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基于全渠道供应链管理的视角
1
作者 焦然 温素彬 赵萱译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100,共11页
本文将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照其与供应链上中下游的关系划分为采购、生产和销售渠道营运资金,并基于各渠道关联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运营活动的差异,将企业社会责任区分为内外两部分,以精准分析内外部社会责任对供应链各渠道营... 本文将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照其与供应链上中下游的关系划分为采购、生产和销售渠道营运资金,并基于各渠道关联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运营活动的差异,将企业社会责任区分为内外两部分,以精准分析内外部社会责任对供应链各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外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提升采购、销售渠道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分别通过降低与供应商的采购关系波动和与客户的销售关系波动的路径来实现;内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可以提高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效率,通过构建良好的员工向上沟通渠道这一路径来实现。同时发现,企业实施外部社会责任战略,能提高采购和销售渠道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实施内部社会责任战略,能提高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本文研究的结论能为企业有效履行社会责任、合理配置供应链不同渠道的资金资源,进而提升资金管理效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供应链渠道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效率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因素组态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崔甜甜 牟春兰 李香蓉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9,共9页
以209家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评分的A股医药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内外整合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内部驱动因素(财务绩效、技术创新、高管薪酬、内部控制)和外部约束因素(政府干预度、法律环境)的匹配效应对... 以209家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评分的A股医药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内外整合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内部驱动因素(财务绩效、技术创新、高管薪酬、内部控制)和外部约束因素(政府干预度、法律环境)的匹配效应对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复杂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内部驱动因素与外部约束因素的不同组合对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起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医药企业社会责任高履行路径有5条,分别是高管引领经济驱动型、内控强化经济驱动型、高管引领内控驱动型、法律保护能力驱动型和内控强化压力驱动型;导致医药企业社会责任低履行的路径有1条,且与社会责任高履行的驱动机制存在非对称性。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影响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多重复杂因素间互动本质,并为医药企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带来有益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内部动力 外部约束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选择性参与 被引量:14
3
作者 叶艳 李孔岳 胡桂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85,共10页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利用3 759家全国私营企业样本,区分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探究家族企业在承担内外部社会责任上的行为表现及不同发展阶段承担内外部社会责任的行为模式,结果表明:(1)家族涉入会提高企业外部慈善捐赠投入,但会抑制企...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利用3 759家全国私营企业样本,区分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探究家族企业在承担内外部社会责任上的行为表现及不同发展阶段承担内外部社会责任的行为模式,结果表明:(1)家族涉入会提高企业外部慈善捐赠投入,但会抑制企业内部员工福利投入。(2)相比成熟期企业,新创企业家族涉入与外部慈善捐赠的正向关系更强,而与员工福利投入的负向关系没有改变。(3)企业家的人力资本越强,家族涉入与员工福利投入的负向关系越会减弱。在对样本选择、替代变量等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保持稳定。研究揭示家族企业在承担内外部社会责任时遵循不同的行为逻辑,并且,优先遵循"惠外"的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涉入 内部社会责任 外部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扩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与高管薪酬辩护 被引量:17
4
作者 吉利 吴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125,共10页
随着社会责任意识的普及,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2009—2013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并且基于薪酬辩护假说,进一步检验内部收入差距、高管权... 随着社会责任意识的普及,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2009—2013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并且基于薪酬辩护假说,进一步检验内部收入差距、高管权力等对企业社会责任与高管薪酬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是高管绩效考核的重要的非财务指标,企业社会责任增加高管薪酬。当企业内部收入差距较大时,高管可能通过增加薪酬契约中社会责任指标权重的方式进行薪酬辩护,并且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辩护行为更明显。管理层权力影响高管的薪酬辩护行为,相较于权力较小的高管,权力较大的高管更可能通过增加社会责任业绩指标权重的方式进行薪酬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高管薪酬 薪酬辩护 内部收入差距 管理层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表现与企业金融化——内外监管双“管”齐下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94
5
作者 潘海英 朱忆丹 新夫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69,共10页
以2011—2018年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ESG)表现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ESG表现抑制了企业金融化,而企业内部监管会放大ESG表现对企业金融化的负向效应,外部金融监管则弱化了两者... 以2011—2018年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ESG)表现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ESG表现抑制了企业金融化,而企业内部监管会放大ESG表现对企业金融化的负向效应,外部金融监管则弱化了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抑制效应、放大效应和弱化效应在环境、社会责任方面体现较为明显,而在公司治理方面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表现以及环境、社会责任能通过融资约束抑制企业金融化行为,融资约束在公司治理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中不具有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表现以及环境、社会责任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研发能力较强企业中较为显著,而公司治理在非国有企业和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中表现出正向的金融化效应。研究结果丰富了ESG表现影响企业金融化的理论机制,为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体系、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环境 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 企业金融化 企业内部监管 外部金融监管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环境损害责任制度:以综合性责任分担为视角 被引量:6
6
作者 蔡守秋 潘凤湘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在我国尚未得到立法的专门性规定,亟待建立和完善。在生态文明的要求下,我国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应从污染者(个人)责任制走向综合责任制,尤其是通过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社会化以及环境损害国家补偿责任的分担来不断改进与完... 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在我国尚未得到立法的专门性规定,亟待建立和完善。在生态文明的要求下,我国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应从污染者(个人)责任制走向综合责任制,尤其是通过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社会化以及环境损害国家补偿责任的分担来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建立以民事赔偿责任为主,社会化责任和国家补偿责任为辅的综合责任分担体系。司法实践中我国存在环境损害责任制度雏形,并在环境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都形成了一系列的原则。结合国外立法以提出完善我国环境损害综合性责任分担制度的相关法律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损害责任 外部性内部化 社会化责任 国家补偿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内部能力与外部关系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立新 黄洁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共11页
文章利用浙江和重庆两地351家家族企业调查数据,在将家族企业社会责任区分为内部人责任、外部人责任和公共责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家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及内部能力和外部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第一,高内部能力(制造能力... 文章利用浙江和重庆两地351家家族企业调查数据,在将家族企业社会责任区分为内部人责任、外部人责任和公共责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家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及内部能力和外部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第一,高内部能力(制造能力、吸收能力)家族企业内部人责任对绩效的影响更大;高吸收能力家族企业公共责任对绩效的影响更小;具有丰富外部关系(高密度、大范围关系网络)家族企业外部人责任对绩效的影响更大。第二,高内部能力家族企业中,内部人责任对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共责任对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低吸收能力家族企业中,内部人责任对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具有低密度关系网络家族企业中,内部人责任对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共责任对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具有大范围关系网络家族企业中,公共责任对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绩效 内部能力 外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工作意义感的影响机制和差异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谢玉华 刘晶晶 谢华青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36-1346,共11页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通过对湖南省和广东省12家企业员工的共521个样本的问卷调研,探究了中国情境下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对于员工的工作意义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都对员工的工作意义感有正向影响,其中,内部企业社会责...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通过对湖南省和广东省12家企业员工的共521个样本的问卷调研,探究了中国情境下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对于员工的工作意义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都对员工的工作意义感有正向影响,其中,内部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的工作意义感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强烈;组织支持感在内部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的工作意义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自豪感在外部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的工作意义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的不一致(即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大于内部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的工作意义感具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 工作意义感 组织支持感 组织自豪感 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不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差距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谢玉华 施红茹 覃亚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55,共8页
以我国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本研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差距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考察两者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以及不同差距类型时两者关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差距与... 以我国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本研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差距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考察两者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以及不同差距类型时两者关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差距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成熟期企业的内外部社会责任差距与企业价值的负向关系比成长期和衰退期都要显著。研究还发现外部社会责任大于内部社会责任的企业的这种负相关关系要比内部社会责任大于外部社会责任的企业弱。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为企业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投资提供一定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差距 企业价值 企业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取向产生与发展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晁罡 叶志科 王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96,共6页
基于全国范围内612份有效问卷,考察了社会责任取向的产生和影响作用机制,研究了外部制度压力、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内部伦理制度和企业社会资本4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外部制度压力对社会责任取向中法律取向和慈善取向有正向影... 基于全国范围内612份有效问卷,考察了社会责任取向的产生和影响作用机制,研究了外部制度压力、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内部伦理制度和企业社会资本4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外部制度压力对社会责任取向中法律取向和慈善取向有正向影响;伦理取向、慈善取向对内部伦理制度有正向影响;社会责任取向对企业社会资本有正向影响;内部伦理制度对企业社会资本有正向影响。首次将4个变量纳入一个框架模型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行为,并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同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制度压力 企业社会责任取向 内部伦理制度 企业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促进因素分析--以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金蓉 陈承 +2 位作者 舒少文 李国庆 黄子匡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784-788,共5页
以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为基础,通过调查问卷的编制,以湖北长江经济带191家中小企业为样本,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促进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促进因素可划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两个维度,其中内部动力... 以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为基础,通过调查问卷的编制,以湖北长江经济带191家中小企业为样本,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促进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促进因素可划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两个维度,其中内部动力主要包括企业家经营理念等8个题项,外部压力主要包括第三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构的约束等8个题项。最后,对中小企业管理层和政府部门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社会责任 内部动力 外部压力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症下药”还是“避重就轻”:环境违规企业补救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晗叶 徐莉萍 +1 位作者 彭江平 张淑霞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7-126,共20页
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背景下,研究环境违规企业补救行为对加强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印象管理理论将企业环境违规后用来修复组织形象的策略分为"对症下药"(积极进行绿色创新实现绿色转型)和"避重就轻"(实... 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背景下,研究环境违规企业补救行为对加强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印象管理理论将企业环境违规后用来修复组织形象的策略分为"对症下药"(积极进行绿色创新实现绿色转型)和"避重就轻"(实行其他社会责任转移公众注意力)两方面,将"避重就轻"分为外部社会责任与内部社会责任,利用2013-2017年中国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环境违规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的后续补救方式,并进一步探究其补救行为地区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违规行为会降低企业价值,说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已逐渐将企业的环境表现纳入考量;但违规企业没有通过绿色创新实现绿色转型,告知公众有关公司环境表现和行为的改变,而是通过加强其他社会责任以转移公众注意力,且更偏向于加强外部社会责任,内部社会责任反而降低了。进一步研究表明环境违规企业"对症下药"行为在西中东三个地区之间并无明显差异,但"避重就轻"行为存在地区异质性,即主要发生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文章提供了环境违规企业重获合法性的可能途径,发现面临合法性压力,企业会选择性参与社会责任。这为深化环境管制成效提供了指引,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伪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违规 绿色创新 外部社会责任 内部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与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4
13
作者 蒋天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67-171,共5页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从沪深两市选取316家上市公司2013—2017年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绩效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当期和滞后期的外部社会责任显著正向影响财务绩效、显著负向影响托宾Q;当期...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从沪深两市选取316家上市公司2013—2017年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绩效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当期和滞后期的外部社会责任显著正向影响财务绩效、显著负向影响托宾Q;当期和滞后期的内部社会责任显著正向影响财务绩效,且影响逐渐减弱,对托宾Q存在着显著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社会责任 内部社会责任 财务绩效 市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