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次反行波的新能源送出线路单端暂态量主保护新方案
1
作者 翁汉琍 刘胜福 +1 位作者 林湘宁 吴宇奇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182,共11页
传统的单端工频量主保护在新能源送出线路中难以适用,单一边界保护判据无法可靠保护线路全长,行波距离保护在正向区外故障下存在误动风险。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反行波的新能源送出线路单端暂态量主保护新方案,通过不同保护判据间的... 传统的单端工频量主保护在新能源送出线路中难以适用,单一边界保护判据无法可靠保护线路全长,行波距离保护在正向区外故障下存在误动风险。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反行波的新能源送出线路单端暂态量主保护新方案,通过不同保护判据间的优势互补,恢复并强化新能源交流送出线路单端主保护的动作性能。分析了故障行波的折反射特性及区内、外故障反行波波过程。根据发生区内、外故障时首个同极性波与首个反极性波到达检测点的时刻之和的差异,提出了新的单端测距式行波保护判据,针对所提判据存在的故障判别死区及三相金属性短路故障失效的问题,通过引入边界保护判据及设计新的辅助判据进行互补,形成一种单端暂态量主保护新方案。在PSCAD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对所提保护判据及方案的有效性、灵敏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线路 边界保护 行波距离保护 行波极性 单端暂态量保护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类电源接入条件下传统方向元件适应性分析
2
作者 高厚磊 袁通 +1 位作者 彭放 李林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8,共9页
逆变类电源(IBS)接入场景下,传统方向元件逐渐暴露出适应性问题,目前缺乏全面的理论分析。为此,结合逆变器控制策略和我国对IBS低电压穿越的最新要求,推导得出了IBS的故障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IBS和负荷在传统方向元件下所呈现出的... 逆变类电源(IBS)接入场景下,传统方向元件逐渐暴露出适应性问题,目前缺乏全面的理论分析。为此,结合逆变器控制策略和我国对IBS低电压穿越的最新要求,推导得出了IBS的故障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IBS和负荷在传统方向元件下所呈现出的相位特征,进一步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定量给出了含IBS线路中传统方向元件的角度变化范围;利用PSCAD/EMTDC和现场录波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IBS接入场景下,传统方向元件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再成立,易导致误判发生,不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类电源 正序故障分量方向元件 90°接线方向元件 适应性分析 低电压穿越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送出线路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不正确动作机理分析
3
作者 戴志辉 韦舒清 柳梅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86,共13页
大规模新能源经交流联络线送出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典型场景。在此背景下,受新能源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存在不正确动作风险。为进一步探究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性能下降机制,基于电压平面分析可知,在光伏场站控制策略... 大规模新能源经交流联络线送出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典型场景。在此背景下,受新能源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存在不正确动作风险。为进一步探究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性能下降机制,基于电压平面分析可知,在光伏场站控制策略的作用下,光伏场站馈出正序电流表征为相位、幅值皆受控的非线性变量,造成保护补偿电压大小随故障工况变化且矢量方向发生不确定性偏转,导致保护动作可行域不明确,从而造成基于传统整定判据下的阻抗继电器性能严重劣化。在此基础上,借助距离保护正确动作边界条件与光伏场站接入容量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保护适用性快速评估与保护失效边界接入容量计算方法。基于PSCAD/EMTDC建立了光伏场站送出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大量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工频变化量 相间阻抗继电器 不正确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序d轴电流变化量的逆变型电源场站送出线保护方向元件
4
作者 文明浩 陈玉 +3 位作者 王玉玺 马睿智 韩珂 许晴源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90-199,共10页
方向元件是距离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变型电源暂态故障特征会导致现有基于稳态工频相量的方向元件性能劣化,存在不正确动作风险。通过分析逆变型电源和常规电源故障后d轴电流暂态变化特征,提出了适用于逆变型电源场站送出线保护的方向... 方向元件是距离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变型电源暂态故障特征会导致现有基于稳态工频相量的方向元件性能劣化,存在不正确动作风险。通过分析逆变型电源和常规电源故障后d轴电流暂态变化特征,提出了适用于逆变型电源场站送出线保护的方向元件,通过比较故障后短时间内正序d轴电流变化量判别故障的方向。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表明,逆变型电源的故障穿越控制目标和故障前输出功率发生变化时,所提方向元件仍然适用,能够准确识别故障方向。建立了典型的逆变型电源送出系统动模试验模型,动模试验数据表明所提方向元件能够快速准确判别故障方向,在现有保护装置采样率下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型电源 距离保护 方向元件 故障电流 正序电流变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量距离保护应用于双馈风机出线相间短路时的改进方法
5
作者 侯勇 张尔佳 +3 位作者 范春菊 刘虎林 刘中平 邰能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90,共12页
突变量距离保护应用于双馈风机出线相间短路时,风电场的等值正序阻抗远大于负序阻抗,缩小了突变量距离保护的保护范围。在详细分析相间短路时保护动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综合等值阻抗的突变量距离保护整定值的改进方法。首先在线计... 突变量距离保护应用于双馈风机出线相间短路时,风电场的等值正序阻抗远大于负序阻抗,缩小了突变量距离保护的保护范围。在详细分析相间短路时保护动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综合等值阻抗的突变量距离保护整定值的改进方法。首先在线计算风机的等值正序、负序阻抗,从而计算得到风机出线两相相间短路时的等值综合阻抗;其次,在原有整定阻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修正阻抗,该修正阻抗为风机的原有正序阻抗减去两相相间短路时的等值综合阻抗;同时,为了防止保护误动,修正阻抗必须小于被保护线路的总阻抗。通过PSCAD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突变量距离保护整定阻抗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应用于风机出口线路相间短路时,保护可以准确动作,且有较大的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序阻抗特性 突变量距离保护 两相相间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光伏场站送出线路的改进距离保护方案
6
作者 许浩千 张今 +3 位作者 王英英 陈祥文 黎钊 林湘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90,共13页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并网导致传统距离保护适应性下降问题,利用相继速动的思想对传统距离保护方案进行改进。针对大电网侧的保护,基于故障下的负序、零序网络,利用光伏场站侧的负序电流抑制策略所构建的序电流条件,以及零序电流分支系数不...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并网导致传统距离保护适应性下降问题,利用相继速动的思想对传统距离保护方案进行改进。针对大电网侧的保护,基于故障下的负序、零序网络,利用光伏场站侧的负序电流抑制策略所构建的序电流条件,以及零序电流分支系数不受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影响的特征,构造一种与过渡电阻大小无关的短路阻抗算法,以求解故障距离;在系统侧的保护判别故障发生于区内并跳开断路器后,光伏侧保护可不受馈流影响,通过求解阻抗继电器构成的短路阻抗三角形,实现对短路阻抗的准确计算。利用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消除过渡电阻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测距准确度,可以保护线路全长,并兼具故障测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序电流抑制 虚拟同步机 距离保护 过渡电阻 改进距离保护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参数保护因子的微电网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方案
7
作者 朱家禧 张新慧 +3 位作者 王富仟 孙浩玥 许洪璐 王玮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33-3543,I0136,共12页
微电网内部发生故障时,针对并/离网模式切换导致的传统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延长和各级保护配合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合参数保护因子的改进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故障后母线正序电压故障分量与馈线正序电流故障分... 微电网内部发生故障时,针对并/离网模式切换导致的传统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延长和各级保护配合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合参数保护因子的改进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故障后母线正序电压故障分量与馈线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的相位关系及母线电压跌落程度,构建包含相位差加速因子和电压跌落加速因子的复合参数保护因子,以缩短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并利用复合参数保护因子与故障位置成正比例的关系优化各级保护之间的配合。利用PSCAD/EMTDC进行建模仿真,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改进方案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分布式电源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正序故障分量 相位差加速因子 电压跌落加速因子 复合参数保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占比提高对电网接地距离保护Ⅱ段整定全局影响分析
8
作者 谢钰 武志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8,共9页
从风电与电网间关系的角度研究风电占比提高短路电流分布变化对传统电力系统运行规则的影响。以接地距离保护Ⅱ段整定为例,首先结合风机的限流特性与继保整定规则分析风电占比提高对线路整定配合的影响;其次定义反映线路失配风险的指标... 从风电与电网间关系的角度研究风电占比提高短路电流分布变化对传统电力系统运行规则的影响。以接地距离保护Ⅱ段整定为例,首先结合风机的限流特性与继保整定规则分析风电占比提高对线路整定配合的影响;其次定义反映线路失配风险的指标——失配系数,并通过失配系数分析线路失配的影响因素;最后计算广东电网中线路的失配系数,并对受影响区域与网架、风电并网情况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研究风电占比提高对实际电网整定的全局影响,从完善电源出力组合的角度提出了线路易失配时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 继电保护 接地距离保护Ⅱ段 风电 失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正序故障分量综合阻抗的有源配电网纵联保护
9
作者 王亚兵 童晓阳 +2 位作者 赵紫斌 董星星 Sohail Manzoor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拓扑结构,使故障特性发生了改变,常规的配电网电流保护将失去选择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正序故障分量综合阻抗的有源配电网纵联保护方法。对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线路发生区/内外...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拓扑结构,使故障特性发生了改变,常规的配电网电流保护将失去选择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正序故障分量综合阻抗的有源配电网纵联保护方法。对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线路发生区/内外故障时的正序故障电压、电流故障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区段两端电压、电流正序故障分量,构造两侧的线路推算阻抗,将它们相减后得到新型的综合阻抗。将综合阻抗与线路阻抗之比作为阻抗系数,进而构造区、内外短路故障的保护判据。通过大量仿真验证了所提保护算法的有效性,其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短路故障,不受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分布式电源类型、渗透率、分布式电源退出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抗过渡电阻能力,且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继电保护 纵联保护 分布式电源 正序故障分量 新型综合阻抗 短路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序阻抗差异特征的低频输电线路差动保护优化方案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涛 文继锋 +4 位作者 赵青春 徐晓春 谢华 徐海洋 卜立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0,共8页
低频输电线路故障时,两侧短路电流均由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提供,两侧短路电流相角均受控且幅值相当,导致差动保护灵敏度严重下降。分析了低频输电系统定电压控制侧和功率控制侧的等效正、负序阻抗特征,指出因控制策略不同,系统故障... 低频输电线路故障时,两侧短路电流均由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提供,两侧短路电流相角均受控且幅值相当,导致差动保护灵敏度严重下降。分析了低频输电系统定电压控制侧和功率控制侧的等效正、负序阻抗特征,指出因控制策略不同,系统故障时两侧等效正、负序阻抗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分析了低频输电线路区内和区外故障两侧保护装置测量到的等效序阻抗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基于此特征构建了两侧等效序阻抗差异指标,提出了基于等效序阻抗差异指标的差动保护制动系数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显著提升低频输电线路区内故障时差动保护的动作速度和动作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差动保护 等效序阻抗 低频输电 受控故障特征 制动系数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控制目标下系统故障特征及保护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华 黄涛 +2 位作者 徐晓春 赵青春 汪楠楠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0-216,224,共8页
分析了构网目标下的典型同步控制及故障穿越策略,提出了构网型变流器在故障分析时的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在相量平面分析了含构网型变流器系统稳态运行及各类故障工况下的电气量特征,指出构网控制目标下的故障特征与传统同步机系统的... 分析了构网目标下的典型同步控制及故障穿越策略,提出了构网型变流器在故障分析时的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在相量平面分析了含构网型变流器系统稳态运行及各类故障工况下的电气量特征,指出构网控制目标下的故障特征与传统同步机系统的异同。重点针对当前电网中主流配置的电流差动保护与距离保护开展构网控制目标下的动作性能评估,并通过构建PSCAD仿真模型验证理论研究结果。分析表明,相比于传统跟网型控制,构网变流器控制技术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特性,为系统中的继电保护创造了一个相对良好的运行环境,有利于提高保护整体动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故障穿越 虚拟阻抗 差动保护 比相式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逆变型分布式电源T 接的配电网线路纵联保护方案 被引量:4
12
作者 戴志辉 何静远 +1 位作者 王文卓 柳梅元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94,119,共8页
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T接于配电网导致双端电流纵联差动保护难以适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路端点正序电流的新型纵联保护方案。建立以并网点正序电压主导的IIDG压控电流源模型。根据线路本端保护测量所得正序电气量分别求解对端... 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T接于配电网导致双端电流纵联差动保护难以适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路端点正序电流的新型纵联保护方案。建立以并网点正序电压主导的IIDG压控电流源模型。根据线路本端保护测量所得正序电气量分别求解对端正序电流计算值。在此基础上,将同一端点测量值与计算值的相量差幅值作为保护动作量,并利用发生区、内外故障时保护动作量的差异形成故障识别判据。考虑计算误差及互感器传变误差对保护整定值的影响构建完整的保护方案。该方案在保护动作量计算过程中无须实时获取IIDG运行状态,仅在现有双端纵联通道内对线路两端的电气量进行通信即可准确识别区内、外故障,通信压力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可靠有效,受IIDG出力影响小且具备一定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继电保护 纵联保护 正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严苛正序助增系数计算的故障位置快速选取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毅 黄超 李银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9,共10页
针对相间距离保护整定计算中严苛正序助增系数对应故障位置的选取效率较低及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适用于严苛正序助增系数计算的故障位置快速选取方法。首先,基于节点阻抗矩阵及矩阵元素的修改公式,推导了正序助增系数表达式,整理得到13... 针对相间距离保护整定计算中严苛正序助增系数对应故障位置的选取效率较低及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适用于严苛正序助增系数计算的故障位置快速选取方法。首先,基于节点阻抗矩阵及矩阵元素的修改公式,推导了正序助增系数表达式,整理得到13类正序助增系数随故障位置移动的可能变化趋势。然后,通过研究正序助增系数随故障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得到5条严苛正序助增系数对应故障位置的选取判据,提出一种适用于各类复杂网络结构的故障位置快速选取方法。最后,通过IEEE多节点标准测试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故障位置选取精度高于规程选取方法,选取效率高于多点选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整定计算 相间距离保护 正序助增系数 故障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交流线路保护在换流器并网系统中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常鹏 宋国兵 +2 位作者 侯俊杰 李唯嘉 张晨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6,共10页
提出了一种继电保护适应性评估方法,基于对换流器并网系统电气量特性的分析,对工程中常配备的纵联差动保护、保护辅助元件和距离保护在换流器并网系统中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换流器控制策略、故障场景、系统拓扑参数等因素对保... 提出了一种继电保护适应性评估方法,基于对换流器并网系统电气量特性的分析,对工程中常配备的纵联差动保护、保护辅助元件和距离保护在换流器并网系统中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换流器控制策略、故障场景、系统拓扑参数等因素对保护适应性的影响,给出了保护适应边界,针对部分存在适应性问题的保护,提出了性能优化方案。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保护适应性分析的正确性和优化方案的有效性,所得结论可以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适应性研究以及优化配置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适应性评估 全控型换流器并网系统 纵联差动保护 保护辅助元件 距离保护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功率型逆变电源侧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性能下降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靖怡 翁汉琍 +2 位作者 林湘宁 吴宇奇 康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164,共8页
受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系统内阻抗不稳定的影响,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在全功率型逆变电源侧存在拒动风险,但现有理论未能从机理方面明确指出造成内阻抗不稳定的具体因素,难以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改进方案。为了深入探究IIDG侧工频变化量... 受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系统内阻抗不稳定的影响,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在全功率型逆变电源侧存在拒动风险,但现有理论未能从机理方面明确指出造成内阻抗不稳定的具体因素,难以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改进方案。为了深入探究IIDG侧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性能急剧下降的机理,基于阻抗平面法分析指出,在全功率型逆变电源控制策略的作用下,IIDG侧正序电流增量表现为相位、幅值受控的独立变量,其与过渡电阻共同构成的附加阻抗大小随故障工况变化且矢量方向发生不确定性偏转,导致保护正确动作可行域不明晰,在传统阻抗继电器整定判据下保护可靠性严重劣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主流的PQ控制及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对该保护动作安全性和耐受过渡电阻能力的影响。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在IIDG并网工况下故障响应能力的恢复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阻抗平面法 过渡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自适应距离保护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冰凡 梁志坚 刘斌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042,共12页
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系统,对分布式电源采用低电压穿越及P/Q控制策略,分析其故障输出特性及对传统距离保护方案产生的影响;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接入造成传统距离保护易发生拒动或误动的问题,结合不同故障类型下的复合序... 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系统,对分布式电源采用低电压穿越及P/Q控制策略,分析其故障输出特性及对传统距离保护方案产生的影响;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接入造成传统距离保护易发生拒动或误动的问题,结合不同故障类型下的复合序网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正序分量的自适应距离保护方案,通过检测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其输出的故障电流构造助增分支系数对原有分支系数进行自适应修正,讨论在相间短路故障和接地短路故障情况下该方案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自适应距离保护方案在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出力变化时具备优异可靠性和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低电压穿越 距离保护 正序分量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高压交流线路反时限零序过流后备保护的整定建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阳 陈祥文 +3 位作者 王玉龙 李会新 李勇 王英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4,共8页
针对国家电网“六统一”线路保护装置,提出了超、特高压交流线路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的整定原则。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在保证灵敏性方面并无困难,整定原则的核心问题是解决选择性和速动性的矛盾。根据该保护的原理和逻辑提出了转折电流的... 针对国家电网“六统一”线路保护装置,提出了超、特高压交流线路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的整定原则。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在保证灵敏性方面并无困难,整定原则的核心问题是解决选择性和速动性的矛盾。根据该保护的原理和逻辑提出了转折电流的概念以及接地距离保护与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的配合原则;充分考虑配合时间定值和最小时间定值对保护动作特性的影响,综合超、特高压电网实际短路电流水平和接地距离保护的过渡电阻耐受能力,将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低电流区的选择性与接地距离保护高电流区的选择性进行结合,提升了对接地故障全域电流范围的选择性切除能力;提出了方向元件投退原则。通过对某省级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整定原则的有效性,该整定原则已经在实际电网中进行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 定时限零序过流保护 继电保护 高阻接地故障 超、特高压交流线路 选择性 速动性 整定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变电站二次直流失电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相间保护方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钰堃 赵明 +3 位作者 李本瑜 石恒初 李银红 陈金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5,共8页
变电站二次直流失电会导致本站继电保护装置等设备失去供电电源而无法动作,本站出线发生故障时需要依靠上级变电站的远后备保护进行切除。针对变电站二次直流失电情况下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保护远后备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 变电站二次直流失电会导致本站继电保护装置等设备失去供电电源而无法动作,本站出线发生故障时需要依靠上级变电站的远后备保护进行切除。针对变电站二次直流失电情况下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保护远后备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对变电站二次直流失电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相间保护方案。首先,根据超高压电网相间故障时负序电流的自然分布特性,探讨了反时限负序过流保护的远后备应用可行性和相间距离保护的补充特性,确定了相间故障远后备保护的构成思路。接着,研究了助增系数和负序电流对反时限负序过流保护整定时间定值的影响,讨论了临界助增系数的确定方法和反时限负序过流保护的时间定值整定方法。然后,提出了反时限负序过流保护为主、相间距离保护为辅的应对变电站二次直流失电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相间保护方案。最后,以IEEE 39节点系统和某实际500 kV电网作为仿真算例,对所提方案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直流失电 相间故障 继电保护 反时限特性 负序电流 助增系数 远后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故障距离保护整定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伍美娟 陈阳 +2 位作者 梁振锋 王晓卫 宋国兵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3,共7页
针对架空线与电缆的线路参数不均一,提出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的整定优化方法。分析了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两侧保护分别采用从母线起混合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和零序阻抗来计算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分析了故障... 针对架空线与电缆的线路参数不均一,提出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的整定优化方法。分析了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两侧保护分别采用从母线起混合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和零序阻抗来计算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分析了故障处于不同位置时,架空线侧和电缆侧的保护所采集的故障相电压波形特征,发现电缆侧保护所采集的故障相电压含有较大幅值的非整次谐波,故架空线侧保护采用从母线起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作为整定阻抗,而电缆侧保护采用整条线路正序阻抗的70%作为整定阻抗。利用PSCAD建立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模型并进行故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Ⅰ段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 距离保护 零序电流补偿系数 整定阻抗 灵敏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连锁跳闸免疫和端部故障响应能力的距离保护Ⅲ段自适应椭圆动作特性研究
20
作者 吕东晓 刘阳 +5 位作者 张今 林湘宁 冀吉豪 翁汉琍 李正天 魏繁荣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7-224,共8页
针对潮流转移引发距离保护Ⅲ段误动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动作特性的保护自适应调节优化策略。分析了现有透镜形判据自适应调节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设计了椭圆形判据,并探讨了其整定原则。理论分析及基于PSCAD的仿真结果表明,... 针对潮流转移引发距离保护Ⅲ段误动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动作特性的保护自适应调节优化策略。分析了现有透镜形判据自适应调节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设计了椭圆形判据,并探讨了其整定原则。理论分析及基于PSCAD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有效规避以距离保护Ⅲ段为代表的后备保护应对潮流转移工况时可能存在的误动作风险,且在区内短路故障时允许保护正确动作。相较于现有的自适应调节距离保护Ⅲ段保护判据,采用所提判据的保护抗过渡电阻能力得到了有效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后备保护 距离保护Ⅲ段 连锁跳闸 潮流转移 椭圆动作特性 自适应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