带宽、增加谐振点。天线总尺寸为76mm×100mm,其中辐射单元尺寸为15mm×76mm,参考地尺寸为85mm×76mm,净空区域较小。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18.0对天线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天线能够满足4G及5G频段等多个通信频段的需要,可以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地结构 倒F 寄生枝节 耦合馈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