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提升机理与组态路径——基于fsQCA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坚 贾泽军 +2 位作者 盘劲呈 丁雅坤 李宁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6,共14页
提升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对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在国际体育领域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质性研究、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机理和实践路径。研究认为,体育学术话语内容、体育学者学术... 提升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对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在国际体育领域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质性研究、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机理和实践路径。研究认为,体育学术话语内容、体育学者学术贡献、体育学科建设水平、体育学术话语载体、体育学术传播质量和体育学科发展保障是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形成与提升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生成与发展。围绕上述机理构建提升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组态路径,按照核心主导条件分为专业主导型路径、学者主导型路径和传播主导型路径。在具体实践中,应以不同类型组态路径的主导条件为着力点,重视多种路径的协同互补,进而实现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整体性发展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术 国际话语权 提升机理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育全球治理的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晓义 杜恒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为研究对象,在体育全球治理视阈下,明确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的概念及内涵,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影响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的因素,依据该因素找出提升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存在的困境,...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为研究对象,在体育全球治理视阈下,明确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的概念及内涵,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影响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的因素,依据该因素找出提升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存在的困境,最后提出提升对策。目的是通过提升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积极参与体育全球治理,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认为,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的内涵包括议题框定能力、属性叙事能力、平台搭建能力、受众掌控能力;提升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面临着话语制高点被西方占据,议题框定主体较为单一;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缺位,国际舆论环境不容乐观;数字媒体平台搭建遇阻,对外交往布局尚待铺开;有的放矢融通中外不足,体育全球治理人才缺失四个方面的困境;提升中国体育国际议程设置能力要增强国际议程设置意识,探寻中外共享议题共识;建构本土体育话语体系,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打造多种旗舰媒体平台,拓宽体育对外交往布局;广泛调研国际社会公众,培养体育全球治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全球治理 议程设置能力 体育国际话语权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立场审思与重构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坚 盘劲呈 +1 位作者 丁雅坤 黄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以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发展内在逻辑为依据,运用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立场进行审视与重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建立源于对体育学科的认识,是从学科借鉴、学部组建、范式引入等理路的“... 以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发展内在逻辑为依据,运用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立场进行审视与重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建立源于对体育学科的认识,是从学科借鉴、学部组建、范式引入等理路的“洋土之争”不断走向“科学与民主”“现代与规范”的思想历程。由体育学术思想复归到现代话语审视,面对中西方体育学术话语鸿沟、话语逆差、学术与现实的矛盾、体育国际关系以及体育思想本体论缺位等困境,重构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理论基础,提出了增强“体育强国建设”学术集体观,以“思想内涵”“思想战略”“学术共同体”丰富话语内容,全面形成体育强国学术话语权竞争、综合影响及话语引领的未来发展新格局,对培育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下的体育学术国际话语体系及其理论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体育学术 国际话语权 立场审思 理论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体育学者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演进历程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冉 李经展 +4 位作者 柴宏琴 王琪 梁嘉鹏 刘伟思 丁奕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4,共8页
提升我国体育学者国际学术话语权对于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促进我国体育学术研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复杂网络分析法,从学术影响力、学术引领力、学术竞争力3个维度分析近40年我国体育学者国际学术话语权演进历... 提升我国体育学者国际学术话语权对于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促进我国体育学术研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复杂网络分析法,从学术影响力、学术引领力、学术竞争力3个维度分析近40年我国体育学者国际学术话语权演进历程并提出实践进路。研究发现,我国体育学者学术影响力、学术引领力、学术竞争力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国际学术话语地位由初期的边缘地位逐渐向学术中心迈进,但仍与学术发达国家存在差距,面临学术成果产出不足、高质量成果较少、学术传播滞后等挑战。据此,提出促进体育科研交流,应对国际体育挑战;提高体育学者发文量,拓宽国际体育学术影响力;优化体育学者培养与发展机制,培育具有国际引领力的学术领袖;拔尖中国特色体育学术研究成果,提升在全球的学术竞争优势等实践进路,以期多方合力提升我国体育学者的国际学术话语权,推动我国体育学科在全球学术领域中持续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者 学术话语权 学术影响力 学术引领力 学术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 被引量:29
5
作者 曾诚 邓星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2,共4页
全球化背景下,体育国际话语权能有效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强化中国身份认同、优化中国体育形象。但中国体育话语权在塑造国家形象过程中遭遇以下困局,即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缺位失语,民族传统体育话语边缘化,体育话语内在逻辑失范。为此,积... 全球化背景下,体育国际话语权能有效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强化中国身份认同、优化中国体育形象。但中国体育话语权在塑造国家形象过程中遭遇以下困局,即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缺位失语,民族传统体育话语边缘化,体育话语内在逻辑失范。为此,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增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话语的亲和力、感召力和认可度,增强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逻辑性和价值正当性,是提升中国体育话语权,促进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体育话语权 中国国家形象 国际体育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机制和路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邓星华 蒲毕文 +8 位作者 曾诚 朱小涛 梁立启 丛密林 黄启龙 孙晨晨 刘仲豪 李禄玉 董乙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17,共8页
利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机制和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机制主要包括话语主体的参与机制、话语平台的运作机制、话语内容的生成机制、话语资源的整合机制和话语方式的传播机制... 利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机制和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机制主要包括话语主体的参与机制、话语平台的运作机制、话语内容的生成机制、话语资源的整合机制和话语方式的传播机制。而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存在话语主体参与路径不畅,融合协同不足;话语平台运作同质化,民族特色不鲜明;话语内容生成原创乏力,与国际接轨不够;话语资源整合体系松散,综合能效不强;话语传播渠道手段单一,表达方式滞后等问题。为此,需要不断拓展多元话语主体的参与渠道、积极打造立体化体育话语平台格局、动态把握体育话语民族性与世界性、充分发挥体育话语资源的最大效能、不断夯实体育话语对外传播的基础,以提升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权 体育国际话语权 体育话语 话语平台 话语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OP方法在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中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晓阳 宁自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2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及数量经济研究法,通过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从ICOP评价角度建立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方法。通过运用ICOP评价体系,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计算出比较国或地区体育用品业中某一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采用文献资料及数量经济研究法,通过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从ICOP评价角度建立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方法。通过运用ICOP评价体系,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计算出比较国或地区体育用品业中某一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并以此作为评价该体育用品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OP 体育用品业 国际竞争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现实困境与提升方略——以里约奥运会为切入点 被引量:34
8
作者 张晓义 永树理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里约奥运会的不公遭遇,反映出中国在国际体育领域中缺乏话语权,这主要是中国体育话语质量不高、话语传播效果不佳、议程设置能力不足等主观原因与西方的刻板偏见、西强中弱的国际体育格局、中国体育传媒的弱势地位等客...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里约奥运会的不公遭遇,反映出中国在国际体育领域中缺乏话语权,这主要是中国体育话语质量不高、话语传播效果不佳、议程设置能力不足等主观原因与西方的刻板偏见、西强中弱的国际体育格局、中国体育传媒的弱势地位等客观原因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应制定应对方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体育国际话语权战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构建体育外交话语体系;打造话语平台,创新体育话语表达模式;扶持华人华侨社团,资助华文媒体建设;抢夺话语制高点,提高议程设置能力;打造体育外交学科,建设体育外交人才队伍;加强人员往来,加大招收留学生规模;提高学术水平,缩小交流"逆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国际话语权 话语质量 议程设置 话语平台 话语体系 话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研究——基于福柯知识-权力理论 被引量:31
9
作者 邰峰 王小凡 梁鑫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36,共7页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是国际体育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是“十四五”时期构建我国国际体育话语权,及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维法等,回顾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由...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是国际体育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是“十四五”时期构建我国国际体育话语权,及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维法等,回顾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结合福柯知识-权力理论,分别从话语内容、表达形式、概念使用与路径选择四个方面分析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现存困境,构建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构建经历了起步阶段、转型阶段与突破阶段。主要问题包括(1)话语内容学术视野与视角存在局限性;(2)表达形式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相脱离;(3)概念使用概念与理论创新性不强;(4)路径选择学术研究成果与话语传播不畅。建议(1)话语内容拓宽体育学术视野,树立话语先机意识;(2)表达形式正确处理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关系;(3)概念使用注重核心概念提炼与理论的持续创新;(4)路径选择学术界与媒体协作推广学术话语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 国际体育话语权 知识-权力理论 福柯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际体育话语权的对称性实现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伟 张廷晓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84,共5页
国际体育话语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和国家体育地位的重要标志。随着国际间的政治权力竞争日益激烈,以国际体育话语权为代表的国家软实力也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目标,而我国对国际体育话语权的诉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通过对我国国... 国际体育话语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和国家体育地位的重要标志。随着国际间的政治权力竞争日益激烈,以国际体育话语权为代表的国家软实力也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目标,而我国对国际体育话语权的诉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通过对我国国际体育话语权种种非对称性状态的梳理表明,我国体育拥有的话语权与我国体育所具备的整体实力极不匹配,主要表现在体育大国形象与话语决策权运用的非对称、体育国际角色定位与国际体育组织任免的非对称、体育规则制定与合理运用的非对称。据此提出中国体育文化的输出、国际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国际体育事务的参与等我国国际体育话语权提升路径,以求平衡国际体育话语权力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育话语权 体育大国 国际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差异视阈下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话语权缺失与建构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守忠 李源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6-120,共5页
性别差异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话题;由于男女生理差异、社会分工不同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所导致的"男性优势"是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话语权缺失的主要原因;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话语权的建构,应当唤醒女性社会性别意识并赋权。,在个人... 性别差异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话题;由于男女生理差异、社会分工不同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所导致的"男性优势"是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话语权缺失的主要原因;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话语权的建构,应当唤醒女性社会性别意识并赋权。,在个人层面,应当实现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自我赋权;在社会层面,要缔造女性赋权的社会环境,赋予女性主体地位和参与竞技体育运动的话语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女性体育 竞技体育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战略与实践策略刍议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昆 蒲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2,共8页
新冠疫情增加了逆全球化趋势,疫情防控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成为当前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作为后疫情时代中国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是提升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改善国家形象的重要机遇。基于此,结合当... 新冠疫情增加了逆全球化趋势,疫情防控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成为当前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作为后疫情时代中国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是提升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改善国家形象的重要机遇。基于此,结合当前全球疫情背景,从国际关系、国际舆论、国内发展状况等角度综合分析了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国际传播战略和国际传播实践策略两个层面出发,提出战略规划和策略实施的具体路径,以期提高体育国际传播效果,增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新冠肺炎疫情 国际传播 国家形象 体育国际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场域、机制与创新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邰峰 李允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136,共7页
体育国际话语权是强化身份认同、体现国际地位、展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运用场域理论,从场域、机制、创新3个方面对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场域是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基础,机制... 体育国际话语权是强化身份认同、体现国际地位、展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运用场域理论,从场域、机制、创新3个方面对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场域是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基础,机制是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保障,创新是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动力。当前,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存在受西方阻碍、质量与效力不高、提升动力缺失等问题。优化路径:夯实基础,拓展话语传播的场域与途径;完善机制,保障话语生成的质量与效力;创新发展,提高话语生产的动力与驱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国际话语权 国际话语权 场域理论 优化路径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三维构建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邰峰 王小凡 梁鑫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47,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社会有机体结构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维度探究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建构逻辑及新时代构建策略。当前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与综合国力及体育实力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与不对称,需从经济互利、政治互...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社会有机体结构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维度探究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建构逻辑及新时代构建策略。当前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与综合国力及体育实力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与不对称,需从经济互利、政治互信、文化互鉴三个方面提升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构建策略:扩大我国体育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实现好、维护好国际体育贸易共同利益;秉持平等合作的体育外交理念,展示我国体育外交政策引导下的可视性成果,继续拓展体育外交的广度与深度;尊重文化多样性,持续推进体育文化传播与交流,塑造话语认同与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国际话语权 经济互利 政治互信 文化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我国国际体育仲裁话语权的思考 被引量:6
15
作者 姜世波 祝海洁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7,35,共9页
提升国际体育仲裁话语权是增强我国国际体育治理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我国国际体育仲裁话语权,一是要着力提升我国当事人、仲裁员的参与度;二是要加强国际体育仲裁的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下大力气培育“超级仲裁员”;三是要以建... 提升国际体育仲裁话语权是增强我国国际体育治理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我国国际体育仲裁话语权,一是要着力提升我国当事人、仲裁员的参与度;二是要加强国际体育仲裁的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下大力气培育“超级仲裁员”;三是要以建设好CAS上海仲裁中心为抓手,加强与国际体育仲裁院的联系;四是在涉及体育案件的媒体传播中,要坚持以客观性、法治性为原则,少一些“阴谋论”的假想,树立中国良好法治形象。最后是以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建立为契机,通过研究体育仲裁的国际学术交流,提升我国体育仲裁与国际体育仲裁的统筹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育仲裁 国际体育仲裁院 话语权 法治 国际体育治理 体育仲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智库及其成果的国际化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邰峰 周禹行 +2 位作者 张也 朱科丞 刘晖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2年第5期36-47,共12页
[目的/意义]在全球化与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切实增强我国体育智库及其研究成果的对外传播,对塑造我国国际形象、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通过对我国体育智库及其成果国际化传播... [目的/意义]在全球化与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切实增强我国体育智库及其研究成果的对外传播,对塑造我国国际形象、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通过对我国体育智库及其成果国际化传播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与国外体育智库相比,我国智库在国际会议的参与、国际期刊的建设、国际社交媒体上的应用及推送等方面,存在国际化传播意识匮乏、国际化传播人才稀缺、国际化传播技术受限以及未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国际化传播责任等问题。[结果/结论]本文建议:①完善中国特色新型体育智库体系建设;②加强我国体育智库的运行机制建设;③提升我国体育智库及其成果的国际化传播意识;④鼓励体育智库主动承担国际化传播责任;⑤加快国际化新媒体传播矩阵建设;⑥优化体育智库国际化传播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智库 智库成果 国际传播 新媒体矩阵 国际体育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体育外交政策探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正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共4页
2018年朝鲜成功开展一次体育外交行动参加韩国平昌冬奥会,向韩国政府表达出善意的政策倾向,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也因此得到缓解,体育外交的政治收益又一次得到验证。以新时期体育外交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新时期开... 2018年朝鲜成功开展一次体育外交行动参加韩国平昌冬奥会,向韩国政府表达出善意的政策倾向,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也因此得到缓解,体育外交的政治收益又一次得到验证。以新时期体育外交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新时期开展体育外交活动的政治诉求,如何推动中国的外交事务和体育行业的发展。研究认为:体育外交能够以相抵柔和的方式表达政治意见或者政治态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需要传承和发扬光大,需要适合根据国际文化变化做出调整,更需要加强对外交流;国家领导人或者体育明星在体育外交中塑造国家形象的功能不容小觑;积极培养能够在国际体育组织任职的人员、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物能够缓解中国在体育界话语权薄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外交 国际赛事 体育文化认可度 体育强国 国际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纳法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建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晓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3-137,144,共6页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建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理论,目的是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的丰富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帮助。基于此,在界定理论建构涵义基础上,以归纳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现象观察→经验概括→理论建构的思路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与...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建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理论,目的是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的丰富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帮助。基于此,在界定理论建构涵义基础上,以归纳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现象观察→经验概括→理论建构的思路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与结果如下: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近3届奥运会均遭遇不公待遇,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体育中地位不高权力不大,认为决定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体育中地位和权力(因变量)的因素应包括国际体育组织任职(自变量)、体育国际传播力(自变量)、体育话语体系(自变量)、体育外交能力(自变量);据此抽象出其共性,即它们都是主权国家体育国际影响力的组成要素;据此确定的解释项概念为体育国际影响力,被解释项概念为体育国际话语权;由此形成了一个理论命题,即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大小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存在因果关系;据此建构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大小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呈正相关。最后对建构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存在的局限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国际话语权 理论建构 现象观察 经验概括 解释项 被解释项 理论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省思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思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61,共6页
文章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对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现状进行省思,剖析当前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与体育实力相比存在一定程度滞后与不匹配的原因,认为“观念”是影响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重要因素,通过建... 文章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对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现状进行省思,剖析当前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与体育实力相比存在一定程度滞后与不匹配的原因,认为“观念”是影响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重要因素,通过建构共有观念可以进一步促进体育实力向体育国际话语权转化。研究提出权力载体概念,将体育国际话语权权力载体分为制度载体、传媒载体、学术载体和文化载体4个部分,分别阐释各权力载体层面转变现有观念并建构共有观念的路径及策略,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体育国际话语权 权力载体 观念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制度框架下的中日关系:从竞争走向合作?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荣久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8,156,157,共16页
日益拓展的亚洲地区制度框架在地区相关国家的互动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亚洲地区"制度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方,中日在制度框架下的互动是双边关系发展态势的显示器,也是双方合作与竞争关系的测量仪。冷战结束以来,中日在... 日益拓展的亚洲地区制度框架在地区相关国家的互动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亚洲地区"制度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方,中日在制度框架下的互动是双边关系发展态势的显示器,也是双方合作与竞争关系的测量仪。冷战结束以来,中日在地区制度框架下的互动经常伴随着制度性权力和话语权的竞争;然而,重要的是,有关地区组织和机制为培育中日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支撑平台,并有能力塑造当下中日关系积极转向的持续演进。从根本上说,在中日双方在地区制度框架下的互动中,合作具有内生性特征,竞争与制衡则是外生性特征。有效应对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客观上对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把握中日关系的发展态势和走向,必须重视一系列地区性组织和机制在其中所扮演的"稳定器"与"孵化器"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国际组织 合作 竞争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