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 A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Li Hu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6-302,共7页
Globalization is not the same as internationalization. Globalization creates a global environment for academic trends in the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cludes the practices conducted by academic institutions... Globalization is not the same as internationalization. Globalization creates a global environment for academic trends in the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cludes the practices conducted by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leads the universities to enter international market. This article starts to examine the inter-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and then move on to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Finally,after exploring the realities of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in order to obtain and main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a new globalizing market,mutual efforts by th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are indispen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国际化 澳大利亚 全球化 学术机构 国际市场 高等教育 发展趋势 全球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南非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及启示
2
作者 李先军 章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4,共8页
基于麦克唐纳尔和艾莫尔的政策工具分类理论框架对《南非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框架》进行文本分析,探讨南非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取向和战略选择。研究发现,南非政府在制定和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时,既注重顶层设计... 基于麦克唐纳尔和艾莫尔的政策工具分类理论框架对《南非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框架》进行文本分析,探讨南非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取向和战略选择。研究发现,南非政府在制定和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时,既注重顶层设计和规范性保障,又强调灵活性和包容性,力求通过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提升南非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并促进教育的普惠性和质量保障。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制定的启示是:通过构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协调政策设计的制度性与灵活性、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普惠性、加强国际化进程中的质量保障,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南非 教育政策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高校全球发展战略:现实背景、价值立场与实施路径
3
作者 周作宇 李传宗 杜瑞军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2,共12页
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全球发展战略面临逆全球化浪潮冲击、地缘政治博弈增加国际交流合作变数和民粹主义思潮泛滥等严峻挑战,而势不可挡的全球化历史发展趋势、全球性问题治理需求上升以及中国和平发展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全球发展战略面临逆全球化浪潮冲击、地缘政治博弈增加国际交流合作变数和民粹主义思潮泛滥等严峻挑战,而势不可挡的全球化历史发展趋势、全球性问题治理需求上升以及中国和平发展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当推行责任驱动的全球发展战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遵循世界主义取向的发展理念和“美美与共”的文化立场,通过推进人、制度和技术三个维度的全球化转型,在谋求全球公共福祉的过程中实现大学的全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高等教育国际化 全球发展战略 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全球教育枢纽建设:从“全球校舍”到“创业校园”
4
作者 杨心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0,共9页
教育枢纽建设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模式,为中国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一体化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新加坡是较早启动该模式的国家,其全球教育枢纽建设经历了以“全球校舍倡议”为标志的人才枢纽建设阶段及以“创业校园... 教育枢纽建设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模式,为中国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一体化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新加坡是较早启动该模式的国家,其全球教育枢纽建设经历了以“全球校舍倡议”为标志的人才枢纽建设阶段及以“创业校园”为标志的知识枢纽建设阶段,形成了由学生、人才与知识枢纽组成的多样性政策框架。新加坡全球教育枢纽建设的组织策略呈现以下三个发展特征,即从内向型发展到内外结合发展、从人才依赖到人才环流、从科研合作到构建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新加坡的经验表明,建设教育枢纽的发展理念必须回归“人民满意”的根本宗旨,政策方向应转向“自主创新”,在发展模式上可通过“外向网络”模式进行教育、人才与创新一体化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枢纽 新加坡 全球校舍 创业校园 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动因、使命与推进路径
5
作者 蒋凯 朱施蓉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
我国始终坚持扩大与深化包括教育在内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致力于构建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发展格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全球环境、革新需求和国际影响是我国高水平... 我国始终坚持扩大与深化包括教育在内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致力于构建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发展格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全球环境、革新需求和国际影响是我国高水平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现实动因。通过加强政府宏观引领、深化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引育模式改革,高水平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能够更好地实现其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助推教育强国建设、增强高校办学能力、服务高校师生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职责使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事业乃至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实现由“跟跑”向“并跑”乃至“领跑”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 高水平高等教育对外开放 高等教育国际化 教育强国建设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局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6
作者 黄福涛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正面临地缘政治动荡、逆全球化趋势增强、技术壁垒加剧与国际合作信任下降等多重挑战,全球高等教育合作的生态与逻辑被重塑。全球变局下,学生与学者跨境流动、课程国际化、跨境教育项目开展、全球科研合作以及虚... 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正面临地缘政治动荡、逆全球化趋势增强、技术壁垒加剧与国际合作信任下降等多重挑战,全球高等教育合作的生态与逻辑被重塑。全球变局下,学生与学者跨境流动、课程国际化、跨境教育项目开展、全球科研合作以及虚拟国际化等多元模式交织发展,共同构成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中国作为高等教育大国,其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应对全球不确定性的同时,还面临国家层面战略资源配置与全球合作机制承压、地方政府层面区域发展不均与支持能力不足以及高校层面治理结构失衡与文化融合困难等挑战,亟须构建更具战略性与韧性的国际化体系。为此,国家层面应构建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支撑与制度保障体系,地方政府层面应提升构建区域协同机制与地方国际化行动能力,高校层面应推进大学治理的国际化重构与组织转型,进而构建多层面协同治理体系,以实现从响应式国际化向前瞻性、规范性与可持续性并重的新型国际化转型,服务于教育强国战略目标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中国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全球变局 教育强国 治理体系 国家 地方政府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佐 吴雪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5,共7页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也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需要科学合理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作支撑。在“双高计划”终期验收和二次遴选的背景下,通过已有文献和专家访谈,归纳...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也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需要科学合理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作支撑。在“双高计划”终期验收和二次遴选的背景下,通过已有文献和专家访谈,归纳演绎出反映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的要素,构建以高职院校国际化为一级指标、9个主范畴为二级指标、37个对应范畴为三级指标的高职院校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国际化“双师”队伍建设、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推动“引进来”“走出去”有机融合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国际化提升策略,为高职院校国际化评价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职院校 国际化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是自诩为国际化的,都算是国际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演变的审思
8
作者 汉斯·德威特 张力玮 刘进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9,共8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缘起于以国际性活动和相关行政程序为基础的国际教育,在实践者和理论学者的持续参与和推动下,逐渐发展为广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奈特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在被全球学界广泛采用的同时,也受到各种质疑和批评。近年来,高等... 高等教育国际化缘起于以国际性活动和相关行政程序为基础的国际教育,在实践者和理论学者的持续参与和推动下,逐渐发展为广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奈特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在被全球学界广泛采用的同时,也受到各种质疑和批评。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仍在不断变化,以来自全球南方的学者为代表的学界更重视文化相关性方法的使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定义。“智能国际化”“负责任的国际化”“人文国际化”等术语的出现也体现了学者对国际化理论的反思。在持续的批判和重新定义中,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一个新的开端。与寻求理想的定义相比,学界努力描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更为重要;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摒弃新自由主义导向,转而坚定地以维护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核心追求,从少数精英的利益转向全纳的全球学习,从西方范式转向全球平等。为此,研究者共同体不仅需要改变学术讨论的焦点,而且要让政策制定者、师生等重要的参与群体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 高等教育 定义 国际教育 社会利益 全民全球学习 全球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国际化强国建设的逻辑向度、现实困境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段世飞 马箫箫 刘林佳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0,共11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强国建设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任务。在全球教育格局中,中国已经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强国建设逻辑向度,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价值取向、战略布局与制度框架... 高等教育国际化强国建设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任务。在全球教育格局中,中国已经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强国建设逻辑向度,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价值取向、战略布局与制度框架,但仍然面临顶层设计不足、战略服务不多、理论供给不够、国际影响不大的现实问题,亟须从政策设计、战略站位、知识体系、数字变革等方面进行全面革新,增强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国家教育、科技、人才战略中的独特贡献。作为关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整体战略布局的系统工程,高等教育国际化强国建设要积极承载起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进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从而提升我国在全球教育竞争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教育对外开放 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国际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教育国际合作:后DeepSeek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中国范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世飞 尚淑婧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2,共12页
数字化时代,全球教育合作版图与合作范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数字教育国际合作成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和塑造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优势的关键途径。在DeepSeek浪潮推动下,中国秉持着加速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以及全... 数字化时代,全球教育合作版图与合作范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数字教育国际合作成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和塑造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优势的关键途径。在DeepSeek浪潮推动下,中国秉持着加速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以及全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形成了政府主导、高校支撑、社会赋能三位一体的数字教育国际合作生态,通过倡议引领、平台赋能、援助支撑、研究驱动和资源共享五种模式,推动数字教育国际合作,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发展。这一中国范式为后DeepSeek时代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体现了数字化与国际化融合共生、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有机结合、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教育担当三大内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DeepSeek时代 数字教育国际合作 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国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出海”战略下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测度、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谯欣怡 梁议心 韦妙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新时代“职教出海”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外交战略布局的重要赛道。基于30个省份2016―2022年的面板数据,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采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时空差... 新时代“职教出海”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外交战略布局的重要赛道。基于30个省份2016―2022年的面板数据,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采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从各维度看,“成果输出”贡献最大,其次是“教师输出”,最后是“人才输出”;省域上看,东部沿海省份遥遥领先,中西部个别省份异军突起,其他省份相对落后;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主要集聚类型为低低集聚,高高集聚不突出。从影响因素来看,生态系统中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都对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产生了显著影响。据此建议,营造开放包容的生态环境,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构建“双师型”教师国际化发展体系,实施区域协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生态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虚拟国际化的历史演进、逻辑理路和价值旨归
12
作者 刘鑫钰 马箫箫 段世飞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56,共10页
虚拟国际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跨越地理和物理限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课程以及学术交流的全球共享,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新样态。高等教育虚拟国际化经历了从边缘化探索到赋能全球教育虚拟社区的深刻转变,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对全球化... 虚拟国际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跨越地理和物理限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课程以及学术交流的全球共享,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新样态。高等教育虚拟国际化经历了从边缘化探索到赋能全球教育虚拟社区的深刻转变,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对全球化深入与数字技术迭代的主动回应与历史必然。实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从教育壁垒走向全局接入的视野扩展、从静态教学走向动态协作的模式转型、从文化同质走向文化多元的价值共鸣。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回应全球化需求的战略转型为价值目标,以新兴技术催化的数字革新为价值方位,以教育追求变革的社会认知为价值准则,构建起开放、互利和多元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数字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虚拟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国际化主导定义的局限:理念错误或实践偏差?
13
作者 西蒙·马金森 高媛(译) 王鹏娟(译)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自20世纪90年代奈特提出“国际化”定义以来,其和同事先后进行了多次的论证和完善。长期以来,该定义引领了跨境研究和实践,并在政府、商业和制度的支持下得以推广。然而,定义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困扰着该定义的支持者们。这种脱节本身映射... 自20世纪90年代奈特提出“国际化”定义以来,其和同事先后进行了多次的论证和完善。长期以来,该定义引领了跨境研究和实践,并在政府、商业和制度的支持下得以推广。然而,定义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困扰着该定义的支持者们。这种脱节本身映射的更深层困境是,该定义试图在西方国家主导下统一相互矛盾的跨国教育实践。这一定义虽具有实践层面的目的性却缺乏解释概念本身的规范性,对空间关系的理解根植于意识形态的二元对立,将“全球化”视为“消极的”,但将“国际化”视为“积极的”。该定义具有普适性,忽略了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文化背景以及利益相关者对国际化持有的不同目的、议程和视角,此划分易使实践者陷入“国家中心主义”思维并受限于国家视角,尤其隐含了欧美中心主义。该定义忽略了教育实践的关联性,仅关注个人、机构、国家等的自我特征,忽视了国际化对其他个人、机构或国家的影响。当西方国家的实践者使用该定义时,会助长欧美的持续主导地位,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种降低期望却升华抱负的方法重新反思“国际化”定义。新定义应具有内含上的一致性和对现实更强的解释力,应更有效提升跨境高等教育的互惠性,并能整合国家间与全球范围内关于跨境高等教育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全球化 国际化 跨境高等教育 欧美中心主义 奈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学术流动格局:霸权之道还是流动之势?
14
作者 彼得·斯科特 丁雅施 刘绪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1,共10页
学术流动主要有两种理论视角。一是“霸权式国际化”,这也是当前的主流理论。该理论侧重描绘学术人员从全球“边缘”到“中心”的流动过程。传统意义上,这一“中心”主要由北美和西欧主导。随着全球学术力量的变化,特别是东亚地区(如中... 学术流动主要有两种理论视角。一是“霸权式国际化”,这也是当前的主流理论。该理论侧重描绘学术人员从全球“边缘”到“中心”的流动过程。传统意义上,这一“中心”主要由北美和西欧主导。随着全球学术力量的变化,特别是东亚地区(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学术体系的崛起,“中心”的概念正逐渐改变。二是“流动性全球化”。该理论关注发展问题、全球共同体的兴起以及学术流动与社会变革或社会运动间的关系。在理解学术流动趋势上,“流动性全球化”更具解释力与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流动 国际化 全球化 高等教育 人才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促进高校学生向外流动的特征、动因、举措及经验
15
作者 安亚伦 黄诗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3,共8页
日本作为留学生教育后发国家,其高校学生向外流动呈现出整体参与度较低、性别比例失衡、流动地区与国家趋于多元、学习领域集中于文科专业、以私立高校派遣为主的特征。进入21世纪,为服务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提升日本教育国际化水平、培... 日本作为留学生教育后发国家,其高校学生向外流动呈现出整体参与度较低、性别比例失衡、流动地区与国家趋于多元、学习领域集中于文科专业、以私立高校派遣为主的特征。进入21世纪,为服务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提升日本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以及增强日本文化软实力,日本文部科学省、学生支援机构和高校实行了一系列促进高校学生向外流动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促进高校学生向外流动过程中,日本注重制定国际人才培养战略,明确出国留学培养目标;推动高等教育多边合作,搭建高质量国际教育交流平台;完善出国留学服务体系,营造良好海外学习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高校学生 向外流动 留学生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别少数”的处境:我国研究型大学外籍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现状分析
16
作者 田芬 郑雅倩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7,共9页
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外籍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易变性职业生涯理论和文化理论,对我国7所研究型大学的外籍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调研。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研究型大学外籍教师在学术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主要表现... 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外籍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易变性职业生涯理论和文化理论,对我国7所研究型大学的外籍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调研。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研究型大学外籍教师在学术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卷不动”与“躺不平”的制度压力、“向前看”与“向后看”的时间焦虑、“官本位”与“求生存”的思维差异、“经常用”与“很难学”的语言苦恼。导致这些困境生成的因素包括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缺失、绩效导向的管理制度价值预设、评价制度内隐的严格时间规划表和不断博弈的学术文化。因此,本文建议高校建设从“遇见”到“预见”的制度,构建清晰稳定的绩效评价体系,协助外籍教师寻找专业价值定位坐标系,并促进跨国学术文化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高等教育国际化 外籍教师 学术职业 发展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水平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发展的价值意蕴与策略研究
17
作者 谢梦 曹燕南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9,共10页
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就高等教育而言,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方面。运用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学术关系理论,对2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发现:相关高校对哲学社会科学国... 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就高等教育而言,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方面。运用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学术关系理论,对2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发现:相关高校对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内涵的定位,呈现出从关注显性指标到纳入隐性影响,从追随国际范式到凸显中国特色,从聚焦内向型的“引进来”到强化引领性的“走出去”,从专注学术影响到指向战略贡献,从突出国际竞争到建立全球视野五方面演进特征;国际影响力提升仍面临着顶尖人才储备、成果产出、学科辐射和服务贡献方面的不足;应对挑战,相关高校形成了以学科建设谋求突破、以人才引育集聚动力、以学术发展奠立基础、以社会服务牵引方向、以文化引领凸显特色、以全球战略拓展视野的策略举措。有鉴于此,我国高校需在制度改革和机制建设上进一步鼓励“扎根本土、全球视野、中国贡献”的理念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自主知识体系 国际影响力 高等教育国际化 教育强国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全球胜任力培养——郭世宝教授专访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世宝 吴希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1,共9页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培养师生全球胜任力对高校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郭世宝教授深入阐述了全球胜任力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多维核心要素。他强调,应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为提升全球胜任力创...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培养师生全球胜任力对高校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郭世宝教授深入阐述了全球胜任力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多维核心要素。他强调,应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为提升全球胜任力创造前提条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高等教育机构须致力于推动在地国际化建设并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保障全体师生均有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在未来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工作中,须提供更多资源支持,以推动教师培训、课程国际化、校园跨文化交流及线上国际学习平台建设,并关注“全球”与“本土”之间的平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全球胜任力 在地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关键维度、国际方位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宝存 庞若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03,共12页
国际化作为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在各国间及国家内部配置的重要举措,是打造支撑国家发展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和提升高等教育对外传播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根本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基于简·奈特对于教育国际化的概念界... 国际化作为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在各国间及国家内部配置的重要举措,是打造支撑国家发展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和提升高等教育对外传播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根本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基于简·奈特对于教育国际化的概念界定,研究从制度国际化、办学国际化、人员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和课程国际化5个维度对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正由内向型发展模式向外向型发展模式转型,在全球位于中上游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在来华留学生规模、外籍师资规模、在外开设海外分校力度、英文授课项目的规模与结构等方面依旧存在短板。立足教育强国建设,未来我国应加强政府引导,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制度建设与格局规划;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吸引力,服务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建设;推动在地国际化发展,加强本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中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国际化 关键维度 发展路径 外向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典型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蒋春洋 孙默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24,共14页
本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全国51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聚焦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建设国际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多样化国际交流项目、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与服务以及开展海外办学合作五个条件变量,识别出“一带一路”倡... 本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全国51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聚焦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建设国际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多样化国际交流项目、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与服务以及开展海外办学合作五个条件变量,识别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三条最优路径,即国际化“双师型”教师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驱动发展型、国际交流联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民心相通型以及开展海外办学合作融合资源服务的共建共享型。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我国应强化国际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助力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拓展多样化国际交流项目,促进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民心相通;构建校企海外办学共同体,推进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质量发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