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强双疏相互作用的自修复速溶抗盐酸液稠化剂
1
作者 方裕燕 史文静 +5 位作者 方俊伟 潘丽娟 焦克波 李亮 王彦玲 梁诗南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酸化酸压储层改造技术是增产上产的重要手段。传统干粉状酸液稠化剂在配制酸液时,溶解时间大于2h,无法现场连续混配,而溶解性较佳的乳液稠化剂,耐酸性、耐盐性及特殊环境下的耐剪切性均有待提升。文章使用APS/TEMPO复合催化剂,以丙烯酰... 酸化酸压储层改造技术是增产上产的重要手段。传统干粉状酸液稠化剂在配制酸液时,溶解时间大于2h,无法现场连续混配,而溶解性较佳的乳液稠化剂,耐酸性、耐盐性及特殊环境下的耐剪切性均有待提升。文章使用APS/TEMPO复合催化剂,以丙烯酰胺(AM)、含氟类、磺酸盐类、氯化铵类单体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得了基于强双疏相互作用剪切后可自修复的速溶抗盐酸液稠化剂PASD,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PASD的化学结构,并测试了其相对分子质量、稳定性、耐酸性、酸溶时间、耐温性、耐盐性、抗剪切性、双疏反转性和驱替性能。该稠化剂化学稳定性优异,无机盐离子浓度低于50 mg/L时,黏度可维持在24 mPa·s以上;可在20%盐酸中实现3 min内快速酸溶,增黏酸黏度可达38 mPa·s;当遭到强剪切破坏后,30 min内黏度自修复率达65%。PASD增黏酸破胶后还可对岩石表面进行强双疏性(超疏水、强疏油)润湿反转,降低毛细作用及驱替压力,更大程度沟通地层孔隙裂缝。该研究为实现酸液在线混配及稠化酸压裂驱替一体化提供了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 酸液稠化剂 强双疏 自修复 反相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盐低伤害乳液型稠化剂PAS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2
作者 高荣升 侯睿 +5 位作者 袁铭 柯从玉 王瑞飞 张群正 王嗣昌 张洵立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2-1235,1241,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酰乙基磺基甜菜碱(SBMA)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抗盐低伤害的聚合物PAS稠化剂。采用IR、TGA以及SEM分别对PAS的分子结构和凝胶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耐温抗剪切性、耐盐性、破胶性...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酰乙基磺基甜菜碱(SBMA)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抗盐低伤害的聚合物PAS稠化剂。采用IR、TGA以及SEM分别对PAS的分子结构和凝胶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耐温抗剪切性、耐盐性、破胶性以及岩心伤害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聚合物PAS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抗剪切性能,在90℃、170 s^(-1)的剪切条件持续剪切2 h后,其黏度依然稳定在85 mPa·s左右。该聚合物溶液具有优异的耐盐性能,当NaCl和CaCl_(2)溶液浓度分别为20×10^(4)mg/L条件下,其黏度依然保持在40 mPa·s以上。此外,采用PAS作为稠化剂的压裂液体系不仅展现出卓越的破胶性能,还具备低伤害性的显著特点。这种新型的PAS稠化剂在高矿化度地层中的应用优势尤为突出,充分展现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增稠剂 反相乳液聚合 抗盐 低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耐温抗盐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流变性能
3
作者 陈姗姗 赖小娟 +4 位作者 邸一梁 吴泽昆 李海斌 王磊 文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3,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的压裂液在高温高盐度环境下降解、失效、盐结晶、盐沉积等导致压裂液性能下降的问题,文中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疏水单体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为分子骨架,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 为了解决传统的压裂液在高温高盐度环境下降解、失效、盐结晶、盐沉积等导致压裂液性能下降的问题,文中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疏水单体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为分子骨架,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缔合型黏弹聚合物P(AM/AA/AMPS/APEG)。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扫描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聚合物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流变性能、触变性能和黏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为黏弹性流体,在160℃,质量分数0.8%的聚合物P(AM/AA/AMPS/APEG)溶液表现出良好的耐温性能。在140℃,170 s^(-1)条件下聚合物P(AM/AA/AMPS/APEG)在20 g/L的NaCl溶液及CaCl_(2)溶液中剪切1 h后黏度分别为64.88 mPa·s和56.77 mPa·s;随聚合物浓度增加,疏水性基团的分子间缔合效率和溶液的表观黏度均增加;聚合物P(AM/AA/AMPS/APEG)具有良好的触变性、耐盐性及耐温耐剪切性能。该疏水缔合聚合物在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疏水缔合 黏弹性 流变性能 耐盐 耐温耐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固含一体化压裂液稠化剂合成及应用
4
作者 孙晓辉 赵众从 +4 位作者 胡名家 徐德培 陈秋宇 侯艳鑫 肖银宝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7-933,940,共8页
为提升压裂效率并降低成本,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共聚单体,山梨醇酐单油酸酯(Span80)、油酸酰胺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超高固含一体化压裂液稠化剂(SYTY)... 为提升压裂效率并降低成本,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共聚单体,山梨醇酐单油酸酯(Span80)、油酸酰胺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超高固含一体化压裂液稠化剂(SYTY),确定了最优聚合条件,SYTY特性黏数和固含量达到989 mL/g和47.4%。结构表征显示,单体均参与了聚合。室内试验发现0.05%~0.3%浓度SYTY溶液溶解率>90%,黏度可调范围4.87~42.58 mPa·s;0.3%SYTY溶液经120℃/170 s^(-1)剪切2 h后黏度保持44.58 mPa·s;0.1%SYTY含砂溶液动态下可实现砂粒无沉降堆积,0.3%SYTY含砂溶液静态沉降速率仅0.013 cm/min;破胶性能优异,破胶液黏度3.243 mPa·s、表面张力26.94 mN/m、残渣含量53.45 mg/L,优于行业标准。现场应用证实SYTY用量较常规体系减少30%情况下,无需添加其他助剂,可以实现低浓度减阻(>70%)和携砂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固含 一体化 反相乳液聚合 稠化剂 携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调温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周建华 李思彤 牛转丽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1,共5页
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纺织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将相变材料与纺织材料结合是赋予纺织品自调温功能的重要方法。选取正十八烷相变材料作为芯材,采用Pickering乳液聚合的方式,通过聚丙烯酸接枝改性具有辐射冷却性能的纳米粒子ZnO@ZIF-8@SiO... 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纺织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将相变材料与纺织材料结合是赋予纺织品自调温功能的重要方法。选取正十八烷相变材料作为芯材,采用Pickering乳液聚合的方式,通过聚丙烯酸接枝改性具有辐射冷却性能的纳米粒子ZnO@ZIF-8@SiO_(2)(MZZS)来充当稳定剂,制备了MZZS-PMMA相变微胶囊,并将其应用于织物整理。结果表明,当芯壁比为4:4时,制备的相变微胶囊具有规则的球形结构,粒径分布窄,在200~400nm的范围内,其熔融焓和结晶焓分别为118.78J/g和114.54J/g,包覆率达50.34%,涂层织物具有优良的辐射冷却、调温性能及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Pickering乳液聚合 调温性能 辐射冷却 涂层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界面张力纳米微球调驱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世军 潘智杰 +2 位作者 杨继刚 吕伟 李谦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9,共8页
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调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驱油材料,在油田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使用的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功能主要以封堵为主,存在单体固含量低、水溶液吸水膨胀速度过快、驱油和降低表界面张力功能较差等问题... 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调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驱油材料,在油田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使用的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功能主要以封堵为主,存在单体固含量低、水溶液吸水膨胀速度过快、驱油和降低表界面张力功能较差等问题。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白油为油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混合单体为水相,油酸/双子聚醚/OP-10混合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根据三元相图确定油相/乳化剂/水相三相的最佳配比(质量分数)为33.93%/24.87%/41.2%,以甲叉双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在35℃利用氧化-还原剂聚合获得了既具有封堵功能,又具有超低表界面张力、高洗油效率的新型纳米微球调驱剂。工艺优化实验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为单体配比m(AM)∶m(AMPS)为8∶1,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1%,氧化-还原剂质量分数为0.3%,搅拌速度为450 r/min。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进行表征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其固含量为20.1%,粒径为54 nm,纳米微球封堵率可达95.1%,用其0.2%的水溶液测得界面张力为0.332 mN/m,洗油效率高达89.13%,为实施油田调驱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微球 反相乳液聚合 调驱 封堵率 洗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LAS系统的全液体隔离液体系
7
作者 王雪山 邹亦玮 +1 位作者 张福铭 田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9-495,共7页
固井施工过程中,在注入水泥浆前,需要先泵入一定量的隔离液,在海洋固井现场施工作业过程中,隔离液配制一般需要繁重的人工劳作,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加量不准确。为解决上述问题,用液体添加剂代替固体添加剂,通过LAS材料添加系统将材... 固井施工过程中,在注入水泥浆前,需要先泵入一定量的隔离液,在海洋固井现场施工作业过程中,隔离液配制一般需要繁重的人工劳作,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加量不准确。为解决上述问题,用液体添加剂代替固体添加剂,通过LAS材料添加系统将材料混配作业,从传统的重体力劳动转化为智能化操作,降低作业强度,提高固井作业效率与降低人员成本。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一种液体隔离剂C-S70L,以它为主剂,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液体加料系统(LAS)的隔离液体系。该体系推荐使用温度为20~120℃,适用密度为1.30~1.70 g/cm^(3);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热滚后无沉降)、流变可调、失水可控以及相容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相容性 沉降稳定性 隔离液 LAS系统 反向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花色苷的抗酸性羧甲基壳聚糖凝胶微球的缓释研究
8
作者 李煦 储若晴 +3 位作者 刘欣茹 刘长霞 叶霞 范小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52-160,共9页
为拓宽壳聚糖基水凝胶的应用范围,构筑可食用的花色苷(ACNs)递送体系,采用反相乳液法,以玉米油为连续相,水杨醛(SA)为交联剂,制备了具有抗酸性能的载ACNs羧甲基壳聚糖(CMCS)凝胶微球(ACNs/CMCS-SA),表征了其结构和形貌,研究了其稳定性... 为拓宽壳聚糖基水凝胶的应用范围,构筑可食用的花色苷(ACNs)递送体系,采用反相乳液法,以玉米油为连续相,水杨醛(SA)为交联剂,制备了具有抗酸性能的载ACNs羧甲基壳聚糖(CMCS)凝胶微球(ACNs/CMCS-SA),表征了其结构和形貌,研究了其稳定性、溶胀性能和缓释性能。结果表明,ACNs/CMCSSA具有微米级粒径,表面光滑呈圆形;ACNs/CMCS-SA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良好,溶胀和缓释过程展现pH响应性;ACNs的释放行为符合Weibull模型,pH7和9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复合释放机制控制,pH3和5时为菲克扩散和Case Ⅱ transport(0级-溶胀依赖性释放)联合释放机制控制。ACNs/CMCS-SA制备方法简单,过程绿色;对ACNs展现良好的胃酸保护和肠道释放性能,为环境友好型药物包封材料的开发和ACNs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ACNs) 释放性能 动力学 PH 响应 反相乳液法 凝胶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开发用抗温抗盐乳液聚合物研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开吉 张颖 +2 位作者 魏强 程艳 刘全刚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7,共10页
为满足海上油田开发对聚合物溶解速度、抗温和抗盐性能的要求,使用自制的高效聚合物乳化剂和热稳定剂,采用低温复合引发体系多段引发,制备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速溶抗温抗盐型乳液聚合物,分析了制备工艺,助溶剂、功能单体和热稳定剂加... 为满足海上油田开发对聚合物溶解速度、抗温和抗盐性能的要求,使用自制的高效聚合物乳化剂和热稳定剂,采用低温复合引发体系多段引发,制备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速溶抗温抗盐型乳液聚合物,分析了制备工艺,助溶剂、功能单体和热稳定剂加量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工艺优化可制备得到相对分子质量2200万~2400万的聚合物,尿素和硫酸钠可显著提高超高相对分子质量抗温抗盐乳液聚合物的溶解速度;聚合时添加N,N-二甲基丙烯酰胺、自制热稳定剂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钠,可显著提高聚合物的抗温抗盐性能。采用电镜、激光粒度仪、GPC和TGA等方法,评价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抗温抗盐型乳液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聚合物乳胶粒粒径分布均匀、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和耐温性能好,在矿化度35000 mg/L、温度75℃条件下,乳液聚合物30 d的黏度保留率大于90%。研究表明,超高相对分子质量抗温抗盐型乳液聚合物具有速溶、相对分子质量高和抗温抗盐性能好的特点,可以用于海上油田驱油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反相乳液聚合 聚合物 驱油 热稳定性 抗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改性微球的制备及其膨胀性能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芹芹 赖小娟 +3 位作者 刘锦 赵静 刘贵茹 文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疏水改性P(AM-N)微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镜(SEM)、流变及岩心驱替实验对所合成微球的结构、形貌、性能以及封堵效果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并考察了溶胀时长、温度和不同... 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疏水改性P(AM-N)微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镜(SEM)、流变及岩心驱替实验对所合成微球的结构、形貌、性能以及封堵效果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并考察了溶胀时长、温度和不同盐溶液浓度对P(AM-N)微球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P(AM-N)微球的平均粒径为76.42 nm,溶胀5 d后P(AM-N)微球的膨胀率高达17.21倍;在70℃下,P(AM-N)微球老化2 d后溶胀率高达17.14倍,在20000 mg/L NaCl溶液和2000 mg/L CaCl_(2)溶液中分别溶胀3 d后膨胀率高达5.31倍和6.03倍,说明其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抗盐性;在注入量为0.5%的条件下,P(AM-N)微球封堵率可达到97.98%,与P(AM)微球相比具有更好的封堵性且弹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微球 反相乳液聚合 膨胀性能 封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缔合型耐盐聚合物及其流变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雅梦 赖小娟 +3 位作者 杨振福 YASIR MFMukhtar 文新 卢丽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205,共11页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磺酸钠(AMC_(12)S)、疏水单体29-(4-辛基苯氧基)-3,6,9,12,15,18,21,24,27-壬氧烷酮基甲基丙烯酸酯(GTE-10)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缔合型耐盐聚合物p(AM/AMC_(12)S/GTE-10)。通过FTIR...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磺酸钠(AMC_(12)S)、疏水单体29-(4-辛基苯氧基)-3,6,9,12,15,18,21,24,27-壬氧烷酮基甲基丙烯酸酯(GTE-10)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缔合型耐盐聚合物p(AM/AMC_(12)S/GTE-10)。通过FTIR、~1HNMR、SEM、TEM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流变性能、触变性能和黏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疏水单体GTE-10成功引入聚合物中,聚合完成后的乳液粒径分布集中且均一,盐(NaCl、CaCl_(2))的加入使p(AM/AMC_(12)S/GTE-10)分子聚集态更紧密,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更稳定。质量分数为0.7%的p(AM/AMC12S/GTE-10)聚合物水溶液在140℃时表现出较好的耐温性能;在120℃、170s^(–1)条件下剪切1 h,在质量浓度为20000 mg/L的NaCl和CaCl_(2)水溶液中分别配制质量分数0.7%的聚合物溶液,其表观黏度分别为64.8和54.1m Pa·s;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剪切恢复性能;盐水条件下储能模量大于损耗模量,金属离子与苯氧乙烯基发生络合反应,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形成的空间结构更稳定且难被破坏,黏弹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耐盐 流变性能 黏弹性 触变性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Pickering乳液及其微胶囊相变非织造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柯文涛 陈明 +2 位作者 郑淳天 石小丽 朱新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9,共10页
Pickering乳液固含量和储存稳定性等性能显著优于传统乳液,但是,其乳化剂品种仍然稀缺,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主要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乙醇为助溶剂,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型共聚物颗粒(P... Pickering乳液固含量和储存稳定性等性能显著优于传统乳液,但是,其乳化剂品种仍然稀缺,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主要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乙醇为助溶剂,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型共聚物颗粒(P(St-co-DMC)),并将其作为乳化剂制备了石蜡Pickering乳液;并将石蜡乳液浸渍粘胶水刺非织造布制备石蜡微胶囊相变材料(Vis-PCM)。借助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差热联用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接触角测量仪等对共聚物及相变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DMC用量、引发剂用量和乙醇含量的增加,单体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P(St-co-DMC)粒径和分散指数先减小后增大,其Zeta电位则先快速增大而后趋于恒定,而亲水性持续增强;所得石蜡Pickering乳液的油水体积比高达3∶1,储存稳定性超过3个月;Vis-PCM的相变潜热高达139.3 J/g,经过20次冷热循环处理后,Vis-PCM中的石蜡泄漏率仅0.6%。本文制备的Vis-PCM具有良好的储热与放热性能,在相变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无皂乳液聚合 石蜡 Pickering乳液 粘胶非织造布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固含量提高策略的研究探索
13
作者 夏至远 叶代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87-1897,共11页
随着环保意识和法律法规的加强,水性聚氨酯(WPU)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水性树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目前,WPU产品在胶黏剂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固含量低,产品中过多的水分会带来生产效率以及黏接性能方面的问题。该文综述了近年来... 随着环保意识和法律法规的加强,水性聚氨酯(WPU)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水性树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目前,WPU产品在胶黏剂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固含量低,产品中过多的水分会带来生产效率以及黏接性能方面的问题。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制备高固含量、低黏度WPU的方法:优化相反转过程、增大空间利用率、减少水合层、内外乳化法结合、超支化结构及复合改性以提高固含量。总结了不同因素对相反转过程的影响,并阐述了如何通过改变工艺和设备来优化相反转过程。针对乳液粒子堆积密度极限、水合层厚度以及黏度等固含量受限制的因素,阐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固含量能解决WPU胶黏剂干燥慢、施胶量不够的问题,对优化WPU胶黏剂的制备和使用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固含量 乳液 聚合物 相反转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共聚抗高温耐盐粉体降失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壮壮 杨振声 +3 位作者 王亚茹 石娜娜 陈龙 关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197,共7页
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马来酸酐(MA)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等为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并引入非离子型乳化剂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和司班80合成了一种抗高温耐盐四元共聚物粉体降失水剂ADMS。... 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马来酸酐(MA)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等为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并引入非离子型乳化剂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和司班80合成了一种抗高温耐盐四元共聚物粉体降失水剂ADMS。利用FT-IR、NMR、TG和GPC对共聚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对ADMS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4种功能单体均参与了反应,ADMS的重均分子质量达448198,耐温可达320℃;ADMS抗温能力良好,使用温度在30~200℃;200℃时,添加3%ADMS的淡水基水泥浆失水量为48 mL;ADMS抗盐能力良好,在半饱和盐水和饱和盐水基水泥浆中分别添加4%和5%的ADMS可控制失水量在50 mL以内;ADMS对水泥浆稠化时间、水泥石抗压强度等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反相乳液聚合 抗高温 耐盐 粉体 降失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法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4
15
作者 尚小琴 童张法 +3 位作者 廖丹葵 黄祖强 张友全 郑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0-463,共4页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淀粉/丙烯酰胺单体/乳化剂/油/水反相乳液体系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和乳化剂浓度、淀粉单体比、油水比等因素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淀粉/丙烯酰胺单体/乳化剂/油/水反相乳液体系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和乳化剂浓度、淀粉单体比、油水比等因素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本实验考察范围内引发剂浓度、单体淀粉比、反应温度影响显著;乳化剂用量和油水比对反相乳液体系的形成及稳定有重要的影响;淀粉与亲水性单体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为淀粉团粒表面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接枝共聚 反相乳液 表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在油田开发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建莉 王金良 +1 位作者 周晓楠 邢彦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3-247,共5页
概述了乳液聚合的特点,对常用乳液聚合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综述了乳液聚合产品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如钻井液处理剂、酸液稠化、堵水调剖及调驱、钻井防漏堵漏、油田固沙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乳液聚合产品在油田开发领域的... 概述了乳液聚合的特点,对常用乳液聚合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综述了乳液聚合产品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如钻井液处理剂、酸液稠化、堵水调剖及调驱、钻井防漏堵漏、油田固沙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乳液聚合产品在油田开发领域的不足和应用前景。为了满足开发深井超深井的需求,乳液聚合产品应具有良好的抗温、抗盐及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反相乳液聚合 反相微乳液聚合 核壳乳液聚合 浓乳液聚合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五元体系淀粉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7
17
作者 尚小琴 童张法 +3 位作者 廖丹葵 黄祖强 张友全 郑成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20-1224,共5页
研究了在淀粉/单体/乳化剂/油/水五元反相乳液体系中引发淀粉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动力学,考察了引发剂和乳化剂浓度、单体和淀粉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表观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考察范围内单体浓度和淀粉浓度对聚合... 研究了在淀粉/单体/乳化剂/油/水五元反相乳液体系中引发淀粉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动力学,考察了引发剂和乳化剂浓度、单体和淀粉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表观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考察范围内单体浓度和淀粉浓度对聚合速率影响明显,聚合过程中快速链终止和慢速链终止反应同时存在,动力学关系式为:Rp∝[I]0.93[M]1.28[St]1.47[E]0.61,聚合速率随体系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35~55℃范围内,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2.01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动力学 接枝共聚 反相乳液 聚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载体淀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5
18
作者 王磊 李仲谨 +1 位作者 赵新法 赖小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选用V(环已烷):V(三氯甲烷)=4:1构成混合油相,淀粉水溶液为水相,m(Span60):m(Tween60)=3:2复配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淀粉微球;用粒度分析仪、... 选用V(环已烷):V(三氯甲烷)=4:1构成混合油相,淀粉水溶液为水相,m(Span60):m(Tween60)=3:2复配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淀粉微球;用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淀粉微球平均粒径为14.7μm,83%分布在6~30μm,球形圆整,表面光滑致密,可作为良好的药物载体和吸附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推导出平均粒径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多项回归方程,以期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实现对微球制备的预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淀粉微球 表征 反相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交联聚合物微凝胶调驱剂的应用性能 被引量:26
19
作者 朱怀江 朱颖 +2 位作者 孙尚如 刘玉章 唐金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预交联聚合物微凝胶是一种介于聚合物和预交联凝胶颗粒之间的新型调驱剂 ,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 ,通过调节反相剂种类和用量 ,可控制其吸水溶胀过程。该调驱剂为具有较高化学稳定性的微米级软性颗粒 ,兼备“变形虫”特征。本体凝胶和预交... 预交联聚合物微凝胶是一种介于聚合物和预交联凝胶颗粒之间的新型调驱剂 ,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 ,通过调节反相剂种类和用量 ,可控制其吸水溶胀过程。该调驱剂为具有较高化学稳定性的微米级软性颗粒 ,兼备“变形虫”特征。本体凝胶和预交联凝胶颗粒不能进入多孔介质 ,但在油携带下 ,未溶胀的微凝胶 (粒径为 5~ 13 μm)能进入渗透率为 0 .4~ 10D的多孔介质 ;溶胀后微凝胶的粒径可达 2 0~ 60 μm ,其运移能力与多孔介质的孔喉直径和颗粒的变形特征等有关。这种调驱剂可大幅度调整油藏的渗透率并具有较高的提高采收率能力。图 5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预交联 调驱 反相乳液聚合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DBMA反相乳液共聚合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易昌凤 徐祖顺 +1 位作者 程时远 陈正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7-49,54,共4页
以SPAN80作为乳化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作为引发剂,进行丙烯酰胺-N,N-二甲基-N-丁基-N-甲基丙烯酸乙酯溴化铵(DBMA)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条件等... 以SPAN80作为乳化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作为引发剂,进行丙烯酰胺-N,N-二甲基-N-丁基-N-甲基丙烯酸乙酯溴化铵(DBMA)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条件等对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考察了该共聚物乳液的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动力学 乳液聚合 聚酰胺 DB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