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互动中师生脑间同步性及其调节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巩芳颍 孙逸梵 +3 位作者 贺琴 石可 刘伟 陈宁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2-464,共13页
教学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社会心理过程。本文聚焦于言语、非言语以及混合互动三种具体教学互动形式,发现元认知加工、心理理论、工作记忆、言语加工、情绪等相关脑区的协同作用构成了教学互动的神经基础。特别是人际脑间同步性(IBS)在... 教学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社会心理过程。本文聚焦于言语、非言语以及混合互动三种具体教学互动形式,发现元认知加工、心理理论、工作记忆、言语加工、情绪等相关脑区的协同作用构成了教学互动的神经基础。特别是人际脑间同步性(IBS)在识别有效教学互动中具有重要的神经标记物意义,且受到教学能力、教学策略、知识经验、情绪等多因素的调节。未来研究方向应侧重于细化这三种教学互动的共享和特异性神经机制,进一步考察IBS的其他调节因素,并在研究设计和方法拓展上凸显教学研究的生态效度,以准确反映教学实践的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互动 认知神经机制 脑间同步性 调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间同步性的产生机制及其功能
2
作者 术鑫迪 刘菡茵 +2 位作者 王瑾 刘志远 刘兰芳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9-451,共13页
通过同时记录社会互动中多名个体的脑信号,超扫描研究普遍观测到个体间脑活动信号的同步性(inter-brain synchronization,IBS)。通过共同表征和相互预测机制,个体间相似的感觉输入、运动输出和注意唤醒等间接因素以及个体间信息传递活... 通过同时记录社会互动中多名个体的脑信号,超扫描研究普遍观测到个体间脑活动信号的同步性(inter-brain synchronization,IBS)。通过共同表征和相互预测机制,个体间相似的感觉输入、运动输出和注意唤醒等间接因素以及个体间信息传递活动会驱动IBS的产生。其中,镜像神经元系统、心智系统和相互注意−脑间同步−奖赏环路发挥了重要作用。IBS的强弱受互动类型与强度、任务情境、人际关系、个体特征与状态的调节。IBS可能在人际动作协调、语言交流和建立社会联结方面具有功能性意义。后续研究可深入探究“共同表征”与“相互预测”机制的关系、人际“去同步”、跨脑可塑性和不同交互形式的异同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互动 脑间同步性 共同表征 预测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经历社会排斥提高女性合作倾向:基于fNIRS的超扫描研究
3
作者 宋娟 焦志彬 +4 位作者 杨雪 韩高鑫 陈祎玥 连涛 梁竞元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3-561,共9页
共同经历社会排斥促进合作,但其神经机制并不清楚,尤其是人际神经机制。本研究招募女性被试82名(41对),采用网络掷球及囚徒困境范式,从双脑视角考察共同经历社会排斥对合作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共同经历社会排斥组的合作倾向及右侧额... 共同经历社会排斥促进合作,但其神经机制并不清楚,尤其是人际神经机制。本研究招募女性被试82名(41对),采用网络掷球及囚徒困境范式,从双脑视角考察共同经历社会排斥对合作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共同经历社会排斥组的合作倾向及右侧额中回脑间同步性均显著高于控制组;并且,右侧额中回脑间同步性与合作倾向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合作过程中,右侧额中回脑间同步性的提高,可能是共同经历社会排斥提高合作倾向的脑间神经机制。这一发现为理解合作行为的脑间神经基础提供了新证据,对团队管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合作倾向 FNIRS 超扫描 脑间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扫描在社会互动脑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基于人际同步的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孙炳海 冯小丹 +2 位作者 赵肖倩 李伟健 王雅楠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3-42,共10页
人际同步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其行为表现在时间上的重合现象。它具有促进理解和交流的社会功能。近年来,超扫描作为一种可以同时记录两个或多个人大脑活动的神经科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互动的各个领域。其中脑电图(Electroenceph... 人际同步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其行为表现在时间上的重合现象。它具有促进理解和交流的社会功能。近年来,超扫描作为一种可以同时记录两个或多个人大脑活动的神经科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互动的各个领域。其中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近红外(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超扫描技术凭借其生态效度高、无创、成本低的优势,利用手指同步、音乐同步等人际同步范式,更清晰地揭示了自然情境中社会互动的脑机制。基于人际同步的视角,超扫描在社会互动脑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拓宽人际互动的范围,深化应用的情境,为研究教学情境中真实的师生互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同步 社会互动 脑机制 超扫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与学的大脑:人际神经科学助推教育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成晓君 刘美焕 +1 位作者 潘亚峰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93-2001,共9页
如何从神经生理层面刻画教育活动的人际互动模式和动态性是教育神经科学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人际神经科学视角为其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这一新兴的视角通过记录和分析进行同一认知活动时两人或多人大脑活动之间的关联,来揭示大脑活动... 如何从神经生理层面刻画教育活动的人际互动模式和动态性是教育神经科学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人际神经科学视角为其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这一新兴的视角通过记录和分析进行同一认知活动时两人或多人大脑活动之间的关联,来揭示大脑活动的群体模式。目前,人际神经科学方法已被应用于教育研究,例如监控教学过程、预测教学效果和识别教学影响因素,相应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活动具有重要启示。未来的研究者可以更多地关注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大脑的互动机制及人际神经科学方法应用于技能教学及线上教学评估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神经科学 教育 超扫描 脑间活动同步性 被试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