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及产酶菌株初步筛选 被引量:5
1
作者 吴蕾蕾 商丽 +2 位作者 孙浩 史晓翀 张晓华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2-522,共11页
为了研究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及可培养细菌产酶活性,选取潮间带19个站位沉积物样品,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沉积物中细菌的群落组成进行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测量沉积物中总细菌的绝对丰度;... 为了研究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及可培养细菌产酶活性,选取潮间带19个站位沉积物样品,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沉积物中细菌的群落组成进行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测量沉积物中总细菌的绝对丰度;利用传统的平板涂布法对16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中可培养细菌进行纯化和鉴定,同时选取38株细菌进行酶活性筛选。结果显示:19个站位潮间带沉积物样品共得到2375个分类操作单元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共获得42个细菌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类群。总细菌的丰度介于2.51×10^7~6.65×10^8 copies·g^-1。对于可培养细菌,129株测序的细菌分属于4个门,25个属,50个种。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为优势类群,这与高通量测序结果基本一致。选取其中38株进行酶活性筛选(包括脂酶、淀粉酶、明胶酶、褐藻胶酶和纤维素酶),发现17株可产脂酶、24株可产淀粉酶、18株可产明胶酶、4株可产褐藻胶酶和4株可产纤维素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沉积物 高通量测序 可培养细菌 16S RRNA 基因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西海岸海滩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怀能 王永红 黄清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共12页
南极无冰区独特的环境系统近几十年来被广泛地关注和研究,同时环境磁学方法在环境变化研究中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通过对2015年采自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西海岸一根长26 cm的柱样进行环境磁学、粒度、^(210)Pb和稳定碳同位素测试分析发... 南极无冰区独特的环境系统近几十年来被广泛地关注和研究,同时环境磁学方法在环境变化研究中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通过对2015年采自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西海岸一根长26 cm的柱样进行环境磁学、粒度、^(210)Pb和稳定碳同位素测试分析发现,由于海岸基岩为安山质玄武岩,所以沉积柱样整体的磁性矿物含量较高,表现出较强的磁性,其磁化率均值(χ_(lf))高达1 597×10^(-8) m^(3)·kg^(-1),约为一般海滩磁化率值的3~4倍。其磁性矿物类型主要是假单畴的亚铁磁性矿物颗粒(磁铁矿)且含有少量的反铁磁性矿物颗粒(赤铁矿)。垂向上^(210)Pb和粒度结果显示,柱样上段沉积物粒度较细,水动力较弱使得细粒磁性矿物颗粒被快速保存下来,而随着深度的增加粒度逐渐变粗,岸滩水动力相对增强,而且底部受到生物有机质溶解作用的影响导致柱样上段磁学参数值高于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磁学 海滩沉积物 ^(210)Pb测年 稳定碳同位素 菲尔德斯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