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温焙烧/钠化氧化法回收电镀污泥中的铬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茂新 沈晓明 楼菊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3,32,共4页
采用中温焙烧/钠化氧化法从电镀污泥中回收铬。结果表明,影响铬浸出率的最主要因素为焙烧温度,电镀污泥与碳酸钠质量比、焙烧时间、水浸时间对铬浸出率的影响较接近;在水浸水固比为10.0∶1.0(质量比)、室温、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 采用中温焙烧/钠化氧化法从电镀污泥中回收铬。结果表明,影响铬浸出率的最主要因素为焙烧温度,电镀污泥与碳酸钠质量比、焙烧时间、水浸时间对铬浸出率的影响较接近;在水浸水固比为10.0∶1.0(质量比)、室温、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为2.0h、电镀污泥与碳酸钠质量比为1∶1、水浸时间为60min的最佳浸出条件下,铬浸出率为99.3%;去除氢氧化铝、氢氧化锌的最佳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90~95℃和7.5;去除硫酸钠晶体的最佳pH为4.0;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铬回收率为9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焙烧/钠化氧化法 电镀污泥 铬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La_(0.8)Sr_(0.2)FeO_3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江丽娜 黄守国 +2 位作者 谢瑜 黄德冰 卢其亮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4,88,共4页
以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a0.8Sr0.2FeO3(LSF)粉体,用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分别利用热分析(TG-DTG-DTA)、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镜(TEM)和交流阻抗谱仪(ACEIS)对粉体和阴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经过粉体失水... 以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a0.8Sr0.2FeO3(LSF)粉体,用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分别利用热分析(TG-DTG-DTA)、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镜(TEM)和交流阻抗谱仪(ACEIS)对粉体和阴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经过粉体失水、硝酸盐分解等过程,在600℃已基本形成钙钛矿相,1000℃时为单一的钙钛矿相,煅烧4 h后的粒径约为80 nm。在800℃的阴极界面阻抗为0.12Ω.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钙钛矿 La0.8Sr0.2FeO3 阴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0.7)Sr_(0.3)Co_(1-y)Fe_yO_(3-δ)阴极材料的制备与导电性能研究
3
作者 仲崇英 周芬 +4 位作者 郭晓燕 宋希文 郝喜红 安胜利 罗娜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8,共6页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用作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La_(0.7)Sr_(0.3)Co_(1-y)FeyO_(3-δ) (y=0.00,0.20,0.25,0'30,0.35,0.40)。分别利用TG-DSC、XRD表征了La_(0.7)Sr_(0.3)Co_(1-y)FeyO_(3-δ)形成过程的晶型演化...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用作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La_(0.7)Sr_(0.3)Co_(1-y)FeyO_(3-δ) (y=0.00,0.20,0.25,0'30,0.35,0.40)。分别利用TG-DSC、XRD表征了La_(0.7)Sr_(0.3)Co_(1-y)FeyO_(3-δ)形成过程的晶型演化行为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该粉体经900℃热处理后可形成钙钛矿结构,随着Fe含量增加,衍射峰向低角度方向偏移。利用直流四端子法测试了La_(0.7)Sr_(0.3)Co_(1-y)FeyO_(3-δ)的电导率,结果表明样品的电导率随Fe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所测量的温度范围内,y=0样品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符合类金属导电行为;其余样品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服从半导体导电机理。在测试温度范围内,材料的电导率均大于600 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材料 电导率 小极化子导电 燃烧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