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7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IL-10/β-EP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瀚 周鸿飞 +1 位作者 刘峻 顾炜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火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IL-10/β-内啡肽(β-E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火针组与药物组,每组10只。树脂毒素腹腔注射构建PHN模型,造模成功后,火针组予以L4~6夹... 目的:探讨火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IL-10/β-内啡肽(β-E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火针组与药物组,每组10只。树脂毒素腹腔注射构建PHN模型,造模成功后,火针组予以L4~6夹脊穴火针干预,药物组腹腔注射加巴喷丁。Von Frey电子测痛仪测定各组大鼠缩爪机械阈值(PWMT),热辐射刺激器测定大鼠缩爪热潜伏期(PWTL),ELISA检测背根神经节组织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脊髓IL-10、β-EP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WMT显著下降(P<0.05),PWTL、脊髓组织PGE2、SP水平和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上升(P<0.05),脊髓背角IL-10、β-EP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相比模型组,火针组、药物组PWMT显著升高(P<0.05),PWTL、脊髓组织PGE2、SP水平和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0、β-E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火针能够改善PHN大鼠疼痛反应,降低外周血炎症水平,其作用可能与激活IL-10/β-EP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火针 镇痛 il-10 Β-内啡肽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fDNA联合IL-10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张媛 王莉华 +3 位作者 郭燕 吕国庆 吴隼 张景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游离DNA(cf DNA)联合白介素10(IL-10)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枢神经系统浸润(CNS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6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CNSI将患者分为CNSI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游离DNA(cf DNA)联合白介素10(IL-10)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枢神经系统浸润(CNS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6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CNSI将患者分为CNSI组(15例)和non-CNSI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ECOG评分、IPI风险、CNS-IPI风险、累及的结外站点数量、骨髓受累、肥大性疾病、B症状、来源细胞、葡萄糖定量、潘氏试验、脑脊液氯、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外周血cf NDA、IL-10的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cf DNA、IL-10与脑脊液蛋白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f DNA、IL-10对DLBCL患者继发CNSI的预测价值。末次随访时间为2023年11月30日,Kaplan-Meier法计算non-CNSI组患者继发CNSI的时间。结果:CNSI组的IPI风险、CNS-IPI风险、累及的结外站点数量、脑脊液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non-CNSI组(均P<0.05)。CNSI组患者外周血cf DNA、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non-CNSI组(均P<0.01)。外周血cf DNA、IL-10与脑脊液蛋白均呈正相关(r=0.4024,0.315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f DNA、IL-10对CNSI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0.742,二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0,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93.70%,诊断效能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检测。中位随访时间20(6-31)个月,以外周血cf DNA联合IL-10阳性或阴性对non-CNSI患者分组,阳性组患者继发CNSI的时间明显短于阴性组的患者(P<0.05)。结论:DLBCL合并CNSI患者外周血cf DNA、IL-10的水平显著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CNSI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循环游离DNA 白介素1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检测成人脑脊液IL-10水平参考区间探索
3
作者 邹东梅 刘艳 +3 位作者 段建钢 刘峥 郭轶先 孙婉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2-1185,1191,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MBFFI)检测成人脑脊液IL-10水平的医学参考区间。方法:纳入743例非肿瘤性疾病患者,根据罹患疾病分为8组。采用MBFFI同时检测CSF及血浆IL-10水平。结果:(1)颅内感染组CSFIL-10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 目的:探讨采用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MBFFI)检测成人脑脊液IL-10水平的医学参考区间。方法:纳入743例非肿瘤性疾病患者,根据罹患疾病分为8组。采用MBFFI同时检测CSF及血浆IL-10水平。结果:(1)颅内感染组CSFIL-10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2)选择不合并肿瘤性疾病、感染或炎症性疾病的静脉窦血栓(CVST)组作为近似正常人群的医学参考区间。250例CVST患者脑脊液IL-10水平呈偏态分布,取95%界值作为上限,即CSF IL-10<3.50 pg/ml为医学参考区间。(3)CVST组患者,CSF IL-10水平与血浆IL-10水平无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MBFFI检测成人CSF IL-10的医学参考值区间,即<3.50 pg/ml,可供临床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脑脊液 il-10 参考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子二萜醇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小鼠免疫因子IL-7、IL-10及VEGF表达
4
作者 宋圣佑 周磊 +3 位作者 邰伦伟 潘世杰 蒋俊玲 赵俊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1-1585,1592,共6页
目的:探究千金子二萜醇调控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RCCN)小鼠免疫因子IL-7、IL-10及VEGF表达的机制。方法:构建RCCN移植瘤小鼠,随机划分为模型组、千金子二萜醇组和顺铂组,千金子二萜醇组给予20 mg/kg千金子二萜醇溶... 目的:探究千金子二萜醇调控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RCCN)小鼠免疫因子IL-7、IL-10及VEGF表达的机制。方法:构建RCCN移植瘤小鼠,随机划分为模型组、千金子二萜醇组和顺铂组,千金子二萜醇组给予20 mg/kg千金子二萜醇溶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NaCl溶液灌胃,顺铂组腹腔注射4 mg/kg顺铂溶液,记录小鼠体质量及肿瘤体积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2和Smad4蛋白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免疫因子IL-7和IL-10表达;IHC检测肿瘤组织VEGF表达。结果:药物干预14 d后,与模型组相比,顺铂组和千金子二萜醇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增殖被抑制(P<0.05),TGF-β1、Smad2、Smad4蛋白及VEGF表达降低(P<0.05),血清中IL-7表达增加、IL-10水平降低(P<0.05)。结论:千金子二萜醇能够抑制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进而降低RCCN小鼠IL-7、IL-10及VE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二萜醇 肾透明细胞癌 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 il-7 il-10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调节IL-10/STAT3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5
作者 杨蓉 孙振琴 +1 位作者 谢文娟 杨文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4-1089,1095,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调节IL-10/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NC组)、模型组(Model组)、DEX低剂量组(DEX-L组,5μg/kg)、DEX中剂量组(DEX-M组,10μ...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调节IL-10/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NC组)、模型组(Model组)、DEX低剂量组(DEX-L组,5μg/kg)、DEX中剂量组(DEX-M组,10μg/kg)、DEX高剂量组(DEX-H组,20μg/kg)、氨甲蝶呤组(MTX组,0.33 mg/kg)、AS101组(IL-10抑制剂,1.5 mg/kg)、DEX-H^(+)AS101组(20μg/kg+1.5 mg/kg),每组18只。除NC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需构建RA模型。第2次免疫24 h后开始给药处理,给药1次/d,持续3周。检测大鼠足肿胀率、关节指数的变化;HE染色检测脾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大鼠脾脏组织中TNF-α、IL-1β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脾脏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百分比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脾脏组织中IL-10、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odel组大鼠脾脏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足肿胀率、关节指数、TNF-α、IL-1β水平、CD3^(+)CD4^(+)T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Th17/Treg升高,CD3^(+)CD8^(+)T细胞百分比、Treg、IL-10、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DEX-L组、DEX-M组、DEX-H组、MTX组大鼠脾脏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足肿胀率、关节指数、TNF-α、IL-1β水平、CD3^(+)CD4^(+)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Th17/Treg降低,CD3^(+)CD8^(+)T细胞百分比、Treg、IL-10、p-STAT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AS101组大鼠脾脏组织病理损伤加剧,足肿胀率、关节指数、TNF-α、IL-1β水平、CD3^(+)CD4^(+)T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Th17/Treg升高,CD3^(+)CD8^(+)T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IL-10、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5);AS101减弱了高剂量DEX对RA大鼠T细胞亚群比例平衡的促进作用。结论:DEX可能通过激活IL-10/STAT3通路促进RA大鼠T细胞亚群比例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il-10/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0及白介素-15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张晓冬 李萌 +1 位作者 刘海霞 张丹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833,共6页
目的:研究白介素(IL)-10及IL-15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诊MM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个体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IL-10及IL-15水平,并对MM患者进... 目的:研究白介素(IL)-10及IL-15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诊MM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个体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IL-10及IL-15水平,并对MM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IL-10及IL-1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同DS分期中IL-10及IL-15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0及IL-15水平在Ⅱ及Ⅲ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Ⅰ期(均P<0.05)。治疗后sCR+CR组IL-10及IL-15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VGPR+PR组IL-10及IL-15水平亦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但显著高于sCR+CR组(均P<0.05)。IL-10>22.01 pg/ml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中位总生存期(OS)显著短于IL-10≤22.01 pg/ml的患者(均P<0.001),IL-15>48.56 pg/ml的患者中位PFS及中位OS亦显著短于IL-15≤48.56 pg/ml的患者(均P<0.05)。结论:MM患者IL-10及IL-15水平与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治疗后IL-10及IL-15水平均下降,且IL-10及IL-15水平越低,疗效越好。IL-10及IL-15水平低于阈值的患者,中位PFS及OS均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白介素-10 白介素-15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TGF-β1在小鼠深静脉血栓中的时序性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娟娟 黄俊杰 +5 位作者 张煜 卓嘉英 陈刚 杨舒涵 赵蕴琦 范琰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目的检测小鼠深静脉血栓发展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血栓形成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实验组小鼠建立下腔静脉结扎模型,分别... 目的检测小鼠深静脉血栓发展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血栓形成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实验组小鼠建立下腔静脉结扎模型,分别于术后1 d、3 d、5 d、7 d、10 d、14 d、21 d过量麻醉处死小鼠,在结扎点的下方提取形成血栓的下腔静脉段。对照组小鼠不进行结扎,提取与实验组相同部位的正常下腔静脉段作为对照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法和real-time qPCR检测IL-10和TGF-β1在血栓形成期间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L-10主要表达于血栓中的单核细胞,TGF-β1主要表达于血栓中的单核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蛋白质印迹法以及real-time qPCR检测结果显示,各实验组IL-10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10的mRNA及蛋白水平分别于术后7 d和10 d达到峰值,术后7 d的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4.72±0.15)倍,术后10 d的蛋白表达量是对照组的(7.15±0.28)倍。TGF-β1的mRNA及蛋白水平分别于术后10 d和14 d达到峰值,术后10 d的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58±0.14)倍,术后14 d的蛋白表达量是对照组的(4.34±0.19)倍。结论深静脉血栓演变期间IL-10和TGF-β1呈现时序性表达变化,IL-10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可以为血栓形成时间推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深静脉血栓形成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时序性表达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通过上调socs3抑制衣原体感染细胞炎症因子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罗玲艳 杜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0-533,共4页
目的:研究SOCS3蛋白在IL-10抑制衣原体感染细胞炎症因子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L-10对衣原体感染细胞STAT3蛋白活化的影响,以及在socs3 siRNA作用下p38及ERK1/2活化情况;RT-PCR技术检测衣原体感染细胞在I... 目的:研究SOCS3蛋白在IL-10抑制衣原体感染细胞炎症因子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L-10对衣原体感染细胞STAT3蛋白活化的影响,以及在socs3 siRNA作用下p38及ERK1/2活化情况;RT-PCR技术检测衣原体感染细胞在IL-10或Stattic作用下socs3基因表达情况;ELISA检测衣原体感染细胞在socs3 siRNA作用下,炎症因子IL-6和IL-12产生情况。结果:IL-10可以通过激活STAT3蛋白上调socs3基因表达;衣原体能诱导IL-6及IL-12产生,但IL-10可以通过上调socs3基因表达抑制IL-6及IL-12产生;SOCS3蛋白能抑制p38和ERK1/2通路活化。结论:IL-10通过诱导SOCS3蛋白抑制p38和ERK1/2通路活化,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炎症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家族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
9
作者 罗琪 曾碧雨 +3 位作者 张荣 黄良江 付蕾 姚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754,共7页
白细胞介素-10(IL-10)家族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组织损伤后的异常修复、肝星状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过度积累。IL-10家族成员包括IL-10、IL-1... 白细胞介素-10(IL-10)家族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组织损伤后的异常修复、肝星状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过度积累。IL-10家族成员包括IL-10、IL-19、IL-20、IL-22、IL-24、IL-26、IL-28、IL-29、IL-35等,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似性,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肝纤维化的发展密切相关。适度上调IL-10家族成员表达可维持肝星状细胞静止状态,促进巨噬细胞向抗炎表型转化,调节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进而抑制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凋亡和自噬,最终逆转肝纤维化进程。本文总结探讨了IL-10家族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相关中西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肝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10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死亡供者外周血IL-6和IL-10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预测作用
10
作者 李帅 鲍龙 +1 位作者 郭闻师 孙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2,159,共5页
目的探讨脑死亡供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对肾移植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1例脑死亡供者和42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样本,将受者是否发生DGF作为因变量,评估供者外周血IL-6和IL-10... 目的探讨脑死亡供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对肾移植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1例脑死亡供者和42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样本,将受者是否发生DGF作为因变量,评估供者外周血IL-6和IL-10对DGF的预测价值。结果42例肾移植受者中,10例发生DGF。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GF组和非DGF组比较,供者的IL-6和血肌酐水平以及供肾的冷缺血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供者外周血IL-6和IL-10对肾移植受者发生DGF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分别为AUC=0.82,95%CI:0.64~0.99;AUC=0.73,95%CI:0.51~0.95)。在校正供者的血肌酐水平、供肾的冷缺血时间后,IL-6仍对DGF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脑死亡供者外周血IL-6可能是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DGF的一个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死亡供者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肾移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清化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IL-10、NO、GAS及血浆MTL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黄铭涵 王文荣 +8 位作者 黄健 钟国栋 许赋瑜 李思汉 林建龙 王鑫 林秀明 黄恒青 林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化饮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病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5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CAG造模组45只,予建立病证结合CAG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化饮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病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5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CAG造模组45只,予建立病证结合CAG大鼠模型。抽检大鼠确认造模成功后,将CAG造模组余下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予相应药物干预30d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并留取胃组织,分析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与血清IL-10、NO、GAS及血浆MTL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见不同程度的胃黏膜萎缩,血清IL-10、GAS浓度降低,血清NO、血浆MTL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化饮可不同程度改善胃黏膜病理情况,升高血清IL-10、GAS浓度,降低血清NO、血浆MTL含量(P<0.05或P<0.01),且高剂量组疗效更为显著(P<0.01)。结论中药复方清化饮可调控血清IL-10、NO、GAS及血浆MTL的表达失衡,有效逆转CAG大鼠胃黏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饮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病理 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 血清一氧化氮(NO) 血清胃泌素(GAS) 血浆胃动素(MTL)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白术与PXF对LPS诱导流产小鼠的保胎作用及子宫内IL-10含量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钟秀会 史万玉 +4 位作者 宫新城 翟向和 张铁 李绍华 褚素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7-520,共4页
Lipopolysaccharide (LPS) was injected via the tail vein (0.1 μg per mouse) to induce abortion (embryo resorption) in Kunming mice. The interleukin 10 (IL-10) contents in the uterus was assayed by ELISA. The results r... Lipopolysaccharide (LPS) was injected via the tail vein (0.1 μg per mouse) to induce abortion (embryo resorption) in Kunming mice. The interleukin 10 (IL-10) contents in the uterus was assayed by ELISA.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IL-10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LPS-induced abortion group of mi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Use of pentoxifylline, or a combination of Radix scutellariae and Rhizoma atractylodis reversed the LPS effects: bringing down the fetal resorption rate, and enhancing the IL-10 level significantly.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anti-abortive effects of PXF and the combination of Radix scutellariae and Rhizoma atractylodi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up-regulation of the Th2 cytokine IL-10 at the maternal fetal inte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 流产 LPS 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 子宫 保胎 小鼠 诱导 白术 黄芩 免疫调节因子 细胞因子 生殖免疫学 TNF-α 白细胞介素 IFN-γ γ-干扰素 发育过程 免疫系统 保护作用 胎盘屏障 一帆风顺 胚胎发育 哺乳动物 妊娠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在反复自然流产人绒毛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静 杨洋 +3 位作者 张永爱 周小兰 褚静 王立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5-1067,1071,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反复自然流产和正常流产人绒毛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比较来探讨IL-10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5例反复自然流产者(实验... 目的:通过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反复自然流产和正常流产人绒毛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比较来探讨IL-10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5例反复自然流产者(实验组)和35例正常流产者(对照组)人绒毛组织中IL-10的细胞学定位以及在mRNA水平的表达;ELISA法定量分析IL-10在两组血清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两组组织中均有IL-10阳性表达,实验组IL-10在人绒毛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IL-10表达,对比显示实验组IL-10表达低于对照组。ELISA测定结果显示IL-10在实验组的表达低于对照组。结论:IL-10的表达在实验组早孕绒毛组织细胞学定位及mRNA水平检测均较对照组降低,在血清中的表达量也是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自然流产妊娠妇女存在IL-10细胞因子表达异常,IL-10可能在维持正常妊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反复自然流产 人绒毛组织 正常人工流产 正常妊娠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4
作者 蔡惠东 郁志伟 张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593-1595,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5例MPP患儿(研究组)和10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5例MPP患儿(研究组)和10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中69例存在胸腔积液,其中21例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设为肺部有纤维化组,其余48例未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患者设为肺部无纤维化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肺部无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高于其血清浓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有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其血清浓度(P<0.05);而肺部有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较无纤维化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TNF-α、IL-6、IL-8和IL-10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在肺部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及预后判断依据,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8(il-8) 白细胞介素-10(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RA基因多态性与SLE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栗霄立 李艳秋 +8 位作者 王力宁 刘林林 王禹 刘晓丹 马健飞 冯江敏 张玉侠 李子龙 姜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人群白细胞介素10受体A(IL-10RA)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探讨IL-10RA基因变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基因测序、PCR扩增及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电泳技术,对IL-...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人群白细胞介素10受体A(IL-10RA)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探讨IL-10RA基因变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基因测序、PCR扩增及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电泳技术,对IL-10RA基因多态性进行筛选及分析,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中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结果:在IL-10RA第5内含子处存在3种有意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即T/T型、C/C型、C/T型。其中T/T型和C/T型在病例组中的出现频率明显增加。结论:IL-10RA内含子5具有多态性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0受体A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TX3、IL-10、HBP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6
作者 韩伟 潘艳静 +3 位作者 李秀芳 黄健 高盼盼 崔俊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9-583,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正五聚蛋白(PTX3)、白介素-10(IL-10)、肝素结合蛋白(HBP)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12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2例肺结核患者为结核组,依据肺部有无空洞分为有空洞组和无空洞组;另选取该院同期行健... 目的分析血清正五聚蛋白(PTX3)、白介素-10(IL-10)、肝素结合蛋白(HBP)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12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2例肺结核患者为结核组,依据肺部有无空洞分为有空洞组和无空洞组;另选取该院同期行健康体检人群113例为对照组,以及潜伏感染者109例为潜伏感染组。对比不同人群、有无肺部空洞者PTX3、IL-10、HBP表达水平;对比治疗后空洞吸收者与未吸收者PTX3、IL-10、HBP表达水平;对比肺结核患者治疗后1、2、3个月PTX3、IL-10、HBP表达水平,分析PTX3、IL-10、HBP对肺结核诊断的价值。结果结核组PTX3、IL-10、HBP表达水平均高于潜伏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空洞组PTX3、IL-10、HBP表达水平均高于无空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后空洞吸收组PTX3、IL-10、HBP表达水平均低于空洞未吸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后PTX3、IL-10、HBP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3个月肺结核患者PTX3、IL-10、HBP水平低于治疗后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X3、IL-10、HBP对肺结核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6、0.745、0.752,PTX3稍高于IL-10、HBP,但三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X3、IL-10、HBP在肺结核患者中均为高表达,有望成为肺结核患者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蛋白 白介素-10 肝素结合蛋白 PTX3 il-10 HBP 肺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中IL-2、IL-4、IL-17和IL-10的表达特点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被引量:54
17
作者 岳文杰 刘懿 +6 位作者 徐薇 董乐 罗晓婷 蒋蔚茹 孙旭 钟良 刘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4-459,488,共7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黏膜中的细胞因子IL-2、IL-4、IL-17和IL-10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收集UC患者36例,采用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估UC的炎症活动度。行结肠镜检查时对UC患者...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黏膜中的细胞因子IL-2、IL-4、IL-17和IL-10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收集UC患者36例,采用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估UC的炎症活动度。行结肠镜检查时对UC患者的病灶部位及病灶周围正常肠黏膜组织进行活检,以半定量PCR法检测肠黏膜组织中的细胞因子IL-2、IL-4、IL-17和IL-10的表达水平。从中选取10例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组织中上述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检测该10例UC患者外周血的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rate,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值。结果 IL-2在UC患者肠黏膜病灶部位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周围正常黏膜。在UC患者不同活动度组间,IL-2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但轻度组的IL-2mRNA表达水平高于中、重度组。IL-4在病灶部位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黏膜,其中重度UC患者中的IL-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UC患者。IL-17在病灶部位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黏膜,其中重度UC患者中的IL-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UC患者。IL-10在病灶部位中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黏膜,但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轻度UC患者中的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重度UC患者。UC患者肠黏膜中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ESR、CRP值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L-2、IL-4、IL-17及IL-10通过发挥不同的促炎或抑炎作用可能参与介导了UC发病,其mRNA表达水平与UC的炎症活动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IL-4、IL-17及IL-10的蛋白表达水平亦与UC的炎症活动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可用来评估UC的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4 il-17 il-10 溃疡性结肠炎(U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肝纤维化患者IL-6、IL-8、IL-10水平影响 被引量:51
18
作者 朱金水 朱励 +2 位作者 余小虎 俞华芳 达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对肝纤维化患者血清IL 6、IL 8、IL 10水平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的IL 6、IL 8、IL 10水平。结果 :肝纤维化病人的IL 6、IL 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IL 10水平则较正常对照组显...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对肝纤维化患者血清IL 6、IL 8、IL 10水平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的IL 6、IL 8、IL 10水平。结果 :肝纤维化病人的IL 6、IL 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IL 10水平则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采用氧化苦参碱治疗 3月后肝功能好转者IL 6、IL 8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 ,IL 10水平升高 ,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IL 6、IL 8、IL 10水平与肝纤维化患者预后相关 ,其血清水平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氧化苦参碱对肝纤维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白介素-6 白介素-8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MDSCs、IL-10和IL-12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48
19
作者 张艳丽 王秀芳 +3 位作者 雷瑞瑞 栾斌 刘莹 宋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3-507,550,共6页
目的探讨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患儿髓系抑制细胞(MDSCs)占外周单个核细胞比例、血清白介素-10(IL-10)及白介素-12(IL-12)的水平及意义。方法以正常健康儿童及肺炎组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缓解组及毛支Ⅰ组... 目的探讨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患儿髓系抑制细胞(MDSCs)占外周单个核细胞比例、血清白介素-10(IL-10)及白介素-12(IL-12)的水平及意义。方法以正常健康儿童及肺炎组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缓解组及毛支Ⅰ组(特应质组)、毛支Ⅱ组(非特应质组)外周血MDSCs占外周单个核细胞的比例(MDSCs%);用ELISA法检测各组儿童血清IL-10、IL-12水平。结果①哮喘发作组较哮喘缓解组、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MDSCs%、血清IL-10升高,IL-12降低(P<0.05);②毛支Ⅰ组较毛支Ⅱ组、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MDSCs%、IL-10升高,IL-12降低(P<0.05);③哮喘发作组与毛支Ⅰ组相比,外周血MDSCs%、IL-10、IL-12无明显差异(P>0.05);④相关性分析:哮喘发作组及毛支Ⅰ组MDSCs占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比例和血清IL-10水平存在正相关,与血清IL-1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MDSCs可能通过上调IL-10、下调IL-12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毛支筛选为哮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毛细支气管炎 髓系抑制细胞 白介素-10 白介素-12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对人滋养层细胞中HLA-G mRNA表达和HCG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琪 王秀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研究白介素 10 (IL 10 )对人滋养层细胞中人类白细胞抗原 G(HLA G)mRNA表达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分泌的影响 ,探讨IL 10在母 -胎免疫耐受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正常妊娠 6~ 8周妇女行人工流产术后的绒毛组织 2 1例 ,... 目的 :研究白介素 10 (IL 10 )对人滋养层细胞中人类白细胞抗原 G(HLA G)mRNA表达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分泌的影响 ,探讨IL 10在母 -胎免疫耐受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正常妊娠 6~ 8周妇女行人工流产术后的绒毛组织 2 1例 ,每 1例标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加入IL 10培养和单独培养 72小时 ,每组均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及放射免疫测定 (RIA)的方法分别检测HLA GmRNA的表达量及HCG的分泌水平。结果 :①两组滋养层细胞中均有HLA GmRNA的表达及HCG的分泌 ,实验组HLA GmRNA的平均表达峰度值为 0 2 8± 0 0 7,对照组HLA GmRNA的平均表达峰度值为 0 15± 0 0 4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实验组HCG浓度为 2 7 2 0± 4 16U/L ,对照组HCG浓度为 2 3 98± 2 2 7U/L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②直线相关分析表明 ,滋养层细胞中HLA GmRNA的表达与HCG分泌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IL 10诱导人滋养层细胞中HLA GmRNA的表达增高及HCG的分泌增加 ,对促进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 人滋养层细胞 HLA—GmRNA 表达 HCG 分泌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