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熹复原理解论系统之重构——两种“以意逆志”理解实践和阐述的结合 |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重返“孟子第一义”的致思场域——《孟子·滕文公上·道性善章》考释 |
杨海文
石明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3
|
论清儒经典诠释的拓展与限制 |
郑吉雄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4
|
杨简释《易》的路径及其省察 |
李承贵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5
|
焦循“以《易》释《孟》”的实践及其方法考察 |
杨思贤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6
|
三家诗异文反映的西汉齐鲁方言韵部系统 |
董婧宸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7
|
《焦氏易林》之《诗》学探微 |
刘银昌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8
|
论易学与古代乐律学的文化解释功能群叠加 |
黄黎星
孙晓辉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9
|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的渊源及构成辨正——兼及作者归属问题 |
李东峰
舒大刚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0
|
从“断章取义”到“以意逆志”——孟子复原式解释理论的产生与演变 |
蔡宗齐
金涛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