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违反合同报批义务的责任承担——《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12条的适用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6,共11页
《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12条明确未履行报批义务的合同成立未生效,具有形式拘束力。第12条将责任承担划分为三层。第一层,当事人不履行报批义务,相对方申请解除合同但不符合《民法典》563条法定解除权要件,司法解释创设新的法定解除... 《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12条明确未履行报批义务的合同成立未生效,具有形式拘束力。第12条将责任承担划分为三层。第一层,当事人不履行报批义务,相对方申请解除合同但不符合《民法典》563条法定解除权要件,司法解释创设新的法定解除权。当事人解除合同请求赔偿责任与预约合同中的违约责任不同,这里的赔偿责任是指缔约过失责任。第二层,法院判决当事人履行报批义务,当事人拒不履行,可以类推适用《民法典》第159条的规定,视为合同生效,当事人承担整个合同的违约责任。这种违约责任带有惩罚性质。第三层,行政机关因当事人的过错不予批准合同生效,《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未明确规定此种情形合同能否解除,参照《九民纪要》第40条规定,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根据当事人过错请求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依据《民法典》第157条规定,涵盖固收损失及机会利益损失。机会利益损失并非固定,需要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与行政审批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评估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 未生效合同解除 损害赔偿 信赖利益 机会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亮点、不足及完善——以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两解释”为分析重点 被引量:22
2
作者 颜运秋 余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43,共7页
无论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55条,还是2014年《环境保护法》第58条,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都过于粗略,不具有操作性。有鉴于此,2014年12月最高法院连续作出了两次司法解释,力图为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提供可操作的司法规则。我... 无论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55条,还是2014年《环境保护法》第58条,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都过于粗略,不具有操作性。有鉴于此,2014年12月最高法院连续作出了两次司法解释,力图为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提供可操作的司法规则。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进步之处在于确立了中级法院的管辖权,初步确立了特别保护弱者的激励机制,首次确立了生态修复赔偿之诉等方面;但是仍然存在明显不足:原告资格过于苛刻、受案范围过于狭窄、管辖规则与激励机制半就半推等。针对这些不足,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法律规定的机关"的范围,赋予公民个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建议权与起诉权,正确处理环境公益诉讼与环境行政执法、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及其他民事诉讼的衔接关系,落实巡回法庭管辖规定,确立私人原告胜诉奖励制度,以期能够更有效地保障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执法 2014最高法院公益诉讼“两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精神损害赔偿在国家赔偿中的定位与司法适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赵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11-118,共8页
精神损害表现为被侵权人所产生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压力,具有不可度量性、主观感受性、不可逆性和附属性等特征。在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抚慰功能、惩戒功能和补充功能。现行国家赔偿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上述内容,但法律本身并未... 精神损害表现为被侵权人所产生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压力,具有不可度量性、主观感受性、不可逆性和附属性等特征。在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抚慰功能、惩戒功能和补充功能。现行国家赔偿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上述内容,但法律本身并未将精神损害及其赔偿界定清晰。欲发挥精神损害赔偿在国家赔偿中的作用,需要借助相关的私法资源,并结合国家赔偿法整体结构,尽快出台可行的相关司法解释,从而明确精神损害赔偿条款中的侵权情形、精神损害、严重后果以及抚慰金性质。同时,可期待的司法解释还应规定确定抚慰金的参照因素,甚至制定抚慰金指导表,以便更好地指引精神损害国家赔偿的司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损害 国家赔偿 抚慰金 非财产性 附属性 司法解释 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合同法的司法解释对国际货物买卖的影响——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巍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4,共8页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实施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和《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在很多方面对合同法做了进一步阐述和补充,弥补了其中的不足,完善了中国货物销售合同法。同时也...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实施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和《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在很多方面对合同法做了进一步阐述和补充,弥补了其中的不足,完善了中国货物销售合同法。同时也适应了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调整的需要,弥补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调整的不足。但是中国合同法的重要缺陷是没有"差价赔偿"制度,这一缺陷没有通过司法解释予以补救,整体上削弱了违约救济的公平和有效性,不利于维护诚信。新的司法解释中若干条款明显保护买方利益,可能有利于保护消费合同中弱势买方,却不利于商事流转以及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双方权利义务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法司法解释 CISG 格式条款 差价赔偿制度 减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证券执法和解制度镜鉴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振翔 陈洁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8-79,共12页
证券执法和解通过协商方式消除行政争议,并由当事人交纳和解金直接补偿投资者损失,是一种相对柔性的新型执法模式。美国证券执法和解以其灵活的制度设计、便捷的流程和多元化的和解路径,成为美国证券执法的主要手段。同时,在美国证券执... 证券执法和解通过协商方式消除行政争议,并由当事人交纳和解金直接补偿投资者损失,是一种相对柔性的新型执法模式。美国证券执法和解以其灵活的制度设计、便捷的流程和多元化的和解路径,成为美国证券执法的主要手段。同时,在美国证券执法和解实践中出现的有关和解当事人是否需要承认违法、司法审查应当更注重实体还是程序、和解结果是否偏袒大公司等争议应引以为鉴。新《证券法》和《证券期货行政和解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我国证券执法和解面临的和解条件过于严格、和解程序启动不畅、和解信息公开不足等问题作了针对性的修改完善。进一步优化我国证券执法和解制度,宜从建立公正规范的和解案件选取机制、重视和解公开和司法审查介入、优化和解与刑事追究和民事赔偿机制衔接等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执法和解 执法效能 投资者保护 司法审查 民事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误执行侵害债权的损害赔偿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立新 《法治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若干问题的解释(草案)》是否规定债权侵权责任举棋不定之际,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涉执行司法赔偿解释》,其中规定了错误执行行为侵害债权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规范。这对于适用《民法典》规定...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若干问题的解释(草案)》是否规定债权侵权责任举棋不定之际,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涉执行司法赔偿解释》,其中规定了错误执行行为侵害债权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规范。这对于适用《民法典》规定的侵权责任规则保护债权,确认债权是《民法典》侵权责任保护范围、民事审判认定债权侵权责任、债权转移其侵害债权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一并转移以及确定债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范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对推动债权侵权责任的法律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执行司法赔偿解释 错误执行侵害债权 债权侵权责任 借鉴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事故中“无名氏”死亡赔偿金问题反思
7
作者 张金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7,共13页
社会各界对无法查明身份的"无名氏"赔偿纠纷案件的处理结果存在较大分歧。在"无名氏"死亡赔偿金案件中,存在司法解释"立法化"、死亡赔偿金性质不清、诉讼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对"无名氏"死亡赔偿... 社会各界对无法查明身份的"无名氏"赔偿纠纷案件的处理结果存在较大分歧。在"无名氏"死亡赔偿金案件中,存在司法解释"立法化"、死亡赔偿金性质不清、诉讼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对"无名氏"死亡赔偿金制度涉及的车辆保险功能与价值的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发挥、生命权的平等保护等形成现实阻碍。基于司法实践及法理分析,重新建构交通事故中"无名氏"死亡赔偿金制度,切实保护案件各方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解释 “无名氏”死亡赔偿金 认罪认罚从宽 生命权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