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体积型缺陷集输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适用性
1
作者 韩冰 季蓓蕾 +1 位作者 付强 张欣亮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8,共8页
基于径厚比为13~20的管道内压爆破试验数据,建立了含腐蚀缺陷集输管道数值计算模型的失效判定准则,并开展了不同缺陷尺寸条件下三种标准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交叉验证优化的支持向量机(CV-SVM)算法,建立了集输管道... 基于径厚比为13~20的管道内压爆破试验数据,建立了含腐蚀缺陷集输管道数值计算模型的失效判定准则,并开展了不同缺陷尺寸条件下三种标准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交叉验证优化的支持向量机(CV-SVM)算法,建立了集输管道失效压力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预测模型与标准方法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缺陷长度、深度及宽度下,DNV-RP-F101标准方法适用于径厚比较小的集输管道,但当缺陷长度小于1D(D为管道外径)时,该方法不具有保守性,推荐采用PCORRC标准方法。相比于标准方法,预测模型的准确率提高了3.11%,适用于含腐蚀缺陷集输管道工程适用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管道 内腐蚀 失效准则 评价方法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A-SVR模型的管道腐蚀速率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军衡 唐海光 +2 位作者 付军 朱瑞 陈良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146,共5页
为准确预测油气管道的腐蚀速率,建立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VR)的预测模型。对传统麻雀搜索算法(SSA)的各种麻雀的位置更新公式进行调整,得到了ISSA,通过对比改进前后两种算法的迭代结果发现ISSA的收敛... 为准确预测油气管道的腐蚀速率,建立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VR)的预测模型。对传统麻雀搜索算法(SSA)的各种麻雀的位置更新公式进行调整,得到了ISSA,通过对比改进前后两种算法的迭代结果发现ISSA的收敛速度得到大幅提升。随后通过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优化SVR模型的惩罚因子和核参数,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采用南海油田管道的50组管道腐蚀数据对ISSA-SVR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未经优化的SVR模型相比,ISSA-SVR模型的预测结果误差小、相关程度高,表明ISSA-SVR预测模型可为油气管道的腐蚀速率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雀搜索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 油气管道 腐蚀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TSO-BPNN模型的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肖荣鸽 刘国庆 +3 位作者 刘博 魏王颖 庄琦 靳帅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8,共7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增强,在役的和建设中的海底油气管道越来越多,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对于海底油气管道的日常运行、维护和检修极为重要。为了提高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建立了基于主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增强,在役的和建设中的海底油气管道越来越多,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对于海底油气管道的日常运行、维护和检修极为重要。为了提高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金枪鱼群算法(Tuna Swarm Optimization,T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组合模型PCA-TSO-BPNN。运用PCA进行数据降维,筛选出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BPNN预测模型,并采用TSO算法对BPNN预测模型的权值和阈值参数进行寻优;利用PCA-TSO-BPNN组合模型对海底管道内腐蚀速率进行预测,并与对比模型进行比较,验证PCA-TSO-BPNN组合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PCA-TSO-BPNN组合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8441%和0.06757,远低于对比模型,组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可为海底管道内腐蚀防护和流动保障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金枪鱼群算法 海底管道 腐蚀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模型对管道腐蚀速率预测的效能研究--基于注意力机制增强的CNN与LSTM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骆正山 杜丹 +1 位作者 骆济豪 王小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63-4269,共7页
为评估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及结合的CNN-LSTM模型在管道腐蚀速率预测中的性能表现,特别引入注意力机制,以期提高模型对关键特征的捕捉能力和预测的准确性。... 为评估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及结合的CNN-LSTM模型在管道腐蚀速率预测中的性能表现,特别引入注意力机制,以期提高模型对关键特征的捕捉能力和预测的准确性。分析影响管道腐蚀速率的环境因素作为模型输入,并通过注意力机制优化特征表示。结果表明,结合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模型在准确性和可靠性上超越了单独的CNN或LSTM模型。这一结果不仅展示了深度学习模型通过技术增强了处理复杂数据的能力,也为实际工业应用中的时间序列预测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证实了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管道腐蚀速率进行精确预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管道腐蚀速率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CNN) 长短期记忆(LSTM) 注意力机制 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HS-Kriging-DW的页岩气集输管道内腐蚀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逸轩 彭星煜 耿月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3-117,共5页
为了准确预测页岩气集输管道的内腐蚀速率,对DW(DeWarrd)模型进行修正,运用LHS(拉丁超立方抽样)优化的Kriging(克里金方法)对修正DW进行训练以建立模型并验证。通过高清漏磁检测器检测某页岩气集输管道内腐蚀速率,基于PIPESIM模拟该管... 为了准确预测页岩气集输管道的内腐蚀速率,对DW(DeWarrd)模型进行修正,运用LHS(拉丁超立方抽样)优化的Kriging(克里金方法)对修正DW进行训练以建立模型并验证。通过高清漏磁检测器检测某页岩气集输管道内腐蚀速率,基于PIPESIM模拟该管道现场工况,运用多元非线性回归修正DW模型。运用LHS-Kriging对修正DW模型进行训练并优化,运用建立的模型对另一相邻管道进行了腐蚀速率的预测和现场开挖验证。现场内检测的结果显示:管线在几处低洼积液处发生了严重的腐蚀,因此引入了持液率作为修正因子修正DW模型。选择样本数为500用于LHS-Kriging-DW模型时误差较小。在实例运用中,10个开挖检测点有9个都在预测结果的95%置信区间内,这说明建立的腐蚀速率模型可用于指导现场内腐蚀直接评价等相关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集输管道 内腐蚀速率 多元非线性回归 克里金方法(Kriging) 拉丁超立方抽样(L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GA-BP模型的页岩气集输管道的内腐蚀速率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逸轩 彭星煜 +1 位作者 耿月华 王思汗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针对页岩气集输管道的内腐蚀,提出了一种基于KPCA-GA-BP组合模型的腐蚀速率预测算法。以某条页岩气集输管道的检测结果作为训练数据,运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运用遗传算法(GA)优化了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的初始值,运用核主... 针对页岩气集输管道的内腐蚀,提出了一种基于KPCA-GA-BP组合模型的腐蚀速率预测算法。以某条页岩气集输管道的检测结果作为训练数据,运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运用遗传算法(GA)优化了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的初始值,运用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对数据进行了降维,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采用所建模型对另一条相邻管道进行预测并开挖验证。结果表明:选择TRAINGDM作为训练函数,隐含层节点为(8,1),遗传算法进化数为50,种群规模为100,交叉概率为0.3,变异概率为0.2,运用KPCA将数据从7维降为4维后,此模型的均方误差最低为0.12,当该模型用于相邻管道的预测时,均方误差为0.14。运用KPCAGA-BP模型,对页岩气集输管道内腐蚀速率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此模型可用于辅助指导现场内腐蚀直接评价等相关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集输管道 内腐蚀速率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 均方误差(M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海底原油输送管线的内腐蚀风险评估
7
作者 李晨泓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5,共5页
对于无法进行智能内检测的管道,急需通过科学的内腐蚀风险评估了解其腐蚀状况,从满足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工作要求。通过内腐蚀直接评估和室内模拟试验,评价了目标海底管道内腐蚀风险,以合理评估管线服役可靠性,合理安排后续水下检测以及... 对于无法进行智能内检测的管道,急需通过科学的内腐蚀风险评估了解其腐蚀状况,从满足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工作要求。通过内腐蚀直接评估和室内模拟试验,评价了目标海底管道内腐蚀风险,以合理评估管线服役可靠性,合理安排后续水下检测以及其他检查资源的优先次序。评估结果表明该海管存在内腐蚀,但强度未受到显著影响,可按照目前条件,继续保持正常生产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管 内腐蚀直接评价 腐蚀预测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列灰预测”的输气管道腐蚀预测 被引量:5
8
作者 苏欣 袁宗明 +3 位作者 黄坤 张琳 张鹏 赵文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2-85,共4页
输气管道腐蚀涉及因素较多,关系错综复杂,且随着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对于这些因素的确定也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利用“数列灰预测”建立了管道腐蚀预测的新模型,介绍了三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将预测模型应用于四川气田某输气管道... 输气管道腐蚀涉及因素较多,关系错综复杂,且随着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对于这些因素的确定也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利用“数列灰预测”建立了管道腐蚀预测的新模型,介绍了三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将预测模型应用于四川气田某输气管道的腐蚀速度和腐蚀深度的预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预测的误差小,可以用于现场实际工作中,为管道的腐蚀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腐蚀 腐蚀速度 腐蚀深度 GM(1 1) 数列灰预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内腐蚀预测及监测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辉 马红莲 +2 位作者 李长春 段汝娇 王跃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8050-8055,共6页
针对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内腐蚀穿孔事故日趋严重的工程实际问题,对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内腐蚀高风险点预测及内腐蚀缺陷监测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基于原油集输管道管内介质的液滴携带机理,给出了该类管道内腐蚀高风险点的预测和判定方法... 针对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内腐蚀穿孔事故日趋严重的工程实际问题,对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内腐蚀高风险点预测及内腐蚀缺陷监测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基于原油集输管道管内介质的液滴携带机理,给出了该类管道内腐蚀高风险点的预测和判定方法;基于场指纹腐蚀监测原理,研究了代表腐蚀缺陷深度的指纹系数的空间分布规律,给出了其与管道壁厚减薄量的对应关系曲线,建立了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内腐蚀状况的评估模型。研究可为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科学管理及保障原油集输管道安全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原油 集输管道 内腐蚀预测 内腐蚀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集气站场管道元件内腐蚀位置预测技术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辉 黄龙 +1 位作者 马红莲 何仁洋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41-844,859,共5页
天然气集气站气质成分复杂,管道密集且敷设方式多样,导致站内管道元件存在腐蚀减薄、腐蚀穿孔泄漏等安全隐患。根据集气站内管道元件的实际腐蚀案例,对天然气集气站管道元件腐蚀机理、腐蚀位置预测技术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内腐... 天然气集气站气质成分复杂,管道密集且敷设方式多样,导致站内管道元件存在腐蚀减薄、腐蚀穿孔泄漏等安全隐患。根据集气站内管道元件的实际腐蚀案例,对天然气集气站管道元件腐蚀机理、腐蚀位置预测技术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内腐蚀位置预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气站 管道元件 内腐蚀 位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油气管道维修策略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新生 李亚云 王小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1-86,共6页
为实现油气管道腐蚀系统定期维修经济最优化,基于伽马过程和可靠性相关理论,建立管道剩余寿命预测和维修策略优化方法。首先,采用伽马过程表示管道腐蚀点处腐蚀深度的变化,建立相关随机过程模型;然后,假设每次维修为不完全维修且维修深... 为实现油气管道腐蚀系统定期维修经济最优化,基于伽马过程和可靠性相关理论,建立管道剩余寿命预测和维修策略优化方法。首先,采用伽马过程表示管道腐蚀点处腐蚀深度的变化,建立相关随机过程模型;然后,假设每次维修为不完全维修且维修深度服从正态分布,据此建立腐蚀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其次,建立以维修深度、预防维修最大次数和平均剩余寿命为优化变量,期望费用率(ECR)最低为目标的维修决策优化模型,确定最佳维修次数和ECR;最后,对某实际案例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得出其剩余寿命与实际相吻合且可靠度较好。结果表明:在制定维修策略时,引入维修深度,有助于节省费用、提高管道维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腐蚀 伽马过程 维修深度 剩余寿命预测 维修策略 期望费用率(E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ICS-ELM模型的油气水混输管道腐蚀速率预测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永强 李希 +3 位作者 周忠强 李文鹏 杨斌 姚瑞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4-59,63,共7页
由于油气水混输管道内的腐蚀性物质含量较多,因此,腐蚀速率相对较快。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KPCA-ICS-ELM模型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首先对KPCA(核主成分分析)算法、ICS(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ELM(极限学习机)算法分别进行介绍,提出KPCA-ICS-... 由于油气水混输管道内的腐蚀性物质含量较多,因此,腐蚀速率相对较快。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KPCA-ICS-ELM模型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首先对KPCA(核主成分分析)算法、ICS(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ELM(极限学习机)算法分别进行介绍,提出KPCA-ICS-ELM模型的组合方法以及模型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的方式获取油气水混输管道的腐蚀速率数据,进而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实例验证的方式证明本次所提模型的可行性,通过与其它模型进行对比,证明此模型的先进性。结果表明:通过使用KPCA模型对影响混输管道内壁均匀腐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介质中的H_(2)S含量、CO_(2)含量、温度、流速、pH值对于均匀腐蚀速率的影响相对较大,使用本次研究所提出模型进行均匀腐蚀速率预测的最小误差为1.24%,均方根误差为0.9339%,希尔不等系数为0.5273%。与其它模型相比,本次研究所提模型的精度相对较高,证明使用KPCA-ICS-ELM模型对油气水混输管道进行均匀腐蚀速率预测的可行性及先进性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PCA-ICS-ELM模型 油气水混输管道 内壁腐蚀 均匀腐蚀 腐蚀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输管道CO_(2)腐蚀预测机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蒋宏业 刘映雪 +2 位作者 何莎 骆吉庆 徐涛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8,共11页
CO_(2)驱油技术因能显著提高油藏采收率而在各大油田得到广泛应用,但采出液中CO_(2)含量的升高却使得地面集输管道腐蚀现象严重。针对地面集输管道CO_(2)腐蚀问题,开展了腐蚀产物膜影响下CO_(2)腐蚀速率预测研究。依据腐蚀热力学和腐蚀... CO_(2)驱油技术因能显著提高油藏采收率而在各大油田得到广泛应用,但采出液中CO_(2)含量的升高却使得地面集输管道腐蚀现象严重。针对地面集输管道CO_(2)腐蚀问题,开展了腐蚀产物膜影响下CO_(2)腐蚀速率预测研究。依据腐蚀热力学和腐蚀动力学理论,考虑流体流动、电化学反应、传质过程等多场耦合作用,在Nesic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腐蚀产物膜对离子传质扩散系数的影响因子,提出了新的腐蚀预测机理模型,并对化学、电化学及传质计算进行了改进。利用文献中实验数据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与验证,结果表明,腐蚀预测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情况良好,在腐蚀产物膜存在的条件下能够实现腐蚀预测速率的有效修正,进一步提高了CO_(2)腐蚀预测机理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为油气生产和加工输送管道及相关设施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管道 CO_(2)腐蚀 机理模型 腐蚀产物膜 腐蚀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注水管道的腐蚀速率 被引量:9
14
作者 喻西崇 赵金洲 邬亚玲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6,2,共3页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自组织学习能力 ,通过对训练样本集的学习 ,预测了注水管道的腐蚀速率。通过实例 ,采用 4种不同的预测腐蚀速率的方法 ,即采用传统的预测腐蚀速率的CVDA— 84规范、传统的BP神经网络、改进的Rumelhart和MBP...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自组织学习能力 ,通过对训练样本集的学习 ,预测了注水管道的腐蚀速率。通过实例 ,采用 4种不同的预测腐蚀速率的方法 ,即采用传统的预测腐蚀速率的CVDA— 84规范、传统的BP神经网络、改进的Rumelhart和MBP神经网络计算注水管道的腐蚀速率。CVDA— 84规范偏保守 ,采用BP以及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的腐蚀速率和观测值基本一致。但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时 ,迭代次数比CVDA大得多 ,采用改进的Rumel hart和MBP神经网络能有效地提高预测速度 ,改善网络的收敛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预测 注水管道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SVM的高含硫油气混输管道腐蚀预测 被引量:17
15
作者 骆正山 毕傲睿 王小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90,共6页
为预测高含硫油气混输管道腐蚀情况,分析了导致腐蚀的原因,归纳影响腐蚀的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各种因素进行优选,摒弃相关联但贡献率较低的因素。将贡献率较大的因素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输入变量,以腐蚀率作为目标输出函数... 为预测高含硫油气混输管道腐蚀情况,分析了导致腐蚀的原因,归纳影响腐蚀的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各种因素进行优选,摒弃相关联但贡献率较低的因素。将贡献率较大的因素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输入变量,以腐蚀率作为目标输出函数,建立管道腐蚀预测模型,并进行管道腐蚀率预测。以某公司川中地区8条运营管线为例,验证SVM方法预测管道腐蚀率的效果。结果表明,PCA-SVM方法的预测数据平均相对误差较小、吻合度高,预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混输管道 腐蚀因素 腐蚀率预测 主成分分析(PCA) 支持向量机(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腐蚀缺陷的管道内检测周期优化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杰 薛一菡 +4 位作者 丁奕 昝林峰 杨静 宫敬 李晓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113,共7页
内检测是进行风险识别,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平衡风险与成本,确定最优的腐蚀管道内检测周期,提出了基于成本的以失效概率阈值为决策变量的内检测周期优化方法。利用蒙特卡罗仿真技术计算了管道的可靠性和总成本率,以最... 内检测是进行风险识别,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平衡风险与成本,确定最优的腐蚀管道内检测周期,提出了基于成本的以失效概率阈值为决策变量的内检测周期优化方法。利用蒙特卡罗仿真技术计算了管道的可靠性和总成本率,以最低总成本率确定管道最优失效概率阈值,从而得出最优内检测周期。采用某天然气管道的实际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论证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最优内检测周期随着缺陷初始深度和缺陷深度生长速率的增大而减小,缺陷初始深度变异系数和失效成本对最优内检测周期无显著影响。所提出方法可以在风险和成本之间寻求平衡,有效地确定腐蚀管道的最优内检测周期,能定量评价腐蚀缺陷相关参数对管道内检测周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管道 腐蚀缺陷 内检测周期 失效概率 敏感性分析 成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A-BPNN的长输管道外腐蚀速率预测 被引量:12
17
作者 凌晓 徐鲁帅 +3 位作者 高甲程 马娟娟 马贺清 付小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5-293,共9页
目的构建陆地长输管道外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提升管道外腐蚀速率预测的精度,对长输管道外腐蚀状态进行准确把控。方法深入解析了萤火虫算法(FA)的工作原理,针对FA易出现陷入局部最优或因控制参数设置不合适而导致函数无法收敛等问题,提... 目的构建陆地长输管道外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提升管道外腐蚀速率预测的精度,对长输管道外腐蚀状态进行准确把控。方法深入解析了萤火虫算法(FA)的工作原理,针对FA易出现陷入局部最优或因控制参数设置不合适而导致函数无法收敛等问题,提出了FA的改进方案:采用Logistics混沌映射的方法初始化萤火虫的位置,提升萤火虫种群的所养性;引入一种新的惯性权重计算方法来改进萤火虫位置移动公式,提升FA全局寻优能力。利用改进的萤火虫算法(IFA)对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建立基于IFA-BPNN的长输管道外腐蚀速率预测模型。以111组长输管道外腐蚀检测数据为例,在MATLAB中进行模拟仿真计算,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NN(PSO-BPNN)、遗传算法优化的BPNN(GA-BPNN)以及未进行优化的BPNN作为对比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IFA优化BPNN,大幅提升了BPNN模型的预测精度。使用IFA-BPNN模型预测12组管道腐蚀速率,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94%,预测结果的R2为0.99595,均优于BPNN、PSO-BPNN以及GA-BPNN模型的预测结果。结论IFA-BPNN作为预测管道腐蚀速率工具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火虫算法 BP神经网络 混沌初始化 惯性权重 管道 腐蚀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GOA-RVM的海底管道腐蚀速率预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骆正山 杨枚桧 +1 位作者 王小完 张新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37-1340,共4页
针对油气管道腐蚀预测模型参数确定困难及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F-GOA-RVM的腐蚀速率预测新方法。运用随机森林(RF)筛选海底管道腐蚀影响因素,确定腐蚀主要因素;用蝗虫算法(GOA)优化相关向量机(RVM)参数,预测管道腐蚀速率。... 针对油气管道腐蚀预测模型参数确定困难及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F-GOA-RVM的腐蚀速率预测新方法。运用随机森林(RF)筛选海底管道腐蚀影响因素,确定腐蚀主要因素;用蝗虫算法(GOA)优化相关向量机(RVM)参数,预测管道腐蚀速率。仿真实验表明:与粒子群算法-相关向量机(PSO-RVM)和RVM相比,RF-GOA-RVM模型稳定性更好,预测精度更高,可为海底管道腐蚀失效预测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向量机 蝗虫优化算法 随机森林 海底管道 腐蚀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组合模型的管道腐蚀速率预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晓东 李著信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19,共5页
预测管道的腐蚀速率对于预测管道的剩余寿命及剩余强度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需要已知腐蚀影响因素的测量数据,而获取这些数据的成本较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预测方法以降低检测成本。将灰色系统理论、人工神... 预测管道的腐蚀速率对于预测管道的剩余寿命及剩余强度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需要已知腐蚀影响因素的测量数据,而获取这些数据的成本较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预测方法以降低检测成本。将灰色系统理论、人工神经网络及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灰色组合模型,通过对腐蚀速率测量数据序列的趋势性、周期性及随机性成分分别建模,从而实现对腐蚀速率的预测。实例表明,灰色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其它几种预测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论 人工神经网络 时间序列 自回归整合移动平均模型 管道 腐蚀速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支持向量机的湿天然气集输管道腐蚀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骆正山 郜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67,共6页
湿天然气集输管道系统运行时间长,管道腐蚀严重,失效泄漏事故频发,其系统风险评价面临诸多问题,因而研究其腐蚀率预测有重要意义。基于灰色支持向量机(GSVM)方法,综合考虑管道材质及其各种影响因素,对其进行灰色相关分析,并根据结果选... 湿天然气集输管道系统运行时间长,管道腐蚀严重,失效泄漏事故频发,其系统风险评价面临诸多问题,因而研究其腐蚀率预测有重要意义。基于灰色支持向量机(GSVM)方法,综合考虑管道材质及其各种影响因素,对其进行灰色相关分析,并根据结果选取有较高相关度的影响因子作为输入变量,将腐蚀率作为目标输出函数,建立湿天然气集输管道腐蚀预测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比较,发现用该模型计算出的管道腐蚀率平均相对误差较小,其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吻合程度较高,使预测精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天然气 集输管道 灰色支持向量机(GSVM) 腐蚀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