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业银行数字化与企业杠杆操纵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洋 赵晶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共18页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重塑金融行业的业务与服务模式,数字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发展战略。基于中国246家商业银行及2567家A股上市公司2013—2022年数据,探究了商业银行是否可以通过数字化来降低企业杠杆操纵行为,并深入分析其作...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重塑金融行业的业务与服务模式,数字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发展战略。基于中国246家商业银行及2567家A股上市公司2013—2022年数据,探究了商业银行是否可以通过数字化来降低企业杠杆操纵行为,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杠杆操纵行为,其中管理数字化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更强。提高企业长期贷款水平、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减少银行对企业会计信息依赖是商业银行数字化影响企业杠杆操纵行为的主要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抑制作用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强、成长性高及中小企业中更为明显。通过对商业银行数字化微观纠偏功能的研究,不仅从新视角揭示商业银行数字化对企业杠杆操纵行为的影响路径,也为进一步挖掘商业银行数字化意义提供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数字化 杠杆操纵 融资约束 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结构与企业金融化
2
作者 陈健 陈晓昱 贾隽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3,共11页
选用我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控制权结构视角,研究了无实际控制人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到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和投机两... 选用我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控制权结构视角,研究了无实际控制人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到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和投机两类主要动机,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更倾向于促进投机性金融化。另外,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无实际控制人通过降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和加剧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金融化的行为。进一步对有实际控制人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的样本进行单独研究发现,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后,存在更多的金融资产投资和金融渠道获利的金融化行为,且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高竞争行业的样本中更显著。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以及金融化的动机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改善公司治理、有效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结构 无实际控制人 企业金融化 投机动机 储蓄动机 内部控制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持股与企业ESG表现
3
作者 陈少克 贾帅帅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本文以我国2009—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外资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以及作用途径。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并且该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内生性检验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 本文以我国2009—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外资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以及作用途径。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并且该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内生性检验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外资持股主要通过资金融通渠道、内部治理渠道、信息关注渠道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外资持股对非国有企业、高管具有海外背景企业、审计公司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外资持股对ESG的不同维度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并通过促进ESG表现的提升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丰富了有关外资持股和企业ESG表现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于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持股 ESG表现 融资约束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机制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4
作者 梁威 韩一飞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9,共11页
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正在深刻重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本文基于2014~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了数字基础设施指数,评估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可... 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正在深刻重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本文基于2014~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了数字基础设施指数,评估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东部地区、制造业和大规模企业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受益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强创新投入及产出以及改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3条路径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此外,公众环境关注度的提升进一步强化了数字基础设施的正向效应。本文揭示了数字基础设施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多维机制,为企业把握数字经济机遇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可持续发展绩效 经济绩效 环境绩效 上市公司 融资约束 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公众环境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与污染企业绩效:投融资约束与内部控制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华岳 刘英杰 逯建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4,共15页
绿色金融政策具有引导资金进入绿色产业领域和推动污染企业转型升级的双重目标。本文以2012年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政策为准实验,采用2004—2017年中国A股968家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如何影响中... 绿色金融政策具有引导资金进入绿色产业领域和推动污染企业转型升级的双重目标。本文以2012年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政策为准实验,采用2004—2017年中国A股968家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如何影响中国污染企业绩效。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有效降低了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且这一抑制作用通过融资约束效应、投资约束效应和内部控制质量效应等渠道实现。《绿色信贷指引》政策实施后,污染企业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上的投资规模下降,以SA指数衡量的企业融资约束收紧,并且以内部控制质量指数衡量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恶化。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指引》对国有污染企业、处于低市场化程度和弱环境规制地区的污染企业绩效影响更加明显。本文为绿色信贷在微观层面如何影响企业经济表现提供了可靠证据,也为绿色金融政策如何精准有效助力污染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企业绩效 融资约束 投资约束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社会资本与企业杠杆操纵 被引量:1
6
作者 贺佳 王佳瑞 郭俊汝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与我国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企业杠杆率调控已成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关键议题。本文基于2008—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了CEO社会资本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社...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与我国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企业杠杆率调控已成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关键议题。本文基于2008—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了CEO社会资本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社会资本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杠杆操纵。机制分析表明,CEO社会资本主要发挥“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强化内部控制来抑制企业杠杆操纵。从CEO社会资本的具体类别来看,政治社会资本和学术社会资本均能显著抑制企业杠杆操纵,而商业社会资本无显著影响。从杠杆操纵的手段来看,CEO社会资本主要约束企业“表外负债”式杠杆操纵行为,并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违约风险。此外,区域金融供给和社会信任在CEO社会资本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中发挥了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杠杆操纵 非正式制度 融资约束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德方能行稳致远:ESG表现与企业韧性
7
作者 胡玲 陈昭 刘子茗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6,共16页
VUCA时代,如何在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中提高韧性,成为企业存续和未来发展的关键。本文选用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绿色创新、融资约束和内部控制三个角度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ESG表... VUCA时代,如何在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中提高韧性,成为企业存续和未来发展的关键。本文选用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绿色创新、融资约束和内部控制三个角度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ESG表现卓越的企业展现出更强的企业韧性,这一研究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发现,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绿色创新和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行业环境污染指数以及企业环境信息质量异质性条件下,ESG对企业韧性的促进作用具有非对称性。本文明确了ESG表现与企业韧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厚德”经营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仅为企业实施ESG战略提供了动力,也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企业韧性 公司治理 绿色创新 融资约束 内部控制 环境信息披露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嫉妒心理对公司违规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陆明富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149,共12页
公司违规是阻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探究高管嫉妒心理对公司违规的影响,本文以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4~2023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管嫉妒心理的产生显著促进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发生,而且这一影响是通过降... 公司违规是阻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探究高管嫉妒心理对公司违规的影响,本文以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4~2023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管嫉妒心理的产生显著促进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发生,而且这一影响是通过降低内部控制质量以及增加公司融资约束程度得以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薪酬差距产生的优越感弱化了高管嫉妒心理对公司违规的影响;当上市公司收到年报问询函监管时,高管嫉妒心理对公司违规的影响就会减弱;高管嫉妒心理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披露违规和经营违规方面。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监管部门如何加强公司违规行为的监管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上市公司如何完善薪酬体系提供合理的建议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违规 高管嫉妒心理 高管薪酬差距 内部控制 融资约束 信息披露违规 经营违规 薪酬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国家审计与国企避税 被引量:15
9
作者 贺星星 胡金松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选取2007-2017年上市中央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影响作用以及国家审计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具有抑制国企避税的治理功能,国家审计监督会显著增强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抑制作用,... 选取2007-2017年上市中央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影响作用以及国家审计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具有抑制国企避税的治理功能,国家审计监督会显著增强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抑制作用,说明内部控制和国家审计是深入理解国有企业税负水平及其变化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避税的治理效应在地区税收征管强度小、社会审计质量低和避税激进的国企中更为显著;通过分解内部控制五要素后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避税的抑制效应集中体现在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两大要素上。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达到抑制企业避税的治理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避税 内部控制 国家审计 公司治理 融资约束 社会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佳 秦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2,共14页
在数字经济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探究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劳动... 在数字经济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探究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第二,融资约束效应、人力资本结构效应及内部控制效应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渠道;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存在行业、所有制、科技属性方面的异质性,且对劳动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及高科技企业产生明显偏好;第四,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效应,实现了员工福利与企业发展的互利共赢。研究结论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提供关于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证据,为新时期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劳动收入份额 融资约束 人力资本结构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字化激励促进企业纵向并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宏波 张馨文 汤城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2,共14页
数字经济已然成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于企业管理与经营决策等行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企业纵向并购的作用机理尚未厘清... 数字经济已然成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于企业管理与经营决策等行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政府数字化激励对企业纵向并购的作用机理尚未厘清。基于此,使用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对政府数字化激励与企业纵向并购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理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数字化激励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纵向并购概率及频率,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增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影响机制发挥效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的所有权性质、面临的外部交易成本、行业集中度,以及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政府数字化激励发挥纵向并购促进效应具有显著的影响。丰富了政府数字化激励政策在企业并购决策领域的研究,并为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中高效开展纵向并购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结果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激励 纵向并购 数字化水平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是否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12
作者 顾海峰 沈樱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2,共12页
选取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投资过度状态企业中更为明显。数字金融主要通过放宽企业的融资约束与降低贷款成本两个渠道来提升企业投资效率... 选取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投资过度状态企业中更为明显。数字金融主要通过放宽企业的融资约束与降低贷款成本两个渠道来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数字金融-融资约束/贷款成本-投资效率”的传导渠道均有效。环境不确定性与内控质量的提高均会促进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低成长性与国有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低与金融监管强度高的地区企业,数字金融对高成长性与非国有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高与金融监管强度低的地区企业的投资效率的促进力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投资效率 融资约束 贷款成本 环境不确定性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专长审计师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聂秋爽 喻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5,共12页
以2014-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行业专长审计师影响企业杠杆操纵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行业专长审计师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杠杆操纵行为,该结论在经过若干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行业专长... 以2014-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行业专长审计师影响企业杠杆操纵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行业专长审计师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杠杆操纵行为,该结论在经过若干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行业专长审计师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内部控制不存在实质性缺陷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时,行业专长审计师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效应更为凸显.结论不仅从杠杆操纵视角丰富和拓展了审计师行业专长经济效应的相关研究,也为抑制企业杠杆操纵、防止企业虚假降杠杆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专长审计师 企业杠杆操纵 融资约束 内部控制缺陷 机构投资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资参股能够影响民营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吗?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海林 陈苗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101,共15页
以2010—2022年沪深A股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模型考察国资参股对民营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并使用多期双重差分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媒体关注,国资参股会提升民营企业信... 以2010—2022年沪深A股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模型考察国资参股对民营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并使用多期双重差分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媒体关注,国资参股会提升民营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同时,这种效应在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和代理问题更严重的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提高民营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基础上,国有参股还会增强投资者信心和拉升企业价值。这些发现不仅为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也为政府宏观调控、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国资参股 信息披露质量 内部控制质量 融资约束 媒体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银企关联与融资约束——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92
15
作者 程小可 杨程程 姚立杰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86,共7页
本文以2009-2011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视角探究了内部控制和银企关联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高水平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缓解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方... 本文以2009-2011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视角探究了内部控制和银企关联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高水平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缓解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方面,高水平内部控制和银企关联之间存在一种替代机制,即银行关联企业更多地借助于银行资源来降低其融资约束水平;而非银行关联企业更多地在提高其内部控制水平,降低其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层面上,达到缓解自身融资约束的目的。上述发现为理解内部控制、银企关联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银企关联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建设与企业创新投资:促进还是抑制?——中国“萨班斯”法案的经济后果 被引量:54
16
作者 钟凯 吕洁 程小可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38,共9页
本文基于企业创新投资视角,探讨了中国"萨班斯"法案的实施效应。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之后,企业创新投资显著增加;高质量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创新投资及其效率具有促进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主要通过缓解... 本文基于企业创新投资视角,探讨了中国"萨班斯"法案的实施效应。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之后,企业创新投资显著增加;高质量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创新投资及其效率具有促进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的渠道,为企业创新投资获取更多的融资支持,从而发挥积极效应。考虑产权性质,高质量内部控制对于提升非国有企业创新投资水平及效率的作用更为显著;并且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更有助于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效应。本文研究表明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能够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投资的途径,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创新投资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视角下融资约束与研发效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桂春 叶陈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0-26,共7页
在构建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及使用随机前沿模型度量企业研发效率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内部控制视角下融资约束与研发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研发效率显著正相关。在内部控制良好的企业,融资约束对研发效率提升有较强的促... 在构建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及使用随机前沿模型度量企业研发效率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内部控制视角下融资约束与研发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研发效率显著正相关。在内部控制良好的企业,融资约束对研发效率提升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在内部控制较差的企业,融资约束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弱。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执行前后企业融资约束对研发效率的影响进行对比发现,规范执行后有助于加强融资约束与研发效率的正向关系,但不显著,内部控制执行效果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融资约束 研发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关系、内部控制缺陷与信贷约束——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红英 赵丹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81,共11页
作为正式制度的内部控制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政治关系在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过程中究竟谁胜谁负,很少有学者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基于这一新视角,以2012~2014年中国民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政治关系和内部控制缺陷对信贷约束的... 作为正式制度的内部控制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政治关系在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过程中究竟谁胜谁负,很少有学者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基于这一新视角,以2012~2014年中国民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政治关系和内部控制缺陷对信贷约束的联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会加剧企业的信贷约束,具体表现在更高的债务融资成本、更少的新增贷款以及更短的贷款期限;但是政治关系会屏蔽内部控制缺陷带来这种约束力,特别是在新增贷款和债务期限水平方面,且这种屏蔽效应会随着政治关系的强弱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关系 内部控制缺陷 信贷约束 民营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来自A股上市公司企业内控评价报告的证据 被引量:13
19
作者 倪静洁 吴秋生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0-99,共10页
以中国A股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信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考察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相应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的企业相比,披露内控重大缺... 以中国A股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信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考察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相应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的企业相比,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的企业在披露该信息之后创新投入水平更高,且这种促进作用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实现;区分不同披露特征研究发现,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在主动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内控重大缺陷修复比重较高以及内控重大缺陷得以有效修复的企业中更为突出。研究结论对企业如何提高自身内控信息披露水平以促进创新投入、投资者如何利用内控信息作出理性决策,以及政府如何完善内控信息披露法规促进企业提升创新投入水平,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重大缺陷 修复信息披露 创新投入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约束与内部控制对成本粘性的交互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证据 被引量:18
20
作者 梅丹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70,共13页
成本粘性是诸多现代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共同难题。基于成本粘性动因的理论研究,将融资约束与内部控制对企业微观成本调节机制的交互作用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6年数据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和内部控制对成本粘性的... 成本粘性是诸多现代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共同难题。基于成本粘性动因的理论研究,将融资约束与内部控制对企业微观成本调节机制的交互作用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6年数据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和内部控制对成本粘性的交互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和内部控制在抑制成本粘性上具有互补效应,且在民营制造企业和面临强产品市场竞争的制造企业中,融资约束和内部控制的这种互补作用更强更显著。这为解释和揭示企业成本管理行为提供了较新视角,并有助于全面认知融资约束和内部控制对企业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内部控制 成本粘性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