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载PLGA的蒲公英多糖纳米粒对Raw264.7细胞免疫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向辉 宋幸辉 +1 位作者 杨星宇 马霞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7,共8页
为了揭示包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蒲公英多糖纳米粒(PLGA-DP-NP)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细胞)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以Raw264.7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法测定PLGA-DP-NP对Raw264.7细胞... 为了揭示包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蒲公英多糖纳米粒(PLGA-DP-NP)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细胞)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以Raw264.7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法测定PLGA-DP-NP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PLGA-DP-NP对Raw264.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低、中、高浓度(18.8、75、150μg/mL)PLGA-DP-NP对Raw264.7细胞成熟标志分子CD80和CD86表达,以及对Raw264.7细胞吞噬卵清蛋白(OVA)的影响。结果显示,PLGA-DP-NP浓度低于500μg/mL时,Raw264.7细胞的存活率较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8.8、37.5、75、150和300μg/mL的PLGA-DP-NP均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 <0.05),均能显著增加Raw264.7细胞的IL-2和IL-6分泌量(P <0.05);低、中、高浓度的PLGA-DP-NP均能增强Raw264.7细胞CD80(P> 0.05或P <0.01或P <0.05)和CD86(P <0.01)的表达,提高Raw264.7细胞吞噬OVA百分比(P <0.01),浓度为75μg/mL时增幅最大。结果表明,安全浓度范围内的PLGA-DP-NP可以显著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因子IL-2和IL-6分泌,促进细胞成熟,提升细胞的吞噬作用,浓度为75μg/mL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多糖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 RAW264.7细胞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细胞效应的多机器鱼环境免疫协作探测
2
作者 江亚峰 王舜 +2 位作者 张亮 刘维 袁明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2,共9页
为提高多机器鱼在未知复杂水域中的探测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基于T细胞效应的环境免疫协作探测模型和算法。首先基于Jerne的独特型免疫网络假设构建多机器鱼基本免疫协作探测网络模型;然后根据已探测区域的环境信息,借鉴生物T细胞效应,构... 为提高多机器鱼在未知复杂水域中的探测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基于T细胞效应的环境免疫协作探测模型和算法。首先基于Jerne的独特型免疫网络假设构建多机器鱼基本免疫协作探测网络模型;然后根据已探测区域的环境信息,借鉴生物T细胞效应,构建多机器鱼的互联耦合免疫协作探测网络模型;最后进行算法设计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免疫机理的完全探测算法和基于生物熵的免疫协作探测算法相比,文中算法的覆盖率平均提高了7.6%,重复探测率平均降低了32.8%,平均探测步数平均降低了11.6%,平均重复探测步数平均降低了24.7%,验证了未知复杂环境中多机器鱼互联耦合免疫协作探测网络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鱼 环境探测 免疫网络模型 独特型免疫网络假设 T细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类化合物对动物应激缓解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邢媛媛 陈宇 +1 位作者 郑彦楷 李大彪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10-2118,共9页
多糖类化合物是一类由多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真菌、海藻和微生物中,具有安全、高效、毒副作用小、残留少等优点,在食品、医药、保健品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多糖类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可... 多糖类化合物是一类由多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真菌、海藻和微生物中,具有安全、高效、毒副作用小、残留少等优点,在食品、医药、保健品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多糖类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有益菌在肠道中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从而缓解动物的免疫应激。此外,多糖类化合物可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和氧自由基水平,从而缓解动物的氧化应激,较少应激对畜禽生长性能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多糖类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动物免疫应激和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多糖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作用,开发安全、绿色、高效的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类化合物 免疫应激 氧化应激 缓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固肾汤结合厄贝沙坦治疗2~3期慢性肾脏病临床观察
4
作者 田卫 隽晨霞 +1 位作者 王求利 王东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芪参固肾汤结合厄贝沙坦治疗2~3期慢性肾脏病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总计纳入110例2~3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汤剂组与西药组,每组55例,西药组患者采取厄贝沙坦等西药常规治疗,汤剂组患者在西药组用药基础上... 目的探讨芪参固肾汤结合厄贝沙坦治疗2~3期慢性肾脏病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总计纳入110例2~3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汤剂组与西药组,每组55例,西药组患者采取厄贝沙坦等西药常规治疗,汤剂组患者在西药组用药基础上结合中药芪参固肾汤治疗,治疗过程中西药组脱落1例,汤剂组脱落2例。观察各组数据情况: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变化、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炎症因子指标变化以及肠道菌群变化、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汤剂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fication,24 h-UTP)、血肌酐(blood creatinine,SCr)、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白蛋白(albumin,ALB)、肾小球过滤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等肾功能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炎症因子指标、嗜酸乳杆菌及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等肠道菌群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等免疫指标均改善,而汤剂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肾功能相关指标(24 h-UTP、SCr、BUN、ALB、eGFR)、炎症因子指标(IL-6、IL-17、hs-CRP)、肠道菌群(嗜酸乳杆菌及双歧杆菌、大肠杆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等指标均优于西药组,P<0.05;汤剂组治疗总不良反应率比西药组更低(P<0.05)。结论芪参固肾汤结合厄贝沙坦治疗2~3期慢性肾脏病可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提升治疗效果,且降低不良反应,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期慢性肾脏病 厄贝沙坦 芪参固肾汤 肾功能 免疫功能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建明 王得文 韩建鑫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3期32-35,共4页
为研究在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胎次相近(3~4胎)、预产期一致和健康状况良好的围产期母猪40头,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猪群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 为研究在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胎次相近(3~4胎)、预产期一致和健康状况良好的围产期母猪40头,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猪群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kg/t复合酶制剂,预试期和正试期分别为7 d和56 d。结果显示:1.试验组猪群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采食量均提高(P>0.05);2.试验组围产期母猪便秘和阴道炎发病率均显著下降(P<0.05),且弱仔率和死胎率均显著下降(P<0.05);3.试验组围产期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和IgA均提高(P>0.05),但血清中总胆固醇和尿酸等含量均降低(P>0.05);4.试验组仔猪日均增长有所提高(P>0.05),且仔猪腹泻率和死淘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因此,在饲粮中添加0.1%复合酶制剂有利于提高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制剂 围产期母猪 繁殖性能 免疫影响 哺乳仔猪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水生动物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佳涵 张秀霞 +4 位作者 张泽龙 郑佩华 李军涛 冼健安 鲁耀鹏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52,共15页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新型污染物,其在水环境中的残留和生态毒性是水产养殖前沿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新烟碱类杀虫剂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有很高的浸出和径流潜力,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水生态系统,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然而,目前关...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新型污染物,其在水环境中的残留和生态毒性是水产养殖前沿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新烟碱类杀虫剂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有很高的浸出和径流潜力,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水生态系统,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然而,目前关于水环境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分布以及其对非靶标水生动物的生态毒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述了现有文献,系统论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分类、污染分布和物理特点,综合梳理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水生动物行为、生长发育、组织结构、免疫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评述和展望,旨在为今后水环境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生态毒性和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类 非靶标水生动物 毒性作用 生长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扶正润燥汤对晚期乳腺癌化疗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金凤 宋文广 刘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9-212,共4页
目的旨在探究健脾扶正润燥汤对晚期乳腺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医院120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扶正润燥汤。观察两组... 目的旨在探究健脾扶正润燥汤对晚期乳腺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医院120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扶正润燥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获益率、免疫功能、中位生存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获益率为73.33%(44/60),对照组临床获益率为53.33%(32/6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血常规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血常规指标有所升高,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G、IgA、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Ⅰ~Ⅱ级,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14/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00%(27/6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14.2个月、11.6个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个月、5.3个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扶正润燥汤对晚期乳腺癌化疗患者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扶正润燥汤 晚期乳腺癌 生存期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糖与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协同调节大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严浩东 王鹏 +6 位作者 于俊娟 康文丽 潘丽娜 汪家琦 李意思 顾瑞霞 张臣臣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39,共6页
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是一株可以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菌株,为了验证其与低聚糖在免疫调节功能上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使用40 mg/kg BW的环磷酰胺腹腔注射3 d的方式对Wistar大鼠进行造模,构建免疫低下模型。造模成功后使用低聚糖和鼠李糖... 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是一株可以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菌株,为了验证其与低聚糖在免疫调节功能上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使用40 mg/kg BW的环磷酰胺腹腔注射3 d的方式对Wistar大鼠进行造模,构建免疫低下模型。造模成功后使用低聚糖和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进行干预,并观察其相关生理指标的恢复效果。结果显示,MP108组的脾脏指数的调节效果最好,与作为阳性对照的药物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2′-FL则有助于维持胸腺指数。在对分泌TNF-α能力的调节方面,2′-FL组、复配+MP108组和2′-FL+MP108组则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分泌IL-2能力上,除MP108组外,其他组均具有与阳性对照相似的调节效果。低聚糖与益生菌组合后对免疫球蛋白的分泌量影响较小。综上所述,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和低聚糖对免疫低下大鼠的各项指标的调节效果各有优势,呈现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酪杆菌 低聚糖 益生作用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贝母皂苷丙纳米乳的构建及其佐剂效应评价
9
作者 魏静 刘姝琳 +6 位作者 叶演 徐铭琦 宋振 邓炎 孙红武 马雷 李海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4-793,共10页
目的 制备土贝母皂苷丙纳米乳(tubeimoside Ⅲ nanoemulsion,TBMⅢ-NE),并评价其疫苗佐剂效应。方法 利用低能乳化法制备TBMⅢ-NE,采用动态光散射法表征TBMⅢ-NE的粒径和平均分散系数,透射电镜观察TBMⅢ-NE的形态,CCK-8法检测TBMⅢ-NE... 目的 制备土贝母皂苷丙纳米乳(tubeimoside Ⅲ nanoemulsion,TBMⅢ-NE),并评价其疫苗佐剂效应。方法 利用低能乳化法制备TBMⅢ-NE,采用动态光散射法表征TBMⅢ-NE的粒径和平均分散系数,透射电镜观察TBMⅢ-NE的形态,CCK-8法检测TBMⅢ-NE对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的细胞毒性;红细胞溶血实验评价TBMⅢ-NE的体外安全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BMⅢ-NE促进DC2.4对抗原的吞噬作用;TBMⅢ-NE与BMDCs共孵育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s表面CD40、CD86、MHC-Ⅰ和CCR7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BMDCs上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新冠病毒抗原RBD与TBMⅢ-NE联用免疫小鼠,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IgG2a、IgG1抗体水平,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特异性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细胞数量。结果 制备的空白纳米乳(blank nanoemulsion,BNE)和TBMⅢ-NE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5.46 nm和25.89 nm,平均多分散系数分别为0.214和0.125,透射电镜观察TBMⅢ-NE呈均匀“球型”且分散性良好;当TBMⅢ-NE佐剂稀释400倍时,BMDCs存活率约为86%;与游离土贝母皂苷丙(TBMⅢ)相比,TBMⅢ-NE的溶血毒性显著降低(P<0.01);TBMⅢ-NE可促进DC2.4对抗原的吞噬,并显著提高BMDCs表面CCR7的表达水平(P<0.05),具有促进树突状细胞向淋巴结迁移的潜力;TBMⅢ-NE还可促进BMDCs培养上清中IL-6和IL-1β的表达(P<0.05);与RBD联用,TBMⅢ-NE可显著提升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IgG2a、IgG1抗体的水平(P<0.01),并促进脾淋巴细胞中特异性IFN-γ的分泌(P<0.01),提示TBMⅢ-NE可以增强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结论 成功构建出质量稳定、具有高效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TBMⅢ-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皂苷丙 纳米乳 疫苗佐剂 免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免疫诱抗剂对大豆主要根部和种子病害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韦柳利 孙艳春 +6 位作者 徐彬钰 李雨婷 王文霞 谢倚帆 常豆豆 马艺倩 李春杰 《土壤与作物》 2025年第2期196-206,共11页
为探讨三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对大豆主要根部和种子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开展了东生1大豆室内种子萌发试验、温室盆栽和田间大区试验。结果显示:三种植物免疫诱抗剂的3个测试浓度包衣处理对大豆萌发和生长未产生不利... 为探讨三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对大豆主要根部和种子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开展了东生1大豆室内种子萌发试验、温室盆栽和田间大区试验。结果显示:三种植物免疫诱抗剂的3个测试浓度包衣处理对大豆萌发和生长未产生不利影响,并且适当浓度有促进发芽的趋势;其中寡糖制剂在温室定量接种情况下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效为50.4%,在田间对大豆根腐病防效达72.6%;普利维和沃科森能增强大豆根系固氮能力;三种植物免疫调节剂对种子病害防效均达42.2%以上,增产5.35%以上。收获时三种制剂均能促进大豆成熟,其中寡糖处理使大豆植株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较为明显。因寡糖制剂增产和防病效果好,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免疫诱抗剂 大豆胞囊线虫病 大豆根腐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瘟-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分析
11
作者 吴鹏 袁阳 +5 位作者 冯轶 杨芸芸 王艳 杨颖 温贵兰 文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16,共7页
通过制备免疫效果优良的鸭瘟-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为水禽养殖中鸭瘟与巴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将多杀性巴氏杆菌(Pm)与鸭瘟病毒(DPV)根据筛选出的灭活条件灭活,添加弗氏佐剂乳化后制备为二联灭活疫苗,通过无菌试验和安全试... 通过制备免疫效果优良的鸭瘟-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为水禽养殖中鸭瘟与巴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将多杀性巴氏杆菌(Pm)与鸭瘟病毒(DPV)根据筛选出的灭活条件灭活,添加弗氏佐剂乳化后制备为二联灭活疫苗,通过无菌试验和安全试验检验其安全性,并以0.25 mL/只的剂量在0 d和14 d给小鼠分别接种二联灭活疫苗、市售鸭瘟疫苗、市售禽霍乱疫苗和生理盐水,于免疫后0、7、14、21、28 d采血,采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Pm抗体、DPV抗体、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6)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筛选出的最佳灭活条件为甲醛终浓度0.2%、37℃灭活24 h;无菌检验显示无细菌菌落生长;安全性试验的免疫小鼠全部健活,且各脏器无明显病变;ELISA结果显示,二联灭活疫苗可以有效诱导小鼠产生Pm和DPV抗体,且效果优于市售Pm单苗或DPV单苗,能有效增强Th1细胞产生IFN-γ和IL-2,并抑制Th2细胞产生IL-4,较另外2种疫苗产生更低水平的IL-6。结果表明,制备的二联灭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并且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为水禽Pm与DPV混合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病毒 巴氏杆菌 二联灭活疫苗 安全性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源干酪乳杆菌对罗氏沼虾生长、免疫与抗病力影响的研究
12
作者 黄雷 王子位 +6 位作者 袁雪梅 郑阿钦 陈静 彭先启 钱涛 原居林 姚嘉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2-411,共10页
干酪乳杆菌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益生菌,但其对罗氏沼虾的作用尚不明确。本实验从罗氏沼虾肠道中分离到一株乳酸菌GCGR-16株,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鉴定、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以鉴定该菌株的种属。采用牛... 干酪乳杆菌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益生菌,但其对罗氏沼虾的作用尚不明确。本实验从罗氏沼虾肠道中分离到一株乳酸菌GCGR-16株,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鉴定、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以鉴定该菌株的种属。采用牛津杯法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Time-kill assay,TKA)测定分离菌对副溶血弧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GCGR-16株为革兰氏阳性菌,与干酪乳杆菌的生化特征一致,且与干酪乳杆菌ATCC393株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100%。牛津杯法结果显示,分离菌培养液过滤组(上清液)、培养液组(pH4.0)、中性菌液组(pH7.0)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 mm、13 mm和11 mm;TKA结果显示,GCGR-16株培养液滤液组中副溶血弧菌的OD600nm值始终低于PBS对照组,表明该菌滤液含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活性成分。为探究干酪乳杆菌GCGR-16株对罗氏沼虾生长、免疫反应及抗病力的影响,在罗氏沼虾日粮中分别添加2 kg/t和4 kg/t的分离菌冻干粉,于实验第84 d测定各组罗氏沼虾的生长参数,于实验前及实验后第7 d、14 d、28 d、42 d、56 d、84 d,通过体外吞噬活性试验测定各组虾不同时间点的血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并采用试剂盒测定各组虾肝胰腺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于分离菌饲喂实验结束后,采用1.5×10^(6)cfu/mL副溶血弧菌对各组虾攻毒。结果显示,4 kg/t和2 kg/t干酪乳杆菌添加组罗氏沼虾的体质量和亩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4 kg/t组罗氏沼虾的生长性能最佳,其体质量与亩产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5.4%和20.2%;4 kg/t组和2 kg/t组罗氏沼虾血清在各时间点的PP、PI,肝胰腺及血清中SOD、CAT、LZM、AK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后7 d各组虾均不同程度死亡,死亡虾均出现肝胰腺发白、糜烂萎缩等剖检症状,存活虾活动能力明显减弱,未攻毒组虾均健活。4 kg/t组与2 kg/t组罗氏沼虾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个剂量干酪乳杆菌对罗氏沼虾的保护率分别为33.3%与25.9%。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证实罗氏沼虾体内分离的干酪乳杆菌GCGR-16株可有效提高罗氏沼虾的生长、免疫及抗病性能,为虾源益生菌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干酪乳杆菌 细菌鉴定 免疫作用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豆素联合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疫苗对虹鳟的免疫效果
13
作者 邓倩 刘哲 +5 位作者 潘玉财 权金强 宋国林 卢军浩 赵桂研 王建福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41,共10页
为开发安全有效的疫苗以预防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暴发。研究重点开发了以香豆素为佐剂的IHNV灭活疫苗,疫苗安全性实验证明IHNV病毒液已被完全灭活。实验分为对照组、疫苗组和香豆素+疫苗组。疫苗注射剂量为150μL,对照组... 为开发安全有效的疫苗以预防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暴发。研究重点开发了以香豆素为佐剂的IHNV灭活疫苗,疫苗安全性实验证明IHNV病毒液已被完全灭活。实验分为对照组、疫苗组和香豆素+疫苗组。疫苗注射剂量为150μL,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在疫苗接种14d(D14)后进行IHNV攻毒实验,并在D7、D14、D15、D21、D30进行虹鳟脾脏和血清的样本采集。IHNV攻毒后显示,香豆素+疫苗的存活率为66%,而单一灭活疫苗和对照组的分别为62%和24%。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IHNV攻毒后香豆素+疫苗组脾脏组织损伤最小,出现轻微的炎症反应,而对照组出现严重的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MMC)和组织炎症(TI)。此外,在D7—D30,香豆素+疫苗组血清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水平显著高于疫苗组和对照组(P<0.05)。在D7—D14,香豆素+疫苗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水平被显著升高;而IHNV攻毒后(D15—D30),香豆素+疫苗组GPT和GO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接种疫苗和攻毒后,香豆素+疫苗组中脾脏的MHC-Ⅰ、MHC-Ⅱ和IFN-γ基因被显著上调(P<0.05);同时,香豆素+疫苗组CD4、CD8、IgT、C3、VIG1和Mx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疫苗组和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灭活疫苗联合佐剂香豆素是预防IHNV感染的有效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控制虹鳟养殖中的IHNV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疫苗 虹鳟 免疫效果 IHN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赵瑞国 刘海敬 +3 位作者 陆依珊 解建国 高平 王长淼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6-1232,共7页
缺血性脑卒中(IS)属于中医学中“中风”的范畴,目前缓解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损伤的药物对神经修复的效果有限。研究发现,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过程主要依赖于神经生发中心的神经干细胞,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 缺血性脑卒中(IS)属于中医学中“中风”的范畴,目前缓解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损伤的药物对神经修复的效果有限。研究发现,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过程主要依赖于神经生发中心的神经干细胞,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修复损伤的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加速损伤的修复过程。然而,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数量十分有限,无法满足IS的恢复。电针联合干细胞移植能够发挥更好的疗效,一方面外源性干细胞可以代替ENSC发挥部分功能,而电针的加入能够与干细胞发挥协同作用;另一方面电针的持续稳定刺激可以提高移植细胞的归巢效率和存活率,促进干细胞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改善神经损伤。因此,电针联合干细胞移植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干细胞 电针 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 炎症 免疫反应 归巢效率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AMA1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效果评价
15
作者 刘永宁 单乙戈 +5 位作者 潘晨帆 刘倩琳 李翌琳 段思彰 安健 张建军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38,共7页
为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顶膜抗原-1(AMA1)对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雏鸡的免疫保护效果,将AMA1基因扩增产物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2a(+)上构建重组质粒pET-32a(+)-AMA1,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来表达重组蛋白。将108只雏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 为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顶膜抗原-1(AMA1)对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雏鸡的免疫保护效果,将AMA1基因扩增产物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2a(+)上构建重组质粒pET-32a(+)-AMA1,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来表达重组蛋白。将108只雏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羽,包括不免疫不攻虫组(阴性组)、不免疫攻虫组(阳性组)、弗氏佐剂对照组及12.5,25.0,50.0μg rEtAMA1免疫组,分别于14,21日龄肌肉注射不同浓度的重组蛋白,28日龄口服感染5×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35日龄处死试验鸡,以体增质量、盲肠病变评分、卵囊产量、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因子及抗体水平来评价重组AMA1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各组间的平均增质量差异不显著;25.0μg及50.0μg rEtAMA1组的盲肠病变计分较阳性组分别显著降低了53%和41%;12.5,25.0,50.0μg rEtAMA1组的克粪便卵囊数量(OPG)分别较阳性组显著减少16%,27%,54%;50.0μg rEtAMA1组的法氏囊指数较阳性组显著提高27%;25.0,50.0μg rEtAMA1组的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阳性组,分别增加了25%,22%;各组的脾脏指数无显著差异;在二免后7 d, 12.5μg和25.0μg rEtAMA1组的细胞因子IL-2和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阴性组,50.0μg rEtAMA1组血清总IgG含量较阴性组显著增加47%,且二免后含量明显高于首免后。综上,重组AMA1蛋白能够减轻盲肠病变,减少球虫卵囊产量和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血清细胞因子和抗体水平,对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雏鸡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AMA1 原核表达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结核棒状杆菌灭活苗对山羊的免疫效果评价
16
作者 邹安龙 吕红 +5 位作者 吴婵玉 李鑫灿 宋艳 钱虹宇 王芝英 周作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伪结核棒状杆菌(Cp)是羊体表脓肿及干酪样淋巴结炎(CLA)的重要病原,接种疫苗是防控Cp感染致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以Cp万州株(WZ)作为疫苗株,甲醛为灭活剂,ISA 201 VG为佐剂制备灭活苗,对山羊进行免疫,首免后28 d进行二免,二免后30 d以W... 伪结核棒状杆菌(Cp)是羊体表脓肿及干酪样淋巴结炎(CLA)的重要病原,接种疫苗是防控Cp感染致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以Cp万州株(WZ)作为疫苗株,甲醛为灭活剂,ISA 201 VG为佐剂制备灭活苗,对山羊进行免疫,首免后28 d进行二免,二免后30 d以WZ株攻毒,连续观察65 d。通过检测免疫和攻毒山羊的增质量、体温、血常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淋巴结脓肿数量及载菌量等,综合评价Cp灭活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受免山羊血清IgG抗体在首免后第3、4周和二免后第2~4周均显著升高,且二免IgG抗体明显高于首免。攻毒发现,对照组山羊体温在攻毒后7 d内均高于免疫组,攻毒后1~8周内对照组山羊增质量均低于免疫组,且免疫组山羊脓肿数量及Cp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提示该灭活苗免疫可缓解因Cp感染引起的山羊体质量下降及体温升高,减少Cp攻毒引起的脓肿数量和淋巴结Cp载菌量。综合表明:所制备Cp灭活苗可提高山羊的免疫水平,对该病原感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结核棒状杆菌 灭活苗 山羊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卡介苗感染的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倪书奕 姜钊 +1 位作者 汪中涛 何树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6-433,共8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BCG感染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建立感染模型,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BCG组)、红景天苷组(SAL+BCG组)、...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BCG感染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建立感染模型,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BCG组)、红景天苷组(SAL+BCG组)、异烟肼(isoniazid,INH)组(INH+BCG组)以及红景天苷+异烟肼组(SAL+INH+BCG组)。用MTT比色法检测SAL和INH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SAL和INH实验浓度。建立感染BCG的巨噬细胞模型后,用SAL进行预处理,通过细菌铺板计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菌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细胞培养组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IL-10细胞因子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筛选出SAL用药浓度为800μmol/L,INH用药浓度为10μmol/L。与BCG组相比,SAL预处理36h作用效果最佳,给药组巨噬细胞内BCG生长均受抑制;SAL与INH联用对BCG胞内存活的抑制作用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BCG组相比,SAL使BCG感染的巨噬细胞TNF-α、IFN-γ、IL-6和IL-10的分泌水平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然而SAL与INH联合应用使细胞上清中TNF-α、IL-6和IL-10的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与BCG组比较,在感染早期SAL和INH能够显著降低BCG感染的RAW264.7细胞的凋亡水平(P=0.008,P=0.032),在感染后期SAL与INH联合应用能够显著增强BCG感染的RAW264.7细胞的凋亡水平(P=0.001)。结论·红景天苷在感染BCG的巨噬细胞中可以通过改善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胞内细菌存活,减轻BCG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宿主抗分枝杆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卡介苗(BCG) 巨噬细胞 免疫功能 抗结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佐剂提高卵清蛋白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研究
18
作者 李木子 方汉卿 +6 位作者 曹旭敏 秦立得 张柏铭 王淑婷 宋翠平 赵思俊 孙晓亮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7期107-114,共8页
为阐明碳纳米管(CNT)作为佐剂对卵清蛋白(OVA)免疫小鼠效果的影响,将制备的碳纳米管-卵清蛋白(CNT-OVA)复合物免疫小鼠,与弗氏佐剂、无佐剂对照品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测定免疫后各组小鼠抗体效价、抗体类型及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明确CNT的... 为阐明碳纳米管(CNT)作为佐剂对卵清蛋白(OVA)免疫小鼠效果的影响,将制备的碳纳米管-卵清蛋白(CNT-OVA)复合物免疫小鼠,与弗氏佐剂、无佐剂对照品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测定免疫后各组小鼠抗体效价、抗体类型及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明确CNT的佐剂效应及诱导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能力。通过分析免疫后小鼠注射部位健康评分、体重等指标,评价CNT佐剂是否对动物机体存在副作用。结果显示:以制备的CNT-OVA复合物免疫小鼠,可更好地刺激机体产生OVA抗体,证实CNT具备佐剂效应;在降低OVA抗原剂量时,CNT佐剂组小鼠抗体水平高于弗氏佐剂组。CNT佐剂组小鼠IFN-γ表达量显著高于弗氏佐剂组和无佐剂对照组(P<0.05),且在四免后诱导机体产生IgG2a的含量大于IgG1,提示CNT佐剂组小鼠免疫反应趋向于Th1型免疫应答。各免疫组小鼠在增重方面无明显差异,且CNT佐剂组小鼠注射部位未出现结节、肿胀等不良反应。上述结果表明,CNT是一种良好的免疫佐剂,在刺激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佐剂 卵清蛋白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弱毒疫苗对商品蛋鸡的免疫效果
19
作者 薛晓晓 孟令宅 +6 位作者 王素艳 于蒙蒙 陈运通 祁小乐 李留安 于晓雪 高玉龙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58-3966,共9页
为评价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弱毒疫苗对商品蛋鸡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用实验室前期制备的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弱毒疫苗(LN16-A株),通过滴鼻方式以400 TCID_(50)·只^(-1)的剂量接种21日龄的商品蛋鸡。免疫后7、14和21 d分别采血分离血清,... 为评价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弱毒疫苗对商品蛋鸡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用实验室前期制备的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弱毒疫苗(LN16-A株),通过滴鼻方式以400 TCID_(50)·只^(-1)的剂量接种21日龄的商品蛋鸡。免疫后7、14和21 d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测定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免疫后21 d免疫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0%,中和抗体平均效价为7.51 log2。免疫后21 d,使用B亚型禽偏肺病毒强毒(LN16-V株)进行攻毒保护评价,攻毒剂量为5000 TCID_(50)·只^(-1),结果显示,攻毒对照组鸡出现混浊或黏稠样鼻涕,发病率为80%,免疫组鸡均未发病;采用RT-qPCR方法测定各组鸡1~7 d腭裂拭子中的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免疫组病毒载量仅为攻毒对照组的1/100;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攻毒对照组鸡的鼻甲骨及气管等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而免疫组鸡均未出现任何病理变化。以上结果表明,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弱毒疫苗(LN16-A株)对商品蛋鸡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为控制蛋鸡群B亚型禽偏肺病毒的流行和制定预防B亚型禽偏肺病的免疫程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型禽偏肺病毒 弱毒疫苗 商品蛋鸡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冯茹 韩宁 +2 位作者 黄宇峰 董哲 张晓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1-234,I0029,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ROU)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ROU患者112例,按1∶1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康复新液,观察组予以加味葛根芩连汤,均持续治疗8周... 目的探讨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ROU)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ROU患者112例,按1∶1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康复新液,观察组予以加味葛根芩连汤,均持续治疗8周。记录两组疗效、口腔溃疡数量,评估两组溃疡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7、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水平、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WHOQOL-100)]及不良反应。于治疗后随访8周评估复发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和溃疡数量低(少)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4、8周后的血清IL-1β、IL-17、IL-10和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清指标最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4、8周后的CD3^(+)、CD4^(+)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其中治疗8周后观察组CD3^(+)、CD4^(+)水平最高,CD8^(+)水平最低(P<0.05)。随治疗时间的变化,两组VAS评分逐渐下降,WHOQOL-100评分逐渐升高,且治疗2、4、6、8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ROU不仅利于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程度,还可提高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复发性口腔溃疡 疗效 炎症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