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
被引量:
9
1
作者
朱丽红
王俊杰
+7 位作者
袁惠书
冉维强
刘江平
田素清
李金娜
姜伟娟
姜玉良
王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140~160Gy。术后行质量验证。2个病灶质量验证不满意加行补充外照射,剂量为30、60Gy,分次剂量2.0Gy。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3~34个月)。疼痛缓解率83%(5/6)。术后2个月实际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为93%(14/15)。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均为83%。1年生存率72.9%,2年生存率62.5%,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3例远处转移。5例死亡:1例死于肺转移,4例死于全身多器官衰竭。1例植入粒子后皮肤破溃未愈合,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单独或联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肿瘤尤其是复发和转移性软组织肿瘤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
放射性^(
125
)I粒子
组织间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治疗伴后缘破坏的椎体转移瘤
被引量:
2
2
作者
肖全平
魏乐群
牛焕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6-87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治疗伴后缘破坏的椎体转移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接受治疗的55例患者75节病...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治疗伴后缘破坏的椎体转移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接受治疗的55例患者75节病变椎体。采用随机数字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5例患者40节病变椎体接受PVP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联合组),30例患者35节病变椎体接受PVP(单一组)。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评估疼痛程度及体力状况。CT评估骨水泥分布及渗漏,MRI评估肿瘤控制情况,记录两组骨水泥数量及^(125)I粒子数目,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是100%,联合组VAS评分由术前(8.25±0.31)分降至术后12个月(3.27±0.83)分,单一组VAS评分由术前(8.53±0.21)分降至术后12个月(3.98±0.69)分,联合组与单一组术后1、3、6、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KPS由(43.46±9.66)分升至术后12个月(90.05±2.06)分,单一组KPS由(41.15±8.36)分升至术后12个月(84.05±1.56)分。联合组与单一组术后1个月K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3),术后3、6、12个月KP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射量为(2.8±0.6)mL,粒子植入量为(15±2)粒,单一组骨水泥注射量为(3.1±0.3)mL。联合组和单一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42.5%和53.5%,单一组骨水泥漏入椎管1例,无相应症状发生。术后随访联合组肿瘤控制有效率与单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生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结论PVP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治疗伴后缘破坏的椎体转移瘤安全可靠,较单纯PVP更能明显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生长。在延长生存时间方面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
^(
125
)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
后缘破坏的椎体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5)I种籽源植入手术中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防护
3
作者
杨立军
张曙光
于学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340-343,共4页
为探讨操作125I种籽源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必要性,阐述了125I种籽源植入手术各阶段的电离辐射监测结果,并对无防护条件下手术医生可能受到的辐射剂量做出估算:对于总活度为925 MBq的40粒种籽源,在开源、核对及装源入植源器操作时,操作...
为探讨操作125I种籽源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必要性,阐述了125I种籽源植入手术各阶段的电离辐射监测结果,并对无防护条件下手术医生可能受到的辐射剂量做出估算:对于总活度为925 MBq的40粒种籽源,在开源、核对及装源入植源器操作时,操作距离30 cm,操作时间10 min,则操作者受照剂量为70μSv;对于手术医生,从辐射防护角度进行估计,一例手术,包括插植和带源缝合操作,医生在其操作位置的受照剂量可达184μSv。并对125I种籽源植入手术中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防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
I种籽源
植入
电离辐射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
被引量:
9
1
作者
朱丽红
王俊杰
袁惠书
冉维强
刘江平
田素清
李金娜
姜伟娟
姜玉良
王皓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放射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超声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46-248,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140~160Gy。术后行质量验证。2个病灶质量验证不满意加行补充外照射,剂量为30、60Gy,分次剂量2.0Gy。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3~34个月)。疼痛缓解率83%(5/6)。术后2个月实际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为93%(14/15)。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均为83%。1年生存率72.9%,2年生存率62.5%,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3例远处转移。5例死亡:1例死于肺转移,4例死于全身多器官衰竭。1例植入粒子后皮肤破溃未愈合,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单独或联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肿瘤尤其是复发和转移性软组织肿瘤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微创、安全。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
放射性^(
125
)I粒子
组织间种植
Keywords
Soft tissue tumor
^
^(
125
)I
seed
interstitial
implantation
分类号
R738.6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治疗伴后缘破坏的椎体转移瘤
被引量:
2
2
作者
肖全平
魏乐群
牛焕章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6-870,共5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LHGJ20190565)。
文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治疗伴后缘破坏的椎体转移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接受治疗的55例患者75节病变椎体。采用随机数字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5例患者40节病变椎体接受PVP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联合组),30例患者35节病变椎体接受PVP(单一组)。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评估疼痛程度及体力状况。CT评估骨水泥分布及渗漏,MRI评估肿瘤控制情况,记录两组骨水泥数量及^(125)I粒子数目,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是100%,联合组VAS评分由术前(8.25±0.31)分降至术后12个月(3.27±0.83)分,单一组VAS评分由术前(8.53±0.21)分降至术后12个月(3.98±0.69)分,联合组与单一组术后1、3、6、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KPS由(43.46±9.66)分升至术后12个月(90.05±2.06)分,单一组KPS由(41.15±8.36)分升至术后12个月(84.05±1.56)分。联合组与单一组术后1个月K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3),术后3、6、12个月KP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射量为(2.8±0.6)mL,粒子植入量为(15±2)粒,单一组骨水泥注射量为(3.1±0.3)mL。联合组和单一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42.5%和53.5%,单一组骨水泥漏入椎管1例,无相应症状发生。术后随访联合组肿瘤控制有效率与单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生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结论PVP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治疗伴后缘破坏的椎体转移瘤安全可靠,较单纯PVP更能明显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生长。在延长生存时间方面无明显区别。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
^(
125
)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
后缘破坏的椎体转移瘤
Keywords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
interstitial
implantation
of ^(
125
)I
seed
spinal metastasis with destroyed posterior margin of the vertebral body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25)I种籽源植入手术中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防护
3
作者
杨立军
张曙光
于学仁
机构
中国核工业北京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340-343,共4页
文摘
为探讨操作125I种籽源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必要性,阐述了125I种籽源植入手术各阶段的电离辐射监测结果,并对无防护条件下手术医生可能受到的辐射剂量做出估算:对于总活度为925 MBq的40粒种籽源,在开源、核对及装源入植源器操作时,操作距离30 cm,操作时间10 min,则操作者受照剂量为70μSv;对于手术医生,从辐射防护角度进行估计,一例手术,包括插植和带源缝合操作,医生在其操作位置的受照剂量可达184μSv。并对125I种籽源植入手术中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防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125
I种籽源
植入
电离辐射
防护
Keywords
^
^
125
I
seed
s source
interstitial
implantation
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
分类号
R14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
朱丽红
王俊杰
袁惠书
冉维强
刘江平
田素清
李金娜
姜伟娟
姜玉良
王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治疗伴后缘破坏的椎体转移瘤
肖全平
魏乐群
牛焕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25)I种籽源植入手术中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防护
杨立军
张曙光
于学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